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严家长女-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青旻撇撇嘴,“过了年我就不去了,姐只打算供你自己,先生觉得我不读可惜,所以多教我些。”

    严青昊不知缘由,疑惑地看向薛氏。

    薛氏道:“家里有论语,在家看也是一样,有不懂的去请教先生就是快吃饭,不是说饿了?”

    严青旻三口两口就着腌萝卜吃了个只杂粮窝头,又回了北屋。

    明显是在赌气。

    严青昊小声问:“阿旻怎么回事儿?”

    薛氏敷衍道:“小孩子一阵一阵的,过两天就好了。”

    没几天就过年了,她不想把家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告诉孩子,免得年都过不好。

    再说,告诉他们又有什么用?

    严清怡却不这么想。

    前世她就是被保护得太好,不管家里还是外头的事都所知甚少,锦衣卫带人抄家那天,她还在跟两位姐姐因夏裳置气。

    但凡能多晓些事情,或许能提前准备条后路。

    所以,收拾好碗筷就把一家人召集起来,平静地说:“昨儿夜里,爹说要跟娘和离。出了正月,娘就找搬出去。”

    听到此话,严青昊兄弟都惊讶地张大了嘴。

    严青昊尚不曾反应过来,严青旻已开口问道:“娘走了,我们怎么办,谁给我们做饭吃?”

    严清怡答道:“娘不会丢下你们,她带你们俩一起走,我留下跟着爹。”

    “那我们搬到哪儿姐为什么不跟我们一起走?”严青昊不解地问。

    严清怡看着面前两张稚嫩的小脸,终是没法把严其华那点龌龊的心思戳开,犹豫片刻,道:“是爹的决定,可能他想让帮他洗衣做饭。”

    严青昊将信将疑,“爹跟娘和离之后,肯定会把小寡妇和田二胖接过来,到时候他们三个欺负姐一个,田二胖最可恨了,打人可疼。”

    严清怡无声地叹息。

    显而易见,留下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她也想跟着薛氏离开这个火坑。

    可是没办法。

    严其华立时就要把薛氏等人撵出去,这大冬天,房屋经纪都关门歇业了,叫他们几人到哪里去住?

    而且,要是惊动了张氏,严青昊兄弟俩未必能顺顺利利地脱身。

    严清怡提出的条件就是,先写好和离书,约定好严青昊兄弟跟着薛氏,等出了正月薛氏他们再搬走。

    她则心甘情愿的留在严家。

    正说着,严青旻忽然起身,“我得往先生那里去,怕迟到了。”

    严清怡忙道:“你快去吧。”

    严青旻穿上大棉袄提着书袋离开。

    严青昊凑到严清怡跟前,忧愁地道:“姐,我想让爹娘和离,可不想让你一个人留下来,爹肯定想打你的主意。”

    严清怡安慰道:“我会慢慢想法子,这事儿不急眼下有两件事却是要紧,一是尽早请袁先生写个和离文书,二是找个落脚的地方。明儿我跟娘就往府学胡同去,房屋经纪是正月十八开始理事。我想过了,要走就走远点,别在附近落脚,免得以后爹再生事。南关大街附近最好,要是能有合适的院子,就租一两年,然后再慢慢访听着买一处三弟看着是指望不上的,你可得照顾好娘。”

    严青昊素来听严清怡的,见她说的凝重,更不敢怠慢,连声答应着。

    薛氏听着两人谈话,开口道:“南关大街是知府老爷住的地方,租院子得要多少钱啊?我们又没个进项,不如另选个便宜的地方。”

    严清怡笑道:“别处不安全,南关大街清静,又没人敢到那边闹事儿,娘带着弟弟住最合适不过。大院子住不起,租一处两间、三间的小院总可以再说还有我呢。”

    “你早晚要成亲,哪能总拖累你,以后还不得被婆婆抱怨。”薛氏哀叹,“倒不如我哪儿也不去,就在家里,你爹再狠也不敢打死我,免得连累你们,我我要是死了,连个葬身之处都没有。”

