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这种想法就不会说出来了。
楚恪宁还是没机会睡觉,忙活了一番,已经到了午膳时间,皇上回来用膳,一起吃了皇上又去忙,她这才睡了一会儿。
如此两三天,皇后到底想怎么做,后宫的人全都明白了。人也清点的差不多了,报给了楚恪宁。
果然如她所料,宫女和嬷嬷们多余的不太多,唯独太监多了很多。当然,内务司开始统管一切,重新整顿,太监们重新调派,又抽调去了一部分的人手,但如果按照楚恪宁的安排,到底还是多了很多。
因为先皇的时候,后宫曾经放出去了一大批的宫女和嬷嬷,昏君后宫的那几个婕妤宫殿,还有贵人、美人,但凡是昏君接触过得,大约都放出去了。之后先皇并没有重新选美,往宫里选人。
而太监是没放出去的,原本有多少便是多少,而之前昏君是想要让太监掌管后宫一切的,所以进了不少的人。
楚恪宁这几天也想好了,多的这些太监们,就在后宫种花种树种药材好了,后宫地方大,尤其是冷宫那边一大片,全都是荒芜的,野草丛生。将那些地全都种草药,宫里的一些药草就可以自给自足,节省开支。
后宫偌大,偏远一点的宫殿,让这些太监们去清理打扫,每个宫殿维护的只四个人就够了。
这些空置宫殿的太监、宫女、嬷嬷们除了打扫宫殿之外,还要自己做点事情,或者种花种树,或者做针线活,或者织布绣花,干什么都可以。然后他们的成果会展示出来,按照市价算出每个宫殿每个月的进项是多少。
不给定任务,只是排名次,前十名的月底每人奖励二两银子,提前一个月放出宫去,这样如果一年都是某个宫殿里的人,那么他们这个宫殿的所有人,便能提前一年出宫。
这是愿意出宫的,不愿意出宫的,便提前一个月退养。给这些人全都定了年岁,太监就是六十岁退养,嬷嬷就是五十五岁退养。就退养在宫里好了,横竖后宫大得很。
几天便将这些事情定好了,不用说后宫的人没有不觉着新鲜的。这既然是皇后娘娘的意思,后宫的人便没有不当回事的,赶紧的忙碌了起来。
第203章()
南书房。
这天韩耀庭用过了午膳,才回来坐到御案后面,太监进来禀报:“齐国公世子回来了。”
韩耀庭忙道:“传。”
十天前唐奕时递上来一份详细的折子,将河间府的事情禀报了。齐王的兵马没有出青州,这一次的层层阻击就没有进行,唐奕时在河间府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来查囤积军粮的事情。
查的也很清楚,就是河间知府华济宁收到户部尚书梁启明的亲自书信,才这么做的,书信虽然烧了,但唐奕时将华济宁拘押之后,华济宁自己招供,梁启明是写了书信的。
韩耀庭当时的回复,叫唐奕时将华济宁押解进京。
唐奕时大步走了进来,跪下去道:“臣唐奕时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韩耀庭道。
唐奕时站了起来,躬身道:“皇上,华济宁已经押解进京了,昨晚上进的城,因着晚了便没有进宫禀报,直接押到了大理寺,今早上皇上上朝,因此到现在才来禀报。他的家人也随同来京。”
韩耀庭微微蹙眉:“家人?”
