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没有。”她回答,然后又想起了什么连忙补充道“只是,之前答应过你的各国通关文书,大概是没有了其实我也不建议你现在出去游历,毕竟世道马上就要乱了,就算你武功高强也不安全”
“那个不重要。”秦列摇摇头,打断她的话。
“我现在跟着你们就挺好的。”
这意思是,他以后都不会走了吗?
总算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嘉和的脸上带出了一丝笑容。
“那么就没有什么要说的了,只是还有一点,以后你们外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战争时候,人们总是会变得比平常更加激进、易怒。”
众人答应了,然后又继续做起自己的事来。
嘉和看着热闹的小院,心里觉得很满足。
不管这个世道怎么动荡变化,只要还有他们陪着她,她就不会害怕。就算是为了他们,她也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振作起来,力保秦国在吞并战中成为优胜者。
第22章 冬至()
秦国向韩国宣战过后没两天,蜀、晋、商果然也跟着宣战了,用的理由也都是千奇百怪的,敷衍得很。
总之,如果按照五大国宣战文书里所描述的那些来看的话,韩国就是个狂妄无礼、不可一世、四处挑衅别人的国家,而它们,则都是因为自家被轻视了、被挑衅了,所以才攻打它的。为了让这一切看起来更让人信服一些,五大国还打着共同保卫五国尊严的旗子,组成了联合军。
然而私下里,对于自家为什么攻打韩国,五大国都是再清楚不过了。它们都是为了土地、为了利益、为了最后的称霸。所以名义上它们是五国联军,但事实上连个联合军总指挥都没有,全都是各打各的。
而且,分开打的话,现在打下的土地越多,将来韩国灭了,自家吃下去的也就越多啊。
韩国国君跟他的国民们也很明显的意识到了现在的局势,所以他们面对围攻时,甚至没有做出什么反抗。
在这样的背景下,五大国的军队都仿佛打了鸡血,再没有对战争那么积极过了。他们甚至勇猛到给人一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错觉。
秦军前线传来的捷报每天都有,今日打下了韩国的杞县,明日攻占了韩国的孟县有时候甚至一天好几封。而其他四国,也都是如此。
秦国正式攻打韩国之后,嘉和就跟着其他谋士一起,一天到晚的呆在公孙睿的书房里,等着看从前线传回来的最新战报。而韩国的处境,五大国各自打下的城池以及这次征战中五大国谁受益最多、谁捡的便宜最少,就一点点的被看过战报的他们分析出来。
就目前来说,大燕无疑是吃的最多的。它打下的韩国领土几乎占了此次五国合起来打下的一半,秦、晋、蜀三国差不多占了剩下的一半,而商国简直就是来划水的,总共就打下了两个县。
****
日子就这样伴随着一封封的战报过去了,很快就到了冬至那天。
那天下着扯絮般的大雪,从书房到小院一路上的积雪快要可以埋住人的脚背。
嘉和从书房回去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一路上寂静无人,小厮侍女们大概都偷懒跑去过节了。她打着伞,一边深一步浅一步的往小院走,一边在心里分析着最新的局势。
伞外的雪下的纷纷扬扬,伞下她的呼吸渐渐清晰伞里伞外仿佛被隔绝成了两个世界。
嘉和的思绪突然分散起来,她想起来小时候,父亲总是喜欢在冬至那天带她去家附近那条结冰的小河上钓鱼他们用石块在冰面上砸个窟窿,然后把串了鱼饵的鱼竿从窟窿里垂钓下去其实往往是钓不到鱼的,但是她总会笑的很开心。等到两个人都冷的嘴唇发紫、浑身哆嗦了,父亲就会背她回去,然后一边在厨房煮着他们早上包好的饺子,一边数落自己不该在这样的大冷天里带她出去钓鱼,还总会说什么明年一定不这样了,然而等到明年了,父亲还是会带她去
可惜,已经好多年都没有人在冬至那天带她出去钓鱼了时间总是这样残忍,带走一些人,然后只给剩下的人留下回忆。
嘉和收起思绪,强迫自己把心思重新放回到分析时局上面。
一直回忆往事,只会让她变得软弱,而软弱,是现在的她最要不得的东西。
雪下的更大了,这个冬至真的是很冷啊嘉和感慨着,然后将伞压得更低一些,只能看见脚前的路了。
“在想什么?”
