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零带着空间的日子-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会,你快进来坐,喝口水。”

    李沫把人带进堂屋,屋里就一张炕。炕上放了一张炕桌,除此之外啥都没有。

    李沫给她倒了一杯冷水。“喝点水吧,毛林你来找我有事吗?”

    “没事,就是来看看你。我觉得你很厉害,你和老乡们都处的特别好。村里的孩子也很喜欢你。”

    “没有的事,这里的老乡人都很好,热情漂亮,过段时间你就能感觉到。”

    “真的吗?我就是不太会和人相处,我妈说我肯定要吃大亏。你能教教我吗?”

    “我也没什么方法,以前一直读书也没怎么和别人打交道,十五岁来下乡多亏村里人照顾。”

    “那你不是比我还小,你太厉害了。”

    “你放心吧,过一段时间村里人了解你了就会喜欢你的。”

    “我觉得和你聊天很投机耶,我还能来找你吗?咱们做朋友吧?”

    李沫心里暗暗吐槽:“我一点也不想和你交朋友。”

    但是脸上尴尬的笑着说:“我平时白天都不在家。”

    毛林一点都不觉得尴尬的说:“那要不我晚上来找你吧?”

    “额,如果你不忙的话尽量周日来行吗?”

    “好,谢谢你啊李沫,你人真好。”

    对此李沫只能尴尬的笑笑。“呵呵。”

    毛林目的达到以后就走了,接下来的几个女知青都是找李沫问建房子啊、和村里人打交道、放上小学老师这些话题。

    李沫和她们都是在尬聊,最后说了想找她以后尽量周日的白天来。

    送走最后一个人,李沫松了一口气,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呀。

    鲁平房子建好后就在准备和张芳芳订婚的事,先订婚秋收后就结婚。

    鲁平订婚这天知青们都来帮忙了,李沫住在鲁平旁边也积极的帮他,大伙一起凑了一些票据。

    一早上鲁平和男知青们提着聘礼去女方家里,鲁平家里人没来但是给他寄了三百块钱和一些票据来给他结婚用。

    鲁平给了两百块做聘礼,另外还在镇上买了两身衣服和当地订婚要的六礼。这边是村里的支书夫妻当鲁平亲属。

    到女方家的时候,先由媒人介绍双方亲属认识,然后给男方亲属上甜茶。

    喝完茶之后女方就被请出来坐在堂屋里,王爱兰把准备好的钱和衣服交给张芳芳。

    午餐在女方这边吃,女方的大伯大舅陪着男方长辈喝酒可吃饭。饭后礼成就只等着结婚了。

    李沫这个月发了八块钱的工资,在这个时代第一次拿到工资有点激动,虽然不多。最后她决定把这八块钱寄回去给家里人,分享一下喜悦。

    李沫今年太忙都没怎么去山上,现在总算有了个自己的房子,她决定上山打点猎物。

    去年还找到了一颗人参,今年再去碰碰运气。

    找了一个周末,李沫一个人悄悄的上山了。先去了去年找到的那个小水塘那,有些小动物在喝水。李沫随手

    猎了一些猎物,然后就专心的去寻人参。

    山里好东西太多,还是得找本药材书看。找人参的途中李沫看到一群鹿,她抓到了两只。

    找了很久也没找到人参,李沫想这东西还是靠运气,说不好什么时候突然就遇上了。

    顺手打了着柴火李沫就下山了。快到山脚下的时候,她看到一对身体消瘦满头白发的老夫妻推着板车运草。

    老夫妻两个掌控不住板车,东倒西歪。李沫忍不住过去帮着推车,这是一对高级知识分子夫妻。

    他们本应该过着优渥的生活安享晚年,现在却因为时代变成了最底层受尽折磨的人。

    夫妻两也没做声,开始是不知道李沫要干什么,后来是不想搭话怕连累李沫。

    到了山下板车能稳住了,老婆婆叫住李沫道:“孩子,以后离我们远点,不要再帮我们了。”

