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老爷子那双冰冷生气的眼珠子,转悠到王氏的脸上:“你怎么做母亲的?”
“儿媳也是刚得知她出关,她生病之前毫无预兆,否则,我怎么可能让她上山求神拜佛。”王氏边说边要委屈地擦眼泪了。
“她或许是在山上给染的病。”齐老爷子毫不客气地说,反正,齐书珠被神嫌弃的这个罪证已经坐定了。
对于老爷子这个话,老妈妈突然联想起了什么,急忙走到王氏耳边耳语着。王氏一听,眼睛里立马露出了凶狼一般残暴的光射向了站在那边的齐书雁。
齐书雁淡定地站着。
“父亲。”王氏捏起一副激动的嗓子道,“儿媳清楚是怎么回事了。”
“你说说怎么回事?”齐老爷子道。
“是因为书珠上山的时候,在山上碰到了一个人,给染上了晦气!”王氏边说边把目光的矛头指向了齐书雁。
屋里其他人唰的目光都望到了齐书雁那边。
谁不知道,齐书雁是卫国公府里出了名的晦气王。谁沾上谁倒霉。当然,这都是传说,这个病了的三姑娘,哪有本事真的再有力气把晦气传给其他人。况且,齐书雁以前的病实际上是被继母克扣营养不良,不是什么传染病,压根不可能有传染他人的晦气。
齐老爷子对此心底是有点儿数的,毕竟他自己本身是学医的,清楚什么才叫做真正的晦气。更何况,今日他派人跟踪齐书雁到门口,亲眼是目睹到了安文郡主的轿子带着齐书雁走了。而且,据闻,安文郡主对这次会面很是满意。
之前给齐书雁透露消息的府中小厮,也被李管家套出了实话,安文郡主是花了大价钱请的齐书雁出门给自己办事。齐书雁能给安文郡主办什么事?倒不如说之前街上已经有传闻说安文郡主到处在求大夫。
老爷子看起来把自己关在自己院子里,深居简出,其实是什么消息都别想逃过他的眼睛和耳朵。他回来之前,发生在齐书雁屋子里齐书雁被顶包的事情,以及齐书雁自称结拜了神医为师傅的事情,他都听说了。
齐老爷子定了下神,对向齐书雁:“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第68章 68、老爷子都尊敬起她了!()
什么!
不跟着暴跳如雷把齐书雁骂个狗血淋头,不把齐书雁先赶出门?王氏听到齐老爷子这句话时,当场以为自己是幻听了,耳聋了。
齐老爷子居然用了一副洗耳恭听的口吻对齐书雁说话,这样的客气声,老太太听着一样懵。只知道在这个卫国公府里,连她老太太,都从来没有得到过老爷子这般的尊敬。
老爷子这是怎么了?
王氏、老太太等一帮人的脸上闪过了一连串的惊讶。
“父亲!”王氏赶紧进一步。
结果遭来老爷子的一个瞪眼:我让你开口了吗?
王氏被迫撤退。
齐老爷子对着齐书雁的态度没有变:“你说你的,她们的你不用听。”
这个老头子到底是在朝廷里做官的,精明狡猾,不像王氏老太太那样的眼瞎。齐书雁淡淡地低头:“是,爷爷。”
“说吧。”
“我私以为,大姐恐怕是染上了晦气,而且是在山中染上的。反正,我遇到大姐的时候,曾经劝过大姐赶紧回家去,当时,大姐已经染病了。大姐当然不听我的话,只怕在山上受了凉,导致发作加速,病情加重因此高烧不退。”
“这么说,你知道她得的什么病?”
“热疮。”
老太太和王氏像傻了眼一样看着齐书雁。居然齐书雁能这么自如地从口里吐出专业的医学名词来。老太太之后回想到那晚上齐书雁给杨氏扎的穴位,看来那晚上她自己不是老眼昏花看错了。
“你怎么能说你大姐得了热疮呢!”王氏没有糊涂,马上跳出来反驳,“你完全不懂医事,胡说八道,没有良心,诅咒你大姐!”
