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莲花婶见李沫同意很是开心,她弟弟是运输员,到时候让他带去省城卖掉,赚的钱多不少。
“那咱们就按照黑市上六成价交易可以不?”
“婶子实话和你说最少要八成,一分不能少不然我就没得赚了。你也知道这些东西不好倒腾,我也就是赚点辛苦费。”
莲花婶子见李沫这么坚持就同意了,反正在省城大部分物价都翻倍了。
“可以,那咱们这个月十五就开始行吗?十五号晚上咱们在镇外草地见。你帮我弄一些大米一些富强粉其他的你看着。”
“好的。”
“除了这件事也没别的了,昨天到了一起新的废品,你去几年瞧瞧。”
李沫这一次没有发现什么好东西,她收了几副画,虽然不认识,赌一把万一是什么名做呢?
不是也没关系,画挺漂亮的,以后挂在家里赏心悦目。
李沫拿了几本连环漫画小人书称重付钱后离开了废品站,去镇口等着。
李沫去了不久其他人也陆续来了,大家都没有买什么东西,人到齐后就往回走了。
回程用了两个小时到村里,大家都没吃饭,城里东西太贵了。
李沫也饿了一天,她主要是没时间吃饭,专心倒卖粮食的时候是感觉不到饿的。
空间有吃的也不好在路上拿出来吃,干脆饿着回去了一起吃饭。
几个女生一起帮忙做饭,男生就帮着烧火,很快就把饭做好了。一伙饿极的人没一会就把饭菜吃了个精光。
李沫回房后开始盘算今天一共赚了七十一块钱,最重要的是谈成了一笔生意,如果能长期做下去她空间的东西就能早点空出来换上这个年代的绿色产品。
而且她也能在现在进行大量的资本积累。等到高考恢复后去上大学,在京市买房子,做生意。
最近农活不多,村里组织起来上山挖野菜。几个女知青都去了,李沫和村里几个有地位的妇女关系好,她们在村里夸李沫,村里的妇女们也都挺喜欢她的。
王奶奶一伙子人热情带着李沫她们认野菜,知青们每天能挖到不少野菜,青黄不接的季节总算有点新鲜的菜改善口味了。
这些天李卫红上工都心不在焉的,每次一下工人就不见了。
问了张英后才知道李卫红从那天去过镇上后就开始每天都找时间去隔壁的双李村,说是在镇上的时候遇见了同学,同学邀请她去玩。不用上工的日子像挖野菜这样的事她是不参与的。
李沫才不信她的鬼话,也懒得搭理她。李沫忙着往空间屯野菜,如果莲花婶子不收她下次去镇上顺手卖掉。
因为人多李沫也不好一个人往深山里面去,只好就在这附近晃荡。遇见野鸡野兔倒是捉不到,但是她寻到了几个野鸡窝,里面有不少野鸡蛋。
李沫每个窝剩了两三个鸡蛋,其他的全给拿了。一个星期下来也有五十个鸡蛋了,她拿出十个其他的放在空间里。
众人看到野鸡蛋都羡慕不已,也开始寻找野鸡蛋。这里物产丰富还真给这些人寻到了,有厉害的妇女还捉到了野鸡。
这样一来李沫的十个鸡蛋也就不突出了。李沫拿出三个鸡蛋给知青们加餐,剩下的自己放在房里加餐。
倒是李卫红想和李沫买几个鸡蛋,她想吴凯送几个鸡蛋补一补。
双李村的村民都比较懒,上工都在磨洋工,地里的产出并不好。双李村的知青们生活的不怎么好,村里的脏累活分给他们了,吃的尽是些土豆红薯。
李卫红找到李沫买鸡蛋“李沫你的野鸡蛋卖我几个,四分钱一个比收购站高一分钱。”
一副你占了大便宜的样子。李沫直接拒绝了,她不缺钱没必要卖掉。何况李卫红态度不好,价钱又低。
skbshge
第20章 无题()
周末村支书家娶孙媳妇,全村人都去帮忙看热闹。刘支书借了一辆拖拉机,刘亮堂哥一大早开着拖拉机载着刘亮去女方家接新娘子运嫁妆。
