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医娇娘-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43章,猝死急救() 
屏风后面身材修长的男子听到江大人猝死的消息后,快步走上前来。果然,躺在床上的江大人面色苍白,已经气息全无……

    “呜呜呜~我家大人!”

    “江大人~”

    屋子里面,两个丫鬟哭哭啼啼,管家也玄然欲泣。

    心脏病猝死,只要快速施救,那么一切还来得及。

    “人工呼吸,快!”陆钏一把捞过正在一旁饮泣吞声的管家大人,喝道:“先别慌着哭,能不能活命,就看你!快来——用力吹气!”

    她努力准备了这么久,江大人怎么可以死?岂不正中了太后娘娘的下怀?这可是朝廷重臣,死在她手上张太后绝对会让她全家死无葬身之地!

    人、人工呼吸是什么鬼!

    管家冷不丁的被陆钏推到江大人面前,面色一怔,他不懂什么叫人工呼吸啊,可是看陆钏指着江大人的嘴唇,他又能隐约懂得陆钏是什么意思。。。可是。。。

    “快点!”

    另外两个哭泣的丫鬟也被陆钏吓得忙止住了哭声,一头雾水的看着陆钏的举动。

    屋子里面围了一圈人,管家有些为难:“可是、我是男的!”

    “废话!男得力气大!快快快过来捏着你家大人的鼻子,你不想你家大人死,就快点吹气,再晚就没……”陆钏正说着,一旁的男侍卫不等陆钏说完,立刻大踏步走进来,俯下身去,按照陆钏的指使捏住鼻子。。。。。。

    管家怔怔的看着……

    好在这男子肺活量大,使劲吹了两口气,江大人的胸膛便鼓了起来。

    “好,再来吹。”

    男子照做。一屋子人除了苏钧不惊讶外,其余人都惊讶的瞪大了眼睛,看着男子对着江大人猛吹气,这又奇怪又羞人的手法真得管用么?

    “按压胸膛!用最快的的速度。一个呼吸十五次!”

    陆钏沉静的站在一旁,又指挥着男子进行了胸外心脏按压法。

    也亏这位男子体力好,摁着江大人的胸膛呼呼呼的一连做了一百多次中间都不带停顿的!否则换成管家怕是累死也不得要领……

    这次挑对了人,陆钏琢磨着,往后有机会了她也要收一个力气大还肯听她指挥的徒弟。

    陆钏还在一旁督导,“不行太浅了,用力!速度再快些……”

    “不要停!”

    真是绝了!

    管家和两个丫鬟呆若木鸡的看着男子对着江大人的胸腔发疯般的猛按……

    这人是江大人的贴身侍卫,武功自不必说,但看他按压的力道和狠劲,陆钏就是用十块砖头摞起来也达不到。

    这会儿功夫,男子已经累的气喘吁吁快要四脚朝天了。

    陆钏把了脉搏,道:“快了,再吹气。”

    男子顾不得擦汗,又捏着大人的鼻子吹气。吹完气又开始猛按胸腔,每次胸腔下陷大约两寸,直到陆钏计数一百多次!

    尽管屋内有冰鼎,可是男子的后背还是湿透了。

    陆钏终于伸手探了探鼻息道:“做的不错,江大人已经能自主呼吸了。你可以停下了。”

    感觉身体被掏空……男子擦了擦汗,这才立到屏风外。

    “大人!大人又活了!”一旁的管家惊喜若狂。。。。。。原来、原来真得可以吹气把人救活!

    陆钏对屏风外面的男子道:“你是你家大人的暗卫么?很好,以后若是再遇到这种情况,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神医!呜呜,我家大人活了!神医快看看,接下来该怎么办?”

    “你们都散开吧,不要挤在这里,另外之前跟你们说的第二副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快去熬药。”

    “是!”两个丫鬟一脸惊喜忙不迭的去准备,今日可真是开了大眼界。这位年龄比她们还小的女孩医术实在是太神奇了。

    苏钧也跟着松了一口气,真是多亏了这位侍卫,要不然他家陆钏得累成什么样……

    怪不得上次让人弄了几块砖摞在人的胸膛上……这是体力活啊,一旁的人看着就累,更何况当事人!

