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你们研制的这种飞行平台,国外几十年前就有了,就是觉得没什么大用才没有发展。我觉得要想把它卖出去,很难!”
其他人虽然没说话,但看表情,完全赞同他的意见。
夏中原得他插话,避免了当面拒绝的尴尬,心中也是松了口气,干脆就装聋作哑,充当起了看客。
听他贬低旋翼机的作用,几名北方战区的技术人员不高兴了,正要开口反驳,却被关飞拦住了。
关飞一点也不生气,还是笑呵呵地说道:“你说的这些都正确。要是想把它当做武器平台卖给美国、苏联、英国之类的军事强国,他们肯定是看不上眼的。不过我们转换一下思路,比如说把它改造成为民用轻型航空器,卖给普通航空爱好者怎么样?又或者,把双座防弹型卖给非洲那些小国又如何?
对于航空爱好者来说,这是一款使用简单的飞行器,不用的时候把桨叶折叠起来就能收到车库。出去玩的时候,捆在小型家用拖车上就能带走,到了目的地,装上桨叶在草地上就能起飞,以满足他们空中飞行的乐趣。
对于广告行业来说,旋翼机不需要专门的跑道,只需几十米甚至十几米就能升空。然后载着几十上百公斤的摄影器材在空中进行航拍,有几个小时的待空时间,完全可以满足广告拍摄需要。
除了广告业者,电影公司、摄影爱好者、水利部门、城市规划部门、地质勘探业者、交通督查、边境巡逻、生态研究、搜索救护……,你看,我只是随口一说,就有这么多部门可以作为潜在客户。
再比如非洲、南美一些小国,他们的作战对象大都是落后的部落武装,哪买得起先进的飞机。许多地方的政府军连坦克都买不起,直接用皮卡车装上机枪就充做武器平台。
他们肯定也是买不起昂贵的专用武装直升机,或者连**********都舍不得花钱。可是他们也需要空中打击力量,以取得作战优势,那么买一批装甲旋翼机也可以啊?”
听他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潜在购买客户,夏中原等总参组织的代表团成员不由得目瞪口呆。
虽然他们没有深思过,不过关飞说得好像很有道理。
旋翼机这种飞行平台虽然大国看不起,可是对于一些贫穷的小国来说还真是不错的武器。特别是那款双座防弹型,放到非洲那些小国眼里,侧面装上一挺机枪,几乎就可以充当专用武装直升机用。
而且刚才关飞说的边境巡逻,一下打动了他们。
这个功能别说那些小国,就是国内也很需要一款既便宜又便于操作、维护简单可靠的快速交通工具。
夏中原看看其他人,再看看关飞笑呵呵的样子,思索了片刻,开口问道:“既然这么好卖,你们为什么要扯上我们,而不自己卖?”
关飞遗憾地一摊手:“谁叫我们现在还没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势力!谁相信我们?而民用市场的话,欧美自己的航空器制造公司还抢得头破血流,凭什么让我们进去分一杯羹,说不定连适航证都拿不到?反倒是国内,因为美国需要拉拢我们对付苏联威胁,所以表示出了极大善意。以国内名义进入美国市场,他们虽然还是不高兴,可起码能把业务开展起来,不会受到恶意刁难。我也要求不高,一年能卖出去几百架就满足了。”
夏中原听出关飞话语中的无奈,他越是对国内依赖,国内越是放心,不由脸皮一松,问道:“那这款旋翼机你打算卖多少钱?”
“不防弹的双人座十一万美元,五人座二十八万美元!防弹型三十万!”关飞笑容不变,像是最亲切的推销员,报出了另人心跳的价格。
“什么?这么便宜?”
夏中原跟代表团其他人闻听,同时出声惊呼。
这个价格连他们都心动不已!
关飞又笑眯眯地补了一句:“给国内也是这个价格,只需要计价单位直接由美元换成人民币就可以了!”
“什么!”