    “没事,我会小心的。”

    和他们分开后李沫往家里赶,到家后李沫躲在仓房里杀鹿,以前连鸡都没杀过,现在来了一个小动物大动物都得自己杀。

    仓房特意做在最里头,外面不容易闻到味。李沫先把鹿血小心翼翼的收到一个瓶子里,这可是好东西。

    接着她把鹿开膛破肚取出内脏,然后小心翼翼的把鹿剥皮。李沫想做一个鹿皮毯子,大半天时间都花在剥皮上了。

    成果还算不错,皮完整的剥下来了,只是上面带了很多肉,还得再处理的时候刮下来。

    去年的兔子皮她学着当地人的土法子硝了,有了一次经验这回的鹿皮完全可以自己硝。

    时候不早了,她割下来一小块鹿肉然后全收进空间,下次找时间再处理。

    skbshge

第31章() 
吃过晚餐后李沫把仓房的窗户打开换气,然后开始硝鹿皮。

    现在温度挺高的,李沫用温水把皮子泡上,等明天才能进行后续的处理。

    转眼学校就放了秋收假,村里也开始秋收啦。李沫有点发愁吃饭问题,每天高强度的秋收,回来后就不想动弹。

    最后她决定把煤炉烧起来,先炒几个菜放进空间,每天出门前用小火把粥煮上,回来就着空间的菜吃。

    今年李沫的工作和去年一样,和知青们分了一块责任田。鲁平已经不再管知青点的事了,所以今年上工的效率明显下降了。

    女知青都在原地磨洋工说说话,男知青稍微比女知青快一点。李沫觉得这些人的思想难以理解。活是定量的干完了才有公分,天天磨洋工,受尽太阳的折磨还没有公分。

    但是李沫处在这个环境下能说什么,她只能自己找一个角落默默的收割,尽力就好。

    毛林过来叫她不用这么卖力的收,李沫只是默默的说了一句:“粮食收不上来,我们所有知青都没有公分,秋收后不会分粮食。”

    之后也不再管他们了,李沫在村里当老师一天是十个工分,秋收没有公分也能养活自己。

    毛林见状有点气恼李沫不识好歹,但又忍下了。因为想要和李沫搞好关系,她也就跟着李沫磨磨蹭蹭的割麦子。

    其实还是有记分员来看的,只是一块地按公分划给知青,完全收起来是五百公分,然后记分员把这些公分分配给知青。

    早上出门的时候李沫打了一桶井水放在院子里晒着,中午下工回去正好可以洗个澡。

    洗完澡李沫喝着白粥就鹿肉,怕味道飘散她特意把肉放碗里后盛起粥盖上。等粥凉下来味道就飘不远了。

    午饭后小憩了一会上工铃又响了,李沫去任务田的时候看到几个黑五类分子正在收稻谷。从来没干过这种活得人速度慢,加上他们长期被折磨又吃不饱,根本就没有力气干活。

    李沫在大庭广众之下没办法帮助他们,她只能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这些人伸出援助之手。

    李沫打算晚点去牛棚看看这些人,带几个红薯给他们,村里可能没有给他们什么粮食。

    想着想着就来到了任务田,李沫就丢开这些思绪慢慢的干起活来。

    晚上吃过晚饭天暗下来后,李沫带着几个红薯去了牛棚。她也没进去,就在外面看了一会,听着里面的人讲话。

    牛棚非常简陋,用茅草木头做起来的房,四处漏风,只有一个简陋的门,也不知道冬天怎么过。

    “老李,你还好吧,从来没干过这种活得大少爷也体会体会农民的辛苦。”

    老李叫李玉林,出身在一个大地主家庭,年轻的时候去过德国留学,精通英法德三国语言,是机械方面的大拿。

    他的妻子柯淑芬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前的外国语大学的教授。他们是留学的时候相恋的,回国后就组建了一个家庭。

    现在因为两人都留过学是高知识分子,□□来临后就被打倒了。好在夫妻俩的几个儿子都已经出国,□□来临的时候躲过一劫。

    “老黑块你也别得意,左腿上的枪伤不痛啦?”

