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旧时堂燕-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矩一噎,气急反笑道:“我辛辛苦苦把你送出洛阳,你就这么点定力。。。。。。辜负了我的一番心血,还好意思回来讨赏咯?。。。。。。就是你不回来,我在洛阳,也什么事都不会有!”

    “是,”云朔平静地看着云矩,“或许你是什么事都不会有。。。。。。但我的担心,也并不会因此而少半分。”

    云矩一噎,摔了袖子就要走人。

    云朔静静地看着她的背影,冷不丁没头没尾地来了一句:“五哥,虽然我有种种不尽如你意之处,但是我能做的、我可以为你做的,不会比别的任何一个人少。。。。。。你就不能,开诚布公、敞开心扉地与我谈一谈么?”

    云矩脚步一顿,脸色变了,回头质问云朔道:“什么别人?。。。。。。什么‘敞开心扉’?’

    云朔慢慢地走上来,一字一顿地对着云矩道:“左岫然。。。。。。还有,塘栖左氏与皇贵妃娘娘的渊源。。。。。。”

    云矩一惊,愤怒地瞪大了眼睛,怒不可遏道:“。。。。。。你调查我?”

    云朔眼疾手快第抓住云矩挥过来的手,定定地看着云矩愤怒的发红的双眼,格外认真道:“。。。。。。我只是关心你。。。。。。如果你愿意坦诚地直接告诉我,我也不想从别人口里知道与你相关的事。。。。。。”

    云矩气得笑了出来,冷笑着反问云朔:“所以,你是在指责我不够坦诚么?。。。。。。好吧,我明白了。。。。。。那么,你又想知道些什么?。。。。。。是不是要我把祖宗八代的是是非非纠纠葛葛都要与你交代个清清楚楚才算完。。。。。。”

    云朔捏紧云矩的手,死死地盯着她的双眼,着急道:“我只是想知道,那天行俨究竟与你争执了些什么?又为什么突然提出要跟我去青州,后来怎么又突然病倒了?。。。。。。这一切之间,究竟又有没有什么关系?!。。。。。。我在青州,恍若一个聋子瞎子般,什么事情都是最后知道的那个,赶回来以后,也是什么都已经来不及了。。。。。。”

    “。。。。。。五哥,我也不敢奢求别的,可是我愿意把自己所有的一切对你坦诚以待,只要你想知道的。。。。。。那么,我可不可以也,冒昧地给你提个要求。。。。。。下次你或行俨有了什么事,也顺带着通知我一句,好不好?。。。。。。哪怕就只是随随便便捎来的一句话。。。。。。”

    云矩定定地看着云朔急得发红的双眼,呵地一声冷笑了出来。

    云朔咬紧牙关,执着地看着她

    云矩讥嘲道:“可真是感人至深的一段剖白啊。。。。。。黔南王如此厚爱,本王听着都要羞愧死了。。。。。。”

    “不过,黔南王怕是贵人多忘事了。。。。。。您带着温宪去青州的时候,难道告知过本王哪怕一句半句的么?

    云朔一愣,继而迅速地回答道:“五哥若是要见她,我立马就派人送温二小姐去颖川王府。。。。。。”

    “不必了,”云矩冷冷地抽出自己的胳膊,呵呵笑道:“要是再闹出了什么事,本王可担当不起。。。。。。人还是黔南王自己留着吧!”

    “至于行俨。。。。。。你既然这么想知道,本王便也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他的事,和你,半点关系也没有!”

    云朔僵在当场。

    云矩自顾自地发泄完,也不去看云朔神色,径直走了。

    ——————————————————————————————————————————

    待到东宫,里面已经彻底被慧帝的人控制住了,云矩面无表情地走进内殿,东宫太子正自顾自地在里面抚琴而歌,奏的是秦王破阵乐。

    云矩站着听了一会儿,缓缓开了口:“太子殿下,还是先过来听旨吧。。。。。。”

    东宫太子停了抚琴的手,抬起脸,看着云矩,忍不住笑了出来:“小五。。。。。。怎么是你?你这是。。。。。。也被父皇给算计进去了啊哈哈哈。。。。。。”

    明知故问。。。。。。云矩心中暗恨,也懒得去搭理东宫太子,自顾自地去展开圣旨,作势要念了。

    东宫太子起身,走到云矩面前,抓住了她要展开圣旨的手,轻轻道:“难得还能再见一面,你又何必着急,不妨先叙个旧再说。。。。。。”

    云矩合上圣旨,不动声色地看着东宫太子,反问道:“。。。。。。我们之间,难道还有什么话好说的么?”

