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荣华路-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兄弟之间,富贵不愁

    那么,有些尴尬的不是王遂娘,而是王遂娘的儿子知源的身份了。到底是外孙啊,刘王氏肯定是未雨绸缪了。

第138章() 
太元十年;腊月下旬。

    这一日。

    朝堂上的朝会结束后;刘长石正是在王宫的书房内;查看了最新的奏章时。

    近卫来禀话。

    “朕的家人;已经在灌口城上岸了?”

    “实乃喜事。”刘长石得知了近卫通传之事;那是眼神之中;有些欣喜。到底是当了君王太久。

    刘长石的情绪已经习惯性的掩藏了。所以;他的表情倒是平静无波,依然面瘫。

    只是,心湖之上的思绪;却是涌动万千。

    刘长石想着,多少年了。

    打从太元六年的秋,那一场被太元帝精心安排的袭杀之后;刘长石就再也没有见过亲人。如今;想到了将再相聚。

    刘长石一时间,也是心中波澜而起啊。

    这会儿。

    刘长石搁下了奏章。他决定了;他将去王后付明月的寝宫。

    到底家人将来;这应该准备的;自然早是准备好了。可到底这等消息;刘长石想与妻子付明月分享了。

    在王后寝宫之中。

    待付明月从夫君嘴里得知;夫君长辈们不日将到汉京城时,付明月是满面的欢喜。

    “这可真是太好了。”

    “是啊。”刘长石也是附合了妻子之话;他说道:“家人都是上岸了,将乘坐马车;前往汉京城。如今算来;也就是五天之后,咱们将来团聚。”

    这等乘坐马车,肯定不会急行。

    这慢慢行来。

    灌口城与汉京城的距离并不是太远。如此,也是要行了五天。

    为何?

    无外乎,就也是想让海船乘坐久了的家人,以乘坐了马车时,也是调节一下身体。

    至于付明月从夫君嘴里,知道了长辈们将到达的消息。肯定就是得安排了王宫中的一切。到底长辈们到了,肯定也是要好好的生活一翻。

    特别是付明月从夫君那儿,还是得到了详细的资料。

    同来之人。

    不光是直系的长辈。还有姑母与表弟。

    当然,更有夫君的外祖母。

    若说需要特别准备的,就是夫君外祖母的府第,还有就是姑母的府第。这两位长辈,按着王室的规距,肯定不能长期的居于王宫之中。

    按礼法,倒底于礼不合。

    至于将奉为太王太后的祖母,将奉为太上王、太上王后的爹娘,这等长辈是否乐意居于王宫?

    付明月总要考虑了长辈们的意见,不是吗?

    所以,付明月还是有需要忙碌的事情啊。

    等太元十年的腊月下旬,挨着小年夜之时。

    荣娘一家人的马车,是到了离汉京城尚有五里开外之时。马车已经停了下来。彼时,荣娘是跟夫君刘之烨坐了辆马车的。

    “怎么停下了?”

    荣娘还觉得奇怪呢。这时候,刘之烨已经掀开了车窗帘子,然后,荣娘瞧见了夫君刘之烨就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的愣那儿。

    荣娘伸了头,也瞧了外面。

    然后,荣娘也愣了一下。待反映过来后,荣娘顾不得其它,她就是掀了车帘子,接着,荣娘从马车上跳了下去。

    她不顾了驶马的车夫,正是准备给她备了下马车的台阶呢。

    荣娘不在意了。

    荣娘更在意的,是那道路的旁边。

    那儿有护卫环绕。可护卫环绕的更前头,有一位青年,有一位女郎。

    那位青年模样的男子,他似乎身材高大,他的脸庞上却是模样让荣娘似乎陌生,又似乎熟悉。可到底如何?

