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跟在他们身旁的钟凉笙见两人休战,这才松了一口气。虽都是庶女出身,可钟楚陌这被嫡母捧在手心宠爱的四房庶女可比她这没爹没娘的大房姑娘尊贵多了。钟凉笙平时习惯了下人不按时辰送膳,现在倒不如何饿,她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慢悠悠地回想着二哥新媳妇的摸样。
眼神清亮,看着十分和气,应该是个好相处的。
得出了这个判断后,钟凉笙才露出了一个真心的笑意。她是真的希望新娘子能捂热二哥凉了十多年的心,叫他重新幸福起来。
这一夜月色极好,淡淡柔柔的月光铺盖在拔步床上,就像笼上了一层轻柔的面纱,在这份皎洁中,温含章睡得极熟,感觉一下子就到了天亮。
春暖秋思等人早早地就捧着热水盆桶等在门外等候,边上还有一列正义堂的小丫鬟。两队人马泾渭分明,却又彼此对着眼色,颇有默契。待到听见屋里的铃响,春暖便在他人的相让中,第一个进了屋。
温含章坐在铜镜前皱着眉头,一脸不解。
春暖还以为她是刚经人事身上不适,便依着管事嬷嬷的提醒,红着脸问:“姑娘可要我帮你按摩一下?”
温含章回过神来,瞧着眼前大丫鬟羞红的神色愣了下:“不,不用,我就是”我就是觉得奇怪,温含章看着在小丫鬟的服侍中洗漱一新的钟涵,总觉得他神神秘秘的。昨夜温含章在睡梦中一直觉得有人在看着她,那个人除了钟涵还能是谁?
钟涵穿戴好衣物后便静静地站在一旁,等着温含章梳妆完毕。透过铜镜,温含章看到钟涵穿着一身大红绣金连理莲纹圆领袍,身姿挺拔,清朗如玉,果真是年少得志的探花郎,一股子春风得意环绕在身。
钟涵瞧着温含章眼里眉梢的潋滟春光,心中也十分喜欢,待要上前,却又怕温含章嫌他痴缠,原地踌躇了两步,看见温含章手中的眉黛,顿时喜上眉梢。
一番画眉之乐后,见着温含章对着铜镜揽妆,露出满意的笑容,钟涵得意之情无法掩饰:“琛琛,以后都我给你画可好?”
琛琛?温含章挑了挑眉,钟涵不好意思道:“这是我给你取的小字。”梦中,他曾经听卫绍喊过她“玉娘”,醒来后便觉得“玉娘”太过直白,还不如“琛琛”含蓄优雅。
温含章见着春暖秋思都低头怪笑瞥着她,不适地轻咳了两声,答应了一声,钟涵立时春色满面。
可惜闺房中有多欢喜,外头的环境就有多恶劣。温含章在认亲时终于了解了钟涵在府中的人缘有多崩坏。
因着钟涵父母双亡,本来应该是先去给公婆磕头的认亲仪式,就挪到了祠堂中举行。临出门前,温含章还问了一句:“不先去给老太太磕头没关系么?”