    东宫太子低头一笑,淡淡道:“不必如此戒备嘛。。。。。。本宫知道,背叛的人,不是你。。。。。。”

    “你自然知道。”云矩面无表情道。

谁可怜() 
“你自然知道;”云矩抖了抖圣旨;面无表情道;“。。。。。。我可是从来都不认为;你给我的那块佩玉;能真的有什么用!“

    东宫太子听得笑着坐倒在了地上的软毯上;揉着肚子气喘吁吁道:“不不不;原来,原来是真的有点实际用处的。。。。。。本宫是指,是指季成轩死之前。。。。。。后来嘛;后来不是老季死了么,韩永那孙子害怕,就偷偷去向父皇投诚了。。。。。。别说是你;就是本宫;拿着那块佩玉,也起不了什么实际用处来了啊。。。。。。”

    云矩冷冷地俯视着笑得癫狂的东宫太子;面无表情道:“你纵容季成轩作祸那么久在先;落到今日这地步;遭受众叛亲离;可也并不算得上是如何无辜。”

    “天真!”东宫太子不笑了;嘲讽地仰视着云矩;回道,”你以为父皇真的会在乎区区一个。。。。。。”

    话到一半,东宫太子又突然泄了气;无趣地摆了摆手;百无聊赖道:“。。。。。。算了,等你哪天到了哥哥这位子,你就能懂咯。。。。。。”

    “不过,”东宫太子说着说着,又忍不住自顾自地笑了起来,“只怕小五你命不好,哥哥我就是把位子腾出来,也轮不到你来做了。。。。。。”

    “。。。。。。听说黔南王这次在西北立了大功?又刚刚好回来的这么及时?。。。。。。真是不得不服气啊,我们几个里面,最聪明的,原来竟然是他。。。。。。真是真人不露相啊。。。。。。一个娼/妓的儿子,父皇还真觉得他也能担当得起国之大。。。。。。”

    “你想说什么,就直接说吧。。。。。。”云矩面无表情道,“不必如此遮遮掩掩,含沙射影的。”

    东宫太子被云矩给打断了牢骚,也不着恼,轻笑着抬起头,望着云矩道:“本宫想说什么,小五心里不是该已经有数了么。。。。。。那块玉佩,是怎么到即墨王手里的,想来小五你自己比谁都清楚。。。。。。不过,即墨王又为何会想到去用那块玉的呢?”

    东宫太子看着云矩,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事到如今,不管知情的还是不知情的、认为本宫是真造反的还是认为本宫是‘被造反’的。。。。。。所有所有的人,都会觉得,是你颍川王背叛了大势已去的东宫太子,借助本宫对你的信赖,策反本宫的手下也好,假传本宫的训令也罢。。。。。。大家都认为,那是你颍川王做的。。。。。。”

    “那么,本宫可否友善地询问一下这位‘被背叛’的颍川王殿下。。。。。。身为一个所谓的‘背叛者’,你觉得你自己。。。。。。又是被谁给背叛了呢?“

    云矩顿了顿,也笑了:“二哥是觉得。。。。。。是黔南王提醒的即墨王么?是黔南王告诉了即墨王,我身上有块佩玉,是太子殿下您给的信物?“

    东宫太子轻笑道:“。。。。。。本宫不是一个多话的人,想来小五你,也不是。“

    “而那一日在场的。。。。。。也只有我们三个,不是么?“

    云矩一顿,眉毛一扬,缓缓地笑了。

    东宫太子偏过头来,审视着云矩,面无表情地问:“。。。。。。你在笑什么?”

    “我笑你,”云矩好整以暇地笑着回道,“太过刚愎自用。。。。。。到了如今这一步,都还不肯承认自己的失败。。。。。。”

    东宫太子缓缓地站了起来,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道:“哦?。。。。。。说来听听。。。。。。”

    云矩索性收了圣旨,倾身过去,逼视着东宫太子的双眼,轻嘲道:“。。。。。。都到现在了,二哥都还觉得,是小八背叛了我。。。。。。而不是,寿春王背叛了你么?”