    严清怡扶额。

    她最怕的就是这个,自己万事都安排好了,薛氏却说不愿离开,死活要守在这儿。

    和离的妇人是难,可总比一家子陷在泥塘拔不出来好得多。

    严清怡耐着性子道:“名声算什么,娘忍了这些年,谁惦记你的好名声?严家人提起来就是你气死了祖父你受那些委屈谁知道?要我是娘,就欢欢喜喜地搬出去,头一件事就是到外祖父坟前磕个头,把弟弟的名字改了。”

    薛氏张张嘴,想起薛家香火之事,气愤不已,“当初说好了有一个要姓薛,严家人就是些翻脸不认账的无赖。”

    严青昊跟着道:“娘就听姐的吧,姐说的没错。百年之后,娘入了薛家祖坟就是,我也跟着娘进薛家祖坟。”

    薛氏终于平复了。

    转天,严清怡与薛氏一道去府学胡同请袁秀才写了和离书。和离书一式三份,严其华与薛氏各执其一,另一份可送往官府,可送往族长处,也可托德高望重之人代为保管。

    就是在万一繁盛争执时能够主持公道。

    严清怡跟袁秀才讲好请他代管。

    和离书拿回家,严其华翻着看了两眼,他认识的字有限,大概看懂了意思,为确保万一,又让严青旻给他读。

    和离书所涉及的不过是财产跟子女问题。

    家里没什么银钱,那些沉重的家具薛氏也搬不走,只打算带着衣物跟那一箱子书,其余都留给严其华。

    至于子女,就按先头所说,严清怡跟着严其华,两个儿子跟着薛氏。

    最末写了句,“和离之后,男婚女嫁两不相干,儿女各随其亲,其余人不得干涉。”

    严其华很是满意,如此一来,他就能名正言顺地娶胡寡妇上门,而且想把严清怡送到哪家就送到哪家,薛氏完全不相干,就是张氏也管不了。

    薛氏也满意,一和离,她就给两个儿子改姓。

    两人毫不犹豫地咬破手指摁上手印,各自收好一份。

    严青旻却期期艾艾地说:“我不想跟娘走,我想留下来跟爹”

送礼() 
严清怡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几个月,严其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回到家总是吆五喝六的不说,还经常动手打人。

    每次他回来,大家都如临大敌,连高声说话都不敢。

    现在有机会能脱离,严青旻却选择留下来。

    薛氏也大为不解。

    严其华却有点得意,斜睨着薛氏,轻蔑地说:“听见了吧,自以为自个多贤惠,孩子们心里有数,还不是觉得我这个当爹的靠谱?”

    薛氏看向严青旻问道:“阿旻,你真想留下来?”

    严青旻低着头,“娘要照顾二哥,再加个我,肯定非常辛苦。”

    薛氏温柔一笑,“娘不怕苦,只要你们能安安顺顺地长大成人,有什么苦的?”

    “可我”严青旻瞥一眼严清怡,“我想跟着长姐。”

    他已经考虑得很清楚。

    薛氏虽然性子好,却没什么本事,勉强能挣得糊口就不错了,严清怡却不同,她能卖花卖杏子,这几天卖绢花也赚了不少银钱。

    没有严青昊在身边,长姐肯定会供着自己继续读书。

    而且,薛氏那头的亲戚多年不相往来,遇到什么事情也没有帮忙的,严家这边人丁兴旺,万一族中有个出头的,没准还拉扯他一把。

    严清怡猜出几分严青旻的心思,淡淡道:“你可是想清楚了?真要决定了,也在上面画个押吧。”

    指了和离书最左边的空白处,“写上你自愿跟着爹,再无反悔。”

    严青旻察觉到严清怡语气中的冷淡,迟疑数息,研了墨,按照严清怡所说添了一行,同样咬破手指摁下手印。

    当夜,严青昊兄弟搬到南屋的大炕上,薛氏则睡到先前严青昊的床上。

    一夜无话,只严清怡隐约听到薛氏压抑着的哭泣声,却没说破。

    第二天依旧早起生了火,让严青昊喝了热气腾腾的油炒面,又陪着他等到林栝前来。

    与前两日不同,严青昊早早就回来了,眼底看着有些红,似是哭过的样子。

    严清怡担心地问:“是磕着了,摔倒了,还是被林教头骂了?”