一提起府中之人,钟涵的神色立刻淡了几分,温含章这下子总算又感受到他之前的那份喜怒无常了,心中竟然起了一份怀念的心思。
钟涵轻描淡写:“认亲自然要以父母为先,后才是旁系血亲,老太太不会在意。”
有了他这句话打底,温含章就不管了。反正出嫁从夫,夫为妻纲,钟涵要怎么处理他的亲戚关系,自有他的顾虑和考量,温含章只有跟着走的。她从张氏和永平侯十几年的婚姻关系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哪怕被窝里头打破脑袋都行,但凡大事,家里一定只能有一个声音。现下她初来乍到,凡事跟在钟涵身后总是不会错的。
侯府众人在万寿堂颇等了好一会儿,才等到钟涵夫妇相携而来。
第二十二章 侯府认亲()
万寿堂的摆饰以简单朴素的冷色为主;在这炎热的夏季,竟然透出一种空旷之意。
老太太端坐在正中的太师椅上;面色平静无波。可是这堂中站着的人;从三房的钟淞开始;有一个数一个都是屏气凝神,噤声不语。
宁远候钟晏已经习惯了钟大侄子不按牌理出章;他闭目养神,神色淡定;不动如山,可惜钟泽却没有那么好的涵养,时不时就要往正门的方向瞄上一眼;壶漏每过一刻,嘴角含着的笑意便要上翘一分。
终于等到钟涵和温含章相携而至。
温含章跪下磕头时,身上还沾染着些许香烛的味道,宁远候夫人宁氏抽动了一下鼻子,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见众人都看着她;她忙挥手道:“没事,你们都别看我啊。”语气中很有些大惊小怪。
钟晏看了一眼宁氏;皱了皱眉头;却没多说些什么。
温含章很明显地感受到宁远侯府的长辈对他们的冷淡——老太太神色淡淡;喝了茶后也没多少表示;只让身后的嬷嬷递给她一只海棠金丝锦缎荷包;便对着她摆了摆手。温含章捏了一下;觉着像是一对手镯,她将荷包交给了一旁的春暖,紧跟着就是宁远候和宁氏。
老太太的身后走出来一个有些身份的婆子帮着温含章做解说,婆子自称万嬷嬷,和老太太如出一辙的面无表情,说出口的话简单明了:“请二少爷、二少奶奶向xxx、xxx行礼。”温含章总觉得她是故意制造出来这种距离感,却也没人质疑她的出现。
婆子将蒲团摆到了钟晏夫妇跟前,依着钟涵原先的意思,他根本没想着对他们行跪拜礼,想想都觉得犯恶心,但看了一脸茫然无知的温含章,想着昨晚的温存,到底心软了一下,不忍让她在新婚隔日就面对窘境,便撩开袍子下摆,一跪到底。
钟晏满脸欣慰:“你此番成婚,我总算对得起大哥了,以后和侄媳妇要互敬互爱,好生相处。”说得钟涵心中一阵腻歪,但既然已经选择全了温含章的面子,他便不会再在此时闹出事情。
老太太对他的隐忍颇有些侧目,心中重新估量了一下新媳妇在钟涵心目中的地位。
到了宁氏,温含章险些被她身上的金光花了眼,仔细一瞧,宁氏头上插了六七支金簪子,手上的金戒指金手指更是不计其数,满头满脸就写着一个“俗”字。
宁氏打量了温含章好半响,才满脸笑容地接过她的敬茶:“昨晚婶子怕丢了你的脸没去喜房,今日才见着新娘子的模样。侄媳妇看起来是个好相处的,以后大侄子要是欺负你,你来跟婶子说,婶子帮你做主!咱们家不兴欺负媳妇那一套。”
温含章有些犯晕,宁远候夫人一向极少在人前出现,就连张氏婚前回忆了一下过往,都只能说出“看起来人挺亲切”、“不爱说话”几个评语,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画风。
她乖乖道:“二婶过来是给我做脸,含章只有高兴的份。”宁氏见她神色如常,不像是在心里笑她的样子,心中越加欢喜。她嫁给钟晏后见惯了这些大家小姐们假惺惺的摸样,一个个都标榜自己知礼和气,背地里不知道怎么编排她,也不想想她也不傻,就算是一年看不出来,当了侯夫人这么多年,怎么样也都历练出来了。
宁氏得意地瞧了钟晏一眼,钟晏用茶盖拨动着茶叶,面不改色。宁氏也不在乎,除了例行的红封外,还将手上的一个金镯硬是戴到了温含章手上。
温含章推辞不得,心中给宁氏打上了一个“不拘小节”的标签,便移步到了世子钟泽和旬氏面前。
旬氏穿着绯红的绣百柳图案细丝薄衫,红色本该衬得她肤白如雪娇艳欲滴,但旬氏此时神色有些苍白萎靡。温含章眼尖,一下子就看到她锁骨上的点点红晕,心下了然。
旬氏见着温含章粉腮带红,眉眼带媚,却有一些个不明的滋味涌上心头。
对着这两位,依着尊卑长幼的规矩要行拜礼,但钟涵许是和钟泽有些嫌隙,作揖之后便无话可说,温含章便夫唱妇随地对着旬氏福了一福。
钟泽接过茶后放到了一边,对着温含章笑道:“这就是弟媳了,大哥初次见面,倒有一些事情要与你说道说道。”
在温含章愕然的表情中,钟泽历数了钟涵从小到大的劣迹斑斑,这段话说的极为流畅一点都不容人打断,钟晏几次想要呵斥都被他带了过去,最后总结道:“二弟幼失父母,养成了一幅顽劣高傲的脾性,对着尊长时有忤逆,对着兄弟姐妹百般刁难。按着父亲息事宁人的性子,我们平素只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都是一家人,坏事烂在锅底,这些事其实也不算什么。但二弟妹总归是二弟的妻子,也不能看着他将府中所有人都得罪干净,大哥还要指着你规劝着他些,这次便得罪了。”
钟泽说完了这些话,整个万寿堂中都是一片寂静,关键是最后钟泽还对面色沉郁的钟涵客气地补充了一句:“二弟,你不会介意吧?”
