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大家正在进行排练,文工团不需要进行太多的体能训练,他们平常最重要的功课就是所谓的“练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进了排练房,满眼看去黑压压的一群人,一眼看去大多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即使有年龄大些的看上去也不过才三十多岁。从进门开始的那一会儿功夫,娉婷也大致看清了排练室的情况,感受到了排练的氛围,相对于外面众多在温饱线挣扎的普通人而言,这里确实是另一个世界。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白里透红的皮肤,身上光鲜亮丽的衣服,无不表明着生活的安逸和舒适,真正像一个世外桃源般。后来娉婷才知道,文工团也有文工团的苦处,只不过团里一部分战士有着不错的家庭背景,各方面自然比平常人要优越一些。
王团长带着娉婷进来后,大家都停下了手边的工作看了过来,娉婷克服了心理的羞涩,气质沉静地站在团长身后。只见她身上穿着崭新的军装,两条麻花辫俏生生垂在肩上,嘴角上翘,颇有种不卑不亢,聪慧可人的气质。只这第一印象,大家对娉婷的感官就不错,并没有人因为她还略带乡土而看不上她。
“这位就是我们文工团新来的同志何娉婷,以后她也是我们战地文工团的一员,希望大家能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多多关照这位小同志,让她今后和大家一起,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团长发完话后,大家也都鼓掌欢迎,离开前团长让团里的司务长帮娉婷安排宿舍,熟悉环境。
司务长名叫李亚玲,年纪不大,天生一张微笑脸,在简单介绍了团里的战友后,她带着娉婷一起去安排宿舍。
“我们团人员挺简单的,没多久你就都熟悉了。领导以后应该会找你谈话,看看怎么安排你以后的工作,比如你有什么特长,比较擅长什么?现在团里表演的节目类型挺多的,唱歌,舞蹈,话剧都有,主题都是宣传主旋律的。你刚过来,也应该知道现在外面的风声很紧,我们文工团的责任也是重大的。”路上,李亚玲不停地和娉婷说着团里的事情。娉婷知道了现在团里有团长,副团长,政委,连长,班长,司务长,像她这样没有任何级别的文艺兵也不少。至于特长方面娉婷不是很担心,她之前可是从小就参加各种培训班的,上了大学后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才艺表演难不倒她。只是现在的娉婷毕竟没有接触过这些,没有跳过舞的和常年跳舞的身体在柔韧性、协
调性上都会有差异,她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练习,让这个身体适应跳舞的强度。
“到了,这里就是女兵宿舍,那边的两栋是男兵宿舍,再往前走,靠近院墙那里的那几个院子,是一些军官和家属住在哪里。”说着她们一起走进了一栋三层小楼,这种老式的楼房娉婷并不陌生,上辈子她小时候还见过不少。宿舍楼下有管理人员,娉婷在窗口进行了登记。
“这是你们文工团新来的姑娘?”管理员蒋姐和李亚玲很熟稔,她问过后,李亚玲把娉婷介绍给她认识。
“蒋姐,这是何娉婷,今天刚到的,我带她来给办入住手续。我记得我们文工团宿舍还有空床,直接找一个把她安排进去吧,大家在一起住也方便。”一个宿舍住六个人,因为女兵相对少一些,整栋楼里还是有不少空床的,管理员安排的时候也会尽量不让宿舍人员太满,同一连队的也尽可能安排在一起。
