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他的嘴巴开过光-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文案一:环三爷是个妥妥的乌鸦嘴,一张开过光的嘴把自己成功穿越了。读书读不过人家,打又打不过人家,怎么办?这辈子也只能靠张嘴霍霍人了。成为大将军后的环三爷如是感慨道。文案二:大安和蛮子大战后,蛮子被贾大将军那张嘴祸害惨了。求和之日,蛮子的大汗流泪说道:“环大将军,您那嘴能闭上吗?”贾环:不能。我凭本事乌鸦嘴,凭什么不让我说话!再后来,外出征伐的时候,敌方跪求两军交战务必公平,像环大将军这种杀伤性武器,跪求务必不要使用。tips:主角是行走的金手指。时间线还是很混乱。
 ://163783

第一章() 
“唉。”

    “唉。”

    “唉。”

    在贾环第十七声叹气后;坐在他旁边绣着鞋面的女子终于忍不住伸出手提起他的耳朵;“你个瓜娃子;有事没事的叹什么气;好不容易病才好;要是又跟那什么大夫说的忧思结肠;你老娘哪来的钱给你治病。”

    贾环被扯得耳朵疼;连忙伸手拍开赵姨娘的手,“娘,你这动手也忒狠了;我的耳朵可疼了。”

    “该!”赵姨娘嘴上虽然这么说着,但是心里毕竟心疼这个儿子,伸出手揉了揉;“这老一辈的都说;这叹气会把好运叹走,你这孩子也不识好歹。”

    贾环心里想道;用不着叹气来把他的好运叹走;他已经够倒霉的了;好不容易交了首付买了房;结果和朋友聚会喝多了酒;一时失言把自己坑得穿越了。

    醒来的时候;原主还在高烧不退,若不是他想了些办法退烧,现在指不定已经魂归地府了。

    但是活下来;似乎也没有幸运到哪里去。

    贾环;这名字听上去挺一般的,但是对于和他同名同姓的贾环来说,这人却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荣国府二老爷庶子,赵姨娘的儿子,贾探春的弟弟。

    贾环知道自己身份后,几乎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这荣国府最后可是被抄家了!

    “想什么呢?”赵姨娘低下头,咬断了丝线后,随口问道。

    “没什么。”贾环下意识地回答道,他的视线从赵姨娘手上的鞋子上扫过,那鞋子是赵姨娘做了三个月的,预备着给贾环穿。

    “行了,这鞋子做好了,你试试。”赵姨娘把手上的鞋子塞到了贾环手上,贾环看着赵姨娘几根手指上的红点,心里头怪不是滋味,他是孤儿院长大的,打小就羡慕人家爸妈俱全,倒是没想到这回因祸得福了。

    赵姨娘对贾环确实是没话说,他们母子在这府上的地位可以说是连有脸面的丫鬟都不如,贾环的衣物多半是赵姨娘亲手置办的。

    贾环心里转着念头,试了试鞋子,正正好合脚。

    “走几步试试。”赵姨娘嘴角有了笑意。

    贾环依言走了几步,这鞋底软硬合适,大小也恰到好处,“娘,这鞋子可真不错。”

    “那是,你老娘这女工可不是白练出来的。”赵姨娘被贾环这话捧得高兴极了,两眼笑得眯起来。

    贾环点点头,正要说话,外头骤然传来了一阵声响。

    “金钏姐姐,你怎么来了?”说话的是伺候赵姨娘的丫鬟芍药。

    赵姨娘低声咒骂了一句,声音不大,贾环还没来得及听清楚,赵姨娘已经起身,迎了出去了。

    “哟,今儿个是什么好日子,早起的时候可不曾听过喜鹊叫,姑娘怎么来了?”赵姨娘夹酸带棒的声音在外头响起。

    贾环脑门上出现数条黑线,原著里倒是描写过赵姨娘那嘴皮子,没曾想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金钏脸色上流露出几分恼意,“姨娘说笑了,太太打发我来看看环三爷的病可好了?”

