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幼子的从容人生-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篇策论绝对不能流传出去,顾椿那里他有办法封口,就让外界以为是太子偏袒了自己人,所以点了这个头名。

    至于说士林中的清名,呵呵,冲赵秉安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就知道那不是个迂腐的小子,再说,不是还有场殿试吗,届时金殿传鲈,真才实学谁也挡不住。

    太子一腔热情却被接连浇了两盆凉水,心里的感觉可想而知。

    本以为熬过了夺嫡,前面就是康庄大道,却不想他才刚刚上路就被现实凌空一巴掌抽醒了,江山不是那么好坐的,纵使成了九五至尊也未必能随心所欲。

第201章 揭秘() 
三月春晓;暖水破冰;往年京中高门赏春宴盛行;但如今,大乱余波未平,谁也不敢肆意享乐。

    倒是冼马巷;有永安侯府坐镇,比京中其他地方多了一份安稳。

    月尾接梢;正是放榜的大日子。老侯爷一早吩咐开了中门,收拾各处楼阁。酒宴戏班皆已备好;只等喜报一到,就让爱孙出门放响,日后他们老赵家必定是愈发兴旺!

    侯府八位少爷齐坐一堂;一直翘首盼着外面的消息。

    而此时,赵秉安才刚刚从锄香草庐打马而回。他也没想到区区一篇策论居然就真的刺了顾椿的眼,最后甚至还要请动沈首辅来平息事端;连累师傅欠下好大一个人情。

    堂堂阁老之尊;气量竟如此狭窄,无怪乎被苏袛铭欺压半生不得志。

    疾步走进大堂,给几位叔伯见过礼后;赵秉安便一头扎进了华厦;有些事,除了老爷子,其他人还真不敢说也未必能讲得清楚。

    “这个消息出自卢国公府,该当出不了差错。”

    “是程处弼亲口所言?”

    “不;是程处嗣,他前几日在孙儿的同窗宴上醉酒,不慎漏了口风。但孙儿觉得,这应该就是卢国公世子借着幼子的口说给孙儿听得。

    程家虽被排挤出黄沙军团高层,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以卢国公小心谨慎的秉性,在北疆留下暗桩,留心兵马调动,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只不过,玉楼在漠北深处,那一片地域满是荒丘沙漠,平素连个活影都不见,几大军团干嘛都挤着这一个供给站去?”

    “孙儿记得户部去年给北疆调过两次军械粮草,后来勋贵们闹腾,又特意补查了一回,现在那些兵马不说人壮马肥,也不至于落魄到去抢玉楼这么一块破落地盘吧。”

    “足足五万大军呢,擅离疆界,真闹到朝上去,为数不多的武勋恐要再经一次大清洗了”

    军中资源掠夺极为严重,各军团之间常有倾轧,几大军团的人马每隔几年都要来上这么一场摩擦,赵秉安早些年也略有耳闻,只是不知这与永安侯府有什么关联,还要程家如此费尽心思不露声色的提醒,他祖父可早就上交兵权好多年了。

    永安侯府源出于黑云军团,开国永安侯甚至掌过一届帅印,可惜赵家在军中的根基在老侯爷那一代遭遇严重打击,故去的上代永安侯行军路线遭窃,迫不得已以五千押司兵马与柔然近万伏骑对阵,最后英勇殉国,届时永安世子赵汝贞才刚刚成家立室。

    严格来算,这场仗乃是大胜,先侯打出了大朔的声势,让柔然这个原就匮乏的部落损失惨重。可军功这东西也不是能继承的爵位,按老侯爷当时的资历,他连坐个千夫长都不定够格,更别提为将为帅了。

    还是当时的定国公拉拔了一下,将雏鸟般的老侯爷护在羽翼之下,手把手的教授排兵布阵,这才有了后来赵汝贞在北疆战场上的赫赫威名。

    可惜,陆家麾下挟恩求报,日渐侵占永安侯府的资源,最后逼的老侯爷不得不自立门户,若非故去的陆从风与他情谊深厚、生死相交,两家根本不会走到联姻这步。

    永安侯府已经从北疆军团这个沼泽潭里脱身了,陆从风与陆翼江父子也都是眼明心亮的人物,可惜就是放不下西郊那点家底,空给东宫二皇孙讨嫌。

    老侯爷晨起一身练功服未褪,半头华发印在日光里,凛凛焯光。

    “程存自从当年给其子续娶宗室女,便被黄沙军团除名了。那个老匹夫记恨着襄武侯与锦乡伯,这些年没少背后放冷箭,他让自家孙子给你送信,恐怕意在泄密东宫。”