    好在有那个侍卫在,江大人也很快就有了呼吸……

    这么一眨眼的工夫眼看过生,眼看过死,生生死死,沉沉浮浮……

    苏钧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几次她奋战在人的生死线上……

    “吾身听物化,化及事则休。当其未化时,焉能弃所谋?”

    人死如此,陆钏又何尝不是,那个侍卫亦是如此。

    正在思考间,门外突然传来一道声音:“禀侯爷,外面有个小厮,说您订的龙眼到了。”

    陆钏疑惑的看向苏钧,他订了龙眼?她怎么不知?也是,这个时节龙眼熟了。

    苏钧起身向外走去,到了院子外面,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子捧着一个巴掌大的黑漆镶田螺木盒,道:“爷,您要的龙眼熟了!”

    苏钧笑着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好”,抽开第一层匣子看了看,里面确实是龙眼,便从口袋里数出了十个铜板,又加上了五个。男孩子得了钱,便高兴的跑开了。

    苏钧提着木盒,拄着拐杖回到了他和陆钏所在的院子。进入书房后,他将盒子的第一层抽了出来,就见盒子下面铺着满满的一层缩砂密。

    这缩砂密是给陆钏养胃用的。之所以要给她养胃,是因为陆钏吃食的速度总是很快,虽不至于狼吞虎咽,但是这种进食速度难免要伤身。他提醒了她几次,可她总是改不了。苏钧也无奈,为了避免日后她肠胃不适,他就一直让外面的流星时不时的带些缩砂密给他。

    当然,除了带缩砂密,还会带一些消息。

    苏钧洁白的手指伸进匣子中摸索了一会儿,便在缩砂密里面摸出了一张字条。

    其实,当听到龙眼二字时,他便有种不祥的感觉。张太后在郊区兵器作坊内囤积了大量的矿石,按照往年的计划,中央的武器作坊一般不会启用,和平年代,武器库往往只在每年十月补给一次,矿石也只在每年的十月送进宫中。

    但是今年,却提前了两个多月,或者是更久。

    苏钧拿着字条,缓缓将墨迹展开来。

    字迹是流星的,上道:“西英回朝,陶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子。”

    西英,是郑大人。

第144章,不识青天() 
陶徒倒戈。。。。。。

    此人姓陶?

    姓陶的人是谁他不知。但是能让‘血流漂杵子’的人,只有张太后…。。。

    流星这是在提醒苏钧,张太后有可能要大开杀戒了。

    可是苏钧思来想去,当今,只有一个理由让张太后大开杀戒,那便是有人图谋造反。。。。。。

    可是他和陆钏根本没有造反的动机,也没有任何造反的把柄留在任何人手中。。。

    那么流星所指的能让张太后大开杀戒的理由到底是什么?

    苏钧眉头微蹙,思索了片刻,为今之计,只能让陆钏先将江大人的顽疾治好,然后再看看张太后最近有什么动作,最好是查到那姓陶人的下落。

    他伸手将纸条焚毁在香炉中,又拄着拐棍,从陆钏的柜子里翻出捣药的臼子,将缩砂密一一倒入其中,用力将缩砂密碾成粉末,然后装在瓷瓶内。

    等他再次进到别院中时,陆钏已经戴上手套,现在江绍清的心肺复活了,周身的血液也再次运行起来,那么接下来便要待他意识清醒。

    陆钏一边观察他的呼吸,一边问道:“江大人平日吃得药丸呢?官家快去取来。”

    管家道:“就在大人的袖笼里。”说着上前从江大人的袖笼里摸出了一个白色的小瓷瓶。

    “好,把他叫醒,就可以吃药了。”

    “大人?听得见我说话吗?大人现在该吃药了。”

    “大人快醒醒~”

    “明明有脉搏,大人为什么还不醒?”