“那就二楼的203吧,那里住的都是你们文工团的,还有三个空床。姑娘,我给你开个条,你自己去后勤部领生活用品。”蒋姐是金陵本地人,也是军人家属,说话带着当地口音,以前娉婷在金陵上了好几年大学,现在听到蒋姐说金陵话感觉非常亲切。
蒋姐为人一向热心,平常对女兵们很照顾,她家是本地的,常常愿意帮战士们捎东西进来,方便了不少人。一般稍微上了年纪的女人都爱打听,蒋姐也不例外,她开口问了几句,很快就把娉婷的个人信息了解透彻了,让娉婷大感吃不消。
“以后有什么事就找我,我啊就喜欢你们这些年轻小姑娘。”蒋姐开了条子递给娉婷,又给了她一把宿舍钥匙。
拿着条子和钥匙,李亚玲先带着娉婷去了宿舍,把娉婷地行李放下,之后带着她去后勤部,领了被子、枕头、脸盆、毛巾、水瓶、茶缸、蚊帐等基本生活用品。好在李亚玲和她一起,不然娉婷一个人还真要分两次才能把东西搬回宿舍。
“有什么东西要添置的也可以出去买,离部队大门不远有个专门卖生活用品的,一些基本的东西里面都有,要是还有其他需要的,那就要去市里面买了。我们这离市里不远,门口就有公交,还可以搭部队采买的车出门,这些以后你就知道了。”听了李亚玲的话娉婷点头答应了。来之前在家里她买了不少东西,平常用的倒不缺,娉婷准备等收拾好后,再看看还需要添些什么。
“先用抹布擦擦吧,这么点东西收拾起来很快。内务这一块,部队里查的挺严的,每天都要检查,我等会儿把注意点跟你说一下,你以后照着做就行。”整理内务是军队生活的一部分,娉婷好歹也是参加过几次军训的人,对此很是理解。宿舍收拾得非常干净整洁,没有任何不必要的东西放在显眼的地方,完全没有一般女生宿舍得那种杂和乱。
“我就住在隔壁宿舍,以后生活上有什么困难的直接找我就行,能帮的我肯定是义不容辞的。”
“谢谢司务长,幸好有你,不然我今天刚来,肯定是一头雾水。”娉婷真诚地感谢着。
“你就叫我亚玲姐吧,这样才显得亲切,我们都是革命同志,太生分了也不好。”李亚玲自认比娉婷大几岁,就直接让娉婷喊她姐了。
在李亚玲的帮忙下,娉婷很快就铺好了床铺,整理好了私人物品,之后两人锁上宿舍门一起离开了宿舍。
“平常我们也就是在宿舍,食堂,排练室打转,每周有半天可以自由活动,如果有事也可以向团里请假。部队生活挺好的,特别是我们文工团,都是一些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在一起,经常要出去慰问演出,还有一些重大的节日活动表演,辛苦肯定也是辛苦的,不过只要你好好表现,以后会有提干的机会,不管怎么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现在是新兵,津贴相对少一点,我们也都是从这时候过来的。”在李亚玲的话语中,娉婷的军旅生活正式拉开了帷幕。
晚上在部队食堂吃了第一顿晚饭,茄子烧黄豆,土豆炖肉末粉条,清炒大白菜,主食是花卷。娉婷对饭菜挺满意的,听文工团的人说,遇上过年过节食堂会包饺子,偶尔还有面条和包子,伙食是非常不错的。经过了半天的时间,娉婷和文工团的团员们也混了个脸熟,也有主动和她说话的,倒是缓解了娉婷的不少尴尬。
第六十六章()
此为防盗章“哟;这是娉婷吧;转眼就是大姑娘了;听你姑妈说你要去部队当兵了,这眼看就有了好前程,以后出息了可不能忘了大娘,大娘我可是看着你长大的;小时候也没少抱你呢。”
“这丫头长得真俊;这么说来部队挑女娃当兵也得挑好俊的,就冲这我们家细妹就不行。哎,真愁人呐;这转眼就到了说亲的年纪,也不知道能不能说上个合意的。”
“可有段时间没见你过来了;听说要去部队了?好啊;好啊;以后吃公家饭,捧上好饭碗啦!有出息了可别不认我们这些个穷亲戚。”
“你们家的事我倒是听说了;原本家里就剩你们娘俩,这要是你去了部队,你妈一个人在家那的多寂寞,也不是说你去部队当兵不好,不过考虑考虑你妈;你这你这转身就走的;得让她多难过。”