“小时候的事。”嘉和下意识回答,然后诧异的抬起伞。
秦列站在她前面两三步的地方。他没有打伞,头发上、肩上都落了一层薄薄的雪,使得整个人的气质都柔和了下来。
他脸上带了点无奈的笑“所以就连路也不看了吗?你都快要撞到我身上了。”
他们之间这点距离的确下一步就能撞上了,嘉和脸一红,小声嘟囔“那你躲开就好了嘛”
“你说什么?”秦列问,然后不等嘉和回答就又主动解释到。“雪下的太大了,他们两个又走不开,所以我来接你。”
“哦,没说什么。”嘉和回答,然后把手中的伞往秦列那里抬了抬。
秦列马上会意,站进伞下。
两个人一起往小院慢慢走去。
雪花被夜风卷着,飘进高高抬起的伞下。秦列注意到了,然后不动声色的微侧了身体,帮嘉和挡住。
嘉和并没有察觉,她只觉得秦列身上暖洋洋的,让站在他旁边的她也暖和起来。
等到他们走进小院,嘉和发现她房间前面的屋檐下架起了一个小火炉,火炉周围是一排四张案几并各种花色的坐垫,案几上还摆了瓜子花生等零嘴。
正在往火炉里添碳的寒声抬起头,“女郎回来啦!”
绿绣端着一碗还冒着热气的饺子从厨房里走出来,“刚出锅的饺子,女郎赶快趁热吃。冬至可以什么都不做,但是饺子可是一定要吃的!”
看着眼前这暖意浓浓的一幕,嘉和突然觉得自己的眼睛有点热。
“走吧?”她身旁的秦列轻声说。
他没有说的是,因为今天绿绣提到她每年的冬至都很容易伤感,所以他们才一起准备了这一切。
“恩。”嘉和收起伞跟他一起走过去,那里的风雪似乎被被隔绝了,仿佛处在暖春一样。
等到吃下那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嘉和舒服的揉了揉肚子,感觉这个冬至真的是完美极了。
绿绣取出在小火炉中热的滚烫的烧酒,一边为四人一一满上,一边在口中抱怨着。
“女郎你这几日也太忙了!早上你出门我还没起,晚上你回来我又已经睡了,有时候一天都见不到你今天晚上大家难得一聚,你可得好好陪我们说说话。”
其实嘉和哪里就忙到了那个程度,不过是绿绣心疼她,怕她最近太累,所以说的俏皮话罢了。
嘉和很配合的作苦恼状,“哎呀呀这可怎么是好?女郎我才华横溢热、魅力出众,竟惹的我们绿绣姑娘犯了相思”
她挤眉弄眼的,众人没忍住都笑了起来。
嘉和饮了一杯烧酒,“夜色还长,我们聊些什么好呢?不如我给你们讲讲最近的战事吧?”
绿绣嘟起嘴,“好端端的又说起来这些公事了。”
不过下一秒,她又马上问道:“那现在局势如何了?韩国是不是要完了?”一脸好奇的模样。
秦列跟寒声自然是聊什么都无所谓的。于是嘉和清了清嗓子,开始跟他们讲秦国又攻下了哪几座城,其他四国又如何如何
等到讲完了,绿绣感叹了一声,“这么说大燕是最大的赢家咯?”
“我看未必。”嘉和回答。
秦列跟嘉和的看法是一样的。“确实不好说,大燕打下的地方太多了。”
“所以呢?”绿绣还是一脸不解。“不是谁打下了就是谁的吗?”