    她的视线不着痕迹地朝屋里扫去,只见此时,一双瘦削的手撩起了帘子,露出来的是一张略带苍白却显得有几分清俊的脸。

    金钏愣了愣,那人已经朝他们走了过来了,“劳烦太太挂记了,我的身子已经大好了。”

    回过神,金钏有些不自在地说道:“既是如此,那我这就去回太太,三爷好生歇着吧。”

    金钏来得快,去得也快,贾环正若有所思地看向她离开的方向,后脑勺突然被打了一下。

    “行了,别看了,”赵姨娘掐着腰,转身回房,“人家那是要攀高枝的人,咱们高攀不起。”

    贾环摸了摸鼻子,赵姨娘嘴上不饶人,但是心里看来也是个敞亮人。

    不过,他可不是对金钏感兴趣,且不说他本来就是个gay,二人的阵营也不是一边儿的。

    他只是在想,王夫人打发金钏来的目的是什么?

    “他怎么样了?”王夫人靠在大红色绣着鸳鸯戏水的靠枕上,低垂着眉眼,手中捻着一串念珠。

    金钏斟酌着语气,小心翼翼地回道:“太太,环三爷的气色瞧着还不错,想来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嗯。”王夫人抬起眼皮,视线落在金钏身上,“这孩子的命倒还不错。”

    周瑞家的在一旁赔着笑说道:“太太,哪里是他命不错,分明是太太平日吃斋念佛,那环三爷托您的福,这次才能够大病得愈。”

    王夫人嗯了一声,感慨道:“这孩子平日溜猫斗狗的,这次摔下湖里,侥幸捡回一条命,也希望他能够学乖了,往后机灵点儿。”

    “可不是。”周瑞家的给捶腿的丫鬟递了个眼神,谄笑着接替了上去,“他这回想必一定学乖了。”

    王夫人抿了抿唇,嘴角掠过几丝笑意。

    周瑞家的见状,接着说道:“太太,这事用不用和老太太说一声?”

    贾母前些日子因着不见贾环前来请安,随口问了一句,虽然不见得放在心上,但是论情论理,都该去说一声。

    “是该去说一声。”王夫人像是明白了什么一般,翘起唇角,“这做晚辈的总不能让长辈担心,老太太不问,我们也该知情识趣。”

    周瑞家的应了声是。

    金钏低眉顺眼地垂手站在一旁,似乎全然不知道王夫人和周瑞家的此举的用意。

    荣国府家丁虽然不怎么旺盛,但是贾母心里也就只有宝玉、黛玉这两个心肝宝贝儿,至于其他三春还要排在之后,贾环生病这事,贾母也不曾放在心上,只是打发了人送了些东西也就过去了,但是贾环若是病愈却没有去请安,则是另一回事了。

    晨昏定省,可是晚辈应尽的孝道。

第二章() 
荣庆堂内。

    时近黄昏时分;细腻的烟霞色晚霞染就了半边儿天际;而屋内;吵吵闹闹的笑声时不时响起。

    王夫人来得不早不晚;她走进屋子;率先瞧见的是正和黛玉说着话的宝玉;下意识的;她眉头一皱,又很快舒缓开来。

    “好了,好了;你这凤辣子的嘴巴可真够刁钻的,没瞧见他们俩都羞红了脸吗?”贾母假意嗔道。

    王熙凤笑着捂着嘴,“好;是我不是;可老太太方才不也笑了吗?怎能说是我嘴巴刁钻?”

    一言说得屋内众人俱都捂着帕子偷笑。

    贾母佯怒,“难不成还是我不是?”

    王氏笑着接过鸳鸯递过来的茶盅;上前一步转递到贾母跟前;“老太太这话说得;这阖府谁敢说老太太不是。”

    贾母笑着拿手指点着王氏和王熙凤二人;“好啊;你们这姑侄二人;联起手来了,黛玉,你可得给老太太我做主。”

    林黛玉含羞带怯地走到贾母跟前;浅笑着说道:“老太太;凤嫂子我是说不过的。”

    王氏脸上虽笑着,但是那笑意不到眼底,淡淡的一层,像是烟雾一般。

    她只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王熙凤眼珠一转,得,她这姑姑是铁了心不喜这林姑娘,连面子功夫都做得这么敷衍。