    “卢国公这是想借我赵家之手清除军中异己?”这倒是说得通,只是程家何必如此大费周章,暗中传信御史台或者都察院,不是有大把人涌上来立功吗。

    “哼,他敢!”

    “秉安,你可读过裕庆二十七年的,宣徽造册?”

    “这,圣上封存了先帝的起居录,除了六部旧账,其它的都移入了皇宫大内,孙儿无缘参读。”

    “祖父这里有一扎小记,你就在此看看吧。不过,你这辈子就看这一遍,阅完之后即刻烧了,这是不祥之物,里面记载的也都是不详之事”

    二十多年过去了,多少浴血奋战的袍泽英魂丧冤,赵汝贞不知道当年袖手旁观是对是错,但好歹赵氏一族得以保全,祖宗基业没有败在他的手里。

    越过书桌,上了年纪的老人缓步走入卧堂,这间屋子堪称简陋,清冷的石刻地板,被岁月磨平了所有棱角,时不时能将窗子漏过的点点光亮反射到床上去。

    两床素被,一盒圆木旧枕,简单的一眼望到底。

    赵秉安有些摸不着头脑,这里哪有置放书札的地方啊。

    老侯爷难得恍神,没有理会旁边的爱孙,两手撇在背后,似是有些颤抖。

    人越老心肠就越软,以往所做的种种常会浮现眼前。老侯爷此刻要在爱孙面前揭露自己生平最大的愧事,难免心生摇曳。

    他这双手,杀过敌人也杀过袍泽,老五最像他,所以苏南灭口做得干脆利落,唯有秉安,看似睚眦必报,却处处手下留情。

    回文院中的肖家余孽,搁在老五身上早该料理了去,那个奴才的身份若是流露出去,将来秉安声誉势必受损,可惜,这孩子好像压根就没想到这一折。

    还有田家那个小二子,谋害主家的贱奴居然区区五十棍就了了事,那样的狗奴才,阖家杖毙都是便宜了他们。

    老五也不知怎么想的,一再容忍秉安妇人之仁,老侯爷觉得自己有必要亲自下手。

    揭开这桩陈年旧事,就是要让孙子明白,这世情,容不下心慈手软。先帝那样的混不吝,最后就因为一时心软暴毙殡天;萧博远若非被糊涂女哄软了心肠,凭他十万铁锐在手,何至于死无全尸!

    赵秉安惊奇的看着祖父掀翻木枕,从底部打开机关,掏出一束布囊。

    他恭敬的接过来,却发现里面的卷纸虽然晕黄但边角齐整,明显就从未被人翻阅过,轻轻解开束绳,迎面第一行便让他心肝一颤。

    “帝大寒难愈,急招孟璋还朝,商议储君人选”

    “祖父,圣上不是”

    “先帝大行突然,只留下一封立储的无印诏书,三位龙子当时厮杀惨烈,最后还是孟老太爷出面,议定发丧之后由宗室与内阁共举真龙。”

    “因着萧淑媛的缘故,当年京中的带兵武勋近七成投奔了当今,宫城的驻守权更是从未落入旁人手中。”

    “但是,梁王与俪王身份特殊,这两位殿下不仅是宠妃之子,更被先帝寄养在中宫膝下,占了半个嫡出的名分。

    当时梁王宣称手有遗诏,勒令天下兵马勤王。”

    “好蠢!他就是真有依仗也该逃出京城再做打算才对啊。”

    “是啊,梁王原本是有机会的,但当今扣住了一个人,让他想走不敢走。”

    “嗯?”

