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智到底让他忍住了。每一日心急如焚的等着小横送信回来,纵然只有寥寥数语,但对他而言,乃是莫大的慰藉。
吃了一会子烤肉,秦桓又亲自温了一壶酒和卫珩自斟自饮。卫珩酒量颇好,秦桓吃了不多时,便有些上脸了,也不再吃酒,反倒是正色问道:“罢了,如今酒意正酣,孤也要说一说今日邀卫公子来的意图卫公子以为,那日刺客背后的主使是谁?”
“太子殿下没有审出来?”想到那日秦婉险些被投入水中的事,卫珩目光顿时深沉,良久才说出这话来,“既然太子都审不出来,那卫某就更不知道了。”
秦桓骤然朗声大笑,旋即问道:“你是真不知道,还是不敢说?”卫珩静默不语,秦桓则拊掌笑道:“你是否要说疏不间亲?只是谁疏谁亲尚且没有定论,婉儿于我而言,好比我的亲妹妹。除非你说出是父皇母后或是皇祖母为幕后主使,否则,自然是婉儿更亲。”
卫珩面色沉沉,并不言语,静默了好一阵子,才问道:“那太子殿下以为是谁?”
“除了老三,还能有谁?”秦桓那温润的笑意忽而变得有些渗人,脸上显而易见的怒意。秦婉一向与人交好,除了秦仪母子三人之外,从未跟人红过脸。而那日里,画舫上那样多东宫的侍卫看守,什么样的刺客才能进来,更不说那是死士,能养死士、能知道太子行踪、还能瞒天过海并且和秦婉交恶的人,除了皇三子秦桓,他实在想不到是谁了。
“卫某也认为是三皇子。”卫珩双拳发出几不可闻的轻响,他曾经怀疑过温一枫,但后来想明白了,温一枫纵然阴毒,但这样极易被人发现的事他是不会干的。以他的性子,真要杀秦婉,就是大罗金仙都救不了。思来想去,还是只有秦仪一人最为可疑。
“往日见老三有些政见颇为出众,如今是愈发的蠢钝不堪了。”秦桓似嘲非嘲,素日里温润的太子殿下,这嘴倒也是刻薄得很,说到这里,他又望向了卫珩,“你不必恼火,婉儿也知道这件事,让你不必为此事分心,专心准备春闱才是正道理。”
“要我就这样放过他?”卫珩冷笑着反问,他原本只是怀疑,并没有确切的证据,但秦桓也说出同样的话,他就知道,这事已然十之八/九是真了,“若是郡主那日死了,我必然杀他秦仪满门!”
不料他竟然说出这话来,秦桓略略一惊,并不说话。他知道卫珩喜欢秦婉,但没想到,这位一向内敛的卫公子,在这一件事上,竟然会如此狂躁,甚至说出杀皇子满门的说法来。沉默片刻,秦桓只是笑:“那你能做什么?凭区区一个解元,能撼动堂堂皇子么?他再被帝父厌弃,也是大熙的郡王,可不是你能动得了的。”
卫珩顿时语塞,秦桓道:“这也是婉儿的意思,你不必担心此事,早些夺得会元才是现下最该做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遑论,现下得知这件真相的,不止你一个。”
*
紫苏从太子宫出去,又在京城中绕了一圈,在望北楼买了些糕点回去。秦婉刚吃了一盏子琼玉膏,正坐在临窗的罗汉床上看书。因今日卫珩不在,唯恐小横回去了无人给它开窗,秦婉索性将它留下了,这小东西正站在炕桌上吃碎玉米粒儿,时不时咕咕几声,憨态可掬。
将手中的糕点奉给了秦婉,紫苏笑道:“郡主精神好了一些就好,我还怕郡主始终有些不妥,怪担心的。”
杜若只笑:“我伺候得这样好,郡主自然会好得快些。”又端了一碗米糊糊给秦婉,生怕她克化不动。
秦婉含笑,又嫌烫嘴,只将米糊糊放在一旁,笑道:“我让你去传的话,太子哥哥怎么说?”