    探春捧起茶盅,轻轻抿了一口,似乎对这屋内的暗潮涌动毫无察觉。

    方才这屋里这么多人,老太太谁也不提,偏提黛玉让她做主,这话看似玩笑话,但是仔细一琢磨,就不尽然了。

    谁能帮老太太做主,当然是贾家自己人了。

    王夫人不接这话,分明是不同意贾母的主意。

    宝钗的手指轻轻搭在手腕上的手环,若有似无地轻轻摸着,好似置身事外一般。

    贾母眼中有些不悦。

    “对了,老太太,”王熙凤连忙岔开话题,将手往脑袋一拍,“我这记性可真不好,这来的时候分明有件事记在心里,到现在才想起来。”

    王夫人就坡下驴,也不愿意在宝玉、黛玉二人的事情上再纠葛下去,笑着虚点了下王熙凤的额头,“瞧你这记性,这阖府还都夸你好记性,满府的丫鬟婆子都记得一清二楚,现在看来,分明是那底下的人拍马屁。”

    贾母不冷不淡地说道:“凤丫头操持家务,一时半会儿记不起来也是常有的事。”

    “还是老太太疼我。”王熙凤道,“我正想着,眼瞅着端午也快到了,姑娘少爷们一日比一日高了些,这衣裳也得让人新制了。”

    要不说王熙凤管得阖家服服帖帖,单这一事就足见她的心思灵巧。

    制衣裳这事,按着荣国府的惯例,一向是各院领了布料,自己做去,再不然由着府里的针线婆子做也是常有的事。

    但是这布料该怎么发,怎么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患寡,而患不均。

    府里的三春倒不是会为此事计较的,但林黛玉、薛宝钗二人却是让王熙凤头疼。

    宝钗那边儿虽然一应事务都是薛姨妈自己在操持,可人家一家子住在荣国府里,总不能绕过她去,人家不要是一回事,你不给是另一回事。

    而且,现在府里头老太太、王夫人为着宝玉的婚事争执不下,这事稍微处理不当,王熙凤可就揽事上身了。

    “原来是为这事。”贾母点头,“你是个有心的,也是,眼瞅着天就快热了,也是该置办夏衣了。”

    鸳鸯笑着开口说道:“老太太,咱们库房里还有好几匹上等的料子,老太太前些日子不是说了,要拿出来给几位姑娘和宝二爷穿吗?”

    王熙凤松了口气,怨不得这鸳鸯这么得老太太信任,单这话,就可见一斑了。

    “既是如此,那老太太可不能小气。”王熙凤笑着说道。

    贾母故意叹了口气:“得,老太太还想藏点儿东西呢,罢罢罢,你们几个自己去挑吧,老太太今儿个也大方一回。”

    几个姑娘顿时笑了。

    王夫人在此时适时开口:“说到这事,环儿那边儿也该做衣裳了。”

    王熙凤愣了下,打眼往王夫人一瞧,只见王夫人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不知道的,都怕是要把这位当成什么活菩萨了。

    贾母道:“那探春你等会儿帮环儿挑几匹。”

    说道这里,贾母忽然眉头蹙起,看向王夫人:“环儿的病可好了?”

    探春心里咯噔了一下,隐隐有股不详的预感。

    王夫人含笑着说道:“托老太太的福,好了几日了。”

    王熙凤立即明白过来她这姑姑打得算盘,这些日子贾环可没到这儿来请过安,若是病没好,那自然没什么,可是病好了,却不来请安,可是大大的不孝顺。

    贾环那人,虽然说平日里没少惹人嫌,但也不曾做过什么恶事,她这姑姑何苦针锋相对?硬是要让贾母厌恶了他。

    王熙凤想通后,也不说话了,横竖这事是她姑姑的事,她也懒得搭手。

    贾母眉头皱起,“既是好了,也不打发个人来说一声。”

    “老太太,想来是他这孩子玩心重,一时忘了也是有的事。”王夫人淡淡说道。

    贾母面露不悦,“玩心重!他也是十来岁人了,上回和小厮玩,把自己掉到湖里,难不成还没长记性吗?”