    江绍清此刻正在一处烟雾迷绕的黑暗地带,耳旁是冷冽的风声,他的身子正要往下坠,便隐约见一白衣人影立在云雾中,轻灵的声音道: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江绍清正待要细细询问,那似男似女的身影手中折扇一挥,道:“去也——”

    江绍清耳边的风声呼呼作响,身子向上升起,心道: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惟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惟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惟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江绍清缓缓的睁开眼。

    “大人醒了?”陆钏看着他道。江绍清视线看了看周围,眸子便猛地对上陆钏。

    “看我做什么?我可是好不容易把你从地府门前拉了回来,还有,你还得多感谢你的属下才是,要不是他,你这条命今儿就交代了。。。。。。管家,给你家大人喂药吧,含在舌下、十五丸。”

    江大人按照陆钏的吩咐无声的将药含在舌下。

    “现在支架正被固定在你的手腕处,等你情形略好一些时,我再将它引入心端。所以,你的手腕莫乱动!”

    与此同时,皇宫中。

    “太后驾到——”

    “儿臣见过母后,母后万寿永康。”

    勤政殿内,张太后被云瑶姑姑扶着缓缓的踏步而来,一身金缕衣将她的身影勾勒的婀娜多姿,近六十岁的人依然风韵犹存,张太后凤眸微微一瞥,开口道:“不必多礼,起来坐下吧!”

    “谢母后。”苏鑫坐下,却又坐立不安。果然,还未待他开口,张太后便道:“谭嬷嬷的伤势怎么样了?”

    “近日来。。。好多了。”苏鑫神色略微紧张的说道。

    “怎么?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哀家?”

    “没有……”

    “那叫她出来,毕竟是你的乳娘,哀家也是看她可怜,才把她从盥衣局里解救出来。。。。。。”

    正说话间,谭嬷嬷来了,中规中矩的叩首。

    张太后抬眼仔仔细细的打量着谭嬷嬷,许久日子不见,谭嬷嬷原本一头凌乱干黄的发此刻梳的一丝不苟,发间插着一枝蝶蕊相戏祖母绿翡翠簪,面上的烫疤虽然依旧狰狞,却也比往日里规整中看了许多。

    这其中的变化可不止一点儿,张太后可是成了精的老人儿,几个打眼就瞧出了谭嬷嬷眼中的闪烁,张太后眯着眼睛笑了笑,道:“还是鑫儿会养人呐。谭嬷嬷之前受了不少苦,这身子可得好好的补一补。你起来吧!李公公,去将哀家那只百年人参取来,让谭嬷嬷好好补补身子。”

    “谢太后……”

    “前些日子,太医院起火,药阁中的药材大数被焚毁,现在黄院判正在加紧采购药材,皇上若是有什么需要的跟哀家说便是。”

    苏鑫点点头,面色略微僵硬的应了声是。张太后的意思很清楚,他一个皇帝,需要什么药材,也得经过她这个太后之手。她这个太后点了头,太医院的黄院判才肯出药材。

    其实,苏鑫本就没有打算依靠太医院的人,往后他只管让韩司英去药香阁取药便是。

    苏鑫脸上表情张太后只当全然不见,又道:“太医院大火,东厢房中抬出一具烧焦的尸体。经查证乃是哀家的贴身侍卫。。。。。。”

    关于侍卫如何死的苏鑫是一点也不知道,即便是张太后问起来,苏鑫也是一脸茫然。张太后见他是真得不知,便也不再多说,只咬着牙狠狠道:“宫中的歹人真是越发猖狂,早晚有一天哀家必要将这此人连根拔除!”