类似的对话;娉婷早已疲于应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保持着嘴角的微笑,免得被别人说成是一个不好相处的姑娘。
连轴转地走了两个姑姑家,舅舅家,姨妈家,除了请客吃饭,他们还另给娉婷准备了东西。有给粮票、布票的,有直接给红包的,也有给买衣服的,而其中最珍贵的礼物就是大姨大姨父送她的一块手表,还是海鸥牌的,这让娉婷万分激动。要知道现在年轻人结婚,能买个三大件就是非常好的条件了,而手表就是其中的一件,可想而知这有多么珍贵。
“我和你大姨父想着你也长大了,你璐璐姐还有半年要结婚了,我们正给她准备嫁妆,刚巧手里有工业票,就托人带了两块手表。原本还有一块是留给娜娜的,现在先给你用着,娜娜的亲事还没个头绪,我们之后再准备也成,你也别有啥负担,原本是想着等你结婚了大姨再给你添嫁妆,现在你要去部队,出了远门也就是大姑娘,这呀,就是我们提前给你买的嫁妆!”娉婷的大姨许桂芳在镇里卫生所当妇科医生,大姨父刘祥明是县里纺织厂的办公室主任,两人不光每月有工资,单位还分各种粮票、油票、布票、工业票,大姨许桂芳和娉婷她妈许桂兰姐妹关系很好,许桂芳有好东西总不忘自己的妹妹许桂兰,对娉婷也是爱屋及乌。刘璐璐和刘娜娜是许桂芳的两个女儿,在这个重男轻女大环境下,尽管没有生儿子,两口子对女儿也是百般宠爱,兼之他们工作好,常接济家里,许桂芳的公公婆婆也没说过什么难听的话。再者老两口也不止刘祥明一个儿子,家里不缺继承香火的孙子,既然刘家有了后,也就不管是谁生的了。更深层次的想法或许也有,就是这会儿子可代父业,也就是俗称的“接班儿”,刘祥明自己没儿子,等他退休了可以让侄子代他的班,不过这话大家都没拿到明面上说,离刘祥明退休还有十来年呢。
“大姨,这也太贵重了,就是我结婚你和大姨父也用不着送这么贵重的东西啊,你们还是给娜娜姐留着吧。”毕竟是花了大价钱,好不容易弄来的,娉婷是真不好意思收。再说,原本是留给刘娜娜的,现在她拿了多不好,刘娜娜是家里的小女儿,向来有些娇气的,娉婷也不想被她知道了以后落埋怨。她想着等她去了部队,好好攒点钱,自己也能买得起。
“你这闺女,干啥想那么多?你是我侄女,和我亲闺女有什区别?”她把表带拆开,套进了娉婷的手腕里,按住了娉婷想要摘下来的动作,表情严肃地说,“你也别让大姨不高兴,姨给你你就只管收着,你要出远门,到了部队也不常回来,这就是个念想,也免得我们做长辈的在家里牵肠挂肚,还是想着你自己照应好自己,过的好好儿的。”
拗不过她,娉婷到底是收下了,想着等刘璐璐和刘娜娜结婚的时候,她也买些东西寄回来,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吃饭的时候刘娜娜倒是没表现出什么不愉快,反而有说有笑的,看她这样娉婷也就放下心来。
没两天,秋香的衣服也做好了,许桂兰拿回来后让娉婷试穿,不合适的还能再改改。试穿后,娉婷和许桂兰都很满意,秋香的手艺很好,衣服做的很时兴,特别是她用多下来的布给娉婷做了一条工装背带裤,娉婷喜欢得不得了,在农村还真没几个姑娘这么穿的。
“秋香的手艺真的是没话说,我闺女这么一打扮,真是标致地不行。”看着穿上新衣,亭亭玉立的女儿,许桂兰心里既安慰又心酸。想到在战场上牺牲的丈夫,眼眶直发热,为了掩饰情绪,用袖子压了压眼角。儿子女儿都长大了,不说多出色也样样能拿得出手,可惜丈夫却再也看不到了。
家里没有大面镜子,只有一块小镜子,还是前些年何跃强买回来的。娉婷在镜子前面照了照,尽管看得不是很清楚,但心里还是很满意的。转身看到了许桂兰用袖子压眼角的动作,大致上也能猜出她的心情,她走过去抱着许桂兰的手臂,撒娇道,“妈,你是不是看我穿上新衣服太好看所以感动了?”