    荣娘还是认得出来的。

    因为,那一张脸,有夫君的模样,更有荣娘自己的模样。

    “伯玉,伯玉,我的儿”

    荣娘直奔了过去,她人未到时。那青年已经跪了下来,至于那青年旁边的女子,更是同样的跪了下来。

    “不孝子给娘请安。”

    刘长石说了此话时,面上习惯性的面瘫了。可他的眼神里,却是激动的。那眼眸子里,全是真诚的感情。

    “伯玉,伯玉,真的是你?”荣娘顾不得其它,她走前,搂了儿子一下后,她是赶紧的松开了。

    荣娘一边扶了儿子伯玉,说道:“快起来,让娘仔细瞧瞧”

    听得亲娘这话,刘伯玉忙说道:“娘,儿子未曾介绍,这是儿子的妻子明月。”话落后,荣娘的目光果然转移了。

    望着跟儿子一起跪下来的女子。

    荣娘瞧了一眼后,忙是笑了,说道:“伯玉,你起来,也赶紧让你媳妇起来。”

    “这会儿,先让娘瞧瞧你们”荣娘这话落。

    刘伯玉自然挨不过亲娘的意思,他们夫妻二人一起起身了。

    荣娘这会儿,心中满满的欢喜。瞧瞧,儿子越长越高,这模样瞧着越来越好。而且,瞧着儿媳妇也是好的。

    荣娘可不会忘记了,在东屠国的海岛时,可是打探过了。

    这儿媳妇背景好啊。当初儿子能发家,也是儿媳妇的支持。可以说,这儿媳妇真是旺家的好媳妇。

    虽然,儿媳妇的年纪,貌似比儿子大三岁?

    不过,在荣娘看来,这完全不是事儿。到底她比夫君刘之烨还大五岁呢。

    俗语云,女子大三抱金砖。

    瞧瞧,她家伯玉娶了媳妇付明月,这是才多少年啊,也是挣得了如此的大业一片。这真是荣娘眼中,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伯玉、明月,你们这两个孩子,真般配。娘瞧着,都好,都是好孩子。”荣娘连连夸了话。这时候的荣娘真是高兴的忘记了其它。

    直到儿子、儿媳这是又是行礼时。

    荣娘才是反映过来了。

    嗯。

    貌似这一回,他们是一家人来了长子伯玉这儿的。

    荣娘心头汗颜一回。

    她把家中其它人,刚刚太兴奋之时,给搁脑海后了。

    “母亲、娘,瞧瞧,伯玉和她媳妇明月,这真是一对壁玉的人儿。”荣娘对婆母、亲娘都是笑着招呼了话。

    “大姐、三郎,你们也是瞧瞧,是不是特别的般配了。”荣娘当然不会忘记了,大姑姐和夫君刘之烨。

    有荣娘的话。

    刘王氏和赵春花就是上前了。

    这一回,是刘王氏搀扶了大孙儿刘长石,赵春花搀扶了孙儿媳妇付明月。

    两个长辈发话了,刘长石、付明月这一对小夫妻也是起了身。到底在长辈面前,刘长石也罢,付明月也罢,那都是摆足了晚辈礼仪的。

    这让在场的刘王氏也罢、赵春花也罢,这都是心里跟吃了蜜一般的,那叫一个甜滋滋。

    “咱们一家人,总不能在这路途之上述了旧?我瞧着,还是安顿好后,再是一家人慢慢谈了心事。母亲、娘,你们觉得呢?”刘之烨这时候劝了话。

    刘王氏、赵春花自然没有异议。

    于是。

    就是依着刘长石的建议。

    荣娘一家人自然就是先随了大队伍,这是回了汉京城的王宫之中。

    付明月更是讨喜着,说是宫宴早在长辈们在灌口城落脚后,夫君就是让吩咐预备了。这早早就待长辈们的到来。

    这话说的,人人都是欢喜了。

    倒是刘长石这时候,回王宫的归途里。他没跟长辈们乘坐了一辆马车,亦没有跟妻子付明月乘坐了一辆马车。

    刘长石是跟三个弟弟,乘坐了一辆马车中。

    至于刘玉娘?

    刘玉娘是乘坐了弟妹付明月的马车了。这一对姑嫂,倒是凑了一堆儿。

    其实,也是付明月有些好奇了。在姑姐的眼中,她的夫君刘长石会是什么样的?