    王夫人笑而不语。

    探春坐立难安,她对贾环的情况是清楚的,分明昨日的病才好了,今儿个不来请安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她能当面说王夫人说得是假话吗?

    这不是找死,这是送死。

    “去,把环三爷请来,我倒要问问他,这些年读的书读到哪里去了!”贾母本就因着黛玉的事一肚子火,被王夫人这么一撩拨,越发恼怒了。

    黛玉朝宝玉轻轻捅了捅,宝玉摇了摇头。

    迎春面露担忧之色。

    宝钗等人俱都一副置身事外的神色。

    如果说荣国府的姑娘少爷们是一个圈子,那么贾环就是一个点,位于圈子外的一点儿。

    自古以来,要融入一个圈子绝非一件容易的事,贾环的出身、贾政夫妻对他的态度以及他本人的言行举止,都注定他无法融入宝玉他们的那个圈子。

第三章() 
“咕噜噜。”一阵声响从贾环的肚子里传出来。

    赵姨娘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道:“你这是饿死鬼投胎不成?这才什么时辰。”

    虽然嘴里骂骂咧咧;赵姨娘却是直起身;打算叫丫鬟去厨房里端些糕点来垫垫肚子。

    贾环尴尬地摸了下后脑勺;待赵姨娘出去后;他低下头寻摸着;从原身以往的经历来看;但凡王夫人突如其来的关心,背后都是怀揣着恶意。

    贾环在孤儿院长大,风风雨雨过来;早就习惯凡事往最坏的结果去想。

    王夫人派金钏来,到底是什么目的?

    他寻思了半日,直到赵姨娘带着丫鬟走进来;才停下来。

    赵姨娘母子不受宠;院子里也就两个丫鬟,一个叫小吉祥;一个叫小鹊;都是十来岁模样;家生子。

    小吉祥进屋的时候;手里提着个食盒;嘴里嘟嘟囔囔着:“姨娘下回儿可没打发我去拿了;那厨房的大娘个个眼睛都长头上,我说拿点儿糕点给爷垫垫肚子,那大娘把我好一通臭骂;说那些东西都是预备给老太太和姑娘、宝二爷;哪有余的给咱们。”

    猛然间,贾环脑海中窜过一个念头。

    他霍然站了起来,吓了赵姨娘和小吉祥一跳。

    “现在是什么时辰?”贾环脸色有些难看。

    赵姨娘嗔怪道:“现在是酉时二刻,你这突然间站起来,是要吓死你老娘啊。”

    酉时时分,正是定省时刻。

    这会儿,王夫人、王熙凤、李莞定然是在贾母的荣庆堂,下午王夫人又打发了金钏来问话,贾环隐约觉得这里头有些不对头的地方。

    他的视线落在一脸惊疑不定的小吉祥身上,“你去端杯茶来。”

    小吉祥巴不得趁机偷懒,应了声是就出去了。

    待小吉祥走后,贾环拉住赵姨娘,把自己的担忧说出来。

    赵姨娘脸色骤然变了,她虽说没读过书,但是打小就是在这些弯弯绕绕长大,哪能不知道王夫人这举止的意图。

    “不好,太太是要在老太太跟前给你上眼药。”赵姨娘手上的帕子几乎都要扯烂了,像这种上眼药的勾当她不知见过多少了,看似没什么,日子久了,主子就要对你有意见。

    贾环到底还没彻底熟悉这现在的环境,但从赵姨娘的神色也看得出这件事似乎没那么好处理。

    赵姨娘咬着牙,前番宝玉惹怒了老爷,被打了一顿,自己在太太面前露出了笑意,一转身,环儿就掉进湖里,虽然没死,但也是吃了一番苦头。

    这回,又在老太太面前给环儿上眼药。

    老太太那人,赵姨娘是清楚的,她宠得人,自然是千百般的好,就像老爷、宝玉,老爷不是家中长子,却窃据了长子该住的正堂荣禧堂,老太太非但没有指责,还护着。但对她不喜的人,如大老爷、他们娘俩,平时没出错也就罢了,若是真出错了,恐怕没好果子吃。

    现在,太太不定在老太太面前怎么说呢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