许桂兰听了,用手点着她的额头说,“你呀,还是个孩子,让我怎么放心得下。”
“妈,你就放心吧,别看我年纪不大,但我也不傻啊。在外面我会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努力上进,也会经常写信回来的。倒是你,我和哥都不在家,你要好好照顾自己才行,别什么都凑合,得对自己好些才行。”长辈总想把好东西省着好留给子女,自己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的,其实人生也就短短几十年,像许桂兰一样,只有嫁人前在娘家过得不错,婚后丈夫不在家,中年丈夫猝然离世,子女也不在身边,不用想也知道她心里的苦。
很快就到了离别的日子,在收到武装部征兵办的正式通知后,娉婷带上精简过后的行李,背着行李包,穿着新发的军装,在指定集合的县城车站,和家人话别。
“婷婷,在外面别省着,该花的就花,要是钱不趁手就给家里来电报,知道吗?”这些说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话,许桂兰还是不放心地叮嘱着。
“在外面好好照顾自己,和战友好好相处,对领导要尊敬,要力争向上知道吗?”大伯母田秋芳也来了。
“记得常写信回来,要是部队有假就回来,我们在家盼着你呢。”这是大姨许桂芳。
“等你安排妥当了就写信告诉你哥,你们兄妹俩要常联系,不能生分了。”这还是一心念着一对子女的许桂兰。
“要是有合适的小伙子你就谈着,不过女孩子还是要矜持,可不能让自己吃亏了。”这是表姐刘璐璐。
“好好吃饭,不要生病。”
一句句贴心的叮嘱,和近在眼前的分别,勾起了娉婷的离愁别绪,原本归属感并不是很强烈的她,也不禁红了眼眶。直到哨声响起,开始集合,娉婷才收拾起情绪。
“我要走了,妈,你自己注意身体,有什么事不要憋在心里,别委屈自己。”在上车之前,娉婷抓紧时间说了几句话,“大姨,大伯母,麻烦你们多照应照应我妈,她一个人在家也不容易。”看到田秋芳和许桂芳点头后,娉婷冲大家招了招手,“我上车了,你们早些回去吧,等我安顿好就会写信回来的。”
指挥官已经开始催了,娉婷冲她们挥挥手,赶忙往集合点正在排队的队伍走去,等她再回头,人群已经阻碍了她的视线,什么也看不到了。她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带着充满希望又无措的思绪在指挥官的安排下排好队,上了属于她的那辆绿皮卡车。
到了车厢里,娉婷把背包放在自己腿上静静坐着,稍稍看了看周围的情况,发现车上所有的新兵,只有她一个女兵。男兵们大多相互认识,都在拉着家长,娉婷这倒是没人好意思上来说话。
“从现在开始,大家已经是部队的一员了,希望大家能遵守秩序,保持安静。车子很快出发,我们要去下一个站点换乘火车去指定的军区部队报道。大家对自己的接收点应该清楚,马上我会把名单给你们,大家传阅一下,记好自己的信息,自己部队的编号及目的地站点,会有人接应你们。知道你们年龄不大,都是新兵,但是只要穿上了军装我就会把你们当作军人看待,你们的一举一动我都会关注,对你们的评价也会写进你们的入伍材料中,希望你们好好表现,拿出自己的最佳状态来。”一上来就是个下马威,车厢立刻安静了下来,随着车子开动,娉婷惯性地车厢里摇着晃着。透过车门的一线阳光落在车厢里,一切仿佛不够真实,但娉婷相信,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正式进入文工团后,娉婷发现文工团里真的是藏龙卧虎。有毕业于军艺的文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