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旁的老纪脸红的看完这一切,没想到他们觉得他做的饭菜那么难吃。
掌柜将三人的表情观察到位,推出三碗只是一个说辞,一来是将借助这三人将粉条推出去,二来,他要好好跟叶心谈一下收粉条之事。
范浩书三人还在缠着店小二问粉条之事,只是店小二着实不清楚,只一味的说,明日会售卖这种吃食十份。
“那这个怎么售卖?”许华翰问道。
“今日是第一次推出,所以只收客官十五文一碗,明日售卖十份,一份二十文,后日是二十五文,售卖三十份,三日之后,就是四十文一碗了。”这价格也是掌柜的想好之后说的,主要是看客人能否接受。
范浩书三人点点头,这味道倒对得起这个价格,“算了,明日我们再来吧。”范浩书丢了四十五个铜板,便和好友离开了。
望着范浩书三人离去的背影,叶心转身道,“掌柜觉得这两百文可行?”
第 27 章()
一碗肉末粉条;刚才掌柜说要售卖四十文;范浩书几人都觉得不贵;一斤粉条可以卖好些碗了;这买卖确实不亏;掌柜一咬牙道;“收;但是要如你所说,往后这粉条只能售卖我这一家酒楼!”
叶心明白,掌柜这是要签订长期合作的协议了;补充道,“在石桥镇只售卖与你一家。”
掌柜一想,反正别的镇有粉条跟他也没关系;只要这镇上只有他一家就行;便同意了。
背篓里的粉条一共有十三斤,掌柜给了叶心两千六百文;然后又拟定了协议;叶心看了下没问题;便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回黄叶村的路上;叶心开始思索;家里竟然有这么多红薯;单靠她一人来做粉条,费时又费力,还不如出工钱请人来帮忙;这会秋收过了;村民没那么忙了,应该乐意做些散工。
到家之后,叶心就把自己的想法跟叶清和说了一下。叶清和一听便同意了,“村里的人去镇上做散工,一个月工钱最高的是五十文,我们可以开三十文。”这些事情,以前听村里的人说过。
叶心没打算用这种开工钱的方式,“按照我的要求来,譬如一背篓的红薯,洗干净的话,我们支付一个铜板。”
叶清和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只觉得如果按照小妹的这种方式,铜板也太容易得了吧。
利用绩效来拿工钱,在哪个时代都能激发人们务工的积极性,叶心接着道,“再请一部分人来切红薯,切好的红薯必须比大拇指小,这个也是按背篓也计数,一背篓一文钱。”
“那我是不是该多收点背篓来?”叶清和问道,毕竟村民家的背篓大小肯定不一。
“不用,以家里背篓的大小也计算。”叶心道,叶清和能想到这一点十分不易,不过确实不需要。
“那拿小妹觉得我去找余婶好还是里正好?”叶清和再次问道,招工之事让叶心出面肯定不好,毕竟叶心外表还是个小娃。
叶清和是偏向余婶的,不然也不会把余婶放在前面,叶心的意思也是如此,“找余婶。”余婶在黄叶村是个厉害的角色,加之以前受过叶家的恩惠,对招工一事肯定会上心。里正虽然很公正,但恰恰就是因他太公正了,很可能选出的人是需要钱的贫困人家,而非叶家正在需要的人。
两兄妹又商定了一些细节,叶清和这才出门去找余婶,余婶一听,先是欢喜无比,随后反应过来,“清和啊,你这种做,可是不划算的啊?”红薯一斤才五文钱,哪有请人洗红薯还给一文钱的,切红薯再给一文钱的,这样下去哪还能赚的了钱,再说也没听说谁卖红薯要洗干净切好的啊。
“家里自有用处,余婶就不用担心了。”叶清和知道余婶是担心自己家,只是粉条这事,他不大想让他人知道,“另外,还请余婶帮忙找几个信得过的人一起来。”
“这红薯有很多?”余婶有些诧异,李大海租叶家的地她是知道的,种上红薯她也是知道的,难不成叶家要把这些红薯全部给处理了?
