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仵作王妃-美人红妆案-第1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束阳光笼罩下来,清风徐来,他衣袂随风而起。他抬手,将木梓衿的手拢在袖中,问道:“回吗?”
  木梓衿走到他身前,抬眼与他凝睇,笑道:“回啊。”
作者有话要说:  痛快吧……哈哈哈哈!

  ☆、共朝天阙(3)

  楚王府依旧如初。寒冬将至,府内灯火温暖阑珊。
  宁浚与宁涛一同来为宁无忧送行,兄弟三人难得在一起慢慢地喝酒。
  酒香清冽,懿德堂内温暖如春,袅袅熏香飘渺如烟,萦绕如缕。
  宁浚喝得双脸泛红,凑近了木梓衿,借着灯光仔细地看着,“木梓衿,你可把我骗得好惨啊……”他眨了眨眼,醉眼有些朦胧迷离,灯下看木梓衿,似沉醉迷人,他赶紧捂住眼,“不行不行,我不能再看你了,你最好离我远一些。”
  木梓衿微微向后仰了仰,问:“为何?”
  “因为……因为你长得太好看了,我……”宁浚放下手,怔怔地看着她,“我虽然有些不习惯,可我,可我看了之后,怕自己忍不住,就舍不得让你和五哥走了。”
  木梓衿轻轻挑眉,淡淡笑了笑,看向宁无忧,他只是微微眯眼,随后看向宁涛,问:“皇宫之中如何了?”
  宁涛并未喝太多酒,他一双沉静的双眸很是平静,说道:“皇上将自己关在寝殿内,还未出来过。”
  宁无忧不语,不过勾了勾唇,又听宁涛说道:“不过,皇上倒是说了,他想见五哥一面。”
  木梓衿微微一滞,看向宁无忧。宁无忧的手在桌下缓缓摸索过来,与她十指相缠,说道:“他总要明白,他是一个帝王。自古以来,帝王虽然是九五之尊,但都是孤家寡人。”
  宁涛不语,片刻之后,又说道:“我已经传信给纳兰贺,让他不必在调集兵力入京,想来,赶来的节度使兵力,如今已经离京了。”
  “好,”宁无忧点头,顿了顿,又说道:“此次纳兰贺回来,就不必再跟着我了。我安排他去你府上。”
  “五哥?”宁涛脸色一凝,“难道五哥以后真想不再参与朝政?皇帝年幼,更没有帝王之资,如今是倒了一个谢家,可将来还长远,不知可否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皇兄临死之前,都想将江山托付于你,你难道真的要走?”
  宁无忧轻轻拂袖,为他斟了一杯酒,淡笑道:“我汲汲营营这么多年,就算是在苏州养伤的日子,也从未真心放下过。如今,我倒想为自己逍遥任性一次。”他握住木梓衿的手,轻轻地揉捏过她的指尖,“这京城之中,如此勾心斗角,从来不会停歇,而皇帝虽然如今暂时没有将我如何,谁知他将来可否会再次怀疑我?谨小慎微,步步惊心,若是我一人,陷于这风雨泥沼之中倒无所谓,可我会娶梓衿,将来亦会有儿女,我不希望自己朝不保夕,让儿女也生存在这样的地方。”
  木梓衿心头一跳,不由得握紧了手,酒力似乎让人陶醉,她的脸上熏出些许红晕,若清荷粉嫩。
  宁无忧凝睇着她无声而笑,木梓衿坦坦荡荡地回视他,又与宁涛说道:“是,我与王爷所想一样。”她微微咬唇,晶细的牙齿在红唇上压出淡淡的压印,唇红齿白,淡然诱人。
  或许她与宁无忧都不怕这危机四伏的地方,他们并肩而立,共享风雨,共担雷霆流岚,可却自私的不想让自己的儿女也如此。
  所以,还是如当初约定的那般,一同离开。
  知道宁无忧去意已决,宁涛不再相劝,只举杯与他共饮。
  那日,风和日丽,木梓衿与宁无忧一同离京南下。不过一辆马车,几匹骏马。
  木梓衿出府,见一人静静地站立在门房之处,她将马缰递给宁无忧,向他走去。
  “顾将军……”
  顾明朗静静地看着她,微微抿唇,只是静默不语。
  木梓衿张了张嘴,千言万语凝结在心头,却无法说出。
  她敛衽,欠身,行礼。
  顾明朗立即拱手还礼。
  片刻之后,顾明朗端正站立,俊朗的眉眼深邃又豁朗。他轻声说道:“保重。”