“太子殿下的意思,和郡主不谋而合,都以为是三殿下干的。”说到这里,紫苏抿唇笑,“今日太子殿下请卫公子去呢,就是为了和他说说这事。”
“秦仪行事乖张,若无温一枫,岂能在朝堂上立足?”秦婉淡淡说道,心中对于秦仪愈发的鄙视。那日她身子悬空在外面,几乎可以感受到运河河水冰冷刺骨的气息,她鲜少有这种不知所措的时候,但那日的确太过渗人,刚睁眼,便离死亡那样近。
想到这里,秦婉勾起一个笑容来:“来而不往非礼也,他既然要断我活路,我能让他好过?”说到这里,她对紫苏勾了勾小指头,紫苏忙过来,听秦婉附耳说了几句,脸儿顿时发红,还是点头:“知道了,郡主等我些时候,我打发一个伶俐的小厮去问问。”
前世被坑害得那样惨,秦婉说没有怀恨在心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秦桓被圈禁而秦仪变为了储君之后。她前世隐隐怀疑过孟岚和秦仪之间怕是有什么联系,但并不敢当真。在嫁给卫珩之后,也暗中去查过秦仪。偏偏秦仪彼时也不过只需熬死皇帝罢了,连可以称之为对手的人也没有,行事便嚣张了起来,自然是留有把柄的。
那日昏沉沉的睡了一觉,第二日又吃了一些琼玉膏来止咳,秦婉只写了纸条,让小横带了回去,劝卫珩春闱多多用功,纵然卫珩张口应下,但秦婉几乎可以想见他的脸色,必然很不好看。
从妆奁中拣了银凤簪来戴,秦婉倒是十分闲适,又见紫苏不在,问道:“紫苏去了哪里?”
“昨儿个打发了一个小厮去查郡主所说的事儿,现下那小厮回来了,紫苏去打探了。”杜若张口就来,正说着,紫苏便从外面进来,旋即笑道:“郡主莫非有天眼通,这样的事儿,郡主又怎么会知道?”
“我知道的法子多着呢。”秦婉笑道,“既然有这件事,那便散出去吧,也好让秦仪知道,我可不是他能捏圆捏扁的面团儿。”
紫苏忙应下,正要去做,秦婉忽的叫住她,问道:“青楼是个销金窝,去那里自然是一笔不小的花费,你定是浆洗街的体己银拿出来了是不?”又对杜若说,“去取我的体己银来,给紫苏补上。”
春儿()
紫苏本还想推说一二;但无奈秦婉态度强硬;也就不曾强硬了;秦婉自补足了她银两;又命人赏了那去打探的小厮几两碎银子。她慢条斯理的又吃了一勺琼玉膏;又嘱咐说:“你们派人去知会太子哥哥一声儿;没人助我;这事儿我可成不了。”
不过第二日,京中便流言四起,皆说是逛青楼是遇见了秦仪;堂堂皇三子秦仪流连烟花之地,在风月楼包养了一名名叫/春儿的风尘女子,如此风流;竟然不惜以郡王身份去那等地方流连。如今本就是腊月;做买卖的也都归家采办年货,京中便格外热闹;人一多;看热闹的就多了;更不说这是皇家的热闹。接连好几日;风月楼之中人满为患;不少人都想要去看看什么样的女子才能让秦仪这位郡王如此流连忘返。
天家何等注重名声;堂堂郡王、皇帝的亲儿子,竟然闹出和烟花女子有染的消息,消息递到宫中;将皇帝和太后着实气得不轻。堂堂郡王之尊;要什么样的女子没有,偏生要到那样的场所去,去也就罢了,竟然还流连在一名烟花女子身上。皇帝只觉得脸上被抽了个脆响,好似天下人都在看他的笑话,都眼巴巴的瞧着,他是如何教子不善的。
皇帝并不是蠢人,加上秦婉落水的事在先,皇帝本就有些怀疑秦仪,还没让暗卫去查,没成想又闹出这样的事来,心中愈发的恼恨起了这个儿子,让好容易解了禁足的陆妃噤若寒蝉,并不敢像往日一样,给皇后穿一双小鞋。
作为这件事的主使,秦婉和秦桓两人一点罪恶感也不曾有。原本秦婉并不愿和秦仪闹得不共戴天的地步,但她一昧退让,却让秦仪变本加厉,甚至于想让她沉尸河底。是可忍孰不可忍,就是如今让他彻底失了圣心,也是他自己咎由自取!
