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数控机床技术人员。
大概是前二十年受过的挫折太多,不管人生如何起伏,当兵也罢、学技术也罢、被师傅嫌弃也罢,亦或是后来成了别人口中尊称的“邹师傅”“邹技术员”,邹永东都是宠辱不加,依旧是本分于自己的工作,老老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骄傲、不自满、不投机取巧、不努力钻营。
相对于他那个现在成为候补人大代表的师哥孔令晨,他就像是一颗默默无闻的石子,没有光鲜的外表,始终坚守本分。当孔令晨积极入党的时候,他却什么也没做,还是默默地操作他的数控车床,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厂里急需的高精密度零部件地生产。
结果,孔令晨几次努力,都被拒之门外。他这个没说过一句豪言壮语的普通技术人员,却被厂党委找去谈了多次话,反复动员,又是说先锋队,又是讲责任、讲带头作用,想方设法为他冠上了党员的称谓。
还没等到听师哥说几句酸话,他就又被找去,问他愿不愿去一个保密部门,为军分区发展壮大尽一份力。
都说是为军分区发展壮大了,邹永东自然不好说什么,就老老实实说愿意。
然后几次筛选,还被军分区最高首长关飞亲自面试过两次,他的名字就彻底从工作了两年的精密机械厂工人名录上划去,来到了这个戒备森严的地方。
这里的管理制度非常严格,每个人都只能做自己的事情。对于不该问的,绝对不能问,否则立即就会被除名。如果询问的是绝密信息,弄不好还会被判刑、甚至是枪毙!
邹永东不敢违反纪律,也没有太多兴趣知道别人的事。
对他来说,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完成上级交代下来的任务,就是他应尽的职责。
邹永东刚来的时候,实验楼里放的可不是现在这些,数控机床什么的,都是在精密机械厂用惯了的设备。
他眼前这台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全部都是这一年多来,在司令的指导下,他们动手,一条钢屑、一条钢屑,亲手做出来的!
当然,所有的设计图、工装图、零部件图纸,全部都是司令一手提供,他们只是照着加工。一些精度要求极高的部件,还是司令亲自出马才得以做出来。装配的时候,也是司令动手,他们只能在旁打打下手,帮着递个部件、工具什么的,都帮不上多大忙。
别说他们这些技工帮不上太大忙,那些技术人员又何尝不是如此。
控制电路是司令设计的、元器件是军分区提供的、芯片是从国外购买的,最后连程序都是司令一个字符一个字符输入的。他们也就帮着焊个元件,检查一下是否存在焊接错误、元器件损坏罢了。
说起来,这批设备是邹永东所见过,最顶级、最精密的加工设备了。
比如说各种精密零部件所使用的合金材料都是军分区提供,为了满足不同部位的不同物理要求,特意按照不同配方冶炼了几十炉钢!而采用这批新材料制作的零部件,其耐磨、耐冲击力、刚度、强度都远超以前,使用寿命也数倍于前。
又比如说为了保证加工时的偏差,所使用的刀具也是特别制作,换刀和长时间加工时刀具磨损造成的误差被降到零点零零六微米的罕见精度。
再比如说,为了保证各机械部件运动带来的误差,大量使用了许多光学、激光测量设备。虽然这些仪器都很笨重,可是作用真的不小,它们检测的精度高达千分之一微米,然后通过误差补偿,由从日本进口的高精度伺服电机进行精密控制,从而将工件、刀具定位精度提升至千分之五。
其他各种各样的改造不说了,就连加工时的冷却液都是特别配置,既提升了加工精度、减少了刀具磨具磨损,还能起到防锈、防霉,对工件进行清洗,而且还不伤皮肤——以前的冷却液虽然效果还可以,但很伤皮肤,因为长期接触,邹永东手掌表面角质层就受损严重,看起来十分苍老。
经过军分区倾尽全力的打造,费时一年多,才终于搞出了这批目前来说最顶级的加工设备。
就投入来说,哪怕是军分区不缺钱,说实话也没有财力将所有工厂都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全面升级。
如果把所有投入都算成钱——虽然部分核心部件全靠司令出手才能完成,在外界就是有钱都买不来——光是眼前这台高三米、宽五米的五轴联动数控中心,其价值就不下数百万元人民币吧,说不定更贵……
不过一分钱一分货,这还真没说错。
这套加工中心的加工能力,也实在是太惊人了,一个锻造完毕的工件放上去,一个小时不到,一个即便不再进行抛光处理也闪闪发光、表面光滑无比的发动机气缸就制造完毕了!
