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皇书-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好!好一个帝梓元!”嘉宁帝脸上的平静终于破裂,他望向任安乐,微有冷意,“帝梓元,你说的……是朕。”

    嘉宁帝猛地拍掌于御桌上,朝任安乐喝道:“荒谬,滑天下之大稽,朕是大靖天子,万民皆为朕之子民,朕怎会做下如此人神共愤之事!你若怀疑于朕,拿出证据来,否则朕定不饶你!”

    任安乐毫不避退地迎上嘉宁帝的眼,缓缓道:“陛下,臣没有证据。”

    众臣呼吸一滞,韩烨神色亦是一变,却听得任安乐朗声道:“可是依臣所见,若陛下是那幕后之人,所有的一切都能解释得通。为何我父亲毫不怀疑那封书信的真伪,为何忠义侯会依密令行事,未有半点拖延……天下间能做到如此地步者,不可否认,陛下的嫌疑最大。臣不愿冤枉陛下,可臣也不想一门冤屈不得昭雪,臣恳请陛下拿出证据,向臣和天下百姓证明……陛下无辜。”

    让天子向万民证明自己无罪!这等诛心之言,也太大胆了,众臣静默地看着对质的两人,心中暗道。

    若这层颜面没被赤裸裸撕开,皇家尚可遮掩一二,拖些时日去寻个幕后之人,做个交代。可如今任安乐如此直白地在文武百官面前质问,皇家已无可回避。

    或许该这么说,任安乐这是在逼陛下,要么就竭尽全力寻出真凶,不得有半点推诿,要么就担下构陷帝家、屠戮八万将士的罪名。

    今日之后,天下百姓虽不敢言,但所有人都会猜想陛下就是那陷害忠良的人,皇家天威自此荡然无存。大靖立国不过二十载,根基尚未大稳,若有人因此事兴风作浪,煽动百姓,那韩家江山恐会危矣!

    在座的大臣哪个不是深谙朝堂之道,几乎是瞬间,就将这利弊给分析得清清楚楚,看向任安乐的眼神更是不同。一介女子,区区几句话便能让天下陷入动荡,也太骇人了些。

    嘉宁帝比仁德殿下的百官想得更多、更远。他抿住唇,眼中的怒涛几欲汹涌而出,却到底忍了下来。帝梓元蛰伏十年,将帝家被诬谋反之事的证据全摆在了百官面前,皇家当年错斩忠良已失了民心,若他这个大靖天子还担上屠戮子民的罪名,必将被万民口诛笔伐……好一个帝梓元,她竟是比当年的帝盛天更加棘手。

    太后沉默地坐在御台上,转头瞥向一语不发的嘉宁帝,心有懊悔。若是十年前在帝北城就杀了帝梓元,也不会留下隐患,到如今连累得整个皇室都要背上骂名。

    后妃公主的位置上,安宁坐得笔直,她沉默地望向任安乐,一双眼沉不见底。

    “这桩桩件件,陛下确实比任何人都值得怀疑,若要臣释疑,请给臣一个说法。”任安乐见嘉宁帝不语,缓缓开口,那眼却迎向了安宁,毫不躲避。

    广场上陷入了僵持之中,百官望向御台的眼神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动摇。

    狡兔死,走狗烹。若当年忠君为国的靖安侯都难以善终,那难保日后的他们不会是同样下场,仁德殿外的气氛突然诡异起来。

    嘉宁帝知道这些大臣在想些什么,看着他们眼中对帝王的尊崇愈加淡去,他皱紧眉,这种时候他不能什么都不做。

    “父皇。”嘉宁帝刚欲开口,安宁却毫无预兆地从席上走出,行到石阶前,缓缓跪下,“儿臣知道真相。”

    安宁公主一句话,让众臣瞠目结舌。

    嘉宁帝看着跪在地上的长女,冷声斥道:“安宁,休得胡说,十年前你不过八岁,怎会知道此事!”

