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了西州都吓了一跳。”
“快来说一说,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想有空出去走一走;正想着先去西州还是下江南。”
“那自然是西州了;你听我同你说。呵;以前的西州那叫做一个荒凉;这人的面貌啊这李冠玉李大人去了之后;首先去的就是文兴县,在那里说那时迟那时快,咱们李大人当机立断;就把当时的刺史给扣下了。这谁有那个胆子?你有吗?你有吗?”
“没有”“没有”此起彼伏的声音响起。
贺飞宇憋着笑;生怕打搅了那人的兴致,用胳膊肘捅了捅李文柏,“瞧着没有,都在说你呢。”
李文柏笑了笑,在西州的时候,他也时常换一身衣裳,坐在茶楼酒楼里,听着百姓的议论,此时政绩被京都的百姓肯定,心中也是泛着暖意,手中执酒杯,酒杯晃晃悠悠,内里的清酒也是荡漾出一圈圈的涟漪。
“当时咱们的李大人只是一个县令,却有这样大的胆子,从这件事起我就知道,咱们李大人定然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没想到所做的事比我想象之中的还要好接手了这样的烂摊子,像是有双点石成金的手,这文兴县立即就变了个样。什么端砚,纸张,这是送出来卖的,西州的很多制度,都是从文兴县开始的,就是被说的上了天的那几条政令。”
所在的凤飞楼,丝竹管乐之声不绝于耳,听到了政令,所有人的声音下意识的压低,就连琵琶声都轻柔了。
“圣上英明,不拘一格启用人才,于是就有了最年轻的刺史直说,做了西州刺史李大人”
听到隔壁说着的是西州的繁华,如何从苍凉萧瑟之地转变为繁华之地,与江南繁华之地相比都不遑多让。
贺飞宇听得认真,无论多少次听,他都会忍不住露出微笑,心中说不出的自豪感,这就是他兄弟做出的事,端起酒碗,大大的喝一口。
喝的酒是李文柏离开京都前埋在树下的。
李文柏的酒量比不过贺飞宇,只是浅酌,贺飞宇拿着碗喝酒,喝的越多,眼睛就越亮。两人关系好,贺飞宇喝得多也不会强迫李文柏多喝。
“你不是要尚公主吗?”贺飞宇说道,“我替你打听了一下。”
“你打探公主?!”李文柏压低了声音,“不要命了!”
“没事。”贺飞宇咧嘴一笑,“我打听的都是小事,就是因为你尚了公主所以才打听的。不过我还真打听了出来一点有趣的事,你想不想知道?”
他连四公主是圆还是扁都不知道,说不想知道是骗人的。李文柏这些天一直避免自己多想四公主的事,他答应了圣上要好好对待四公主,就算和四公主盲婚哑嫁,他也会好好对她,只是李文柏听着贺飞宇打听出来消息,还是忍不住问道,“什么事。”
贺飞宇见着李文柏的样子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你还记得,你刚上京都没有多久,你借住我家的时候,有人送来了书还有往年的卷册吗?”