    严青昊只是摇头,待到面前没人,才羞愧地说:“我憋不住,跟林大哥说了家里的事儿。”

    还哭了一鼻子。

    严清怡能够理解他。

    再怎么样,严青昊也只是个九岁的孩子。

    她若不是两世为人,又经过生离死别,遇到这种事情肯定也会觉得天要塌了,也会找个人诉苦。

    严清怡伸手拍拍他的手,“林教头说什么?”

    严青昊道:“他比我更惨,他爹早先因病去世,他娘被人冤枉不得已上吊死了,他伯父把他赶出去,霸占了家产他去拜师学了一身功夫,三年前才来到济南府投奔他表姨,就是知府的夫人。”

    难怪林栝总是一副冷冷清清不太爱搭理人的样子,身世凋零再加寄人篱下,有几人能高兴起来?

    严青昊又道:“我跟林大哥说了想在南关大街附近租房子,他答应帮忙打听打听。”

    “能有他帮忙最好不过,等事成之后,你好生谢谢他。”

    严青昊点头答应了,又问:“阿旻到底怎么想的,竟然愿意跟着爹,跟爹有什么好?林大哥说沾上赌,就不会有好下场。我跟娘早些离了他是对的可是,你怎么办?”

    严清怡安抚地笑笑,“姐心里有数,能照顾好自己。”可严青旻就管不了太多了。

    严其华与薛氏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和离了,并不曾惊动旁人。

    没过几天,就是大年夜。

    跟往年一样,薛氏辛辛苦苦准备了六道菜,包了一盖帘饺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过最后一个团圆年。

    严其华喝了两盅酒,有些借酒发疯,扯住薛氏的袖子嚷嚷,“你后不后悔?要后悔,就好生伺候伺候老子,老子高兴了就留下你。告诉你,老子要发财了,以后要住大院子,买四个丫鬟,天天包饺子吃。早上吃蒸饺,中午吃水饺,晚上下油锅煎了吃。”

    嘟哝完了,又拉扯着薛氏往怀里带。

    薛氏甩开他,走进北屋。

    严其华悻悻地回了南屋,不一会儿就响起了鼾声。

    严清怡三人对着油灯在饭厅呆坐会儿,也各自散去了。

    翌日清晨,严清怡被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惊醒,发现枕边放了只红纸包,里面包着两枚铜钱。

    是薛氏给的压岁钱。

    严清怡笑盈盈地给薛氏拜年,又把严青昊兄弟俩喊起来,往西屋给张氏磕头。

    张氏分别往严青昊与严青旻两人手里塞了枚铜钱,却对严清怡道:“你一个丫头,不像小子们要买鞭炮买板糖,拿着钱也没用,就算了。”

    银钱还能没用?

    难道丫头就不能放鞭炮吃板糖?

    即便不买这些,还可以买丝线买头绳。

    说的好像女孩子就跟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合该不吃不喝无欲无求,一文银钱都不能花。

    不过,既然张氏这么说,也只能算了,难不成她还能动手从张氏哪里抢,或者躺在地上打着滚儿要钱?

    严清怡笑笑。

    出门的时候,听见孙氏在身后嘀咕,“二房倒是得了意,仗着生了两个小子,什么东西都得双份儿的。”

    想必严清芬跟严清芳也没能拿到压岁钱。

    张氏倒是公允,将孙女儿一概不放在眼里,可孙氏的眼皮子却真低,就只两枚大钱,至于不忿成这样?