    安宁垂下头,附身头抵在青石阶上,一字一句回道:“父皇,儿臣没有说谎,儿臣确实知道十年前构陷帝家的幕后之人是谁。”

    望着神情凝重的安宁,太后心底有瞬间的不安,像是有什么失去了掌控一般。

    “安宁!休得胡闹!”嘉宁帝神色冷沉,怒喝。

    见嘉宁帝不允许安宁说话,一旁的老公侯们倒是坐不住了,纷纷起身进言:“陛下,此事事关重大,公主当时虽年幼,或许曾窥得一二,公主说出真相对陛下亦有益,何不听听公主的说辞?”

    他们是大靖的朝臣,如果有证据能证明嘉宁帝是无辜的,朝堂得稳,他们自然皆大欢喜。

    众臣相谏,嘉宁帝不好拂逆,只得盯着安宁,颓然一摆手,“安宁,你说。”

    安宁抬头,望向石阶下的百官,沉默半晌,才缓缓开口。

    “诸位大人,帝家之事和我父皇无关,我父皇也全不知情。当年将密信送往帝北城、命令忠义侯截杀帝家军的人是,是……皇祖母。”

    石阶上的满朝文武已经不记得今日是第几次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了。他们想过无数个可能,但绝对想不到从安宁口中说出的幕后之人居然会是天子生母,当朝太后!

    慧德太后悲悯天下,心怀万民,自太祖之时起便是举国上下尊崇爱戴之人,这样善名远扬的太后,怎么会是构陷帝家、屠戮子民的幕后黑手?

    但安宁公主性子刚直,素得朝臣敬重,若不是真相,她又怎会说出这种话来冤枉自己的亲祖母?

    几乎是同时,所有人朝御台上的太后齐刷刷望去,在看见太后苍白的脸色时不由动摇起来。大靖之上若有谁的权势能做到这些事,慧德太后好像……也是其中一个。

    “安宁,这种话岂能随便说出口,刚才你指证的可是你的亲祖母,大靖的皇太后。”皇亲中,胡子花白的明王起身,神情严肃,颤巍巍道。

    明王是太祖唯一还在世的兄弟,在宗亲中辈分最大,威望最高。此事已牵扯到太后,他纵使不愿掺和,也不得不出来说一句。

    “明王,你让她说,哀家要听听哀家的好孙女到底能说出什么话来!”太后的声音从御座上传来,格外冷漠。

    安宁回转头,平日颇有神采的眼睛就像失了魂一般。她望向御台,静静开口。

    “皇祖母,十年前父皇下旨赐帝家满门死罪的那晚,我去了慈安殿的佛堂。”

    太后怔住,不敢置信地望着安宁,瞳孔猛地紧缩,握住扶椅的手微微颤抖。

    韩烨猛地抬头,朝任安乐望去,目光灼灼,隐有指责之意。

    到了这一步,她早就知道安宁可能知道真相!

    任安乐迎向他的怒火,虽坦坦荡荡,却同样有些不忍。

    “那日父皇赐了帝家死罪,我本想去慈安殿求祖母为帝家求情,可是殿外守卫森严,我和良喜就爬进了慈安殿后的佛堂。当时,皇祖母和张公公也在佛堂,我在佛像后亲耳听到张福说是他偷了父皇的玉玺,遵皇祖母之令将伪造的御旨送往晋南,才骗得靖安侯发兵西北。”

    安宁垂眼,极慢却一字一句说完,“若诸位大臣不信,只要审问慈安殿的大总管张福,便可得出真相。帝家之事,父皇毫不知情,和父皇也没有半点干系。”

    太后身后站着的张福脸刷地就白下来,数九腊月的时节,额上的汗竟比夏日出得还多。

    安宁叩首于地,浅黄的公主朝服上沾满了雪渍,狼狈不堪。

    “父皇,儿臣十年前便知道真相,却未说出来,让靖安侯和八万将士背了十年冤屈,儿臣枉为大靖公主,愿受父皇责罚。”

第87章 下册(13)() 
帝家有一孤女,天下皆知。

    但没人知道这孤女不是禁在泰山十年的帝承恩,而是扛着一面土匪大旗一路从晋南招摇入京、短短一年内入主内阁的上将军任安乐。

    任安乐是帝梓元,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帝家女,当得如此,也该是如此。

    她在仁德殿前痛斥当今圣上,为帝家一百三十二口和八万将士讨回清白的言辞堪称壮烈,也让百姓对这个帝家仅剩的遗孤满身傲骨和仁勇更为叹服。

    不是谁都能如帝梓元一般,在举家被灭十年后,还能顽强至此,以一己之力洗刷冤屈,重新扛起门庭。

    经此一事,万民眼中,十年后的靖安侯,虽为女子,却不输世间任何一个大丈夫!