李文柏点点头,点头之后霎时间身子僵住,难道
贺飞宇的话证实了李文柏的猜测,他说道:“就是四公主派人送的,送书的那个人是四公主身边嬷嬷的干亲。”说过之后看着李文柏,意味深长说道,“四公主有心了。”
贺飞宇打听出来这个消息,心中也放心了不少。
李文柏能过做出这般的政绩,并且能够尚公主,在外人的眼中是说不出的荣耀,但是作为兄弟,贺飞宇却觉得还不如让李文柏娶其他人的好。娶妻当娶贤,要是公主是个刁蛮任性的,只怕李文柏大半的精力都要牵扯到后宅上,那当真是可惜了,幸而打听之后,得到的结论是四公主的性格温和,心性善良,还有那送书的纠葛。
贺飞宇絮絮叨叨说着四公主的好处,李文柏已经都听不到了,想着的是那时候惊鸿一瞥,她浅浅的笑容,还有最后的叮嘱。
心里头像是有一把火,烧得他脸发烫,眼也是亮的出奇。
***
第二日是上朝的日子。
等到李文柏洗漱之后,是李环儿特地赶了过来,亲自替兄长系上了绦带。
梳洗的时候是天蒙蒙亮,等到了皇宫外,天边已经是迤逦现了一丝金光。
“冠玉啊。”李文柏还没有站稳,就乌压压见到了许多人,这让他一瞬间有些惶恐,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迟到了。
“赵大人。”
开口说话的是赵成义,李文柏连忙向他行礼。
“不必如此多礼。”赵成义扶住了李文柏,上下打量着李文柏,明明和自家小子差不多年龄,赵旭之好不容易收了收心,眼前的这位已经可以说是把自家儿子远远甩开了。不过也是因为李文柏,这赵旭之才会从以前的纨绔子弟变成现在的模样,他年岁大了,对此已经十分满足。
“这是”李文柏犹豫地开口。
御史台的许迈含笑开口,朝中的人素来只见到这位老者严肃的神情,有谁曾见过他这般的模样?“诸位同僚早早过来就是想要见见李大人,等会下了朝,只怕就没法子打照面,特地想要见见李大人。”
“许大人言重。”李文柏又是长揖。
许迈也同样是拦住了他,“当真是少年英雄,英雄少年。”他赞叹地看着李文柏,曾几何时最看不起商户子弟的就是他了,而李文柏直接改变了他对商户的看法,清了清嗓子,“老夫知道户部忙,今个儿晚上只怕户部还要给你接风,老夫就是想提前同李大人说一声,明日或者是后日有没有空,老夫想接李大人到老夫的府上,给李大人接风洗尘。”
赵成义没想到居然被许迈拔了个头筹,清了清嗓子说道,“你应当还记得我家那个不成器的旭之,他也日日念叨着你,你看看什么时候有空,到我家做客,或者赵旭之那个臭小子莽莽撞撞上了你家门,你可别拒之门外。”
“哪敢哪儿敢。”李文柏连忙说道。
“哈哈哈,西州的事我都听说了。你师傅去后,书院的山长是我兼任,冠玉啊,什么时候有空,来书院里坐坐,要是有你一半的机灵劲儿,这一次的科考就不用愁了。”
“李大人,我是工部”
“李大人”
此起彼伏的生意在宫门口响起,有路过的百姓难得见到这么多的大官簇在一起,也都好奇地瞧,听说里头是有新任的户部侍郎未来的驸马爷,都恨不得垫着脚跟瞧一瞧那人什么模样,只恨为什么状元郎有游街,新任的户部侍郎怎的没有游街,好让他们瞧一瞧,这青天大老爷究竟是什么模样!
双喜临门()
擢升户部侍郎有有游街殊荣的;只怕李文柏是独一份。
李文柏不想要这个殊荣;也没办法;谁让雍和帝听到了京都里的这趣闻之后;先是放声大笑;大手一挥就满足了百姓的心愿;给了新任的户部侍郎兼钦定公主驸马打马游街的殊荣;美其名曰这是与百姓同乐,日子就定在月初的休沐日里,是个吉日。
给李文柏带冠的是赵成义;按道理应该是王行之的,但王行之已经驾鹤西去,就由他来给李文柏带冠。想到了老师的故去;李文柏有些伤感。
赵成义也想到了王行之;单手拍在李文柏的肩膀上,“王祭酒一直都觉得你会走的很远;没有想到你走的这么快;这么远。他走之前一直记挂着你。”
李文柏想到了王行之;他的这位师父其实也是有抱负的;只是为了平衡两字;不涉足朝堂之事;“冠玉不及师父万一。”
赵成义朗声笑道:“怎会不及?顾文那个荤素不忌的,都写过诗作赞叹你。”