“嗯,有不少。”叶清和道,“天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余婶要是确定来的话,明日一早就可以过来,我和小妹一直在家。”
“好。”余婶送叶清和到门口,回来认真想了想,这村上有哪些靠谱的人。
叶清山回来,一听红薯做的粉条竟然卖到二百文一斤,吓了好大一跳,五文钱的东西经过那么一加工,就升值了好多,“还是小妹厉害,要我留下来洗红薯吗?”
“不用。”有限的资源要尽量最大化的利用,同时也不能浪费,叶清山在武馆待着可以学功夫,若是留下来洗红薯就有些大材小用了。
二日,叶清和以为家里会来很多村民,结果只有余婶和一个中年女子过来了。叶心回忆了下,对这个女子没有印象。
余婶赶紧解释,“这是张婶,我去找了好几家,你们张婶同意来。”说完面露愧色,主要是大家都不相信叶清和会拿钱出来,下意识认为是叶家是想请他们帮忙。
叶心知道,村民大概都不相信这样的法子可以赚钱,所以大部分采取观望的态度。
叶清和有些失落,只不过没表现出来,指着早已准备好的背篓说,“我们以这个背篓为准,洗净这一背篓的红薯得一文钱,工钱一日一结。”
昨天叶清和对工钱一事只提了大概,今日一听一日一结,余婶和张婶都有些开心。
“红薯要洗成这样。”叶清和拿出一个洗净的红薯出来。
余婶和张婶了然的点点头,这个好办。
“切红薯也是以这个背篓的大小来算,工钱也是一样的。”叶清和把桌上切好的红薯拿起来,“但是切的红薯大小不能超过这个。”
余婶和张婶明白之后,叶清和示意可以了,两人就开始捡红薯放到背篓里,然后背到湖边去洗。
叶心练完功夫,便拿起昨日洗净的红薯开始切。一日过去,余婶洗了九背篓的红薯,张婶洗了十背篓,叶清和分别给她们九文和十文的工钱。
余婶双手颤抖的接过,这一日她竟然赚得了九文钱,昨日她说要来,家里都觉得叶清和肯定是诳人的,余婶当时说若是诳人,下次就不来了,这次也只当是还王氏的恩情。没想到她真的拿到了工钱,这回去,家里人肯定会惊讶坏。
张婶不善言辞,可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一日挣十文,连续做十日家里就有一百文钱了。
“明日若是余婶和张婶无事的话,还请过来帮忙。”叶清和道。
余婶赶紧说,“一定来一定来。”
张婶也在一边连连点头。
两人走之后,叶心对叶清和道,”明日家里肯定会来不少人,大哥跟他们说,但凡做工发现不合格的,超过三次,以后叶家将永远不会招他们做事。”
叶清和总觉得叶心这话似乎还关系着将来,似乎叶家以后也可能会招工,叶清和竟然也相信自家以后还会这样,道,“好。”
果不其然,第二次多来了五人,叶清和又把昨日对余婶和张婶说的话重复了一遍,众人开始忙碌,洗红薯的多了,余婶就留下来帮叶心切红薯。
待到傍晚,叶心便提着红薯去石磨那磨成浆,然后再回家做粉条。这两日有帮工,粉条做好之后,把灶屋全挂满了。二日待粉条变硬之后,叶心拿之前买的称称了一下,这个铜称最多可以称五十斤的物品,叶心称了四次。粉条一共一百五十三斤。
叶心取了一百五十斤粉条,和叶清山赶着牛车去镇上了,余婶过来就看见叶心和叶清山出门,“清山这是去武馆?”