    老黑块叫虞万铁,是一个将军。腿上的上是早些年战争留下的子弹壳没取出来,一到阴雨天或者高强度的劳作就会疼痛难忍。

    虞万铁在战斗中杀出了一片功绩,本来他祖上八代都是贫农根红苗正,他因为不会说话被政敌攻讦,从而被打倒了。

    他的妻子死的早,五个儿子,有两个死在了战场上。活着的受他拖累这回也不知道被部队弄哪里去了。

    “这弹片都几十年了,要什么时候不痛我都不习惯。”

    “下次腿疼别找我,你多习惯习惯。”

    “莫老头你可别,你不给我治一下我熬不过去。”

    莫老头是京市x医院的院长,家里世代行医,年轻的时候对西医感兴趣,特意出国留学学习西医。学成之后,集两家之长,医术高明。

    莫老的大儿子因为不堪受辱自杀身亡,大儿媳妇带着孙子孙女改嫁。

    小儿子一家被发配到西北农场改造。女儿倒是及时的和他划清界限,夫家没有被打倒,日子过得还不错。

    柯淑芬及时的阻止这些人的争吵。“你们几个老头子别争了,浪费力气饿的更快。”

    “你说咱啥时候能吃饱啊,老子抗日战争的时候都没这么饿过。”

    李沫听着很不忍心,悄悄地把红薯放在门后就走了。

    莫老头劝着老黑块道:“别说了省点力气吧,我好像听到门口有啥声。”

    靠近门口的柯淑芬道:“你们坐着吧,我出去看看。”

    打开门柯淑芬看到门口的有几个红薯,她赶紧追出去看了看,只看到一个女孩远去的背影。

    她也没追上去,赶紧拿着红薯进门了。几个老头子赶紧问她怎么回事。

    “有个孩子给我们送来几个红薯,人走了红薯放在门口。”

    “你看到是谁了吗?”

    “只看到了背影,但是我可能知道是谁。上次那孩子也帮了我和老头子。”

    李玉林说到:“真是好孩子,我们不能连累她了。”

    老黑块饿的直说:“咱们快把这红薯弄熟,饿死了。”

    在村里所有人收完稻谷后,知青这边的稻谷还没有收完,村支书很生气,最后让村里人帮着收了稻谷。

    稻谷收完后村里开始收红薯,大人们收了一次后,小孩子就提着篓子在后面翻找没有被收起来的漏网之鱼。

    下工后那些黑分子也来捡红薯,地里的红薯都是一些小指头粗的红薯。不好做又难吃,饿急的人没有办法。

    棉花地里的棉花收上来,黄豆花生也陆续收上来后,小学又开课了。村里人把粮食晒得干硬后欢欢喜喜的去交公粮。

    今年李沫没有时间去捡山货,她还以为没有核桃吃啦。周末很多小孩子都来了李沫家,虽然不知道他们来有什么事,李沫还是热情的接待了他们。

    李沫拿出自己做的红薯糖、炒瓜子和江米条拿出来给孩子们吃。

    “你们快坐下,吃点零食。今天怎么都来老师家了?”

    “李老师我妈让我给您拿些山货来,她说您没时间去山上。”

    “我奶奶也让我拿来,老师您收下吧。”

    孩子们都七嘴八舌的说着,让李沫收下东西。

    “谢谢你们,东西老师就留下了。你们坐,老师给你们倒水去啊。”

    李沫拿出十个鸡蛋和一小块红糖给冲好了,分别分给班里的三十个孩子们喝。

    “老师您怎么弄了这些稀罕东西给咱吃。”

    “没几个鸡蛋,你们吃吧吃吧,老师看着开心。以后啊努力学习。”

    “老师我们会好好学习的。”