    君王、王后乘坐的马车,哪怕是简行,也是非常宽大的。这会儿,非是只乘坐了姑嫂二人。便是刘王氏、赵春花、荣娘、王遂娘,也是在这一辆马车中。

    这一辆宽大的马车之内,全是女眷了。

    至于刘之烨啊?

    刘之烨是带着外甥知源,乘坐的另一辆马车了。

    倒不是刘之烨不想跟儿子伯玉在一起,父子之间好好的聊一聊。而是其它的马车,倒底是容纳量有限。

    于是,刘之烨只好委屈委屈一些路途了。

    女眷的车厢内。

    刘王氏、赵春花说话的时候,并不是特别的多。到底她们的辈份太高,若是讲话了,王后付明月哪怕是东屠国的王后呢。

    付明月也是得注意了,在长辈面前的一些谨慎与规距礼仪。

    到是刘玉娘和弟妹付明月能随意很多了。这些长辈们,更多的还是听了讲述。到底刘玉娘可是先开口了。

    这是谈了话。

    “明月,咱们都谈一谈往事,可好?”

    “我讲了弟弟小时候的趣事。你也讲一讲,你跟弟弟怎么认识的,如何就是成婚了?我可真是挺想听听的。”刘玉娘拉着付明月的手,那是满面的热情。

    付明月的脸,是微微红了。

    对于夫君刘长石?

    在付明月的心中,除了是她的枕边人之外,更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哪一个少女都是盼望着,属于她自己的大英雄,会有一天,带着无限的荣耀来迎娶了她。

    恰巧着,付明月就是许多闺阁少女里梦幻般想像的一切,皆是实现了的那一位女子。她的幼时,有荣华一片。

    她的少年,又是一位英雄了得的夫君,来迎娶了她。

    给她了一片无限的未来。

    他与她,就像是命中注定了,一起彼此相偎,彼此飞翔的天命眷侣。

第139章() 
“姐姐你先讲一讲;我非常好奇了夫君的曾经过往”付明月脸上微微笑容;她笑得温柔也甜蜜;说道:“至于我与夫君的相遇?”

    “姐姐你想听;我随时能为姐姐讲了。”付明月更想知道了;夫君刘长石不曾多讲的过往。到底那少年的时光;她未曾参与了。

    付明月觉得挺可惜的。

    也是微微有遗憾了。

    不过;到底是心头有了坚定的意志,付明月又是一个知礼懂礼之人。付明月更会感恩,是命运让她遇上了夫君刘长石。

    结发为夫妻;她觉得,他们能相遇,相知;往后更是揩手共渡一生。如此;足矣。

    “好啊。”刘玉娘笑得开心。

    在未曾见到了弟弟前,在未曾见到了弟妹前;刘玉娘还是心慌慌的。其实;从长辈们的话中;一些偶尔的神态里;刘玉娘也明白了长辈们的担忧。

    刘玉娘也是一个快要及笄的少女了。刘玉娘自然懂得了;长辈们的一些担忧的原因?

    不外乎,就是太久了;没见到了弟弟伯玉。特别是弟弟如今的身份,已经大有不同了。一位君王啊;在过往的史书之上;那全然是另一翻的面孔。

    在东屠国时,刘玉娘也听了一些东屠国的传闻。

    关于东屠国的大王,在百姓们的心目中,自然是一位无比了得的君王。似乎无限的伟、光、正。总之,若论了有无一些让人害怕的地方?

    哪位君王都是无限的拔高,让百姓眼中,只有了无限的神话。

    皇权也罢,王权也罢,都讲了君权神授。君王,自然就是高高在上,让百姓膜拜的。

    那等东屠国百姓口中的大王,不是刘玉娘心目中的弟弟。刘玉娘觉得,百姓口中的更像是一个神般传说里的人物。

    他注定是在万丈荣耀之中,让人敬仰的人物。

    那是弟弟伯玉吗?

    刘玉娘多少梦回里,都要怀疑了。

    更何况是长辈们?