  “将军也保重。”木梓衿点头。
  随即,她见他转身,翻身上马,策马奔入这京城悠长的街道之中,踏起一片澹澹烟尘。
  木梓衿与宁无忧一同上了马车,马车辚辚而行,缓缓出京。一上马车,他便将她抱在怀中,她猝不及防,后背贴上他的胸膛,感受到他的呼吸沉稳似又急切。
  他埋下头,将下巴放在她的颈窝里,轻轻地嗅着,似两只缠绵的鸟交颈而眠般。
  “这一路走来,似乎是我一直在追着你。”他的声音很轻,轻浮在她的颈间,让她微微颤栗。
  她蹙眉,抿唇,“哪儿有?一直是我追着你。”她回想起自己奔逃入他府中,以真实面目与他相见的场景,似就在昨天,历历在目。
  他轻哼一声,轻轻地要在她的肩膀上,她想躲,可又不舍这份缱绻温暖,便忍住。
  他的噬咬不知不觉变成轻吻,双手也伸入她的衣袖之中,拿出她收好的那支骨笛。
  “你学会没有?”他问。
  她沉了些气,这才缓过来,摇头道:“没有。”她低头看着他手中的骨笛,缓缓地摩挲着,“我当时一个人,并不想学。”她想等着他回来,用余下的一生,好好地谱下属于她与他两人的乐曲。
  他轻笑,“也好,以后有的是时间。”
  清风吹起车帘,两旁景色绚丽无比。他们将来还有漫长的岁月可携手共度,还有千山万水天涯海角要共同观赏。
  木梓衿静静地聆听着他的笛声,忽然觉得,这一路,有他,还有笛声,将来也许还有共同的儿女,已经很好很好了。
  马车远去,有人站在城墙之上,远远地向南眺望,只听见依稀的笛声缓缓飘散,飘入这京城繁华绮丽的风中。
  ……
  身后的肖总管上前,说道:“皇上,王爷走了。”
  皇帝点点头,披上肖总管递过来的披风,轻轻咳嗽一声,“肖总管,今天的风有些凉啊。”
  肖总管抬头看了看天,轻声叹息。又见皇帝一人缓缓走下城墙,见他单薄的身躯之上,披风似随风轻摇,他凝眉,或许,这京城,风,从未停歇过。这皇宫,从来都是风声鹤唳。
作者有话要说:  我不会告诉你们,后面还有一个案子。不要走开,精彩继续!
后记:
终于完结了,写下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我依旧在思考,下一句该写什么。
其实我总觉得,这个故事还没有写完,这个故事,会源源不断的发展下去。
当我写到宁无忧与木梓衿一同离开京城的时候,我想,就这样完结了吧?
当我写到宁无忧问木梓衿“回吗?,木梓衿答:“回啊”的时候,我想,就这样完结了吧?
可我还是一直没有停下来,直到真的写完尾声,写了他们两人的儿女——宁栩和宁乔。
还写了一个女扮男装的捕头。
这一刻,不知道是圆满了,还是真的结束了。
我深吸一口气,回想这个故事的一幕幕,有些情节还铭记在心,百转千回一般,跌宕在心头,起伏不定。
无论是宁无忧,还是木梓衿,或者是这个故事中的其他人,都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会永远与我一起走下去。或许今后回头,再看这部小说,有人会觉得稚嫩,包括我自己。但是这份执着与坚守,却是我最珍贵的。
我写下第一个字,是在2015年12月14日,首发是跨年的时候,也就是2月8日凌晨零点。
这部小说从发布至今,对我来说,就像兰花草……(无从山里来,带着兰花草……)
我想,真正的爱情,或许就像两棵树,根,紧紧地在地下相缠,叶,在云中相触。
他们相互守护,共同分担寒潮、风雷、霹雳;也一起分享雾霭、流岚、霓虹。他们仿佛永远分离,却又仿佛永远相依。
他们可以紧紧的相拥,在分离时,也依旧参天独立。
我想,宁无忧和木梓衿,便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不仅爱对方,更爱彼此的坚守,足下的土地。
所以,这部小说之中,爱情里没有误会,没有纠结,也没有其他多情的小心思。他们爱得很分明,也很简单。
感谢大家的追随!
