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是你这个劣仆杀主,竟然嫁祸旁人,还不快把他给我带回去!”许大人勃然大怒,立刻指挥皂隶动手。
天色已晚,黛紫色的夜幕笼罩半边破败的顾家,一轮残月,风声萧败。
“慢着!”赵长宁心里却灵光一闪,她上前一步道,“不对,你还是在说谎!”
顾福苍老的声音平静又低沉,宛如夜幕里的一丝风声,消散在风中:“大人既然知道知道小姐的尸首在哪儿,又何必再找真正的凶手。知道尸体在哪儿的人,就是杀老爷的人!大人心里最清楚”
说罢他后退一步,又笑起来:“死得好,个个都死得好!”拍着手,好似又神志不清了起来,“噫!都死得好,就是我杀的!”
徐恭则很纳闷:“大人,究竟哪里不对啊?”
长宁难以抑制心中的震撼,知道尸体在哪儿的人就是杀害顾章召的人!顾福指的人是她,但是只有她知道,其实应该是那夜告诉她线索的人。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又为什么要帮她!难道真如顾福所说,他就是杀害顾章召的人?
她回过头,淡淡地道:“他说人是我杀的。”
“啊?”许知县没有反应过来,“大人说笑了,人怎么会是大人杀的。”
“怕他是装疯卖傻不肯说出真相吧!”徐恭反应过来,撸了袖子,“大人别怕,我去逼问他。”
“你瞧他这个样子,你逼死他也问不出来。”赵长宁阻止他,又问,“证词写下来了吗?”
现在手里握有的证据,已经足够推翻陈蛮的定罪了。
“写下来了。”徐恭立刻捧给她看,“两条人命确非陈蛮所为,您的官位是保住了。”
赵长宁沉默不语。
这个案子是她经手的第一个案子,她这个人,最讨厌有事情没有弄明白了。这世上的事,是非曲直就应该如此。
这夜长宁静静地点了一盏油灯,望着外面的东花厅,空无一人。
她披了件外衣,继续写公文。
等这个案子进入三司会审后,就是寺丞大人和少卿大人上场了。她现在把公文赶出来,就能早一日推入审理之中。
想了想,她另起文书,写顾章召贪赃枉法,私卖盐引的事。顾章召任转运盐使运判数十年了,怕所得银两不下十万。
写了一会儿,她放下了笔:“我想还有事情没有弄明白。”她说道,“顾福说人是他杀的,但是杀死顾章召的那个人,只能比顾章召还高,否则勒痕不会是那样的。所以顾福绝不可能杀人,他是在为别人顶罪。你究竟是谁?顾家两口人的死跟你有没有关系?还有你为什么要帮我?”
隔扇外仍然寂静,只有夏夜里蟋蟀的叫声。
赵长宁等了会儿也不见回应,只得拧灭了油灯,脱了袜履准备上床准备睡觉。
她刚躺在床上,突然就有人从背后搂住了她的腰。赵长宁这次没人挣扎,这个人身上的味道她记得,是一股类似中药的苦味。
“你不要查顾章召贪污一事。”这个人说,他的声音不正常地沙哑,可能是刻意地改变了声音,“往下查一牵之而动全身。这事你不该管了。”
赵长宁抓住了这个人的手,她没有回身:“你究竟是谁?”
这个人没有说话。
“但是顾章召的死还不清楚,还有他女儿的死。这当中必然有牵连,我想弄清楚。”赵长宁告诉他,“我只是想弄明白,他为什么会被杀人,他曾经贪污的那些银子又去了哪儿。”
“你该回去了,案子结了。”这个人说,然后轻轻捂住了赵长宁的口鼻。
那股苦味又从他的手上传来,还有股刺鼻的药香,赵长宁睁大眼,想掐住手心让自己不至于昏迷。但抵挡不过片刻,就在这个人怀里昏睡了过去。
这个人低低的叹了口气,低头轻轻一吻她的眉心。“你何必执拗”
等到第二天长宁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四安在外面敲门叫她。
刑部来人将陈蛮压入京城三司会审,而这桩离奇的案件,也沸沸扬扬地传遍了通州。至于破了奇案,给陈蛮洗刷了杀人罪名的赵长宁,也在通州的百姓中有了些名声。赵长宁带着四安、徐恭走在路上的时候,路上竟然还有人认得她。
“那就是那个破了奇案的赵大人!陈蛮就是他救的呢!”