门口一个刘家本家人在门口收份子钱,知青们每个人随了一毛钱。王奶奶坐在堂屋接待客人,知青们进了堂屋把一对暖水瓶递给王奶奶。
“王奶奶恭喜你喜添孙媳妇啦。”
“你们真是太客气了,买这么好的东西。快进来坐喝点糖水,等会新娘子就来了。”
“王奶奶您忙吧,我们找地呆着。”
王奶奶也不客气家里的客人实在太多了,她叫住大二媳妇把暖水瓶拿去收好后转身去招呼其他的客人了。
十一点多的时候新娘子到了,刘亮抱着新娘往屋里走。村里的人帮着搬嫁妆。女方的嫁妆有六床棉被,一块梅花手表,一台蝴蝶牌的缝纫机,一辆永久牌女士自行车,锅碗瓢盆一套。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可劲的羡慕又嫉妒着。
搬完嫁妆就开始了婚礼,刘支书拿着结婚证宣读然后给新人送了一本红宝书就算礼成了。
知青们一起坐了一席,和村里一样拿着家里带的碗筷吃饭。村里人通常是拖家带口的吃酒席,尤其是爱占便宜的元大妈,全家老小来了不说,带这几个媳妇一个劲的抢肉。边吃饭边说话,口水菜渣飞到菜碗里,几个孙子有样学样用手在桌上抓菜。
村里没人乐意和他们坐一桌,李沫看了一眼心里不住的庆幸着没有和她们坐一起,打定主意以后避着他们。
三月十五转眼就要到了,第一次做这桩大生意还有点紧张。十五这天上午她请了半天假,先去镇上和莲花婶子约好晚上七点交易顺便去邮局把家里这个月的汇款给取了,然后去了一趟去公路那边踩点,找到了一个比较隐秘的山洞,李沫打算把货放在这里,到时候来这里和莲花婶子交易。
下午下工吃完饭后她装做去村里找人玩,实际上一个人从小路偷摸的往公路那边走。今天没有月亮,天黑漆漆的看上去很恐怖,加上要做的事实在危险,李沫的心在扑通扑通狂跳。赶到公路那边的山洞放了些物资,放好物资后李沫来到公路边等着,莲花婶子和她弟弟已经在路边等着了。
一见到李沫莲花婶子赶紧说“沫沫你可算来了,这是我弟,你叫他秦叔就行。”
“婶子、秦叔我把东西放在前面的山洞里,你们开车跟我来吧。”
“你上车给我指路就成,天也不早了,咱们得赶紧。”
李沫坐上车给指了路,不远,车开了两分钟就到了。
“婶子我这次准备了二十斤玉米粉、十斤大米、两斤红糖、两斤红枣、二十斤野菜、两斤油。”油用供销社买的陶罐装着,其他的用以前的旧t恤改的。第一次做交易不敢放太多,也不知道莲花婶子的底细,不敢赌。
莲花婶子挨个看了,都是米和面都是好货,油也特别清亮,野菜新鲜水嫩。
“不错,都是好东西。你开个价。”
“婶子你也知道这东西也不好弄,我冒着很大的危险才托别人在京市弄得,都是特供的。
玉米面九毛一斤,大米一块二一斤,红糖八毛一斤,红枣一块一斤,油是二块五一斤,野菜便宜点一毛八一斤。这是最低价了,一分都不能少。”
“行,就这个价。一共是四十二块二毛。”
“婶子我不全要钱,你有没有肥皂票毛巾票之类的换点给我。”
“行,我猜你可能要票,把家里的票都带了了。给你十张肥皂票,十张毛巾票,一张点心票,两张解放鞋票,两双劳保手套票。然后给你三十二块钱。”
“好的,谢谢婶子了。”
“没事,你这油罐子我先拿去,今天忘了带油罐子了,下次给你带回来。我们带了几个布袋先给你用着,你的我也下次带来给你。”
“好的,婶子天不早了,我得回去了,你们注意安全。”
在李沫和莲花婶子算账的时候秦叔已经把东西搬上车了。李沫正准备走的时候莲花叫住她“沫沫,你等一下。婶子拜托你一件事,你下回可以给我们带一只母鸡和一百个鸡蛋吗?”