    李沫真的很意外村里人会给她送东西,村民们真的是淳朴又单纯。

    虽然他们会盲目的听从领导的话,可能会无意识的变成刽子手。

    但同时他们又是善良的,会真心的对待他们认同的人。李沫是真的被感动到了,如果有可能她也想为村里做点什么。

    时间转眼就到了深秋,村里开始分秋粮了。今年知青地里的公分,除了分给村民的那部分,其他大部分都是李沫和鲁平的,毛林跟着李沫干活也分到了一些。

    当会计说道这件事的时候,知青们都很不服气,一个个闹腾着要个说法。

    “刘会计怎么我们公分这么少,李沫他们公分那么高,我不服气。”

    “公分是按照规矩计的,你们自己上了多少工,干了多少活,你们自己心里清楚。”

    “这不公平,如果是这样我们要求上报公社知青办。”

    村里的几个干部都很生气,刘书记忍不住发话说道:“要去你们就去吧,像你们这种蛀虫咱们村也要向公社汇报。咱们村不需要你们这种好吃懒做的知青。”

    几个知青都面面相觑,李辉摔了手上的袋子就离开了。其他的知青接二连三的也走了,他们在知青点一商量决定现在就去公社举报。

    村里的粮食还在分着,李沫和鲁平在小学当老师,秋收也有不少公分。虽然比不过村里的壮劳力们,也算是中等阶层了。

    会计问李沫:“李知青,你要些什么粮。”

    “会计叔,您给我一些细粮,再搭上一些粗粮。我的公分分完粮食还有剩吧?”

    “我看看,还有不少呢。李知青今年厉害。”

    “叔别打趣我了,帮我把建房子向村里换木头和泥砖的公分还上吧。”

    “行,还差五十公分明年还啊。”

    “叔。我知道了。”

    “那我就给你分粮啦,正好村里有一些公分低的人家没有要细粮,给你多分几斤。”

    然后刘支书对着分量食的人说道:“李沫一百斤稻谷,一百斤玉米,一百六十斤红薯。”

    分粮食的二队长对李沫说道:“李知青你点点数啊。”

    “叔,不用啦,您在这称粮食我相信。”

    “哈哈,不是我吹,我还从来没出过错。”

    “您可太厉害了。”

    “刘大胆你别在那吹了,赶紧分粮食吧。”

    “叔那我先把粮食搬回去了啊。”

    毛林刚才见那些知青闹腾,她一直在犹豫这要不要跟着去。不去以后就有了隔阂,可是去吧这粮食就没了,还会得罪村里的人。

    最后她还是打算留下来,家里的人都缺粮食。有了这些粮食她就可以给家里汇一些回去。

    够不够三百六,毛林的公分也够分三百六的粮食,分完粮食后公分就没剩下的。

    分完粮食不好弄回去,村里一大家子人一起来。可是知青们就是孤家寡人。

    鲁平对李沫道:“李沫,你先在这帮我看着粮食,等会我的粮食搬回家后就帮你搬行么?”

    李沫当然乐意,她一个女孩子可弄不回去这些粮食。“鲁大哥,可太谢谢你了,到时候请你吃饭。”

    “客气啥,你不也帮我很多忙。你在这看着吧,我走了。”说着鲁平就要搬着粮食走。

    这时候毛林突然说道:“李沫我帮你们看着东西,你们搬回去吧。”

    李沫看着她问道:“那你呢,不搬粮食回去吗?”

    毛林气急,她的意思还不明显吗?她先看着,等会李沫和鲁平帮她搬呗。

    不等毛林说话,李沫又赶紧说道:“毛林反正我这也要看着粮食,顺便帮你也看着,你快把粮食搬回去吧。”

    打量着谁是傻子呢,自己搬吧。鲁平也没作声,搬着粮食离开了。

    skbshge

第32章() 
知青那边已经到了公社,找知青办的领导告状。

    他们一群人浩浩荡荡到达公社的时候,公社领导都不知道他们要干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