“陈蛮多不容易啊,坐了一年的冤牢。我听说他的房子都让别人占去了”
“这位大人长得可真俊啊,不知道哪家的小娘子福气好能嫁得这样的郎君”这个私语的声音低了很多。
赵长宁听了回头一看,竟然有个长得俏生生的,穿粗布裙的少女偷偷往她。她颇有些不自在地咳嗽了一声,遇到别人爱慕她,特别还是姑娘爱慕她,总是觉得很不习惯。
徐恭在旁乐呵呵的:“大人您瞧,您多受欢迎啊!”
回到京城后,长宁蒙头大睡就是一天,这小半个月忙着查案,她几乎没怎么睡好。顾嬷嬷心疼地给她揉着眉心:“少爷,您不能真的把自己当男的使啊奴婢瞧着都心疼。”
“无事。”长宁缓缓睁开眼睛,她有一双如暖阳映照溪水般清明的眼睛。眼梢微长,看着就有种冷淡感。
长宁说,“嬷嬷,您给我穿公服吧,今天还要去大理寺呢!”
顾章召的案子已经了结了,她不能再过问了。
那个人毕竟还是在帮她。既然陈蛮已经洗脱了罪名,那这件事就与她无关了。
公服比常服正规很多,有补子,依旧是盘领右衽样式,袖宽三尺,由纱罗绢制成。
长宁今日到大理寺之后,待遇却与往常不同,大家看她的目光带着好奇,甚至有些人还挺热情的同她打招呼,或者来问这个案子究竟怎么办的。赵长宁一路笑着走过来,却比一开始进大理寺的时候腰背更挺直,她总算是有了自己是大理寺的一份子的感觉。夏衍和吴起庸二人面色却不太好看,他们可是一直没给过赵长宁好脸的人。
长宁走到自己号房门口的时候,竟远远地就看到少卿大人站在她号房的门口。清晨的风缓缓吹起他的衣角,沈练背手站得笔直。
“少卿大人。”赵长宁连忙对他拱手。
沈练嗯了声,淡淡地说:“以后你是大理寺的官员,在外面不要丢大理寺的脸也不要丢我的脸。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报大理寺的名号。”这句话就相当于是承认她的地位了。
“下官谢过少卿大人。”赵长宁见他要走,连忙叫住他,“不知道大人说的赌约是否算数?”
沈练的脚步顿了顿,却只说:“如果让我发现你玩忽职守,你也随时会被撤职。”
徐恭见沈练走了,才为长宁拉开门说:“大人您别见怪,少卿大人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您是不知道,您破了纪大人的案子大家都很高兴。咱们大理寺的人都不喜欢他,这个人简直猖狂,有的时候还专门隐瞒证据不交,简直就是戏弄咱们!偏偏刑部人人都袒护他,把他当成镇部之宝看待,供得跟菩萨一样。”
但当他打开门之后,赵长宁沉默。“这些是什么?”她案桌上堆了高高厚厚的一摞案卷。
徐恭笑着解释道:“这些都是递交上来的案子。沈大人说能者多劳,他既然升了您的官,您就得多劳动。”
赵长宁深吸一口气,翻了一下卷宗问:“谁定的罪?”
“还能是谁,刑部纪贤纪大人啊。”
长宁看着成摞的案卷久久无言:“少卿大人这是把纪大人定的案子都给我了吗?”
“正是如此,以后所有纪大人的案子都由您负责审查。”徐恭说,一边给她打扇,“大人,大家都很期待!”
赵长宁看着那些案卷沈练对她很有信心嘛!