李沫思考了一下说道:“婶子这母鸡可能不好弄,鸡蛋我尽量给你收。”
“行,劳你多费心了。你赶紧回去吧。”
李沫和莲花婶分开后赶紧去王奶奶家找桃花姐妹玩,她出门的时候借口是找人玩,她得把这个落实了。
李奶奶看到李沫,知道她找桃花玩,就告诉她桃花在房里。桃花今年十八岁,农村这么大的姑娘都差不多要嫁人了。桃花去年也说了一户人家,只等着今年冬天嫁过去。现在她一般就在房里缝缝补补准备嫁妆,杏花和李沫一样大,还没说人家,就给桃花帮忙。
李沫在桃花这和她说说话,顺便学着做些简单的衣服,一直到九点多才回知青点。知青们几乎都睡了,听到响声陈丹隔着房门问了一句“李沫是你回来了么?”
李沫忙应声。“是的,你赶紧睡吧,我也细细准备睡了。”
第二天中午吃午饭的时候鲁平说了一下知青点养小鸡的事,每个人允许养一只鸡,他们一共可以养十六只鸡,可是鸡太多了没地方养也比较麻烦,商量了一下后决定知青点一共养八只鸡。鸡蛋以后留作加餐,鸡肉的处理年底再分。
鲁平和乡亲们熟,所以由他负责买回来小鸡。下午下工后他就在一位老乡家抱了八只小鸡回来。这位老乡家里很会孵小鸡,村里大多数人家都是在他家用五个鸡蛋换一个小鸡。
知青们没有鸡蛋,一块二毛钱抵了四十个鸡蛋的钱。就此小鸡们在知青点安家了,每天都有人负责给小鸡捉虫子吃,这样能省点粮食。
李沫准备去村里收鸡蛋,就用和莲花婶子给的票换。
这对村民们来说是好事,他们一年到头出了交公粮的时候,收购站会按照上交的粮给一些票队里,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机会得到票。
李沫背着个背篓先去了王奶奶家说了换鸡蛋的事。
“王奶奶,我有个隔房表叔住在咱镇上,我也是收到家里的信后才知道。昨天请了半天假去看了表叔,表叔家都是工人,日子过得不错。他家儿媳妇要生孩子了,这不是拜托把家里的一些票给换成鸡蛋。我先来看看您家有没有鸡蛋要换的。”
“都有些什么票,怎么换的。”
“一张肥皂票十个鸡蛋,一张毛巾票二十个鸡蛋,解放鞋票换三十个鸡蛋,劳保手套票换十五个鸡蛋。
您要的话少给我一个鸡蛋,这是表叔许诺给我的报酬,我就不赚您的。”
“那感情好,我要三张毛巾票,两张肥皂票,一双手套票。一共多少鸡蛋呐?”