    东宫太子的脸有片刻的狰狞。

    过了半晌,东宫太子又缓缓地笑了起来,那笑容,却也实在称不上有多大的善意。

    东宫太子附在云矩耳边,如毒蛇一般,嘶嘶吐着毒信子:“诚然。。。。。。本宫也知道,小九也有背叛本宫的可能。。。。。。不过究竟是黔南王还是寿春王,于本宫而言,又有什么区别呢?。。。。。。倒是小五,可别自视太高,再冷不丁栽个跟头咯。。。。。。”

    “不会的。。。。。。”云矩笑着摇了摇头,像在给一个牙牙学语地孩童讲道理一般,温柔耐心地解释道,“因为我很确定,背叛的那个人一定是寿春王。。。。。。毕竟我们两个里,输的那个人一直都是你。。。。。。不是么?”

    东宫太子脸色蓦然一变,狠狠地上手扯住了云矩的衣领,森森道:“。。。。。。你在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云矩被东宫太子拎着,依然笑得难以自抑:“我说。。。。。。你在我心里,不过就只是一个手下败将罢了。。。。。。如果我们两个里有一个人被背叛了,那个人,就一定会是你,而不是我。。。。。。一直都是如此,这次也会是!”

    东宫太子愤怒地收紧了手劲。

    云矩抬起手中的圣旨,轻蔑地看着东宫太子,轻笑道:“二哥,你已经被废了。。。。。。不过也才只是被圈禁而已。。。。。。父皇还没下令要鸩杀你,你猜,如果废太子心怀怨恨,打伤了来宣旨的颍川王。。。。。。父皇他,会不会更改心意?”

    东宫太子松开手,一把抢过云矩手中的圣旨,匆匆看罢,仰天大笑。

    连道三声好之后,东宫太子收了笑,怨毒地看着云矩,冷冷道:“颍川王可也别太过得意了。。。。。。本宫在冷宫收拾好了,且等着你呢!”

    云矩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轻轻回道:“。。。。。。那你还不如,直接到下面去等着快一点。”

    ——————————————————————————————————————————

    慧帝三十年,五月十七,东赫、华新等逆臣鼓动东宫太子,趁慧帝重病卧床之机发动政变,东赫领禁军右副翼、华新率五城兵马司之东、北两部,同时起事,杀向皇城,未料,此计遭五城兵马司副指挥使韩永抢先告密,叛军逆党被早有准备的慧帝一网打尽,黔南王、即墨王、颍川王在此役中协助慧帝,共立大功,因叛党之首华信最后被逼至东阙门自刎,故而史称此变为“东阙门之变”。

    东阙门之变后,慧帝亲书诏令,上告宗庙,正式废弃了自己即位以来册封了将近三十年的中宫皇后所出的嫡长子裴云冕的太子之位,同年同月,又立刻以青州卫与镇北军作战有功、为大庄开疆扩土三百余里、降伏西北十数小国俯首称臣、岁贡献礼为由,加封慧帝八子黔南王为超一品亲王,亲赐封号为“越”。

    慧帝三十年,九月,蓟州王带着妻室家小赴洛,参与了已经被推迟近六月的长子裴行渐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柳咮之女柳书澄的婚礼。

    云矩原本与柳咮定的是三月大婚,可三月的时候云矩大病初愈、裴行俨独自北上,事情一桩连这一桩,一件连着一件,眼看着做什么都合适,就是不适合办婚事,柳咮便很有眼色地主动表示了,家里更希冀多留女儿几天,双方极有默契地,同时把这件婚事暂且搁置了一下。

    这其中自然也有,季成轩案后,东宫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前朝后宫的形势瞬息万变,柳咮为人谨慎而逐利,对是否要与和颍川王府如此亲近的蓟州王家结亲一事尚且存了观望的态度。

    好在,如今虽然太子被废了,颍川王的立场却也没有出什么大岔子,虽然其背主捅刀的行径让众人在心里多多少少犯些嘀咕,对他或有些不耻,但柳咮一向是个讲究实际的人,如今黔南王明显在诸皇子中独树一帜、风头最盛,还先一步封了亲王,而这位新封的越亲王对颍川王又是明摆着的亲近,柳咮自然没什么好不满意的。

