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画劫-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数月,几人已从同殿为臣变作生死对手,他们对视一眼,各有唏嘘。

    唏嘘之后,四候又齐齐看向坐在左首上方的监国候。

    监国候沉声道:“大家都曾是兄弟,又是臣子,如今大庆风雨飘摇,我们不可再内斗了。”

    开平候笑道:“都说了曾是兄弟,可惜有个兄弟不知脑袋里缺了哪根弦,想做众兄弟的王呢。若面前摆着一杯酒,”他忽然问万世候,“你是要坐着喝,还是要跪着喝?”

    万世候与开平候一唱一和:“当然是坐着喝,想要跪着喝的怕不是个傻子?”

    奉天承运二候则老神在在,目光微垂,不言不语。

    监国候反而笑道:“诸位兄弟误会我多矣!当日只是小人作祟,我本来不过在府中表露了一番要为大庆社稷死而后已的决心,也不知怎么地传出去就变成了‘代天建国’,到处传我有摄政野心,唉,不过多添两个字,倒叫我们兄弟反目,百姓也平白受了许多战乱之苦。”

    他顿了一顿,又道:“如今那小人已经被我斩杀。但我终究有不查之过,我已经备好礼物,等这场聚会结束,就使人送到兄弟们的封底……”

    他话音未落,太极宫外忽然传来问皇后好的声音。

    监国候诧异皇后会于此时来此,倒也没有使人阻拦,转而高声请皇后进来。

    如今太极宫中,为了一切和谐,五候侍卫均环绕宫殿之外,不得进宫殿之中。

    皇后进来之时也并未带上许多人,不过身旁一服侍的蓝衣姑姑。

    五候均起身道:“见过娘娘。”

    皇后颔首:“五位侯爷,许久不见,向来安好?”

    五候:“一贯不差,谢娘娘关心。”

    监国候以正统宗室自居,未做成摄政王之前,自然要保持对皇室的尊重,加上皇后一贯十分安分,他表面上也恪守臣子本分:“娘娘既来,想来是关心朝政,我这便让侍卫陈设座椅,请娘娘安坐旁听。”

    皇后一路到了监国候身前,微微笑道:“本宫幽居后宫,并不懂太多朝政。五候尽管交谈便是。不过……”

    监国候:“不过?”

    皇后淡声道:“不过我朝以左为尊,监国候莫非没参加过往昔小朝议,不知左首上方为陛下尊位?”

    她一语毕,身旁蓝衣姑姑忽然暴起,手持一金锤锤击监国候头颅!

    监国候明明身负不弱武功,面对这近在咫尺的刺杀竟不能闪躲。

    闷响乍然,血光迸溅,监国候仰面倒地。

    他从未看重这出自落心斋却对宣德帝言听计从许多年的皇后,更自负早已皇宫与大批军队掌握手中,于是在大本营中为四候来临做了种种计划,却忘记环视自己的身畔。

    这一瞬疏忽,五候相聚之日,监国候被皇后使人锤杀太极宫!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

第108章 章 一百零八() 
变生肘腋; 监国侯喋血当场,剩余四人大惊失色,殿中哐当之声不绝于耳; 传至殿外,引得守在外头的侍卫纷纷警惕; 各自扬声问道:“侯爷,您没事吧?”

    太极宫中; 皇后面容舒缓:“奉天侯; 承运侯,开平侯,万世侯。”

    她将人一一叫来,四人齐齐盯着皇后,神色极度防备。

    皇后说:“自陛下登基以来,许尔等封疆裂土,赐冠冕,加九锡; 寻计问策; 可有分毫怠慢之处?”

    奉天侯正色答:“陛下对我等恩深义重; 并无怠慢之处。”

    皇后复道:“那诸位何以见此獠沐猴而冠、猖獗天下却不言不语?”她轻轻一顿; 再说; “如今我代陛下与诸位诛杀此獠; 诸位可有话说?”

    奉天侯再道:“娘娘巾帼不让须眉,果决之处,是我等所不能及; 我并无话说。”而后扬声对守在殿外的侍卫说,“我无事,皇后与其余侯爷在此,不得喧哗!”