感谢自从出现在评论区后,就一直陪伴我的happy!
感谢投下第一个地雷的胖鼠鼠!
感谢投雷鼓励的wrcsgmy、18860519、19200149!
感谢聪明会剧透的苏沚!
感谢不定时冒泡泡的尾巴!
感谢犀利的苹!
感谢可爱的兰紫瞳!
感谢打分撒花的迮迮耶!
感谢寒星邀月!
感谢rainbow!
感谢温酒烫眉山!
感谢夭夭!
感谢菊花如此灿烂'兔'!
感谢各位读者朋友!
我们不见不散!

  ☆、千里婵娟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中秋佳节,大成从北至南贯穿连绵的运河之上,画舫重楼如宫阙玉宇。迤逦灯光、灯火阑珊,在水面之上摇曳荡漾。
  人月团圆,苏州城内万家灯火,彩灯浩淼如星。明净的夜空之中,千万盏孔明灯随风而起,大街小巷人潮欢腾鼎沸。
  城内一家最繁华的酒楼内,一对孩童端正地坐在雅间之内,静静地看着楼下戏台之上的说书人说书。
  那说书人正说到精彩绝伦之处,满面红光,语气抑扬顿挫,引得台下的人目不转睛,听得津津有味。
  醒木一拍,花鼓鼓点一打,竹板鼓锤敲出明快轻谐的节奏。
  “大成国,有皇城,皇城中坐着个帝君王,君王之下有亲王,亲王各个尽风流,风流当属楚王爷,楚王宁溢宁无忧!”
  话音一落,雅间之中的孩童对视一笑,其中一七八岁的孩童,身着苏雪色锦衣,转眼看着桌上的宫灯,宫灯映衬粉嫩的小脸,眉眼如画。
  “又是楚王的故事,”他百无聊赖的伸手拨了拨宫灯,“难道楚王的故事就永远说不完吗?”
  “反正我们都听过多次了,今晚城里热闹,不如我们到街上去玩儿吧。”身旁的小女孩儿轻轻地理了理崭新轻柔的襦裙裙摆,又悄悄地抬眼看了看门外,“爹爹去接娘亲了,我想吃街对面那个大娘做的月饼,哥哥,你带我去吃吧。”
  “不行,”男孩儿正色地摇头,“爹爹说了,那些东西不干净,你还小,不能随便乱吃。”
  “那……”小女孩儿失落地趴着窗户看了看,街面上的繁华喧嚣,似有巨大的魔力,她抿唇,转身回来拉住男孩儿的衣袖,轻轻晃了晃,“只去一会儿,很快就回来,不会被爹爹发现。”
  “不行,”男孩儿正色蹙眉,一脸肃然,疏离的目光似自带威仪,小女孩儿一愣,“哼!”一声,甩开他的衣袖,自己重新坐回了凳子上。
  楼下宾客满座,众人正聚精会神地听着。
  “当时,全京城上上下下,都说楚王谋逆,甚至已早出楚王私自扩张兵力、勾结各节度使的证据。”说书人眉飞色舞,滔滔顿挫地说道,“皇帝褫夺楚王亲王之位,将其召入宫中问罪,楚王神勇无敌,入宫之后,御林军上千人,竟奈他不得……”
  “皇帝果然是要杀楚王,难道楚王真的谋逆?”有人问。
  “这说来,可是一波三折抵挡起伏啊!”说书人故弄玄虚,“话说楚王被召入宫,就要将楚王拿下问罪斩首,亲自斟了酒要赐予楚王,千钧一发之刻,被楚王妃识破拦下。”
  “楚王妃?”台下众人诧异,“这楚王妃说来是个神秘的人物,你倒是说说,她到底是何方神圣?竟能帮助楚王识破这天大的阴谋?”