    “孝元烈皇后,先帝的发妻,一位十分温柔贤惠的国母。”也是一个软弱可悲的女人,最后生生撞死在先帝柩前,就是想为俪王求一线生机,可惜那位殿下现在活得却是生不如死。

    “帝腊月初大行孙儿记得当今圣上改年便开元咸亨了,只一个月的时间,圣上便扫清障碍登基了吗?”

    “何止是扫清障碍,咱们这位圣上啊可是雷厉风行,他一步步逼反了淳王与梁王,在此二人带兵逼宫的时候,以平叛之名虐杀了他们

    最后,俪王献诚,力证立储诏书为真,孝元烈皇后又以中宫之名认长为嫡,定下了当今的储君之位,可惜,没等到圣上登基,这位娘娘就追随先帝而去了。”

    孤儿寡母,还不任人揉捏,听听,孝元烈皇后,这谥号倒是好听,但乾封帝却将两人的母子名分一笔抹去,连太后的尊称都没有。

    “内阁与宗室就全程旁观,毫无作为吗?”赵秉安觉得简直不可置信,乾封帝居然是篡的位!不是说世家讲风骨吗,他们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这丧尽天良的举动而无动于衷呢。

    “先帝四子,唯有当今是在内阁启蒙的,一直读到弱冠,端方正稳,礼贤下士。淳王好武事,性残暴,不通教化。梁王与俪王年纪太幼,自小又娇宠惯了,一身的奢纵。要是你,你选谁?”

    “这不就是自欺欺人吗?”

第202章 孤寡人() 
“孟希来曾在孙儿面前提过其祖的二十五冥诞;也就是说;孟家先逝的那位太师太傅于定远侯谋逆之案平定不过几月后就”

    老侯爷面容一肃;就知道爱孙脑筋转的快,当年不是没人怀疑过孟璋之死与皇室有关,然当时孟家势盛;当今初登大位,政权把持在孟首辅之手;若真有杀子之仇,孟老太爷为何决然隐退;以他老人家的能耐,重新扶持一名新君又不是什么难事。

    而且,孟璋与当今名为师徒;却情同父子,内阁讲师孟主沈副,此二人可谓立长的中坚力量;圣上在当时那内忧外患的情境下岂会自毁城墙。

    摇摇头;老侯爷还是否了这个念头。

    “孟家从未站错过队,当初定远侯之案是由老太爷亲手裁断的,午门车裂;震慑京中所有武勋。”

    “等孟璋赶回京师奔丧的时候;萧氏九族已经被屠尽了。”

    赵秉安轻轻放下这晕黄脆弱的手札,一时间都没发觉已经好几刻钟过去了,此刻两只眼睛都感受到隐隐的胀痛。

    “为何要如此绝情?黄袍加身之前都能许下贵妃之位,为何又要出尔反尔;将忠帅良将斩尽杀绝?”

    “萧博远是咎由自取,怪不得旁人。秉安,你记住,重情对男儿来说从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将帅之辈,慈不掌兵,这是铁律!”

    “定远侯执着于那虚无缥缈的情谊,是,先帝是对他有知遇之恩,众军相托,万里疆场任他施为,可先帝压根就不是正常的帝王,他肆意妄为惯了,宠坏了臣子都不自知。

    萧家自以为得皇长子爱重,连当时的湛王妃一族都要退避三舍,这本身就失了分寸。

    清河郡王自打降生以来就被漠北一系的武勋们捧着,俨然不曾将圣上嫡出之子放在眼中,萧博远甚至当众打落夏榔几番颜面,让夏皇后与楚太后数次下不了台,他那闺女可是死得一点都不冤。”

    赵秉安沉默着,他想起了三个月之前的自己,不也是这么天真幼稚吗,自以为尽忠职守,其实在人家眼里早就成了僭越的狂徒。

    “萧博远最不该的就是替俪王发声,原本按照当时的情景,萧家大军在握正该被重赏笼络,俪王纵使被厌弃,但献诚在前,圣上顾忌悠悠众口,总不会做得太难看。

    可偏偏萧博远要横插一杠子,执意请俪王就藩廊州。”

    “廊州,山东与太原交界之处,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孙儿记得廊州就是个寻常州府,既无重兵驻守又无盐铁矿脉,将俪王发落到那里有何不可?”