要问温含章是什么感觉,嗯她觉得钟泽是不是觉得她傻,以为摆出一副关爱弟弟的架势,她就看
不出他一幅小人作祟的嘴脸?
钟晏脸色铁青,今日明明可以顺利过关,他这傻儿子却打量着钟涵好说话便要踩着他立威,真是要把简单复杂化,容易困难化,也不想想在侄媳妇面前给钟涵没脸,他能得到什么好处?
钟晏看了一圈底下的侄子侄女,几乎人人低着头,都没脸看他这个做大哥的,还有老太太,起先还有些侧目,但到后头便闭起了眼睛,一副不闻不问的样子。钟泽还自以为得意地看着钟涵,等着温含章的回话。
温含章享受了一把万众瞩目的光环,想了想道:“大哥说的我知道了,以后我会好好照顾相公,叫他多感受一些家人关爱的。”
钟泽有些不爽,仅此而已?
旬氏和温含章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笑容,将手中的荷包递了过去:“昨晚我便说过了,愿你们夫妻以后和和美美,相濡以沫。”
钟泽作出的丑事便被这对堂妯娌三言两语地带过了,两人镇定淡然的姿态就像这事无关紧要一般,端的是一番好气度。
钟晏有些叹气,这便是名门小姐们的教养,琴棋书画美貌与否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从小浸染出的规矩礼仪,举手投足和煦流畅,说起话来叫人如饮甘霖,绝不会在众目睽睽下做出有失身份的事情。钟涵这个媳妇,娶得不差。永平侯教养出了一个好女儿,若是他,绝不会舍得就这么丢了出来。
温含章得到了钟晏的高评价,但却不自知,仍旧按着长幼嫡庶一家家认了过去。宁远侯府老太太一生中一共生养了三子一女,除了钟涵的父亲钟昀和现任宁远候钟晏外,还有三房钟昌,以及宫中的钟贵妃,另庶四房的四叔钟昆。
昨日那在喜房中打趣了她一番的中年妇人,便是钟昌的媳妇闵氏。
钟昌和闵氏一同接过了茶碗,接着闵氏便递出一个颇有厚度的荷包,以温含章多年的经验,里头应该是一叠银票。
温含章有些纳闷,钟昌看起来一幅文人墨客的形象,怎么会送银票这等阿堵物?长着一张雅致俊脸的帅大叔钟昌同样受到了钟涵的冷待,但他的态度却十分甘之如饴。
倒是闵氏对她的态度十分友善,应该是受了一番丈夫的影响:“一瞧着侄媳妇我就欢喜,有空到瓜蒂堂来坐坐,我平时无事最喜欢找人唠嗑,听说你和尔岚以前都在芙蓉社?一定很有共同话题。”
温含章不好意思说她和钟尔岚在芙蓉社中交情一向泛泛,且看着钟尔岚那淡然的摸样,也没有和她套近乎的意思。
四房的叔婶态度就正常了,接了茶后意思意思递出一个荷包,下面便是各房的子女了。
说来也奇怪,嫡出的三房在子嗣上都不比四房来得枝繁叶茂,均是一子一女,其中大房和二房都还是庶女。
温含章今日才知道钟涵竟然还有一个庶妹,叫做钟凉笙,单凭名字就能看出这位庶妹的不得宠。
凉笙,凄凉的笙乐,这名字取的真是意蕴忧伤,也十分恰如其实——父亲嫡母双亡,连钟涵在府中都被世子如此针对,更别说只是一介区区庶女。
温含章看着她衣裳上的针线便能看出钟凉笙过得十分窘迫。钟凉笙有些不好意思地遮住了补丁,温含章对着她笑了笑,风水轮流转,终于轮到她出血了。