叶清山去镇上武馆一事,黄叶村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了,毕竟进武馆也是一件荣誉的事,所以人们下意识的认为这工钱都是叶清山在镇上武馆赚来的,对此,叶家也没多解释。
“是的,余婶。”叶清山回道。
“清山是出息了。”余婶有些欣慰,前些年以为叶清和会跟叶兰生一样,去考秀才,结果叶兰生去世,叶清和也没继续读书,反倒出了个武夫,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武夫也是厉害的。
叶清山和叶心赶到镇上,叶心带着叶清山去了酒楼,酒楼外面站了不少人,掌柜似乎在像这群人解释什么,店小二似乎看到了叶心,跟掌柜的说了一下。
掌柜跟看见救星似的跑了过来,“小友,这粉条你带了多少过来?”要不是前两日控制了下粉条的数量,他酒楼的粉条早就销售一空了,今日是第四日,按照之前跟客人说的不限量供应,可是刚开业还没一个时辰就把剩下的粉条给卖完了,这门外站着的都是还未吃到的。
“一百五十斤。”叶心道。
听到这数,掌柜松了一口气,赶紧帮忙把粉条从牛车上下下来,然后抬到后面的厨房里,老纪一见粉条来了,赶紧抽了一大把泡在盆子里,这肉末早就做好了,就等着粉条了。
不一会就做好了,店小二忙活着上菜,掌柜这才有空隙把账给叶心结了,“小友以后有多少粉丝都送过来。”
叶心点点头,又见掌柜直接拿出三十两银子,问道,“掌柜就不称一下这粉条的重量?”
掌柜笑着说,“这些年别的本事没有,倒练就了能估算物品重量的能力。”所以这些粉条大概多少斤,他一掂就知道了。
叶心收了钱,跟掌柜说以后由叶清山来送粉条,再交代了一些这粉条的保存方法,掌柜一一记下。叶心正欲离开,就见老纪找了过来。
第 28 章()
老纪本来想叶心大师;但是看到叶心这么一个小娃的脸;他实在是喊不出来;最终决定跟着掌柜喊;“有个问题想请教小友一番。”
掌柜见老纪的态度有些滑稽;毕竟哪有请教一个小娃问题的;掌柜回头看了一眼叶心;又觉得这小娃似乎真的很有本事的样子,嗯,这一定是他的错觉。
“你说。”叶心道。
“这粉条;除了加肉末之外还可以有其他法子吗?”做菜的法子对厨子来说都是极为宝贵的,所以老纪没打算叶心能告诉他,只是希望叶心可以指点他一二;比如是蒸还是煮;他试过直接炒,结果糊成一锅。
“当然。”叶心道;“你还可以在熬的大骨汤里放入粉条;也可以将粉条切碎混入面粉之中;做成丸子;也可以剁成馅料;包成包子。”
老纪砸吧砸吧嘴;这个小娃一口气竟说了三道法子。直到叶心离去,老纪才反应过来,在内心十分真诚的说了声谢谢;然后回厨房开始研究叶心说的着几道法子。
掌柜见老纪的样子;琢磨着,这些新法子要不要隔一段时间推出一道,这样也能留得住客人。
叶清山不方便驾牛车去武馆,叶心便驾着回了黄叶村,路上遇见一些村民,见叶心驾着牛车,都露出万分惊讶的神情,哪有一个小娃会驾车的,更别说还是个女娃。
李小丫正在和刘秀秀在村头说些私房话,“不知道今年还有没有机会去曹水县。”
刘秀秀知道,她这闺中密友喜欢曹水县知县之子万文轩,今年乞巧节的时候,李小丫跟着李大海去了曹水县,只看了万文轩一眼,便将心交了出去,“再去看看那个姓万的?”
“什么姓万的。”李小丫有些不开心的说,“他叫万文轩。”这名字还是李大海托人好一番打听才得知的。
“行了行了,反正就是你有意的。”刘秀秀暧昧的说。
李小丫脸一红,“你这小蹄子,乱说什么。”说着装模作样的要去恰刘秀秀。
此时叶心驾着牛车从她们二人跟前飞速路过,带起一阵灰尘。
刘秀秀一脸惊愕,“那人是叶心?”