    苏鑫虽然一头雾水摸不着头绪,但此刻也被她咬牙切齿的模样吓得面色一白。

    他没叫手下杀人。

    可是张太后这模样……

    张太后看着苏钧又佯装疲惫的道:“哎!哀家乏了,这就先回去了!”张太后说罢走到殿门口,思考了片刻又停下,道:“皇上的身体若是无恙,便可以临朝了。还有。。。。。。今年八月,西域都护府的郑大人会提前赶回京城,到时候长安城必定盛装迎接,皇上也得做好准备才行。”

    张太后的话像是一记天雷惊醒苍白着脸色的苏鑫。

    郑大人要回来了?

    若说这天下还有能够让张太后惧怕的人,那恐怕是非郑大人莫属。苏鑫的心跳跃起来,郑大人对他来说,的确是个机会。

    得时者昌,失时者亡。现在,他一定要好好的利用这个机会。

    张太后由云瑶姑姑搀扶着走出勤政殿。

    张太后道:“你们可知哀家为什么要告诉他郑大人提前回城的消息么?”

    云瑶姑姑道:“太后娘娘心思缜密英明不凡,咱们这些做下人的哪里能知道娘娘的心思。”李公公也忙点头:“是啊!”

第145章,兵器良将() 
张太后意味深长道:“他憎恨哀家,哀家知道。所以这次。。。哀家给他个机会。”当然不是给他搬倒自己的机会,而是给他一个犯错误的机会。

    郑大人回京,这对苏鑫来说是机会,对张太后来说,亦是机会。

    云瑶姑姑不知张太后在说什么,李公公也不知听没听懂,只媚眼笑着,低声道:“咱们娘娘最英明……”

    张太后回到书房,马不停蹄的召见了小司马黎洪良。

    黎洪良是张海东的部下,也是张太后身边的得力助手,他专门掌管兵器的制作,最近受命一直在忙着扩充军需。

    张太后道:“幽州刺史已经将矿石运到长安城郊区的作坊中了,哀家让你找的人你可曾找到了?”

    黎洪良道:“臣按照名单上的人一一寻去,发现大多数人已经没了踪迹,臣派人遍寻,只得到了一个答复,他们三个多月前已经迁走了!”

    张太后的脸色顿时大变:“怎么可能,这些人皆是从事兵器制造的良匠,且家族地域相隔较远,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全部迁走了?这些人你都仔细询问过了?”

    “是,这些人的街坊邻居微臣都派人仔细询问过了,但是都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去向。”

    “也就是说,他们一同商量好了一般同时消失了?”

    “是!”

    “这怎么可能!这些人的底细除了朝廷,再也没有人知道!”

    黎洪良又道:“太后娘娘息怒,幸运的是这十五人当中,还有一人被我们寻找了来。。。。。。”

    张太后当即问道:“谁?”

    “此人名叫陶龚,他祖上擅长制作战甲,后来先帝一统江山,战甲的需求量小了下来,他祖上就回到了原籍,时隔数十年……”

    张太后不耐烦的打断他:“这些哀家都知道,你捡着重点来说!”

    “是,他祖上已经去了,现在只留他……太后娘娘,臣知道此人事关重大,所以才立刻将人带到了京城,现在他就在殿外等候。”

    张太后道:“传!”

    紧接着一个身材中等,皮肤黝黑,两眼晶亮,嘴角边留着两撮小胡子的男子在门口东张西望了一会儿,便被李公公请了进去。

    陶龚在外面快被晒干了,一进得大殿里,凉爽的空气扑面而来,他脸上的笑意就更浓了。

    威严的女声自上方传来:“你便是陶龚?”

    “是!正是小人!”陶龚施礼,说着话,嘴边的两撇胡子便翘了起来,他稍微抬头看了一眼正上方,见张太后鲜眉亮眼、雍容华贵,顿觉心花怒放。

    张太后触及陶龚那冒犯的眼神却丝毫不觉自己的威仪受到侵犯,反而熟视无睹媚眼微挑,缓缓开口道:“你可知郑邱,褚世高、孔昌几人现在何处?”

    据记载,前朝有道是‘十五从军,八十始得归’,但是先帝为表仁慈,统一江山五十年期间,不在编制内的士兵均被允卸甲而归。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