温含章在之前便打算好了,男的统一送玉佩,女的若是那等看起来雅致非常的,就送一对手镯,若是看起来像是手中拮据的,便和闵氏一样送银票。
三房的嫡子钟淞和四房的钟涯、钟清、钟源都得了一块玉佩,只钟淞的是一块好意头的赤金点翠麒麟玉佩,其他人都是植物瓜果。三房嫡女钟尔岚得了一对羊脂白玉衔碧手镯,四房的庶女钟楚陌得的是一对赤金云纹饰手镯,她一拿出来看见是金的便黑了脸,只觉得这位新嫂子太看人下菜碟了。
她略带着恶意地问:“二堂嫂,我和夏姐儿一向交好,不知道夏姐儿最近去哪里了,我想约她出门都找不到人。”
温含章微笑:“夏姐儿在乡下的庄子里为我娘祈福,陌妹妹若是没事,不如也到乡下陪她几日?想来四叔四婶不会介意。”一句话便顶了回去。
钟楚陌还要再说,一直话不多的四叔钟昆看了她一眼,钟楚陌便将话咽了下去,表情十分憋闷。
温含章:呵呵。
令人高兴的是,宁远侯府目前还没有下一代,万嬷嬷的解说到这里为止便结束了,温含章笑眯眯地递过去一个绣着荷花鳜鱼的荷包,万嬷嬷看了她一眼,突然露出点笑容,收下了。
钟涵从头至尾都跟在温含章身边,看着她的行事做派,举止从容,端方知礼,既不会软绵绵叫人欺负,也不会矜持地不懂与人寒暄,突然想起梦中状元郎唐鹤龄曾经感叹过,说卫绍年少得志,难得的是娶妻甚贤,对他人际往来多有帮助。
卫绍最后能得如此高位,想来和温含章早期全心全意的辅助关联甚大。
第二十三章 一击即中()
第二十三章
温含章这一趟夫家认亲之旅;虽半途出现了一点小事故;但总体而言十分顺利,侯府中除了世子钟泽和四房庶女钟楚陌外;其他人甭论肚里有多少弯弯绕绕,面上功夫还是过关的。
这就够了;按照钟涵对这些亲戚的冷淡;温含章也没指望着能和夫家亲戚和乐融融一派和睦;逢年过节吃喝宴饮,日常应酬走礼;能把名字对上号,大面上过得去就得了。往大了说,虽说亲戚间好来好去才是道理;但钟涵走的是文官之路,宁远侯府是武勋世家;在前程上对钟涵的帮扶照应也有限。
不是温含章势力;若是钟涵自己立不住;以他在侯府的尴尬位置,少有人愿意与他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与他太近,容易得罪宁远侯府未来的当家人钟泽。
这种事是人类趋利避害的天性,温含章无论在亲戚关系上使多少劲都无法弥补的;既然如此;也毋需白费力。
所有长辈中;温含章认为需要认真对待的只有一个人;老太太。
想起老太太;温含章暖将之前整理的亲戚单子添上一笔,将万嬷嬷加了上去。
钟涵自从回来后一直默默不语,看着有些心气不顺,温含章就没去招惹他,只是默默理着自己的思绪。不料钟涵此时却突然出声:“万氏不过一个老太太身边的婆子,何须如此慎重?”
温含章见钟涵终于不当闷葫芦了,心里松了一口气,笑着道:“你这是要考验我的眼力吗?”一般认亲仪式上,为了表示尊重总会有个主子出来充当解说,但万嬷嬷当仁不让就扮演了这个角色,满室无人侧目,事后温含章试探着递了个荷包过去,她也没有犹豫就收下了,可见她对自己的定位不是一般的奴仆下人。
钟涵深邃的眼眸突然掠过几丝泄气,他抓着温含章的手轻轻摇了摇,轻声咕隆着:“就你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