    也许长辈们也是不太适应吧?

    除此之外呢。便是弟弟已经大婚,更是迎娶了州胡国曾经的公主殿下为妻,如此才是得来了东屠国的法统。

    这些东西,爹娘偶尔里提过。刘玉娘自然是听后,记在了脑海里。

    对于弟妹付明月的身份,刘玉娘知道的,弟妹是特殊的。在东屠国百姓的眼中,弟妹付明月是天然的应该跟弟弟伯玉站了一起的女人。

    他们这一对夫妻,才是万丈荣光里,被天下臣民奉为贵人的真正至尊至贵者。

    如她刘玉娘只是依附罢了。

    到底刘玉娘的心中,没转了弯了。她还是不能一时间,适应了她的弟弟会是一位大英雄,会是一位君王的事情。

    到底

    这一切的转变,总是需要了时间。

    时间啊,就是万能药。

    “弟弟,他幼时就是稳重的性子。也许就是弟弟幼时的勤奋好学,又是文武双全。所以,他天生就应该是一个贵人。”

    刘玉娘说了心里的看法。

    这是刘玉娘的实话。她真觉得,以弟弟幼年时那等的自律与努力,她是难望项背的。

    “夫君”

    付明月笑了,回道:“就像是姐姐说的,是一个严以律己的人。他有一颗公正的心,以及无限博大的胸怀。”

    在付明月的眼中,夫君刘长石自然是她心目中,那被她自己都神话了的英雄。

    她想,她一辈子陪在他的身边,真好。

    “明月,别夸了伯玉。”荣娘这时候主动的拉了儿媳妇的手,她发现了,儿媳妇的手,真是漂亮如羊脂玉一般。

    那细滑,那温润,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伯玉能有今天的一切,也离不开你的功劳。”荣娘这时候,是亏了她的儿媳妇。这是荣娘的实话。

    今天的一切,伯玉的功劳里,应该有儿媳妇付明月的功勋章。

    “不,娘,我只是分享了夫君的荣耀。”付明月红着脸,忙是回了她的心底话。这时候,付明月感觉到了,婆母荣娘的手是粗糙的,可是,也是温暖的。

    她觉得,这才应该是母亲的手。

    只是,付明月的母亲,那位新罗国的公主殿下,早已经离开了人世。

    “我觉得,我能嫁给了夫君,能拥有了夫君这般多的家人,是我一辈子最大的幸福。”付明月瞧得出来,长辈们全是真心疼爱了夫君的人。

    付明月想,若能多少的人,心疼了她的夫君,那才好呢。

    她盼望着,她的夫君走在了无限的荣耀之路时,不要成为了孤家寡人。到底,古来君王皆寂寞。

    权利,权柄,君王之路,从来就是孤独的。

    付明月只想,她的夫君啊,能得到了更多更真心的爱护。

    那些守护,哪怕她只能算是里面小小的一部分,她也是愿意的。因为,她从未曾的想过了独占。她只想,他更好。

    “好孩子,伯玉能娶到你,真是他一辈子最大的福气。”

    荣娘这时候,瞧着害羞的儿媳妇付明月,荣娘觉得这个儿媳妇不错。至少,是真心,也是全心的爱着她家的伯玉。

    夫妻之间,若有真情在,那自然是无上的美事儿。

    到底夫妻共枕,若连枕边人都要防了,那才是人世间最悲哀的事情。

    这会儿,荣娘夸了儿媳妇。旁边的赵春花就是笑得开心,到底赵春花也是盼着,当了婆母的女儿啊,更能享受了清福。

    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不太好相处的。

    这若是处好了,却是家合万事兴的。

    特别是如今伯玉的身份,又是特殊了。这婆媳关系,就是更要的处理的合适了。

    彼时。

    在女眷之外的马车里。

    刘长石这会儿,倒是考校了三位兄弟的功课。

    看得出来,三个弟弟里,二弟是一个不错的少年郎。至于三弟、四弟,许是年纪尚小,倒是应该更多的磨练。

    对此。

    刘长石心头也算有了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