以这个气缸的复杂程度,要是还是采用以前的制造方法,邹永东粗略估计至少需要四十个小时以上!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尽管邹永东已经在这台五轴联动数控中心上加工过上百次了,可是每次都是一样的投入,被这种伟力所感动。
一丝合金屑从气缸上掉落,乳白色的冷却液从上方流下,清洗着工件。
精加工刀具完成了最后一个流程,在程序控制下缓缓后退、复位,夹持着的气缸也慢慢停止动作。
叮,一声清响,数控中心正在加工中的红色指示灯熄灭,旁边的绿灯亮起,示意已停止运作,可以取下工件了。
锁紧的内扣也自动缩回,进口的防爆玻璃门轻轻弹开一条缝。
邹永东微微叹口气。
这套数控中心好用是好用,可惜由于是五轴联动,涉及到的参数太多太复杂,编程难度极高。而且具体的编程方法司令也没有交给他们,据说这只是使用进口芯片的初级版,很快就会换军分区自制处理器,还是中文使用环境,为了不让他们费心费力在即将要淘汰的控制系统上,所以就不教他们如何数控编程了。
这也使得邹永东他们只能按照设定的程序,监看一下设备运行,处理一下紧急状况,其他时候都只是把工件搬上搬下,充当一个普通工人角色。
眼看着这么先进的设备,自己却不能全面掌握,自如运用,对他们这些技术人员来说,就是最大的折磨。
没办法,只有期待军分区自制的中文处理器,能够尽快研制出来吧。
“加工好了吗?其他部件怎么样了?”邹永东正准备将加工好的气缸取出来,就听到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他条件反射地回答道,“嗯,连这个在内,已经完成了十个气缸缸体。曲轴的零部件还有齿轮也完成了,正在进行最后的打磨抛光工序;气缸盖和管道上午已经做好了,正在组装……”
说话间,他猛然意识到问话的人是谁,连忙小心地放好气缸,转身不好意思笑道:“司令,我不知道是您……”
“没事没事,我来的时候,见你工作得很投入,就没打扰你。”关飞笑笑,他对这个做事认真的小伙子印象很不错,生物副脑对他的评分也排在前二十位之列,是值得大力培养的好苗子,遂摆手让他别拘谨,把话题岔到一边,“那么这批工件总算是加工好了,等下去完成珩磨,进行最后的清洁工艺,我们明天就能总装了。”
珩磨是用油石对气缸运行管道进行精细打磨,打磨精度比加工精度更高。国内的加工精度一直上不去,很多精密部件,就是靠着精细打磨的方式,将其提高到能够航天级别。
军分区实验室少量研制的氮化硼油石,可以将打磨精度提高到千分之二微米的超高精度,于国外最高水平相比,已毫不逊色。
关飞看着邹永东用手推车将气缸送去珩磨处理,满意地笑了起来。
这笑容,既是满意于加工速度之快,马上就能总装使用,同时也是对邹永东这些技术工人的嘉许。
等他们成长起来,军分区的明天,还会大变样!
第176章 无人侦察机()
关飞束手站在一位技术人员身后,看他专心致志地按照电路图,将处理器的引脚焊接在一块双面电路板上。±頂點小說,
处理器,自然是他才从半导体研究所拿回来的中文处理器。
这个时代计算机还是专业人士才玩得转,从没考虑让普通人可以对其拆卸,更没有diy的空间,因此也就没有那么多方便的插座。所有的元器件,包括处理器、内存都是直接焊在电路板上的。
如果计算机出了问题,用户会求助于厂家,而不是自己动手维修。
既然连配件都没有,关飞也没兴趣开发一款卖不出去的插座。于是这枚处理器,也只好用传统的方式,直接焊在电路板上了。
电路板长只有二十公分不到,宽十公分,与成年男性的巴掌差不多大。
如此小的面积,自然容纳不了太多元器件。因此采用的是双面电路板,正面、背面都焊满了,且大多数是集成电路,只有少许辅助电路使用的是传统独立元器件。
处理器的位置在电路中间靠上部位,下方还有一排四个已经焊好的集成电路。从表面标识来看,是日本夏普公司出品的内存,每块容量为32k。
技术人员手艺学得不错,虽然引脚本身就很新,但是为了保证焊接质量,还是特意将每一根引脚都细细打磨了一遍,除去表面锈迹。然后在助焊剂上蘸了一蘸,表面轻轻抹上一层焊锡,做了初步的镀锡工作。
有了这层镀锡,接下来锡焊的时候,锡会更容易融合,焊接也会更牢固。
他的动作不快,但是很轻柔,每次焊锡很干脆。焊接后形成的焊点很小,表面圆润,基本没有拖带形成的尖刺。
关飞背着手默默地看着,想想当初军分区朝不保夕,到香港制作的第一台街机电路板还是他自己焊的。转眼间,军分区不觉已经颇有规模,手下各种人才辈出,已无需全靠他一个人,不觉有些时光如水的感慨。
完成最后一个焊点,技术人员等待片刻,待温度降低,一个个确认没有虚焊,然后拿来万用表,一个引脚一个引脚进行最后检查。