热疮,在现代叫做单纯性胞疹,应该说它没有天花那么可怕,属于一种病毒性皮肤感染,治疗主要预防继发感染和有可能发生的严重的并发症。然而,在古代,古代人同样知道,热疮是会接触传染的一种疾病。至于说会不会传染到发作,还要看接触者本身的免疫力到了什么程度。免疫力强的当然不会发作了。
不管怎么说的是,一旦得了热疮,那是绝对要——隔离的了,对于古代人来讲。
齐书雁本着大夫的职责肯定是实话实说,犯不着落井下石。不过,按照这个卫国公府内,由于妻妾众多,不乏有一些怀孕的妇女以及出生不久的孩子,这些人抵抗力都是很弱的。古代的卫生条件较差,环境消毒也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把齐书珠送走隔离开的话,确实是比较好的。
王氏用一副几乎要撕了让的样子虎视眈眈地对着齐书雁。
然而,齐老爷子突然一顿大火冲着王氏:“你才是什么都不懂的蠢妇!”
王氏一下子懵了,回头,对上老爷子凶神恶煞的面孔,心头猛地一凉:“难道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齐老爷子相信齐书雁说的话,问老太太,“府医怎么说的?除了发烧,书珠是不是皮肤上出了许多小泡?”
“是。”老太太不敢在这样的事情上撒谎,哪怕王氏在旁边拼命瞪眼请求她。
第69章 69、见皇帝()
齐老爷子继续骂王氏:“你才是个没有良心的东西!这个家里多少人,都要因为你们母女俩一块死掉吗!难怪书珠会被诅咒,都是因为有你这样的娘造的孽!”
王氏两只眼珠干瞪着,对着老爷子半句反驳的话都不敢说。
齐老爷子当然得顾着自己那群妻妾和儿孙,才不会管齐书珠是死是活。反正,孙女不止齐书珠一个。所以,老爷子二话不说拍板:“今晚立马送书珠到乡下去。”
“呜——”王氏刚要张口的大哭,被老爷子一扫,马上收了声音。只怕老爷子在气头上完全有可能把她一块贬到乡下去了。
没想,齐老爷子接下来又来这样一句话:“书雁送到乡下去养病不是好了吗?”
王氏一口气堵在心口上,完全没有想到齐老爷子竟然帮齐书雁说起话。
齐书雁微微点着头:“爷爷说的是,大姐到了乡下,倘若有爷爷的人亲自照顾,应该会好得更快些。当时,书雁就是因为有母亲的人亲自照料的缘故才好得飞快。这个照顾的人不能三心两意把人放回来。”
齐老爷子听了她这话眼睛一亮:对!得找自己的人看着,不能让王氏从中做梗把病人放回来,到时候传染给整个府里的妇幼麻烦了。
趁着老爷子忙乱,齐书雁道:“爷爷,我先走了。”
齐老爷子点头:“你去吧。”
老爷子口气客气极了!
王氏悻悻然地看着齐书雁被老爷子恭敬地送出门,最终自己是软着腿走出屋外。一出门,她马上对老妈妈说:“赶紧帮我带个口信给书歆,告诉家里面出的大事情!”
“可是,二小姐在神庭里,不是很容易能见到的。只怕见到了捎了话,二小姐也来不及帮忙。”老妈妈忧愁地说。
只看齐老爷子在这件事上不敢马虎,行动迅速,连夜派了人将病人火速送离卫国公府。
回到自己院子的齐书雁比较担心自己大哥怎么到现在都没有从宫里回来。
皇宫里
齐书智从早上听令入宫,一直在宫里等待朱泽武接见。他哪里想到朱泽武先迫不及待去见他妹妹了。
作为臣子,他只能耐心等候。而且,说真的,这个等皇上接见的福气,一般人都不会有的。他有已经够感恩戴德了。对此,齐书智心里头也是有一些疑问的。比如说,他在边疆立的战功,其实不算大,不足以说被皇帝亲自召见。
终于是到了宫里点灯的时候,掌事的公公走了过来,说是皇帝准备好了,他可以进去上书房了。
齐书智小心地尾随公公走进上书房。他这算是第一次亲眼目睹新皇,因此连头都不敢抬起来。坐在珠帘后面卧榻上的皇帝,发出了低沉的声音:“齐爱卿,回家后,家里的事情处理得怎么样了?”