李小丫正在摆手,以驱赶面前的灰尘,听到这话,手一顿,然后看了看,“好像真是那贱人。”
“她竟然会驾牛车?”刘秀秀眼里闪过不可思议的眼神。
李小丫觉得同龄女子中,自己是村子里最厉害的,如今看见叶心驾着牛车,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们家连牛车都没有。
叶心可没心思关注李小丫和刘秀秀的心里,回到家,发现周氏带着她的两个女儿站在门口,叶心直接将牛车牵了进去。
周氏见叶心回来,赶紧走了过去,轻轻唤了声,“叶心。”
叶心抬头看了周氏一眼,示意她有话快说。
周氏将两个女儿推到前面,“你看招弟和来弟可以在你这洗红薯吗?”
王招弟和王来弟手足无措的站在叶心面前,之前她们看见叶心将她们的父亲踹到在地,对这个表妹有一种敬而远之的心情,今日一早,周氏就将她们带到这里来,说实话,她们内心是害怕的。
叶心指着洗好的红薯问,“能将红薯洗成这样吗?”
两姐妹一愣,还是王来弟率先反应过来,小声道,“能。”
周氏戳了一下王招弟的背,王招弟也赶紧说,“能。”
周氏这才道,“不是我自夸,我这两女儿干活真的厉害。”语气里有些自豪,随后又露出苦涩的表情,要不是王福全不把这两女儿当人看,她们也不会这样。
“那行。”叶心道,“把红薯洗成这样,一背篓一文钱,工钱一日一结。”说完就进屋去忙了。
王招弟和王来弟很快反应过来,去装好红薯去湖里洗,周氏看见两女儿,内心有些欣慰也有些酸涩,这两日她也想通了,跟着王福全不会有什么好日子,她现在要做的就是替两女儿攒些嫁妆,再替她们找一个好夫家。
不少村民见叶心竟然同意招王家的人,顿时觉得这叶家还是个厚道的。叶心没想那么多,一来他们只是对王福全有问题,和王福全的女儿没仇,上一辈的恩怨没必要牵扯到下一代,退一万步来说,这两表姐,也没做过什么对不起他们的事。
今日来的村民比昨日更多了,叶心直接让余婶在家负责切红薯,并且查看村民洗的红薯,同样,这检验一背篓也是一文钱,余婶觉得自己似乎是在做梦,这只是看红薯洗没洗净都可以得一文钱,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啊。
叶心把切好的红薯放在堂屋里,打算晚上去打成浆,一边琢磨着这两日就可以把那座山全部买下来了。由于来帮工的村民多,所以不到十日,家里存的红薯全部都洗净切好。
叶心又开始招工,将切好的红薯磨成浆,一桶两文钱,这几日叶心知道多少红薯可以磨成一桶,所以分量都分好了,黄叶村的村民一听,都抢着来赚这钱。所以,村民都不用村子的石磨了,各个提着叶心的红薯排队磨浆。
叶心每日只做两百斤的粉条,然后待粉条便硬之后让叶清山送到镇上去卖。一共小半个月的时间,便将家里的红薯都变成了粉条。
晚上叶清山从镇上回来,将钱交给叶心,这些时日粉条一共卖了一千九百斤,收入三百八十两银钱,招工中洗红薯这一块花去了四百五十个铜板,切红薯花去了四百个铜板,磨浆这块支付了村民二两银钱,净收入三百七十七两外加一百五个铜板。
叶心将之前的银钱拿了出来,九十三两六钱,加起来有四百七十两七钱五。叶心抽出一百五十两给叶清和,“大哥明日去找里正,将那座山全部买下来。”
叶清和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将那座山买下来,“好,大哥一定办妥这事。”
叶清山有些兴奋,“买那座山是要在那建房子吗?”这些时日在武馆里,叶清山也知道了不少事,买地之后当然是盖新房,叶清山也想住新房。
“是。”
叶清山一愣,他也就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