    但同时,也没人猜到这场皇室与帝家的角逐中,爆发的远不止是殿上朝臣,仁德殿前发生的事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传至了天下万民耳中。不过短短三日,声势浩大的舆论席卷而来,让人猝不及防。

    或者说谁都没有想到十年后的帝家还有如此之强的影响力,这时才有人真正瞧清楚这个曾能与皇室比肩的家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一个二十年前禅让天下、十五年前平定诸王之乱、本该得天下尊崇的世族,却因被人无辜构陷而被皇家冤枉,最后落得个满门抄斩、背尽骂名的下场。只要还是大靖的子民,只要心中还存留一丝对帝家的感恩,就无法接受这样惨烈而荒唐的事实。

    大靖立国时的第一代臣民仍在,他们犹记得十年前的帝家是何等荣光。权握晋南、十万雄兵、家族鼎盛……可如今呢?凋零的血脉、残破的旧宅、枉死的族人……这样的帝氏一族,谁能忍心?

    更何况,那做下这一切的还是当朝太后,天子生母!如此罪行,令人发指!

    真相传出的第二日,虽忠义侯被砍了脑袋,抄了家,但京城士子仍齐穿素服,聚于重阳宫门外,叩问太后恶行,谏言嘉宁帝严惩生母,以还帝家公道,天下清明。

    天子入太庙自惩三日,这百姓是知道的,然太后罪责太重,他们连这三日也等不得了。禁卫军中也不乏热血刚毅之士,但他们领皇命,看着这些义愤填膺的士子,只能沉默地立在宫门外。

    不断有士子涌入京城,重阳门前跪着的人也越来越多。士子、平民、商人,贩夫走卒……到最后,只剩一片缟素。

    从未有一桩沉案,一府冤屈能让大靖百姓凝聚人心到这种地步,帝家是个例外,也是唯一的例外。

    帝家旧宅十年未有人入主,老旧残破,尚未修葺。是以帝梓元虽在仁德殿上承了帝家爵位,却还未迁入靖安侯府。

    此时,她立在任府的书阁窗边,听着苑琴细声回禀。

    “小姐,安宁公主去了宗人府,陛下还在太庙,这几日的朝会都是太子殿下代君而为。”

    帝梓元颔首,眼底未起一点波澜。苑琴瞥了瞥她,舒了口气才道:“慈安殿里没什么动静,只是……重阳门外聚着的百姓越来越多,这样下去恐会出乱子,不如小姐您去安抚一二?”

    帝梓元摇头,“帝家之事我能做的都已经做了,若再介入,反而不妥。放心,嘉宁帝不会让百姓脱出他的掌控,如今这局面,是他想看到的,否则他又怎会拖三日期限。”

    “小姐的意思是?”苑琴挑了挑秀气的眉。

    “帝家在这件事上已得尽朝臣百姓的支持,反观皇家,只剩讨伐不屑之声,要安抚百姓不是易事,除非……”帝梓元顿了顿,“当今圣上是个聪明的人,已经想好了为皇室解围的办法。你且等着看吧,明天是第三日,帝家之事会真正的尘埃落定。”帝梓元望向皇城的方向,目光悠然深沉。

    第三日清早,皇城西南的宫门被打开,一队侍卫小心地护着一辆皇家马车匆匆出了禁宫,朝城外而去。

    马车里,苏嬷嬷满面含忧,望着闭眼休憩的太后,欲言又止。

    “你想说什么,说吧。若是想求个恩典,趁现在早些说,哀家还能为你谋得一二,说迟了,哀家也帮不了了。”太后睁开眼,扫了苏嬷嬷一眼。

    不过三日,太后鬓间的乌黑之发已现花白之色,神态颓老,眼底更是威仪不在,生气全无。

    望着这样的太后,苏嬷嬷悲从中来,跪在太后脚边,小声啜泣,“小姐,奴才十岁就跟着小姐,都五十年了,奴才什么恩旨都不求。奴才只是难过啊,小姐您忍了一辈子,好不容易苦尽甘来,却、却……”