“司令,焊好了!检测没有问题。”所有检测通过,技术人员擦了擦额头微汗,手捏着电路板边缘,放进海绵软垫盒子里,双手捧着递过来。
“谢谢!辛苦你了!”关飞重复了一遍检查,确认的确完成,微笑着感谢道。
……
防静电橡胶桌面上,横七竖八摆满了镜头、光学镜片、走带机构等等零部件,还有一盘被拆开,只剩下磁带部分的索尼产beta制式录像带。
这些东西有很多都是从香港进口。
军分区现在只能说具有了初步的制造能力,眼前这些东西不能说绝对做不出来,但成本绝对会高得可怕。而且以自制这批高精密制造设备的速度来说,没有两三年时间,根本做不出来。
自己没有,当然就外购好了,关飞在这方面没有精神洁癖。
“镜筒!”关飞身穿无尘衣,伸出右手,透过面罩沉闷地说道。
助手递给他一支用轻型铝合金材料制作、表面喷了一层哑光绝缘涂料的镜筒,以代替原配的塑料镜筒。从事这些高精密操作,他们暂时都还插不上手,只能充当助手角色。
关飞接过镜筒,轻轻掂了一下,可伸缩的镜筒总重大概三十一克,比原版的塑料镜筒轻了至少二十克。
镜筒的制作精度极高,表面光滑,伸缩非常平稳。
他用带着橡胶手套的手,捻起镜片,轻轻放入镜框,仔细调整了一番,然后慢慢捻着螺丝进行固定。
“伺服电机!”通过生物副脑,确认镜片已经精确定位,他又伸出手,轻轻说道。
一枚小巧精致的伺服电机递到他手上。
这是军分区电动机厂特制的产品,能保证最小前进尺度在一微米左右。关飞接过伺服电机,一丝不苟地完成安装,接着再次伸手,要求助手递给他下一个待装配的零部件。
随着关飞全情投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桌上零散的部件越来越少,直到最后一个部件也安装到位。
“呼!”
关飞长出一口气,在面罩上形成一团白色雾气。
具体的工作,实际是交给生物副脑进行,包括设计图纸、安装进度都是由生物副脑控制。可是摄像机的装配是个非常精细的活,哪怕是生物副脑也不可能进行得多快。
长达十个小时的漫长装配下来,绷紧的肌肉变得极为酸痛,全身的精力也像是被抽干了一般,让他直想坐下来,好好睡上一觉。
不过十个小时的工作没有白费,采用电视级光学镜头、机械式走带机构、去掉音频只保留视频记录功能的摄像电路、控制电路、电源电路等等终于装配完毕。一台全重仅有九百零三克的超轻型摄像机终于在他手上诞生。
这台摄像机摄像头可以进行十倍光学变焦,可以自动变焦,具有防抖动影像补偿功能,影像摄录质量达到ntsc标准。各项指标跟jvc推出的家用摄像机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就是和电视级的摄影机比较,也只是略逊一筹。
大量外购的零部件,少量自行改造替换的零件,也就这个水平了。
更好的摄像机不是做不出来,而是没有必要。
将近十公斤的总重量,比起后来的dv那是太重了。可是这个时代哪怕是关飞舍得上内存,以区区几十kb的存储量,要满足最少一个小时的数字影像记录,那重量比传统的磁带录像机还要重得多。
在现行条件下,这就是最佳选择了。
……
“镜头!”关飞伸手,身旁助手迅速递过一片西德产徕卡光学镜片。
别误会,关飞可不是在进行重复作业,装配另一台摄像机。同样是光学镜片,这可是用于相机上的。
他现在装配的,是一台自动控制的照相机,可以用十秒钟一张的速度,匀速拍照,也可以用一秒钟一张的速度连续按动快门。只要胶卷跟得上,连续拍到电池耗尽电量也没问题。
比起摄像机的复杂,自动相机就简单多了,十分钟不到,就完成了整个装配工作。
……
总部实验楼一层总装车间。
宽阔的车间中央装配台上,静静地停着一架表面涂着灰色喷漆的固定翼飞机。
飞机的机体呈方形,也就是传统的箱型机,机翼位于机身上部,也就是所谓的上单翼。整架飞机看起来中规中矩,设计上并无出奇之处。
不过这架飞机尺寸并不大,长只有三百九十八公分,翼展七米八,加上不可收起落架高七十二公分。
飞机上看不到座位,平平的一个箱型。
对了,这就是一架模型飞机。
不过,现在关飞等人就要对其动大手术,增加动力装置、摄像装置、照相装置、导航装置,将其改装为一台无人驾驶的侦察机!
因为整体设计出自关飞,这架航模上早已预留了相应空间,以安装各个配件。在电子产品体型还不能小型化的时代,为了能够在无人机上装下所有的配件,机身才采取了箱型设计,牺牲了飞行性能来满足空间需要。
各项配平工作,在设计时就已完成,每个配件也是严格按照设计制造,以保证重心稳定。
在机腹部位,也预留出了孔位,以探出摄像机、照相机镜头。
这个装配不需要多么洁净的环境,包括关飞在内,所有人都没有再身着憋闷的无尘服。一群年轻的小伙子绕着飞机转来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