    “哼!廊州明面上瞧着是没什么出奇,可秉安你再想想,缘何这个地方去不得。”

    “廊州,廊州世家,遗诏!”

    “太原山东士族,俪王嫡出,先帝遗诏!”

    乾封帝执政二十多年,对江南士族是暗地打压,但对山东与太原那些大户却一直严抓重打,手段之冷酷,朝野早有非议,只不过,这股势力一早削弱,现如今早就被排挤出京师高层了。

    世家的博弈,最佳风向标就是内阁权势划分,现如今在职的六位阁老,沈苏张顾出身江南,邵出陇西,(在邵文熙之前,关凌两家在咸亨早期都各出过一位阁老,可惜执棋不久。)剩下一位唐老尚书,出自寒门,谁都知道这位就是进来充数的。

    山东士族在何处,在病中!晋阳何氏,上届榜眼何佩成的祖父何懋林,原刑部主事人,三年前就抱恙在身,一直迁延不愈,苟延残喘的霸着位子,死活不交出来。

    何家不是不想交,他们也是被架在火上烤,老爷子一把年纪就吊着一口气受罪,儿孙们哪个看着不心疼。可他们谁也不敢给何懋林一个痛快,因为何老爷子一走,便代表着山东士族的彻底落寞。

    赵秉安现在倒是觉着祖父的话十分通透,萧家真是

    若萧博远真的那么看重与先帝之间的情谊,那他就不该顾忌与圣上之间的亲缘关系,大军破城,直接扶持俪王登位,废了当今给先帝偿命就是。

    可他优柔寡断,事到临头又被已嫁之女劝动,默认了当今的种种行径。既如此,那俪王的处置他就不应该再插手,皇家争斗,身为臣子难道就不知避讳吗,尤其在那么敏感的时候,强硬的庇护俪王,看似重情重义,实则害人害己!

    “咸亨元年由萧氏之血开启,老夫永远都记得那场盛大的宫宴,萧博远,以及数十漠北军团的悍将,这些人原不该有那般下场,可惜,他们都信错了人”

    “萧博远威风太久了,他确实军功盖世,可那都是建立在其余各军团忍气吞声的基础上。

    先帝的脾性,爱之纵其狂,恶之欲其死,对萧博远,视为手足臂膀,而其他人却就如同草芥,连入眼的机会都不给。

    像对镇远将军府那般刻薄寡恩远非一次,其余几大军系迫于漠北军团的实力一直是敢怒不敢言,圣上稍有意黜置萧家,就有不少人涌出来充当先锋。

    柱国公、武成侯,数都数不清楚,他们平素与萧博远也都是兄弟相称,可真到了争权夺势的时候,却又比谁下手都狠!”

    “程存也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当年萧博远入宫赴宴,留下近半精锐看守本营,结果镇国公这个狗东西在事发之后不做任何抵抗,悄没声的放了铁河军团那些杂碎进营,置使北郊血流成河,尸骨遍地。

    事后,他更是彻底投奔皇室,迎娶宗室女为世子妃,谄媚的嘴脸令人作呕!”

    “萧博远死后,漠北军团被拆分,残余少许兵勇群龙无首,只能任由朝廷处置,这就是后来的黄沙守界人。”

    “黄沙军团由此衍生而来,你想想他们与程家那是怎样的关系?程存那个老东西在北疆安插人手,不是留恋军权,他是担心有人来寻仇,要了他那条老命!”

    镇国公府在武勋中实力强劲,但联姻甚薄的原因也在这,军方里但凡家中老人尚在,都不许与程家结亲,一个连兄弟亲友都可以出卖的人是没有底线的,与其合作就是引狼入室。

    二十几年过去,上京中记得这些在意这些的人家已经没有多少了,永安侯府早已卸下兵权,老侯爷平素倒是不介意与程家虚与委蛇,但今日,提起这桩往事,又让他心里的火气烧了起来。

    “孙儿明白了,程家担心北疆旧人有变,故而想借东宫之口挑起乾清宫的忌讳,能斩草除根最好,再不济也可在御前埋下怀疑的种子,让皇室提防北疆。”

    “至于镇国公府为何不亲自出面,一是心虚二是胆怯,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