唐奕时忙道:“皇上并未有关押、押解家人的旨意,只是他们非要跟着,一开始还驱赶了两天,不过就是跟的远了点,但还是跟着进了京。臣原本是要”
韩耀庭摆了摆手道:“那就不要管了”顿了顿:“大约是想跟着来京里走动走动,华济宁的女儿和皇后以前还颇有交情,也许想求情。”
唐奕时点头,他也知道,华家人跟着进京,就是想走动找人帮着求情的。
“华济宁交代了之后,臣搜查了他的书房,并没有找到任何一点和梁启明来往的书信,华济宁自己也交代,看过之后便马上烧掉了。但是,囤积军粮的命令是华济宁亲自下的,囤积军粮之所,臣也查明了,是华济宁府衙中的一个文书的老家宅子,离沧州三里,正好就在官道旁边。倒是真方便。”
唐奕时说着道:“一应的物证、人证,全都按照旨意交给了大理寺,华济宁也关押进了大理寺中。”
韩耀庭皱眉想了一会儿,问道:“你问没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唐奕时道:“臣在审讯中问过几次,一开始华济宁并不说,后来交代的多了,大约也没所谓了,才说了。因觉着他是钱逸阳的亲戚,先皇虽然没当即处置他,但那只是先皇不愿意才登基就杀伐过重而已,过一两年,必然也会寻理由治自己的罪的。这是其一,其二,先皇病重,朝廷的局势”
说到这里停顿住了。
韩耀庭道:“只管说。”
唐奕时便道:“华济宁的糊涂心思,想着先皇若是驾崩,皇上即便不登基为帝,也是辅政王爷,小皇上还是婴孩儿,自然一切都是您说了算。钱逸阳是陷害老王爷的人他料想您登基掌权,必然会进行一次杀伐立威,他觉着他这一次跑不掉。”
韩耀庭摇了摇头,道:“让大理寺整理案卷,理顺了报上来,便可处置了。”
“是。”唐奕时躬身道。
韩耀庭想了想,道:“六部中有五部现在都缺人手,唯独兵部倒是人员齐备,不过朕知道你对兵事有研究,还是去兵部,历练历练。”
唐奕时大喜,忙跪下道:“臣谢主隆恩。”
对于这些侯门子弟,大部分的皇帝都是弃之不用的,因为很多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想法,就是侯门勋贵中出来的都是一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除非是特别出众出彩的,才能被重用。
河间府知府空缺,这是个比较至关重要的位置,皇上马上传来了吏部官员,询问谁合适。
从对这些官吏的熟悉和选拔中,也能看看吏部有没有合适的人,能擢升一下。
坤宁宫。
楚恪宁起来没多久,一个宫女进来禀报道:“娘娘,外面有罪臣之女华锦妮求见娘娘。”
楚恪宁想了想道:“传。”
华家的事情她已经知道了,几天前韩耀庭收到了唐奕时的折子,确定了华济宁有罪,便和她说了,因为韩耀庭也知道,华锦妮和她关系不错。
楚恪宁也想到了,华家人很可能会跟着进京,毕竟,他们在京城也认识一些人,就算是没把握,但是希望能走动一下找人帮忙求情,这也是基本的,任何人都会这样选择。
那宫女出去禀报,毛豆马上就上前一步要说话。
香豆突然咳嗽了一声,毛豆咬住了嘴唇,又退回去了。
楚恪宁原本还在琢磨华家的事情,看见这两人如此,便知道有事,对还在屋里的其他两个宫女道:“你们去前面找一下成公公,询问一下皇上有没有见河间知府华大人。”
两个宫女躬身道:“是。”出去了。
楚恪宁这才看向了香豆她们:“你们几个做什么?鬼鬼祟祟的?”