嘉和解释到,“本来是该如此,但是现在各国得的土地大小差别太大了大燕一国就得了一半,其他四国不会同意的。韩国的国土到底怎么分,这事还有的商量。”
寒声属于标准的四肢发达,头脑却不大好使的那类人。
他看着三人对于如何瓜分韩国国土讨论的热火朝天,慢吞吞的来了一句,“韩国还没被灭呢,现在就说这些会不会有点早?”
嘉和三人,“”
“不如我们来猜猜韩国什么时候国破吧?”绿绣提议到。
“我猜最多下个月。”她先说出自己的猜测。
“我猜就这三天之内了。”嘉和跟着猜到。
最后是秦列,他看着一个侍女急匆匆的走进小院,说:“我猜,已经破了。”
“公子请女郎前去议事。”那侍女站在院子中间说到。
嘉和站起身来,神色凝重。
这个冬至,最终还是没能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第23章 亲命()
嘉和以为公孙睿的书房此时一定是灯火通明、人头攒动的。结果等她进去后才发现,书房里只有公孙睿,而且整个书房只点了一盏不甚明亮的灯,豆大的灯火将公孙睿的脸映的晦暗不明。
难道是不好的消息?韩国的局势对秦国不利了?大燕不同意重新划分韩国国土?总不会是韩国突然有如神助让五大国吃了败仗吧
站在门口的嘉和踌躇了一下,书房里的气氛实在是有些压抑古怪,她不得不往坏处想。
“来了就进来吧。”公孙睿比往日更加低沉压抑的声音响起。
嘉和走进去,在他面前跪坐下来。不管什么消息,都是要面对的。
然而事实证明,嘉和想多了。
“从宫中传来的最新消息。”公孙睿说到。“韩国三天前已经国破,韩王自缢身亡。蜀、晋、秦三国同时提出重新划分韩国国土。”
等等,“韩国刚破,三国就提出重新划分了?”嘉和很惊讶,因为秦国前线的消息往郦都传,最快也要两到三天,等到郦都这边收到韩国国破的消息再传过去下一步决策的时候,怎么说也过去五六天了。看现在这个情形,竟是秦国领军的将领不等跟郦都这边交流就直接自己做主提出了?
“没错,公孙皇后对领兵前去的将领早有交代,只要韩国国破后的最大得益者不是秦国,就提出重新划分。”公孙睿解释到。“现在看来,蜀、晋两国应该也是早有准备。”
嘉和沉默了一下,为这些当政者的深谋远虑和魄力而沉默,起码她就不会想的这么多,也不会说出“只要自家不是最大得益者就怎么怎么”这样的话。
这样一对比,公孙皇后也的确是不愧她秦国掌权者身份的,不动则已,动了就要吃最大的。
“大燕已经答应了,所以现在要安排人去韩国国都安阳,代表秦国参加重新划分韩国国土的商谈”公孙睿接着说到。
大燕也不能不同意啊这是三国共同提出的,就算它再厉害,也不敢同时反对三个国家。嘉和在心里想,大燕这次可真是憋屈了,燕恒心里不知道要气成什么样子,知道他心里不好过,她就开心了。
“公孙皇后亲自选了你。”
选什么?哦对,五国商谈这都是意料之中了,毕竟她嘉和不久前才因着善辩而“闻名”郦都呢。
“此次主管秦国商谈一事的大臣不知是哪位?好相处吗?”嘉和问他。
公孙睿摇摇头,“没有,或者说,就是你。”
嘉和愣了,公孙皇后不是对她印象不好吗?怎么这次就这么放心,把这样的大事全权交给她来办了?