    承运侯始终寡言少语,此时却十分利索,紧随奉天候之后安抚侍卫。

    皇后与奉天侯的对答之间,开平侯与万世侯皆回过味来!

    这是皇后与奉天侯早达成协议,拟了诛杀监国侯之计,只等今日了,看此情况,这奉天侯莫非已经占到了皇后那一边去?奉天侯与承运侯关系一直不错,奉天侯站在皇后那边,承运侯是否也上了船?

    他们虽然心中极度警惕,却并无太多担忧,盖因大军就在门外,若他们有分毫闪失,大军必将踏平西京,想来这两位也不想看见这玉石俱焚的一幕出现。

    他们分清楚了眼前情况,也跟着扬声呵斥。

    五侯在内,四侯出声,唯独主办此次见面的监国侯不闻动静,灵醒之辈皆知事情有异。外头寂静片刻,忽然传来叮叮当当的交战之声。

    不旋踵,屋外兵戈熄声,只有几抹鲜血,溅在太极宫的窗纱之上,将白纱染红。

    几人刚刚呼出一口气没有多久,闭合的宫门传来“铛铛”碰撞之声,接着,两位扶剑将军仓促闯入!

    殿中几人看去,开平侯与万世侯心中顿时一惊:进来的竟是我的人!

    这两位扶剑将军顾不得其他人,匆匆跑到自家侯爷身旁,耳语了同样一句话:“大人,不好了,封地传来消息,府中的小皇子不翼而飞了!”

    两候面色均变,他们的目光均落到皇后身上。

    皇后泰然,面容平缓如初,与两侯对视。

    殿中气氛一点点变得凝重,可凝重到了某一程度,又被突兀一声笑打断!

    开平侯豪迈的笑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一笑之后,他踢了来传消息的将军一脚,骂道:“谁让你没规没矩就直闯进来,没见皇后娘娘坐在这里吗?冲撞了娘娘,本侯也救不了你!还不滚出去?”

    那将军连忙应是,真在地上将身一团,滚了出去。

    万世候冷眼旁观,十分疑心开平侯得到的消息与自己得到的消息一致,就算不一致,导致的结果也应当一致,否则为何这消息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皇后诛杀了监国侯来?

    他心中郁怒,想要翻脸,思及其余几人尤其是监国侯的态度,也只能暗暗一叹:独木难支啊……算了算了,先敷衍过今日再说。

    万世侯心中计定,沉着脸挥挥手,让来人出去:“行了,你也走,别有事没事咋咋呼呼,不知道的还以为出了什么捅破天的大事。”

    闲杂人等都离开了,万世侯再看已经坐于右首上方的皇后,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娘娘,臣有一言不知该不该问。”

    皇后道:“万世侯但说无妨。”

    万世侯沉沉道:“陛下龙驭宾天,奈何无一二直系子嗣,实乃我大庆百年危机,也叫亿万百姓涕泪沾巾,但国不可一日无主,不知娘娘有何教我?”

    皇后声音悠悠:“陛下虽走,四位尚在。”

    此言一出,奉天侯不说,其余三侯登时心下一松。

    “四位封地乃是大庆四方,自陛下在时,就对四位赞誉有加,时常与我说爱卿们才智卓绝,为大庆夙夜辛劳,绝无粗俗错漏之处,我一深宫之妇也无甚好说,自然相信陛下对诸位的评断。至于下任大庆皇帝……”她环视几人,“我乃国母,当抚育子侄,如今大庆内忧外患,风急雨骤,不是成长之地。由我做主,今日早间,皇室中适龄子弟,均入落心斋学文习武,待到文成武就,再回大庆,择优为帝。”

    挟天子以令诸侯!

    刹那之间,万世侯与开平侯脑海之中均闪过这样一句话。

    如今他们终于明白了皇后的所有计划与意图!

    皇后锤杀监国侯,带走皇室血脉,只为成为皇族在朝廷中唯一说得上话的人,她欲从后宫至前朝!

    我是否答应?

    两侯扪心自问,旋即得到了答案。

    必须答应!