毛豆刚刚就想说,但是被香豆的眼神拦住了,只能闭上嘴,现在皇后动问,她哪里忍得住,上前一步撅着嘴道:“娘娘,华姑娘进宫,外面传话的嬷嬷已经传到了奴婢这里,奴婢本想先问问香豆姐,因为皇上吩咐过奴婢几个,叫奴婢们照顾好了娘娘,不要让娘娘太劳神奴婢还没和香豆姐说完,不知道是谁又找了馨子,馨子就直接来禀报了。”
香豆忙道:“也有可能是跑腿传话的多传了一遍,这也没什么。”
毛豆就哼了一声。
楚恪宁半天没说话。后宫里这种索贿跑腿的事情肯定不少,从宫门口到后宫这边,估计都有几套熟悉的路数了。华锦妮也是官宦女儿出身,不会不懂,而且应该是很自然的就掏银子,请人一定将话传到自己面前。
陋习很多,但也只能一点点的改,想要一下子全都消灭各种陋习,不是很容易。便道:“知道了香豆,你找个时间,出宫去一趟,回府里把卓妈妈找到,让卓妈妈问问府里的那几个妈妈们,谁愿意进宫来。”
想了想道:“宫里什么规矩,她们这些王府的妈妈们应该还是清楚的,如果有家的,不愿意来就在府里好了。不过再过几个月,王府那边会去住别的主人,跟她们都说一下。其他的,本宫在想想,也许制度规矩的可以改一部分。”
香豆忙答应:“是。”
“今天就别去了,不要让人觉着你们告了状。”楚恪宁说着看向了毛豆:“香豆、甜豆现在已经比较稳重了,你年纪小,多看看她们的做法。虽然你们几个是跟着我进宫的,自然更亲近一些,但是后宫人多,本宫也没办法所有的事情全都让你们做,身边是需要其他人的,所以你还是要和大家搞好关系。你们几个,不要被人联手排挤才好。”
毛豆忙答应:“是,娘娘,奴婢知道了。”
说的这一会儿话,去前面询问的那两个宫女先回来了,道:“娘娘,成公公说,皇上没见华大人,华大人直接就被押到了大理寺。”顿了顿又道:“只是听齐国公世子禀报了河间府的情况,然后便让齐国公世子进兵部了,任兵部佥事。”
楚恪宁道:“知道了。”
宫女便退到了一旁。
去传华锦妮的宫女也回来了,进来禀报,楚恪宁叫进来。
一会儿,华锦妮进来了。模样没变,但是装扮却已经是大变,穿着一件素青色细布长裙,头上包着包头,并无任何头饰,身上手上也是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戴,进来连头都没敢抬,低头进来,便跪下磕头:“罪臣之女华锦妮,叩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楚恪宁道:“平身,赐坐。”
华锦妮没敢马上起来,之前去传她的那个宫女端了锦杌过来,放在了下面,然后过来轻声道:“娘娘赐你平身坐下。”
华锦妮跪着伏地,颤声道:“娘娘恩宽海量,罪臣之女不敢放肆。”
“没事,起来坐下说。”楚恪宁示意搀扶一下,那宫女便伸手将华锦妮搀扶了起来,坐下了。
华锦妮很拘谨,依然是不敢抬头,好像没法面对如今的皇后娘娘,只坐了锦杌前端一点点的地方,浑身都僵直的,只头抵着,看着她前面的地,声音微微颤抖的道:“罪臣之女求见皇后娘娘,是因为,因为罪臣之女的父亲,其实是胆小之人,实在是被梁启明等人蛊惑,才做了罪大恶极的事情,他求娘娘看在娘娘仁慈宽厚,求您能在皇上面前求情,饶了罪女的父亲。”
说着便又跪下了,伏地哭了起来。
楚恪宁叹气,道:“香豆,把华姑娘搀扶起来,给个手绢擦擦。”
香豆和毛豆上前将华锦妮重新搀扶起来,给她自己的手绢,华锦妮不敢要,低头从自己袖子里拿出来一张细布手绢,给香豆用头碰手,表示感谢。
第204章()
等华锦妮止住了哭声擦了眼泪,楚恪宁才道:“关于这件事,皇上和本宫也说过了的,首先,皇上没打算株连谁,另外,皇上的处置只限于这件事而已。”
华锦妮终于鼓起勇气抬起头来,看着她道:“娘娘”
楚恪宁道:“华大人做错了事情,就要承担后果,任何人都是如此。”
华锦妮嗫嚅着,半天声音很低的道:“父亲身在局中,一时不查听信了一些人的挑唆之言”
“你说的这种情况,皇上也会考虑进去的。”楚恪宁道:“锦妮,事情的来龙去脉只要查清楚了,那么皇上会跟根据情况定夺的。别的本宫没办法说,但是皇上宽厚,处罚不会选择最重的。”
华锦妮其实早听懂了,她也知道这种可能性很小。
自己的父亲所做的事情,相当于谋反,任何朝代的皇帝最恨的就是谋反了,对于谋逆的惩处,轻的都是杀头抄家,遇上狠点的皇上,株连三族九族都有。
只是,既然这么不容易的进宫了,还见到了皇后,她当然希望能说的更多,希望皇后能亲口说出来,在皇上面前求情的话。
低着头咬着嘴唇,过了一会儿才道:“父亲实在是糊涂,梁启明那些人也实在厉害,他们在京城,有些话说出来叫人不得不信”
楚恪宁道:“家里的情况如何?是家中所有人都跟着来了吗?”