夏中原等人再次惊呼,声音之大,如同在扯着喉咙喊。
第213章 还要再加速()
关飞看夏中原部长一干人如此吃惊,只是笑了笑。
这笔单子,不管是作为民品销售、还是作为军品出口,他都没把它当做赚钱的项目。能够稍稍赚取一点利润,用来建立生产线和培训工人,他就心满意足了。
真正的目的,其实是想借此拉近与军方的关系。
他用了四年时间,从无立足之地到打下近万平方公里土地,麾下有上万武装到牙齿的部队、治下数十万干部群众技术人员产业工人,由当初的小连长一跃而成为整个东北战局的主宰者,可谓是战功赫赫。
这样的成就,对其他人来说恐怕已是足以自傲的勋业。
但对关飞来说,这个速度还是太慢。
八年以后,国际局势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全球共运大崩盘。欧美等西方国家由此可以将注意力从苏联的牵扯之中转移,把关注点集中在中东、中国等次要目标之上。到时候,也许偭定这个国内通向印度洋的重要陆上通道,也会纳入他们的视线加以高度重视,继而公开或是暗中影响偭定局势变化。
甚至都不需要到那个时候。
基本上而言,等到八十年代中期,苏联内部便开始逐渐不稳,冷战的胜负已经初现端倪。西方已经嗅到了胜利的味道,做好了开启香槟,等待赢得最终胜利那天到来的准备。
而与此同时,中国作为牵制棋子的作用也就变得可有可无,甚或美方内部也拟定了全面改变对中政策的应对措施。开始由真诚善意相待,完成向战略欺骗、暗中颠覆的战略转变。
国际局势的变化,与偭定的政局走向息息相关。
关飞如果不能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奠定全面胜利的大格局,未来就可能被从冷战中抽出身来的美英等西方国家出手干预。后面的路走得会更加艰难,搞不好还会有全面倾覆的危险。
所以接下来四年时间,对他而言非常关键!
但是四年时间终究还是太短,不足以让关飞打造出一个极其坚实牢靠的基本盘来。
北方战区现在有几十家工厂,囊括了机械、化工(芳纶)、电子、光学仪器等基础行业部门,算是初步打造了一个小小的精密加工集团,成功地迈过了最困难的起步阶段。
如果没有国际局势的大变局,接下来哪怕国内突然看他不顺眼,政策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关飞也有信心靠着现有的产业继续向前,唯独是发展速度会变慢许多,但绝不会停滞不前、更不会失败!
问题就在于,他没有那么多时间慢慢来!
四年、最多八年时间,对于历史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对于人生来说也只是其中一个不长的阶段,对于工业发展来说更是只有不到两轮的建设期而已。时间一到,可能第二期工业规划都还没彻底完工。
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解放全偭定、至少是大部解放的战略目标,他的动作必须要再快一点。
这一点,靠战区自己的生产力无法解决,他只能依靠国内力量。
那么加强与国内的联系纽带,借助国内强大的研发、生产力量来实现对自己和国内都有利的双赢局面,就非常重要。
旋翼机就是他递出去的一块敲门砖,通过双方共同开发这个市场,为以后进一步合作埋下伏笔。
至于赚不赚钱,说真的根本无所谓!
一年几百架旋翼机能值多少钱,就算全部以售价算,也不过是一两个亿的生意,一点小钱罢了。
而且通过由此引发的后续计划,他也可以渐渐将触角延伸向全球其他的区域,把水搅浑,主动帮助某些未来可能成为美国潜在的敌对目标,稍微加强一点抵抗力量,争取将它拖在某个目标中暂时脱不开身,让它无暇顾及偭定,为自己进一步壮大赢得时机,也是一个可能。
比如说中东、比如说南斯拉夫……
内线作战是被动招架,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即便胜利也是惨胜。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为敌人所动,自主选择战机才是用兵上上之选。
雷达、近防炮、光纤网络指挥中心……
关飞在心中默默地计算着一些需要于近期就展开的生产线制造项目,并不时对清单进行增添修改,让它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
……
联合推销旋翼机的计划,让总参代表团一干人很是动心,他们也第一时间就通过电话,向首都方面做出了汇报,接下来就等待高层作出最后决策。
他们来关飞这里,当然不是为了赚点蝇头小利,所谓学习无人机战法,不过是摆在明面上的理由。真实目的,是对北方战区做一次全方位考察,实际了解一下关飞的实力到底如何,评估他到底有没有解放全偭定的可能性,为国内下一步确定跟他的关系,提供技术上的参考。
因此像来之前双方沟通,拟定重点考察的直瞄榴弹发射器、无人机等项目,他们只分别用了一天,听取了详细战斗过程,与战区相关作战部队进行了一番讨论,就只留下少数人继续跟进技术相关的研究。
其他人则在征得战区同意后,分成数十个小组,分散到战区各个地方进行更加全面的考察。
关飞、张盛国等人对他们大开方便之门,允许他们除了少数核心重地不能去,其他地方一概任由参观,并为每个小组都配备了一名陪同人员。这一来是为他们提供接待,二来也是避免他们乱走,去了不该去的地方,毕竟即便是兄弟朋友也有不想被他们知道的秘密存在。
……
“这里就是电子科技大?条件很不错!”