    奉天侯站在皇后那处,承运侯态度暧昧,皇后虽手无兵权,却出身落心斋,落心斋也必然支持皇后。

    此时不宜鱼死网破,我可奉皇后为圣后,让她主持朝政,只等我解决其余几侯,再……

    太极宫中的会面并没有持续太久。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闭合的大门洞开,万世侯、开平侯当先而出,出来之后一语不发,立刻带人离开皇宫,速度之快,仿佛身后也饿虎在追。

    承运侯倒是慢悠悠不疾不徐,还沿宫墙看了一会景色。

    奉天侯落在最后,他在所有人离去之后向皇后躬身:“今日辛苦娘娘了。”

    皇后颔首:“奉天侯客气了。”

    奉天侯又道:“诸事辛劳,请娘娘保重身体。”

    皇后:“奉天侯亦是如此,你对陛下拳拳之心,本宫也感佩五内。”

    奉天侯再拜离去。

    当其连最后一丝影子也消失在太极宫之际,太极宫中突然出现了一个人。

    皇后看着这突兀出现的人,非但没有惊异,反而绽出一丝微笑,微笑之中竟还透着三分亲昵与尊敬。

    皇后道:“师姐,你来了。”

    窗外的光照亮了来人的脸,静疑女冠一摆拂尘,问皇后:“事情可还顺利?”

    皇后赞道:“计则师侄做得十分不错,静微师姐虽然先走一步,有此弟子,泉下也该心怀骄傲了。”

    静疑女冠慢慢踱步,微笑道:“师妹,计则聪慧多思,又有寻常女子没有的刚毅,我欲将订其为下任掌门,不过她还有一个缺点叫我忧思……”

    皇后有些吃惊:“师姐春秋鼎盛,何必如此早就决定下任掌门人选?”

    静疑女冠道:“如今局势,多做准备总是好的。”但她随即说,“也罢,此事暂且不提。我有一事想要问你。”

    皇后:“师姐请说。”

    静疑女冠眸光闪闪:“你对界渊如何看?”

    皇后眉心一皱:“我未曾与界渊相处,不敢妄断。”

    静疑女冠问题再出,似早有思量:“那博古通今的原府传人,原音流呢?”

    皇后:“他看似风流随和,实则孤傲自诩。但他确实智冠天下。智冠天下、孤傲自诩者,必将视世人全为愚夫愚妇。他若不入世,是山野仙贤;他若入世,王朝颠覆,百姓罹难。”

    静疑女冠目光幽微:“你想说……”

    皇后冷冷道:“原音流处心积虑,以冠绝天下之智得了冠绝天下之力。但他耐心至此,并非为了争霸幽陆,不过为了……玩弄世人,毁灭幽陆!”

    太极宫中一时无言,片刻之后,鸟类翅膀扑棱的声音自窗外传来。

    静疑女冠向声音放下看了一眼,抬起手来,将一只红喙翠鸟接在掌心,从其爪下拿出纸条。

    她打开看了一眼,旋即闭目。

    数息之后,一声长叹凝在她的喉咙,她道:“戒律首座……已然不幸。”

    皇后面色顿变,失声道:“戒律首座竟也——可是界渊出手?”

    静疑女冠摇了摇头。

    她没有回答皇后的问题,只将目光向远眺望,远远远远,看过宫墙,看过山川,看过碧空深海,看到无尽虚处。

    她这时一念忽想:

    自我幼年,有天闻明炎之灾;自我如今,有界渊之灾;自我往后,更未知有何灾劫。

    也不知这由魔者而生的灾劫,何时是个尽头。

    自西京而出一路向西,到达与佛国边界之地,在燧宫大营之中,界渊正靠在宝座上休息。

    他长发披散,双眼闭合,单手托颊,似已陷入沉睡之中。

    但当一只脚迈入这方宫殿之时,闭目的人忽然睁眼,一眼扫来。

    幽深又寂寥,混沌而汹涌。

    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矛盾地融合在这一眼之中,它们同处一处又相互排挤,相互排挤又纠缠重叠,明如昼被这一眼定在当场。

    只觉正有一股极度可怕的力量潜藏殿中魔主体内,正贪婪又期待地跃跃欲破体而出!