华锦妮点头:“是啊父亲如此,我们还能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全都跟着来,若是不管皇上如何处置,我们好歹全家人都在一块儿。”说着,又有了哭声。
楚恪宁道:“你回去劝劝你的母亲。”
华锦妮听出来了,而且确实,她想要说的话其实都已经全说了,但皇后也说的合情合理,她虽然想说好歹看在以前是好友的份上
但这话却着实开不了口,她和当时还是楚大姑娘的皇后娘娘,真的算好友吗?现在华锦妮自己都不敢肯定。
只能站了起来,磕头下去:“罪臣之女告退,愿皇后娘娘福泽绵长,身体康健。”
“去。”楚恪宁道。
看着她起身退了出去,过了好半天,楚恪宁才叹了一口气。
这也真的没办法,她不可能给华锦妮做什么保证。她父亲做了错事,自然需要承担责任,要做出处罚的是皇上,楚恪宁又没有看见过整个事件的卷宗,也不知道律法是如何规定的,她真的没法清楚的告诉她,你父亲会没事的。
只是当然心里也不好受,尤其是想想刚刚华锦妮的样子,实在也是可怜。家人被牵连至此,华济宁的这个糊涂犯得可真是代价太大。
又过了两天,大理寺将唐奕时查的河间知府华济宁囤积军粮的案子理顺,人证物证俱全,送到了御前。
韩耀庭看了看,道:“大理寺根据律法,建议判华济宁流刑一千里。朕看卷宗,人证中有人交代,梁启明曾经专门请假三日,偷去河间府说服华济宁,华济宁被其所惑,且之后认罪态度好,交代的清楚。朕认为可以酌情减免,流刑便罢了,下狱五年,其家人族人不株连。”
皇上是轻判了的。
朝堂上,听了皇上的判决,大理寺主查此案的赵永进磕头道:“臣遵旨。”起身领命,准备就按照这个办。
都察院左都御史突然就出班奏报:“臣有本上奏。”
按照正常的,韩耀庭道:“讲。”
那都察院左都御史停顿了一下,声音突然的高了一些,道:“皇上,罪臣华济宁的家人随同罪臣一起进京,前日罪臣之女曾经进宫面见皇后娘娘,今日罪臣华济宁便得恩宽,如此轻判,臣以为,皇后娘娘已经是后宫干政了,请皇上下旨斥责!”
韩耀庭原本已经在想其他的事情去了,万万没想到听见了这些话,吃惊的抬眼看下面。
“皇上,臣附议!”立刻有都察院的下级御史站了出来道:“大理寺还在审理华济宁一案,无关人都该避嫌,但皇后娘娘这个时候接见华济宁之女,已经是越权。华济宁之女求见皇后娘娘,必然不是为了叙旧,必然是为罪臣求情。皇上今日轻判,实在有听信皇后娘娘求情之嫌,皇上,娘娘这是干政,皇上必须责罚!”
韩耀庭的怒火都冲上了头顶!
他当然知道为什么这些官员突然将矛头指向了皇后不,不是突然,对自己来说确实突然,但这些人背地里说不定已经商量了多长时间!
还是后宫的问题。
后宫如果只有一位皇后娘娘,皇上不在纳其他的女人进宫,这些人就失去了一个最快建立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