首都计算机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张东来站在电子科技大的校门口,望着一尊电子自旋青铜雕像,再抬头望望从这里就能看见,侧面有着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字样的高楼大厦,不由赞叹道。
相对于其他人喜欢去部队、去工厂、去研究所,他更想到大学来看看。他一向认为,了解一个地方的科技水平高低,只需要看看他们的教学质量就知道了。高水平的大学,最少也能教出水平线以上的学生,并会涌现出不少有可能成为未来栋梁的优秀学子;而低水平的教学,只可能教出一群混日子的庸碌之辈。
站在电子科大门口,这里具体的教学水准如何暂时不得而知,但硬件设施看起来的确很气派,第一眼印象感觉不错。
“从七九年春正式开办以来,电子科大已经招收了三期学生。第一批已经到了大三下学期,已经上完所有课程,大都去了各科研单位、工厂实习,不在学校内。最新一期是去年秋天入学。目前学校里主要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共有两千一百人,其中本科七百一十四人、专科一千三百七十五人。他们在大学期间,学费、住宿、吃饭全免,每月还能领到二十元生活费,可以专心学习……”负责陪同的葛浩自豪地向他介绍道。
“学生很多啊!教师教得过来吗?”张东来吃惊道。
国内现在师资、物资不足,招收大学生非常严格,采取的还是小班教学,一个班的学生不过二三十人。教师照顾少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在每个学生身上花费的时间更多,当然教学质量也就更好。
电子科大光是大一、大二就有两千多人,分配到十几个院系,岂不是每个系都有上百人。这么多学生,老师教得过来么,况且老师自己也有科研任务,那么还能在每个学生身上,分配多少精力呢?
见到军分区如此求大求成,急功近利的表现,他不觉隐隐有些担忧,眉头也微微皱了起来。
葛浩闻听呵呵笑起来:“张教授不用担心,电子科大除了管理人员、勤杂工作人员,共有公共课老师三百多人、专业课讲师七百余人、教授级讲师四十余人。每位专业课讲师只需要带三、五个人,因为还没有研究生,因此教授也有闲暇精挑细选出部分尖子生担任试验助手,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不耽误课题研究。”
“你们怎么有这么多老师?”张东来又吃了一惊。
这个师生比,几乎是一比二的比例,一个老师带两三个学生,就连国内重点大学都比不上!
这可是货真价实的精英教学!
“许多讲师都是这两年过来的,大多是提前退休的老教师。”葛浩轻描淡写道,在这一点上没有详细解释。
七八年底,随着大批知青返城造成就业困难,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了子女能够顶替工作提前退休,其数量高达数十万。军分区便向国内提议能够邀约部分教师过来,在国内协助和军分区双方努力下,从全国各地来到新城的教师人数大约有八千多人,并还有更多教师适应不了退休后生活,接受军分区诚邀来到新城,再次走上讲台,重拾教鞭。
虽然新城以每年三到四所的速度,建起一所所大学,师资力量方面却并未成为桎梏的瓶颈。每当一所大学落成,在其他大学暂时借地教学的教师、学生便欢天喜地搬到条件更好的新校舍,对教学完全没有造成影响。
张东来参观的电子科大,当初就是用来临时安置其他尚未完工大学的几所大学之一,校内有八栋十六层电梯公寓。每间寝室最多时曾挤进去八个人,平均每栋公寓有一千五百多名学生。
随着一所所新大学启用,教师学生离开,现在这里只有生物相关的制药工程系师生还暂时借用校舍。
不过制药工程系的人数较少,师生加起来也还不到三百人。
当初的八栋教职工宿舍,实际上只有下面七层还在使用,七层以上基本都已空置。
每间寝室的学生少了,住宿、学习条件大大改善,就连寝室内冲突、抢电梯、楼梯的现象也都不复存在。
就是空置率大了点,有些浪费。
理工大、电子科大等几所学校领导进行过几次交流,讨论是否将部分楼层低价出租给教师、学生或是公司作为办公场所,为教职工、学生自主创业降低负担,减轻一些压力,算是母校对学子的支持。
或许,这几所大学会成为未来某些高新科技产业的孵化基地,也为未可知。
第214章 在电子科大受到的冲击()
物理电子学院、光电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张东来默默地观看着校园入口的院校设置,对于电子科技大的关注重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六个院校中,只有物理电子学院算是纯理论院校,其他都是实用性学科。这不能说电子科大建校宗旨不重视理论研究,而是更加重视电子科技中的实际运用而已,但侧重点亦可见一斑。
而展示出来的实验室数量之多、种类之全看得他微微颤抖。
通信抗干扰技术实验室、微波电真空器件实验室、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实验室、电磁辐射控制材料研究实验室、神经信息研究实验室、光纤传感通信实验室、光电传感与光电集成技术实验室……
林林总总不下二十余个实验室、中心,研究方向之超前,除了国家科学院,在其他国内科研单位中是仅见!
关飞的志向之远大,雄心勃勃要解决的可不是北方战区后继科技研发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而是要培养出超越欧美科技的科研先锋!
其部分学科只在国外有所听闻,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