齐书智一愣。皇帝不问他边疆战事,不问他要去上任的新岗位,却问他家里。难道是新皇帝更喜欢关心底下臣子的日常生活。齐书智在内心里自圆其说地想了一通,答道:“刚回来,但是,做臣子理应为朝廷为皇上鞠躬尽瘁,不能在家呆太久。”
“这样,朕该多放你几日在家里和妹妹团聚好,还是说,让你直接上任放你妹妹独自一人在家中?”
第70章 70、皇帝一言九鼎()
皇帝直接问他妹妹?他妹妹得罪皇帝了吗?齐书智心头诧异到不能言语。
珠帘后的凤眸不动声色地眯了下:“之前齐爱卿不是到朕这里讨药吗?”
记起了这事的齐书智才缓过神来,急急忙忙叩头谢恩道:“要不是皇上,臣不能与妹妹相聚。”
“行吧,今夜回去和你妹妹好好吃肉。”
吃肉?为什么是吃肉?齐书智一脸懵逼掉了。
因为某人答应过要给她吃肉。中午那顿没有给她吃,晚上,必须补上。九五至尊,一言九鼎,这才是皇帝。
“赐菜。”
“奴才遵旨!”待命的公公大声答应,率领着一众小太监和宫女,将琳琅满目的丰盛宫肴一一呈现在齐书智面前。
齐书智望着这一桌,只有目瞪口呆的份。皇帝说是给他吃肉,真的是满桌的肉,而且都不是普通的猪牛羊,是稀罕的山珍海味。有些菜,恐怕宫里人都只有皇帝才能吃上。齐书智诚惶诚恐地谢恩,心里头一直懵逼,怎么皇帝突然开口要赐他吃肉了,难道是嫌弃他长得还不够壮实,但是,皇帝又提到他妹妹也得吃肉,他们兄妹俩该多么缺吃肉才被皇帝惦记着。
被赐完菜的齐书智接下来被放出了宫。感情,他这次入宫就是为了拿皇帝赐给他和他妹妹的肉。
坐在马上的齐书智不由心头感慨万千,同时继续对新皇的高深莫测感到一脸懵逼。
到了卫国公府门口。
灯笼下立着一个纤瘦的身影。
“哥。”
齐书智急忙从马背上翻身下来,走到齐书雁面前责怪道:“你怎么出来了?外面风大。”
都晚上了,而且很晚了,都不见大哥从宫里出来的消息,齐书雁怎么会不急。说是入宫前没有听说皇帝要拿她哥怎么办,那个神通广大的生意人泽武且给她以个人声名打包票说皇帝对她哥很满意,可是,到底,没有见到人,心头依旧担惊受怕。如今见到了人,哥哥神采飞扬,貌似在宫里有了不错的对待,俨然,那个泽武说的还是真的!
齐书雁冲大哥微微笑了一笑:“没事,我身子今非昔比,好多了。却是早有听闻哥哥的腿不太好,大哥如果信任雁儿,吃完饭雁儿给大哥看看腿。”
齐书智听着心头一暖,伸手摸了下她脑袋:“行,你要看给你看看。”没觉得自己妹妹变神医了,在他的印象里,妹妹一直都是那个需要他保护的小萝卜头,脆弱的不堪一击。但是,做哥哥的哪能打击妹妹。他的伤,连军队里有名的大夫都看不好。
兄妹俩走进卫国公府内,准备在齐书智的院子里一块用餐。
齐书雁吩咐榴月去厨房拿菜时,齐书智大手一挥,告诉她:“不忙,菜都在皇宫里备好了。”
皇宫里的菜?齐书雁一个吃惊。皇宫赏赐给他宫菜?这么奇怪的?皇宫赏赐给下面的人一般不都是玉器宝剑宝马什么的吗?