跟着王行之学习,私下里也笔耕不辍;但相较于精华艳艳的策论;他的诗作远远不及。而顾文的诗词堪称一绝,他诗作之中描写的那人,许多人都知道,指的就是李文柏。
“可惜师兄不在京都。”李文柏心中可惜,当年因为有孝在身没有和师兄喝酒,他欠了师兄一壶酒。
赵成义眼底含笑,“他早晚会回来的。”
王行之把这一对师兄弟教导的很好,李文柏从西州归来,顾文也开始了属于他的历练,早晚会回到京都。他比王行之的运气好,王行之虽然有了两个很好的徒儿,终究没有等到李文柏真正发光发热,而他则可以活到看着这一切的改变。他有一种预感,李文柏在京都为官,会让大齐焕然一新。
李文柏也知道,微微颔首。
旁边的赵旭之在李环儿出现的时候,从头到尾都黏在李环儿的身上。
李环儿给李文柏佩戴了腰间的锦囊,看着李文柏的目光里有深深的依赖,“哥。”
妹妹已经大了,李文柏只是对她含笑点头。
太多男客,李环儿并没有久留,盈盈一拜,转身回到了内间。
等到妹妹去了内间,赵旭之看着李文柏的目光格外热切,让李文柏心里有些发毛。
赵成义警告似的看了一眼赵旭之,他的这个儿子又犯什么傻了。
***
翻身上马,拿起了马前缰绳,灵性的白马跟在了前面的侍卫后。
前面是“威武”“肃静”“回避”等牌子,新任户部侍郎兼公主驸马骑在通体白色,无一丝杂毛的马匹上,马上的鬃毛被梳得整整齐齐,头上戴着一朵喜庆的大红花。
脚下是黑色的皂靴,身上的孔雀图案的补子栩栩如生,最年轻的户部尚书一表人才神采飞扬。
去过西州的人不少,自己没去过,亲戚朋友总有人去过西州,凡是去过西州的,莫不对李文柏是推崇备至。最为年轻的户部尚书,百姓早已经好奇已久,天子圣明,让他们小老百姓得偿所愿,可以看得到这颇为传奇的李大人。
不知道是谁起了头,一朵盛开的花丢在了李文柏的身上,有人哄然大笑。
花还有锦帕纷纷扔向了李文柏的方向。
赵旭之原本是有些眼热的,恨不得回到过去,在书院的时候好好读书,不像是李文柏这样有专门的打马游街的机会,起码中了三甲,也是有机会的,但这念头想想也就过了,他知道自己的本事。
又想到了刚刚惊鸿一瞥那如花似玉的李环儿,心中有些发愁。
如果是别人,赵旭之还有信心得美人心。但是美人的哥哥是如今炙手可热的户部侍郎兼驸马,李环儿要嫁人必得她哥哥的首肯,李文柏瞧得上他吗?
赵旭之心中郁卒。
****
人群里有个头带着幕离的女子,看着未嫁的姑娘扔花,高兴之余又有些小小的不安。按道理好不容易等到了父皇指婚,得到了今生能够嫁给李文柏的机会,她的心中仍是有小小的不安。
她是重活一世之人,有这样特殊的机遇,她看了许多的佛经,读得多了,佛经里头的道理她也清楚,许多事不是一成不变的,前世李文柏确实对她视若珍宝,但是今生呢?与前世发生了那么多的偏差,就连此时的打马游街前世也是没有的,今生的李文柏娶了她,但是是否还会和前世一样,对她视若珍宝。
她最珍视最重视的就是前世那一份感情,因为慎重,所以患得患失,身形都比指婚的时候消瘦了许多。
此时身形微微晃动,忽然眼前一片阴影,等到回过神的时候,冯妙贞的眼前赫然是惹得她心中愁丝的李文柏。
伸手取下了她的帘幕,李文柏看到了略含着轻愁的眼,心中一松,幸好没有弄错。
“四公主。”李文柏给冯妙贞行礼。
站在四公主旁边的百姓吓了一跳,这个带着帘幕的人居然是皇家公主?见着李文柏跪下,还敢有什么耽搁,当即给四公主跪下行礼。
冯妙贞眨着眼,一时间有些困惑和迷茫,李文柏站起身的时候,她下意识地就抬头看着李文柏。如果是其他男人,冯妙贞肯定会往后退,保护她的侍卫也会上前。但是眼前的人是李文柏。
微微一笑,把藏在衣袖里的发簪戴到了四公主的头上。为了让发簪带得顺利,李文柏在妹妹李环儿的头上试了不下十次。
“吾妻,吾爱也。”原本以为很难说出口的话,在见到冯妙贞的一瞬间脱口而出,李文柏又有些紧张。从之前冯妙贞赠书的举动,她应当是心悦他的?但是他总是有些小小疑惑,会不会是弄错了?四公主的心中其实是有别人?