“您给我八十九个鸡蛋就成了,我等会再去书记家。奶奶您能私下里在村里帮我问问还有谁家要换么。”
“没事我没事就给你问,有人要我就让栓子去叫你过来。你先去吧。”
王爱兰把鸡蛋给李沫放篮子里后李沫就告别了王爱兰去了隔壁牛婶子家,牛婶子换了两张肥皂票,给了二十个鸡蛋。
李沫又去了书记家,书记家的江婶子换了两张毛巾票和一双手套票,李沫收了五十五个鸡蛋。之后还去了几家熟人家,换掉了两张毛巾票,两张肥皂票,得到六十个鸡蛋。
skbshge
第21章()
最近知青点出了一件大事,十里八村有名的王媒婆来知青点了。目的是为了给鲁平说煤。
鲁平在乡亲们那的风评很好,老乡们早就想把他划拉给自家闺女。
一方面是之前鲁平年纪小不想在农村结婚,这样会彻底失去回城机会。
另一方面是老乡们觉得知青是城里人,怕他看不上乡下姑娘。
这回媒婆说的队长事隔壁张排村书记家的女儿张芳芳,是高中毕业生,人长也很漂亮。听说来年还要被推荐去上工农兵大学。
她认识鲁平也是个意外,有一次她在镇上供销社买东西遇见了鲁平,第一眼见就觉得挺喜欢的,因为是陌生人也没敢搭话。
回村的途中她脚给扭了,坐在路边上看有没有村里的人路过。这时候鲁平经过,问清楚了之后就帮她背着背篓,让一个女知青掺着她,把她送回了张排村。
一路上她也打探清楚了鲁平的信息,等鲁平走后她就和爹娘说她喜欢鲁平。
张书记夫妇是个疼女儿的,就这么个幺女,平日里很少让她干活,有什么好东西也是尽可着她。
听说女儿喜欢知青,张书记本来是不同意的。他们村里的知青风评不怎么好,不会干活还喜欢偷懒就算了,自从来了村里各种大事小事闹的村里不安宁。
不过张书记还是不想让女儿失望,和张夫人商量了一下。张夫人的姨妈嫁在梨花村,她决定去一趟姨妈家打听一下。如果这个鲁平是个好的,他们也不嫌他不会干活赚不了公分,家里壮劳力多可以补贴闺女。
说干就干张夫人转天就去了梨花村姨妈家,先问了问姨妈家对鲁平的评价。得到的消息挺不错,但她还是嘱咐姨妈和几个表嫂们再仔细好好的打探一下。
事关家里闺女的人生,张夫人不敢大意,也不让透露出要结亲的意思,只说有人拜托她来打探。
过了两个星期张夫人的表弟亲自上张排村给张夫人送消息,张夫人想了想跟着表弟去了一趟姨妈家。得先告诉姨妈家自己想和鲁平结亲,现在不说清楚等姨妈家从别人那知道了肯定心里不痛快,自家这事也得姨妈家帮着说和。
她去了姨妈家后马上和她姨妈表嫂们解释“本来我们以为知青不怎么好不打算结亲,可是闺女喜欢我们就想着打探一下然后让闺女死心,也就没有对外说起。我公婆现在都还不知道呢,得先回去说服他们。然后接下来请媒人上门还得姨妈和几个嫂子帮忙。”
几个人一听也没计较,人家亲爷奶都不知道,不确定的事要是没成,说出来肯定会坏了女方名声。
“我们就住在这村里,帮这点忙应该的。”
张夫人回家之后先和丈夫一合计,然后又去公公婆婆家里。婆婆刚听说是有点生气的,后来听到说这个知青挺好,大嫂也帮着说项,老太太才消气。
张老太问道:“老大家的你娘家是梨花村的,你说这人怎么样。”
“我娘家村里没一个说他不好的,他是知青点的负责人,还挺有能力的。”
“照你们妯娌两这么说人还不错,既然咱家芳芳喜欢,那就先找个媒人去说吧。”
张夫人一听连忙说道:“您看请王媒婆怎么样?”
“可以,这事你甭管了,我去请她吧。”
“娘您去肯定是再好不过的了,她看在您的面子上肯定是更费心的。”
“我明天去她们王村找她,你准备好礼。”
转天张老太就拎着礼去了王村找王媒婆,王媒婆是老太太隔了老远的一个亲。不过这十里八村都通婚,一个祖宗,跟谁多少都沾点亲的。
“表姨您怎么有空来我家了?”
王媒婆看老太太手里拿着礼,心里大概也知道事啥事。
“这不是家里的孩子们都大了,求你来给说亲事。”
“您家几个孙子年纪大的孙子都成家了,这回是给芳芳说人家?”
“是的,我和芳芳她妈都看中了一个小伙,全家也都商量了,托你去梨花村说个煤。”
“梨花村是不错,您看上的哪家小伙啊。”
“不是哪家的,是一个叫鲁平的知青。”
“唷这个知青我知道啊,好多人家都相中了,是个不错的小伙,人也有文化,和你家芳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