不管沈练是如何折腾赵长宁的,他倒也说话算话,一个多月之后,赵长宁任大理寺正的批文就了下来。而陈蛮的三司会审也开始了。赵长宁还没有资格参加三司会审,只有等升入大理寺丞这一级别才有资格参与。听说陈蛮是当堂被无罪释放了。
不用结果传来,赵长宁就知道他被无罪释放了。
当堂释放的那天,陈蛮就出现在她面前,一声不吭地帮她把成摞的案卷搬上了马车。
然后陈蛮就转身,在她面前半跪下来说:“日后陈蛮就随身服侍大人,望大人勿嫌弃才是。”
看着他健壮的身影,起伏的肌肉线条,甚至那张俊俏的脸,赵长宁自然丝毫不怀疑陈蛮很能打,甚至很吸引小姑娘的目光。但她的确不需要:“陈蛮,为你伸冤不过是我的司职,你实在是不必报恩。不如我送你些盘缠你回通州去吧。”
“我在通州已无亲人实在没有回去的必要。”陈蛮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自嘲。“果然就连大人也嫌弃我么?嫌弃我丧父丧母,无家可归,无人敢要。”
他露出衣裳的那部分还能看到交错的伤疤,可能伤才好不久。
“你”赵长宁顿时语塞,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陈蛮想报恩她理解,但是她当真不想要个男子贴身跟随她。否则行事会很不方便的。
第四十一章()
第41章
长宁不想收他;可陈蛮这人却固执;每天都跟着她。
夏天的天空说时晴说时雨,长宁刚处理完一堆卷宗要回府;就看到外面阴云密布。不一会儿隆隆的雷声滚过来,天际泛白,树稍在风中摇动,豆大的雨点就这么砸在地上、屋檐上。
长宁抱着案卷匆匆上了马车,只见很快就暴雨如注;街上已经看不到行人了,屋檐落雨成帘;地上汇聚起一股股小水流。
“快走吧;今天还要回去拜见祖父。”长宁叮嘱车夫,将有些微湿的袖子卷起。
车夫却欲言又止:“大少爷,外头那个还等着您呢。”
赵长宁沉默;挑窗帘看。回望过去大理寺已经关门了;因为天色昏黑;门檐上挂了两盏风雨中飘摇的灯笼。那人果然就站在后面,雨打在他的身上。好像与别人都隔开了一个世界;只有一道沉默而孤独的影子。无人要他。
长宁抿了抿嘴唇;道:“莫管他,走吧。”
“大少爷!”车夫从来不知道他们家大少爷是个心肠如此冷硬之人。
“少爷的话你也不听了?”长宁淡淡地看他一眼。
赵长宁的话在赵家,还是毋庸置疑的。车夫只能无奈地挥起马鞭,马车很快在雨中跑了出去。
陈蛮眼睁睁地看着那辆马车走远,惊愕慢慢地变成了失落。冰冷的雨水沿着身体慢慢流下来,他看到别人的院落里透出的暖黄烛光。他孤身一人,于这世间来说只是一个人罢了。
陈蛮自嘲地笑了笑,心里竟然连情绪都没有了。他抬起头,静静地看着头顶的灯笼。
“你是傻了吗!为何不找地方躲雨!”有个冰冷的声音突然响起。
陈蛮抬头看,赵长宁穿着身青色官袍,清俊雅致,玉一般的肤色。旁边是车夫给他撑伞,他的眉头蹙着,长身站在他的面前。
陈蛮不说话。
“好!”赵长宁却叹了口气,然后语气严肃许多,“既然你非要跟着我,那我问你,你是否真的会忠诚于我?甚至以后可能要遇到杀身之祸,你也不会退缩?”
假使有一天她真的被外人所知晓,那么一个欺君之罪恐怕是免不了的。丢官丢命都是小事,甚至可能会殃及家人和朋友。
陈蛮却定定道:“大人,您太小看我了,我是死过一次的人——还有什么好怕的。”
赵长宁恨自己的心软,她恨不得自己心肠能越硬越好,留这样一个人在身边,简直是百害而无一利。但陈蛮这个人也太执着了。
两个人坐在马车里,赵长宁把自己的披风递予他:“你把自己身上的雨水擦干净,旧伤未好,小心风寒。”
陈蛮捏了一会儿没动,赵长宁就说:“你以为你是铁打的么?”