    作者有话要说:  计则君不是原宝=lwxs520 ……》

第109章 章 一百零九() 
失神只是一瞬; 下一刻,明如昼谦卑行礼:“大人。”

    那一瞬流泻的气势已然收回,界渊似醒非醒; 侧着头懒懒唔了一声。

    明如昼道:“我刚刚接到消息,无量佛国西向; 戒律和尚陨落群玉山,但出人意料的是; 戒律和尚的死亡并未使佛国西向战线崩溃; 就在戒律和尚死亡的那天晚上,一名叫做慧觉的僧人带百名武僧出现战场之上,据说纵横来去,所向披靡,乃至一路冲破密宗战线,直入密宗腹地,并一把大火将密宗营帐烧了泰半。据说火起之时,密宗八部部首及释尊都未出现; 这对密宗士气打击很大。其后; 八部部首虽然现身; 但直到消息传回之际; 密宗释尊也始终未曾出现人前。或许……”明如昼沉吟道; “密宗内部出了问题也未可知。”

    界渊对这些兴致缺缺。

    已知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重复; 任何人都难免深感穷极无聊。若真有一个人上知三千年、下知三千年,这绝非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这只怕是一件无聊到能将人杀死的事情!

    界渊的口吻难得流泻出几分厌倦:“没事了吗?没事你就下去吧。”

    明如昼不止没有下去; 反而上前一步。他对界渊的状态颇感担忧,因而语气也流露出同样的情绪:“大人似乎颇感烦闷,明如昼可能为您宽解一二?”

    界渊托着腮。

    他闲抛虚掷的目光落在了明如昼身上。

    那双沉得不透气的眼睛看向别的地方的时候,屡屡浮现的不过被忽略的失落与静静注视的惬意;而当其看向自己的时候,畏惧与期待,向往又敬慕,雀跃还崇拜,一切情感就开始在胸中煮沸翻滚,使人进退失据。

    明如昼小心建议:“或者让我为您找些乐子来?我听说佛国有一乐章,名为《涅槃章》。乃数百年前一位佛门弃僧所创,前半部正大光明、众佛降世,后半部天翻地覆、群魔横行,传闻当年此曲演奏之时,听到的佛徒半数堕魔,半数丧命,想来是一首颇有意思的曲子。”

    界渊道:“这传闻我也听说过,可惜如今流传于世的只有残篇。”

    明如昼垂眉温言:“我已经找佛徒来修补这篇《涅槃章》了,如今进度尚可,大人如有闲暇,可愿一听?”

    界渊注视着明如昼,下一刻,他扬扬眉稍。

    “不错,明如昼,你有心了,坐吧。”

    这冰冷又空旷的大殿里,除了界渊的宝座之外,再无坐具。

    明如昼拾阶而上,欣然跪坐在界渊足旁。

    界渊悠悠道:“《涅槃章》曲成之日,我有幸听过。那倒确实是一首不差的乐章。你可知做此曲的弃僧姓甚名谁?此曲又为何叫做《涅槃》?”

    明如昼欠身道:“未曾查找到详细资料,只知其自称明明。”

    界渊脸上的沉厌似乎被玩味恶劣的笑容所取代:“他法号明明,但不是佛门弃徒,倒是由魔向佛的一代魔枭。他所作的涅槃曲,也并非前半部佛陀降临,后半部群魔横行,而是前半部群魔横行,后半部佛陀降临。”

    明如昼似有所悟:“这样的话,那些死了疯了的僧人,岂非因为……”

    界渊道:“不错,那些死了疯了的僧人,只是因为修为不够,禅心不坚,没有扛过前半部分的群魔横行,以致欲念丛生,自然见不到后半部分的佛陀降临。但世上岂有佛门中人不如魔道魔枭更有佛心意志的笑话?由当年佛教几位尊首默认,天下佛教徒义愤填膺,佛曲顷刻变成魔曲。明明和尚做成《涅槃章》后本来只差立地成佛,不想命中唯一做的大功德之事反叫天下群起攻之,明明冤枉不已,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