    听见苏嬷嬷还如她还未出嫁时唤她,太后顿了顿,冷厉的面容缓了缓,别过眼,“淮香,别跪着了,坐吧,你年纪大了,跟哀家一样,经不起折腾了。”

    苏嬷嬷爬起身,靠近了太后几分,望见她脸上细细密密的皱纹,声音哽咽:“小姐,都到这份上了,您何必再去见她,若不是那人,小姐您必不会走到今日这一步。”

    太后微一沉默,掀开马车布帘。

    “我有些话,要问问她,若不然,哀家死了都不安生。”

    窗外,冰雪覆尽山道,涪陵山隐约可见。太后淡漠的声音伴着车轱辘的响声消散在风中,听得苏嬷嬷满脸哀容,连连叹息。

    孙家百年书香门第,三十年前名冠中原,高门大姓中若有孙家女为媳,更是与有荣焉。她的小姐十五岁时才名远扬,荣德慧娴,天下英豪求娶之。哪知小姐千挑万选,竟选了日后的开国君主韩子安。

    这婚事是韩家老家主定下的,定婚事时先帝尚在北方征战,三年后先帝回祖宅才完了婚事,她家小姐进门时已有十八,算是个老姑娘了。先帝不苟言笑,又是在疆场死人堆里摸爬滚打惯了的,平日里威严冷酷,小姐入门一个月,硬是连句话都不敢和先帝说。直到先帝披上盔甲重回战场时,她才鼓起勇气送到门外,流露不舍之意。那时她也还是个小姑娘,虽不大懂,却也知道,小姐这是动心了。

    但是先帝……她一直瞧得分明,由始至终只是完成了一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事,对小姐只有元妻的敬重,却无爱慕。

    她看明白了,小姐这样聪慧的人,自然也看得懂。

    但是有什么关系呢,她家小姐已经是韩家的长媳,这辈子,无论先帝娶多少女子进门,都抵不过她家小姐在先帝心中的份量。

    那时候,帝家主还是稚童之龄,还没有声震天下。

    她家小姐还不知道这世上会有如帝盛天那般的女子,虽不妖娆,也不妩媚,却能令世人尊崇,如万民对先帝那般的尊崇。

    但是谁能预知命运,她家小姐望不到日后的光景,所以甘心为了先帝洗手做羹汤,照料父母,那时谁不叹一声韩家好福气,娶了个贤惠识礼的好媳妇。

    先帝回战场的那一年秋日,小姐生下了嫡子,喜不自胜,更得老太爷老夫人宠爱。可惜的也是自那年起,天下局势愈加混乱,北方世族相争,战乱不断,先帝直到数年后率军重返老宅时,才看到已经长大的嫡子。

    那时陛下已有五岁,是小姐一手带大,已会读个几本书,写得一手能入目的字出来。先帝大喜,对待小姐更是敬重,但……仍只是敬重。

    即便只是这样,小姐也已经知足了,先帝的威名越来越大,韩家的疆土越来越广,小少爷也跟着先帝去了疆场。直到有一日,韩家终于成了整个北方的霸主。那一年,离小姐嫁入韩家已经整整十八载,而先帝回家的次数,恐怕一只手也能数得过来。

    之后的事,天下人都知道,晋南帝家的家主帝盛天禅让天下,韩家成为天下之主,建大靖王朝。

    消息传来的那一日,小姐在府里喜极而泣,人人都以为小姐哭是因为要做皇后了,只有她知道,小姐是在高兴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先帝终于可以脱了战袍,平平安安回家了。

    那时候的小姐,对那个禅让天下的帝盛天是感激的,哪怕世间百姓都在传颂她和先帝的莫逆交情,分薄了她这个未来皇后的光彩。

    在那之后,韩氏一族举家迁进皇城,小姐住进了储秀宫,成了开国元后,小少爷成了忠王,那时小姐尚不知为何少爷乃嫡子,却未被加封为太子,只得了一个王位。

    直到建朝一年后,帝家在万民瞩目中入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