  众人立即兴致勃勃的起哄,长年以来,众人听了不少楚王的故事,可他背后的楚王妃,似乎是个谜团。她似乎掩映在重重的迷雾之下,坊间之中,对她只言片语的评价和流言,越发加深了世人对她的兴趣,也让这个楚王妃更加的神秘。
  坊间中不少关于王妃的猜测和流言,对她身份的猜测,都离不开千金名门闺秀,或者风花雪月才子佳人的绮丽幻想。
  一片起伏骚动的议论猜测声之中,说书人轻快地敲了鼓点,引得众人注意,他双眉一挑,笑道:“欲知王妃的身份,还得从在下说与各位。在下行走江湖、辗转各地,寻得几分线索,终究打探到这王妃的身份。”
  “王妃何许人也?”有人问。
  “据说,这王妃,并非宗亲贵族,也并非名门闺秀,她竟只是楚王身边的一个侍女。”说书人神神秘秘的说道。
  “侍女?”众人疑惑。
  “正是!”说书人缓缓地点头,“这侍女,与王爷走南闯北,患难与共,甚至在楚王生死一线的关头也不离不弃。据说,她学得刑狱验尸之道,有断案推理之才。京中无数大案悬案,也是她一人所破。若是没有王妃,这世间天理,恐怕就难以昭彰……”
  众人感叹唏嘘,百感交集。
  楼上雅间,一身锦衣轻缎的男孩儿趴在窗户口,很是老成地轻声一叹:“这些故事,爹爹每晚都将给我们听,都听腻了,是吧小乔?”
  他侧首,并没有听到回应,眉头一挑,环顾雅间,空无一人!
  双腿一蹬,轻捷地从凳子上跳下来,他立刻出了门,见门口一侍卫垂头站立着。
  双眉一挑,沉声问道:“小乔呢?”
  “刚刚出去了。”侍卫说道,顿了顿,“郡主说,不必通知您……”
  “出了事父王饶不了你!”男孩儿飞快地乜了他一眼,匆忙下了楼。
  中秋,一轮皓月,皎皎素辉,映照苏州纵横街道,繁盛陆离如画。街道上人潮涌动、川流不息。
  男孩儿上了街,小小的身量不到人的腰腹,放眼看去,只见行人步履穿梭,摇曳璀璨五光十色的灯笼迷离瑰色。
  “把我抱起来。”他对身后的侍卫说道。
  侍卫将他放在了肩膀上,他终于可放眼看清这整条街道之上的人头攒动,环顾一圈,很快就看见小乔坐在侍卫的肩膀上,一手提着一盏宫灯,一手拿着月饼,一边吃着,一边指挥着那侍卫带着她进了一家教坊。
  “去教坊,”小男孩儿也对侍卫说道。
  进了教坊,很快在人群中发现了小乔,她正坐在临戏台较近的地方,小小柔软的身体坐在高高的凳子上,学着其他客人的模样点茶叫吃喝。
  小男孩儿走进去,店中小二见他衣着不凡气质不同,立刻应了上来,他不理不睬,直接走过去,与小乔坐在一起。
  “哥哥,你也出来啦?”小乔稚嫩却精细的眉眼一亮,“你也爱看那些美人跳舞?”
  戏台上,身着胡服羽衣的女人,正翩翩起舞,舞艺精湛绝伦,赢得不少喝彩。应了中秋的景,舞女皆做嫦娥模样打扮,台上纱幕做成圆形,嫦娥舞女在月中起舞,美不胜收。
  “有什么好看?一点新意都没有。这种舞,早几年京中已经流行过了。”小男孩儿说道。
  “可今日是中秋,跳月中舞正好应景啊。”小乔不以为意,依旧看得津津有味,顺便往嘴里塞了几块月饼。
  “你少吃些,娘亲说顾伯父从西北带来了沙枣,你最爱吃的,待会儿吃多了就吃不下了。”他为她倒了一杯水。
  小乔果然不再乱吃,留着肚子吃沙枣。
  歌舞升平,丝竹管弦绕梁而起。戏台之后琴声跳跃灵动,似泉水琮琮,似珠落玉盘,间或又如流云轻烟,飘缪依稀。众人听得如痴如醉。
  小男孩儿冷哼一声:“这弹琴之人技艺也不好,有一根弦的音不准。”
  “是啊,我也听出来了。”小乔点头,“父王比他弹得好。”她抬起小脸,满眼的崇敬骄傲。
  “散了散了,赶紧离开赶紧离开,官府的人来了……”
  众人正看得如痴如醉,突然间听到有人厉声轻喝,转头见原本整齐沉醉地坐着看舞的人纷纷起身,匆匆忙忙地离开教坊。更有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