“不管如何,这事你一定要办的漂亮!”公孙睿死死的盯着嘉和的眼睛,她这才发现他眼中都是压抑的激动跟急迫
“我要你向我保证!”他的声音不受控制的提高了。
“太久了,我好不容易才等到这个机会上次失败了,这次必须要立功!那些人我会让他们知道我公孙睿比他们强百倍,才不是什么吃软饭的我有才能你必须要做好,向我保证!”他说的语无伦次,声音时而尖利满是怨恨,时而又是充满期待的低柔,整个人都有些癫狂起来。
嘉和被这个状态的公孙睿吓到了,她也不问为什么公孙皇后亲自选了她了,急忙保证自己一定不会辜负信任将商谈完美完成,然后在得到公孙睿的许可后,逃一般的从书房里跑了出去。
这太不对劲了!
之前的黑水河谈判也是,嘉和一直想不通为什么公孙睿要主动揽那种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原来也是为了立功。可是为什么他要这样急于立功呢?公孙皇后的态度很明显了,她就是宠信公孙睿,哪怕他把差事办砸了也照宠不误。有了这样的宠信,他哪里还需要建功立业给别人看呢?大家汲汲营营不就是为了让掌权者看重自己,宠信自己吗?公孙睿根本就不需要这些就已经有了啊。
还有他说的什么吃软饭还有上次在左丞府门前,他那个让人发毛的古怪眼神嘉和隐隐约约觉得自己抓到了什么,但是仔细想又想不出来。
总之,公孙睿这里是真待不下去了!必须要走,从韩国回来后就走!嘉和在心里决定到。
****
此时的丽景殿,公孙皇后也没有睡下。
她看着铺在自己面前的谕旨,上面写着任命嘉和为秦使,总管此次的五国商谈一事这谕旨是她亲手写下的,没有跟任何一个大臣商讨过,那上面的宝印也是她亲手盖下的,宝印一盖,无可更改,只等着明天在朝上宣布了旨意,那嘉和就要赴韩去了。
“李寿全。”她喊到。
“奴婢在呢。”寿公公连忙上前。
“你说,本宫为什么要派那个不安分的小丫头去呢?”
公孙皇后脸色淡淡的,寿公公偷瞄了一眼,却什么情绪都没看出来然后,他额上的冷汗就冒了出来,他怎么知道娘娘为什么要派她去。实际上他自家也很不理解啊,这么一个小丫头,娘娘也就见了她一面吧?到底是从哪里看出来了她的才能,怎么就派她去了呢?
“这,奴婢怎么能猜的出来呢?”寿公公打着哈哈,“不过娘娘如此睿智圣明,您这么做肯定是有理由的,我们这些下人只要听着就是了。”
公孙皇后冷哼了一声,没有再继续为难寿公公。
至于为什么派嘉和去,只有她心里最清楚了。
她知道嘉和是个有才能的人,同为女子,她甚至很欣赏她。可是,她千不该万不该,最不该的是做了睿儿的谋士!
之前郦都的权贵都在说睿儿找了个善辩机敏的好谋士,这话甚至都传到秦宫里了。所以他们之间相处的倒是不错?
可是这怎么能行呢?睿儿是她用权势、地位豢养在笼子里的鸟,这鸟儿别人可以看却不可以靠近,它的华美羽毛只有她可以摸,她要这鸟儿心里眼里都只有她。
她的睿儿,只能是她一个人的!所以,她绝不会允许睿儿身边出现别的人,尤其是女人!之前不许,现在不许,将来也是。
这些年睿儿不是一直都做得很好吗?身边只有内侍,没有小厮,没有侍女,也没有亲近的人。为什么现在要去找一个女谋士呢?为什么还要那样重用她?就待在公孙府里乖乖的不好吗?或者答应她,跟她一起住在丽景殿里,她自然会把这天下最好的全都送到他面前,还会堵住别人的嘴,绝不让任何流言打扰到他。
以前的教训难道还不够吗?还是说,他觉得这个嘉和跟以前那些人不一样,够聪明、够强大,可以跟她公孙皇后抗争,然后带着他从她的笼中逃脱?
简直是在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