    如果孙氏知道薛氏要带着严青昊离开,肯定会乐得合不拢嘴。

    只不知严其华会不会娶胡寡妇过门,如果再带上那个田二胖,嗯,估计会有好戏看。

    严清怡幸灾乐祸地笑,又带着弟弟们往府学胡同去给袁秀才拜年。

    经过小仓时,忽觉严青昊扯了扯她的袖子。

    侧头去看,严青昊朝旁边努努嘴,“胡同口那个穿灰蓝棉袄的就是田二胖。”

    严清怡望过去,果然名副其实,长得胖乎乎的,个头也高,看着比自己还要高一些。模样也不差,鼻子和嘴很有几分神似严其华。

    是严其华的种,没错的。

    他身边站了个三十岁出头的妇人,应该就是后街上的胡寡妇。

    胡寡妇生得细皮嫩肉,嘴有些阔,眼距也宽,算不上貌美,却勾人。身体很丰满,跟孙氏差不多,却有一把细腰。

    这会让正歪着头跟个男人说话,说话时,双唇不自觉地嘟起,红艳艳的,让人恨不能扑上去亲一口。

    严清怡暗叹,难怪能勾引到人,确实有这个本钱。

    胡寡妇察觉到严清怡的目光,回视过来,立刻认出了他们,脸上挂着笑,袅袅婷婷地走近,“是三妞吧,生得可真俊俏。”

    严清怡笑盈盈的,步履轻快地从她身边经过,就好像眼前没有这个人,也没人说过话。

    胡寡妇神情僵了僵,撇撇嘴骂道:“神气个屁,以后有你的好看,”旋即又绽出笑,自言自语道:“他说的真没错,调教好了是能卖出个好价钱。”

    田二胖目睹这一切,气冲冲地蹿过来,“娘,看我过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胡寡妇脸一沉,拦住他,“急什么,以后有得是机会。再说,那个大的千万不能碰,要是磕着碰着,到手的银子就飞了。”

    田二胖听到似懂非懂,撸着袖子道:“今儿先放他一马,等回了府衙,我也指着他的鼻子骂他没爹养。”

    ***

    因是过年,人们图个好意头都收敛了脾气,严家也过得无风无浪。

    等过完上元节,年味就渐渐淡了。

    严清怡把先前剩下的六枝绢花找出来。

    说起来,这六枝并不差,只颜色素净了些,一对鹅黄色的忍冬花,一对浅紫色的丁香花,再加一对浅粉色的木芙蓉。

    都是不起眼的小朵,严清怡为了出彩,做的时候便格外经心。

    但因过年,大家都爱喜庆的,毫无疑问地把这些剩下了。

    严清怡挑个只精巧的木盒,底下先铺层黑色姑绒,再把绢花顺次摆进去,叫来严青昊,“跟姐去趟南关大街,我把这几支花送人。”

    严青旻在旁边竖着耳朵听,立刻道:“我陪姐去。”

    严清怡笑笑,“外头冷,让阿昊去,你在家里看书。虽说不去先生那边,可每天还是要读书写字,不许偷懒。”

    声音轻柔,却明显带着不容拒绝的强硬。

    严青旻只得坐下,眼睁睁地看着严青昊欢天喜地地跟了出去。

    严清怡去得是上次的李家。

    她本打算到水井胡同或者文庙街跟李家人来个偶遇,没想到先后几次都扑了空,干脆径直上门了。

    跟上次一样,仍是用六文钱请门房叫桂圆。

    桂圆还记着她的情,没多大会儿就出来了,见到严清怡眸光一亮,“你这样打扮挺好看的。”

    严清怡穿的是先前用薛氏的衣裳改的,料子好,式样好,自然增色不少。

    “姑娘就会打趣人,”严清怡赧然地笑笑,取出盒子,“这是我最近做的,两支木芙蓉给二姑娘,两支紫丁香给三姑娘,那两支忍冬花请姑娘上京的时候带给何姑娘。”

    “你的手艺又精进了,”桂圆接过赞一句,“我替你送进去可以,但我们姑娘没打算去京都,一年半载的恐怕见不到表姑娘。”

    “这样啊,”严清怡略有些失望,随即笑笑,“我前阵子做了个梦,梦见你们阖家搬到京都去,我记着何姑娘上次赏我那些银两,没什么好还礼的,就赶出来这些绢花。要不姑娘先收着,如果上京的话就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