陈蛮才开始擦自己身上的雨水。
等到家中,长宁便让六安带陈蛮下去换身衣裳。她先去正堂给赵老太爷请安。
今天是十五,逢家族宴席。
赵老太爷知道她升任大理寺寺正的事,笑得直捋胡须:“不愧是我赵家孙儿,好,好!”
“我听说,是少卿大人特意上书为你升任大理寺寺正。你既受人家的恩,也要回报才是。”赵承义则叮嘱儿子。
长宁应了父亲的话:“孩儿心里有数。”
一会儿后,赵承廉才从詹事府回来,还穿着官服,肩膀都被雨淋湿了。
众人纷纷放筷,赵承廉却看了长宁一眼说:“长宁,你跟我进来。”
赵长宁也不知道二叔叫她为何事,放了筷子跟进去。只见赵承廉已经坐在太师椅上,端了杯热茶喝道:“我听说,顾章召的案子是你办的?”
赵长宁道:“正是,不知道二叔叫我进来是因”
“顾章召私卖盐引的事被三司会审的都察院官员发现了,上报圣上,竟牵扯进去二十多个两淮官员,还与户部官员有勾结。发现这些盐官竟已经搅得两淮盐价飞涨,百姓怨声载道。圣上知道后气得大发雷霆。”赵承廉接着道,“他这两年龙体抱恙,一气竟受不住,卧床了。”
长宁抬头看着赵承廉。
“这几年朱明睿动作愈来愈多,他舅舅是山西总兵,母亲又是贵妃,太子殿下总要忌惮一些。圣上龙体有恙,正是朝廷动荡的时候”赵承廉沉吟一声,“你在大理寺更要多加小心,大理寺鱼龙混杂,各方势力说不清楚。咱们家是太子一系,以后若太子殿下继承大统,便是咱们家飞黄腾达之时。但若太子殿下的前程有差池,我是詹事府少詹事,我们家首当其冲要受害你可记住了?”
“长宁都记得。”赵长宁应道。
赵承廉是想告诉她朝廷的一些动态。
“那二皇子呢?”长宁想了想,突然问。
难得他会问自己问题,赵承廉看他一眼,淡淡道:“二殿下是有军功在身的人,朱明睿那边拉拢得比较多,如今看来,二殿下似乎是拥护朱明睿的别的就没有什么了,二殿下这个人本身也比较低调,倒是不足为惧。”
赵长宁从正堂退出来,看着抄手游廊外已经淅淅沥沥的小雨。
等她从宴席回到竹山居,陈蛮已经拾掇好了。他穿了件长袍,更加显得俊帅,走出去这气势,一不注意人家说不定会以为是哪家的公子。长宁发现屋内的两个大丫头在偷偷看他。
“你们二人先下去吧。”长宁想要歇息了。
看到长宁要就寝了,陈蛮自然无比地走到她面前,要为她脱靴子。
“不必了!”赵长宁立刻捉住他的手,“我留下你还有个条件,你不必贴身伺候我。现在已经晚了,你快出去休息吧,我叫他们给你安排了住处。”
“大人,陈蛮贴身随侍,自然要与您睡在一起。”陈蛮却道,“我睡踏板就可以了,您半夜有事可以叫我。我听说两淮盐官落网不少,怕对大人有怨言,大人得需要贴身保护。”
赵长宁瞪着他,一时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陈蛮直起身,竟从上俯看着她,轻轻地说:“快睡吧。”
赵长宁未戴发冠,又未穿官服,就这样躺在床上准备睡了。脸竟然有种清嫩之感。陈蛮看着竟觉得心里微微一动,觉得大人竟然有点像女孩子,执拗而冷淡。
长宁轻轻咬牙,刚才就应该让他在外面被淋死算了,为什么要心软!这哪里是找个仆人,找个管家还差不多,堂而皇之地开始管她的事了!
她将帘子放下,总算才有一方清净的空间。阖上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