因为秦婉卧病之故,索性将府上的事全交给老妈妈掌理。先头雍王妃还在,老妈妈是其得力助手,王府之中事无巨细,她都一清二楚。但老妈妈从不敢托大,料理的事,统统告诉了秦婉,有好几次雍王带着双生子来看女儿,见了老妈妈向秦婉汇报,也大赞其是个忠仆。
这日里,老妈妈从外来,甫一进门,则见桌上堆了不少各色锦盒,重重叠叠,仿佛小山一样,低呼说:“才出去一会子,怎的就成了这般模样?”
“自打郡主卧病以来,每一日可不都是这样?”杜若性子娇俏些,从层层叠叠的锦盒中抬起脑袋,笑道,“咱们郡主可是玉一般金贵的人儿呢。”
听她打趣自己,坐在罗汉床上看书的秦婉抬头笑道:“去,拿我寻开心,愈发没了规矩。”又笑着看向老妈妈,“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儿?”
老妈妈笑得合不拢嘴:“郡主可知道,现下京中的流言是越传越烈了。都说三殿下是败坏了身子,这才长久没有一子半女。”作为雍王妃留给秦婉的心腹,老妈妈自然是知道这件事,更知道秦婉和秦桓不遗余力的栽赃了秦仪。但以老妈妈看来,秦仪身为男子却欺负女孩儿,身为哥哥欺负妹妹,都让老妈妈极其看不顺眼,一点也不觉得自家郡主有错。
秦婉只是笑,她很明白秦桓,秦桓素日里温润如玉,也的确是个礼贤下士、勤政爱民的好太子,但他另一面,自然也有身为太子的手段。秦仪这次想杀自己在先,在画舫上引出了那样大的动静,更不说太子妃怀有身孕,一旦受惊动了胎气,那可非同小可。这样两件事一出,秦桓怎会放过秦仪?
是以,秦婉让小横给卫珩传信,让他不管如何都不要异动,免得给人抓到把柄。以秦仪的为人,想要抓到把柄不容易,但可怕的是他身后还有个秉性阴毒的温一枫。
慢慢的摩挲着自己的下巴,秦婉低声笑道:“只怕,我这位三哥哥就要沉不住气了。”如今秦仪远非前世可比,前世之时,秦仪一直立于不败之地,也从未有过这样被皇帝下旨削爵的情况,陆妃也从未被贬。所以前世的秦仪一直是十分从容,他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在秦桓被圈禁之后更是如此。
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他是个蠢钝之人的事实,如今流言对他这样不利,他迟早会露出自己的狐狸尾巴。这样想着,秦婉又低下头去看书。紫苏旋即出去叫了几个二等侍女来,众人一起动手,将装着丹参鹿茸的锦盒给纷纷搬了下去。各色锦盒只留了寥寥数个,秦婉搁了手中书,笑道:“你二人都将这东西留下,相比是顶好的。”
安国公府送来了自暖杯,博阳侯府也是一双犀角筷,剩下几样,也不过是看着好看罢了。因秦婉体弱,受不得大补,是以各府送来的补品还不如这些看着精巧的小玩意儿。直到翻到了最后一个,那盒子很小不过秦婉的一个巴掌大,其中盛着细密的棉絮,轻轻摸一摸,倒像是生出了暖意来一样。
老妈妈看了一会子,讶异万分:“这物件,仿佛是火蚕绵?”她也不十分确定,只记得当年在王妃大婚之时,卫夫人曾经送过火蚕绵给王妃,只是数量很少。偏偏秦婉出生后体弱多病,每每吹起风来必定着凉,王妃便用火蚕绵给郡主做了襁褓,而后郡主便再未在天气冷下来的时候再害过病了。
秦婉细细看着这轻薄的棉絮,她听说过火蚕绵,这是极为保暖的物件,说是以炎州火蚕所吐的丝制成,只需用一两,便能让棉衣温暖无比,若是再多,便灼热逼人了。此物到底难得,秦婉也并未见过:“这是谁送来的?”