说到皇帝赐给臣子宫肴这种殊荣,确实十分特殊,纵观历史,寥寥无几,显出皇帝对这个臣子的很不一般。
齐书雁一边为哥哥感到高兴,一边在看见尾随她哥回来的公公们将宫菜摆上家里的桌子时,刹那讶异住了:怎么全是肉?
第71章 71、秘密和他有关()
兄妹俩坐在了难得一聚的饭桌上,望着满桌的肉食品。
齐书雁想,好在中午吃了顿素的,否则看到这一桌,不得吐。
齐书智举起筷子:“吃吧。皇上都说了,说我们吃肉吃太少,长不壮实。”壮实这个词用到妹妹身上似乎不太合适,齐书智改口道:“雁儿要吃得健康一些,补点气血。”
齐书雁听完不禁一笑,被那个宫里的皇帝给逗乐了,说:“女子补气血,不在于多吃肉。却是男儿,在合理控制体重的前提下多吃点肉是应该的。”
“是吗?或许皇上也该听听我们家雁儿怎么说的。”齐书智在家里完全放松开来。这样的时光,对于他来说太珍贵了,是期盼了多少年才能有的光景。要是他们的母亲还在人世,该多好。
齐书雁能感受到兄长心头那种隐隐的悲伤,岔开话题:“皇上对大哥还好吗?”
“好。不是让我们吃一桌肉吗?”齐书智给妹妹宽心。
大哥进宫面圣,目的就是为了拿一桌肉?齐书雁脑袋里对那个皇帝打了个问号。说到这个新登基不久的皇帝,她齐书雁没有进过宫,自然认为自己作为平凡百姓,肯定是见不到的。新皇长什么样子,什么脾气,她都没有头绪,唯一获得消息的渠道,只能是经由身旁其他人的口。
“当今的圣上,雁儿听百姓说,说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齐书雁因为担心自己身在朝廷的兄长安危,不免稍微关心了下这个皇帝的情况。
宫里某人应该是特别感觉地扎心了。要不是她老哥,她压根不着紧他。
齐书智点了下头:“皇上新登基一年以来,十分辛劳。”对于新皇的高度评价,不止是他齐书智一个人而已,朝廷内外都一致如此向好的风评。甚至有人私底下,将舜宇帝比喻为将来有可能与远古时期的名帝舜帝齐名,以贤任命。然而,另一方面,不得承认,新皇上任三把火,新皇在某些事情上的雷厉风行那是必不可少的。
齐书雁隐约听出了些什么,何况是齐书智之前已经提起过,他们的母亲的死,似乎与新皇有些关系。
齐书智小声地对妹妹说:“皇上在命人着手调查当年太子一家染病身亡的事情。太医院的所有知名太医全部聚集在一起,研究当年的病案。因此,我们母亲有可能洗脱不该有的罪名。”
这样说,当年都在传先帝有可能赐死太子的事情其实并没有发生。太子一家是真的病死了!?皇帝是知道她母亲和太子他们一块是怎么死的是不是?齐书雁的眸光里闪烁着,对兄长道:“那些病案,我们借不出来阅读是吗?”
“雁儿想查看母亲当年的病案?别说,我也想弄清楚是怎么回事。”齐书智考虑着,“要想拿到病案,除非是——”
“太医院——”
“不不不,太医院阅读这些病案,可能都要经过神庭。”
“为什么是神庭?”齐书雁不解,“病案不都是放在太医院吗?”
“当年太子一家死得过于蹊跷,难免被世人说是沾染了不洁之物,因此,神庭介入。病案都放在神庭供奉着,有神女看护。要神庭拿出这些东西,只有皇上。”
第72章 72、一样的伤()
除了高于神庭的皇帝,可能只有身在神庭里的人,可以自由翻阅神庭里的东西了。齐书雁听完这些,联想起家里那几位姐妹一个个心愿神庭。如果她齐书雁去神庭,那肯定是和这些姐妹抱有的目的不一样。
说到神庭,不免要提及今晚突发疾病的齐书珠。
之后,齐书智从山叔口里听说到了今晚自己没有回来前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