头上戴着发簪,听着李文柏话语之中的郑重其事,忽的眼底落了泪,面上尤有泪水就笑了。
冯妙贞的这个表情李文柏心里头的大石落了地,四公主只怕从头到尾心悦的都是他,李文柏的眼里笑意越盛,看着眼前人的目光带着他自己都不曾发现的温柔与怜惜。
她好像状态不太好,眼底也是淡淡的青色。
冯妙贞看到了李文柏的眼神,唇瓣抿着,眼儿弯起,没错就是这样的目光。所有的愁绪都在此时抛开,她只需要等着大婚的日子就好。
“公主好好保重身体。”李文柏说道。
四公主看着李文柏翻身上了马,周遭的女子是好奇和羡慕的神色,这让冯妙贞的心中欢喜,带着丝丝缕缕的甜,一扫前段时间的郁郁。
公主身后的侍卫看得出公主的转变,今天发生的事再次之前他们已经有数,看着公主的心情好了起来,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
在前两天,圣上除了给李文柏抛下打马游街的这个惊人讯息,另外一个讯息就是告诉他,四公主也会在场。
冯妙贞的失态被她的生母宸妃看在眼里,宸妃知道了圣上打算让李文柏打马游街,心中就有了这样的一个主意,让年轻李文柏多一桩韵事。
宸妃当时笑容盈盈,“贞贞是从我肚子里出来的,我瞧得出,她是喜欢李侍郎的,只怕是婚期临近,心里头有些怕。”
冯濬想到了当时冯妙贞毫不犹豫地同意和接旨,略一沉吟后也同意了宸妃的主意,李文柏是他大齐最年轻的户部侍郎,是他看重的四公主的驸马,少年人意气风发,多一桩这样的事只会是美名,于是在接见李文柏的时候就暗示了他。
李文柏游街还没有结束,街上的事就传到了雍和帝和宸妃的耳中。
少年人意气风发,擢升户部侍郎,街上当场与公主定情。
这可真是可喜可贺,双喜临门的美事。
完结reens。()
打马游街的事一过;京都里的百姓上上下下都见过了李文柏;心满意足;就连说书人也都有了新的素材;碍于公主尚未嫁给李文柏;不好说两人情深义重;只等着两人大婚之后;便要大肆讲一番两人的爱情故事。
百姓的日子恢复到了平静,李文柏的日子还尚未恢复平静。
李府每日里迎来送往,依然是宾客临门;府里上上下下都瘦了一圈,唯有李文柏胖了。这也是没办法,一场场的宴席吃下来;再好吃的美味佳肴都食之无味;他也胖了点。原本在西州,加上一路奔波而归;他有些过于消瘦;如今胖了点倒是刚刚好。
新官上任三把火;只是在西州折腾出来不少事的李冠玉在京都里是按时点卯;什么事也没有折腾出来。只是户部的同僚知道;这位李冠玉只是正是厚积的阶段。
户部掌管的是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财政等事宜;新任的户部侍郎在属于他的位置上,慢慢了解户部的运作,那些在许多人眼中习以为常的惯例;记录在只有自己看得懂的本子上;千丝万缕的诸多线,只等着合适的时间,就扯出来,牵一发而动全身。
等到李文柏的应酬少了之后,最常来找李文柏的就是赵旭之了。
李文柏看着赵旭之,扶额不已。刚开始他还不知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