    蓟州王上了折子赴洛,同行的自然还有蓟州王妃于紫筱与蓟州王嫡幼子裴行追,就连云矩托付到蓟州去的儿字裴行俨,也被提溜着带了回来,这已是近五年来云矩身边的亲人们聚的最齐的一次了。

    众人互相契阔罢,于紫筱先拉着赵宁杨走了,说是要去一同下厨,行追拖着行俨去外面看天看地看星星,蓟州王则二话不说,拉着云矩就要去“比划比划”,说自己是从一见面起就憋着忍了好久了。。。。。。行渐站在一旁笑而不语地观战,眼瞅着自己父王被五叔收拾了个齐齐整整。

    过了近百招,蓟州王还没有打过那股痛快瘾,还要再来,被中途不知何时过来兴致勃勃地观战的蓟州王妃于紫筱给拦住了。

    于紫筱小官之女出身,慧帝九年小选入宫,被温禧皇贵妃看上,收入清溪宫,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依靠其之貌美伶俐,七窍玲珑心,一步步爬到了清溪宫大宫女之位,成为了温临溪当时极为倚重的几个心腹之一。

    于紫筱容貌端庄秀丽,性子伶俐和善,更为难得是,她虽限于出身,学识不丰,对很多事情的解读与看法,却很是不俗,温禧皇贵妃喜爱她,曾动过把她赐给云矩的念头,不过于紫筱本身是个极有主见的女子,她待云矩,只有主仆之情,而无半分男女之意,自然,她也看得出来,云矩待她亦然,故而于紫筱略一思索,便毫无避讳地对温禧皇贵妃坦言了自己的心思,只道恳求皇贵妃娘娘垂怜,只等慧帝十四年后,允她归家自行婚配。

    大庄建立时,太/祖忧民生凋敝,念百姓们婚姻之不易,曾定下律例,小选入宫的宫女们,待满五年后,若家中父母仍担忧惦记,而本人确也不愿再长留深宫者,可放其归家,自行约下婚姻。

    可是即便如此,于紫筱十五岁入宫,待得慧帝十一年温禧皇贵妃想把她作为未来的教习宫女,

    当下的大宫女赐给云矩时,她业已一十有八了,温禧皇贵妃作那般考量,未尝没有怜惜于紫筱空负容颜,年纪日长,恐她最后再虚度了韶光的意思,于紫筱拒绝后,温禧皇贵妃也没有勉强。。。。。。

谁无辜() 
于紫筱拒绝后;温禧皇贵妃也没有勉强;只是心里;未免颇为为她惋惜。

    要知道;真等到慧帝十四年的放归;于紫筱就已经熬到双十年华;是彻底的老姑娘了。

    那时候的所有人都没有留意到;被寄养在清溪宫里的皇长子裴云啸,早就已经偷偷惦记上了人家紫筱姑娘。

    于紫筱拦住蓟州王,嗔怪了他几句;撵他们一行去洗漱用膳。

    蓟州王一脸憋屈地去换衣服了。

    云矩笑着停了手,问于紫筱:“姐是怕我一会儿输了脸上难看么?”

    于紫筱与裴云啸大婚前,温禧皇贵妃为了抬举二人;特意将于紫筱收为义女;还求着慧帝将她封为了清河县主,自那以后;云矩有时候私下里开玩笑;便会这般唤她。

    于紫筱也笑了;反问云矩:“那么;公子你会输么?”

    云矩摇头;笑而不语;转而考校一旁的行渐道:“。。。。。。渐儿怎么看?”

    行渐在旁琢磨了一下,两边都是敬爱的长辈,说偏了谁;面子上都过不去;最后只好在心里估摸着折了个中间值,犹豫道:“依孩儿之浅见,三百招之内,父王无翻身之地,三百招之外,王叔恐气力不济。。。。。。”

    蓟州王飞快地换完衣服从里面出来,恰好听到这一句,一拍大腿,哼笑起来:“真不愧是本王的好儿子啊,还真是给本王留面子。。。。。。”

    行渐脸上不由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