紫苏忙看了一眼礼单:“是夏姑娘命人送来的。”
大熙极重家世,夏家也是大熙的世家之一,是以夏昭华有如此手笔并不稀奇。看来,她是知道自己险些落水,怕是被河水寒气伤到了,这才送自己保暖的火蚕绵吧。
念及此,秦婉抿出一个笑容来:“夏姑娘有心。”又命人拿了纸笔来,亲自写了信表示感谢。
*
如今腊月,为了采办年货,是以街上人格外多。茶肆酒楼里也有不少人正在吆朋喝伴,说笑着今日要去风月楼瞧一瞧那位春儿姑娘。
一个小厮飞快的闪进了三皇子府的后门,一路到了书房,秦仪早已等在了其中,见其回来,忙问道:“如何?他怎么说?”
流言接连传了好几日,秦仪本想等它自己散去,谁想越传越烈,他愈发坐不住,只能求助于温一枫,盼着他给出个解决法子来。
“温大人说,如此时机,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小厮忙回答,又向秦仪打了个千,“三爷还是要赶紧决断才是。”
这些日子,秦仪可谓是受尽其扰。他的确是在风月楼包了姑娘,但这件事,只有他最亲近的内侍才知道,连王妃都从不知晓。但现在,也不知是谁,将这件事散了出去,闹得如此沸沸扬扬。纵然男子风流并非罪过,但他是皇子,是世上最尊贵的大家之子,只要他愿意,后院里养几十个侍妾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偏偏要自甘堕落去跟下九流的妓/女搅在一起。
即便是不说,秦仪也知道父皇对自己很失望。
“那温一枫的意思是”秦仪抿紧了唇,问道,“要我杀了春儿?”
“是。”小厮颔首,“温大人说,三爷和春儿的事,除了您和身边的内侍,还有谁知道?三爷平素行事如此隐秘,每次见春儿,都是将她接出来而非自己前去。如果不是那丫头自己嘴巴不紧,将此事倒了出去,三爷也不会陷入如此局面。”小厮越说越觉得有理,“况,温大人还说,纵然现下杀了春儿确是风险很大,也容易惹人怀疑,但只有死人才能永除后患,其中利害,烦请三爷自己权衡一二。”
“要本王自己权衡,要他来又有何用?”秦仪语气十分不善,想到头一次遇见春儿的时候,她风情万种的样子,让秦仪好不沉醉。王妃很好,只是秦仪所喜欢的,并不是像王妃一样温婉的女子,而是热烈如火的姑娘。所以一直以来,秦仪和王妃都是相敬如宾,外人看来自然是感情笃深,但秦仪并不喜欢王妃。
他很喜欢张扬的春儿,但若是为了她,让自己被父皇厌弃温一枫所言不假,唯有死人,才能彻底让人放心,才能彻底为他保全秘密。
那小厮本就是温一枫的心腹,从三皇子府回去,便径直回了温府。温一枫立在书房之中,正给一株盆栽修剪枝叶,见其回来,才笑盈盈的问道:“话都带到了?”
“带到了。”小厮回答,温一枫微微一笑,“既是带到了,那咱们就等着看好戏吧。”
“小的有一事不明,还请大人告知。”心腹小厮沉默半晌,还是问道。他的确不懂自家大人到底在想什么,数年前,温一枫便向秦仪投诚,几年间一直是秦仪的智囊,提出了许多政见让秦仪呈给皇帝,使其得了皇帝的青眼。但现在,自家大人何以给秦仪出这等馊主意,让他杀了春儿,将自己抛上风口浪尖?
温一枫笑着看他一眼,重新拿了银剪剪去盆栽的枝叶:“我不是早就告诉过你,良禽择木而栖吗?”又犹似喃喃自语,“我不过提了一嘴,还阐明了利害,他却犹似抓住了救命稻草,非要作死。如此蠢钝且目光短浅的人,我还害怕他把我给拖累死。没用的东西,剪掉就是了,留着白白浪费养分。”他用力剪掉一根枝丫,懒洋洋的笑道,“况且,他对和宁郡主下手的事,真以为我不知道?”
小厮骤然一惊:“大人真的喜欢和宁郡主?”
“你以为咱们这位小郡主是善茬吗?如今这闹得沸沸扬扬的事,势必是她的手笔。”温一枫抿出一个诡秘的笑容来,“我自然是喜欢她的,我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