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3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风云的偷袭之策成功了;但并没有赢得一片喝彩之声。之前他的这一计策也引起了总管们的诸多争论;没有赢得一致支持;而争论的焦点就是偷袭时间是否合适;是否应该在西京大军拿下渑池后的第一个晚上就展开攻击。

    过早攻击会产生两个严重后果;如果西京大军东进速度缓慢;在拿下渑池后的当天晚上;渑池城下不但有粮草辎重;还有数千乃至上万军队;那么偷袭就有可能失败;偷袭失败也就意味着决战之策的失败;反之;如果西京大军急速东进;偷袭成功了;西京大军失去了粮草辎重;陷入了腹背受敌之困境;但西京大军因为没有与杨玄感连番苦战;体力尚存;会发疯般地展开反攻;拼命向渑池方向突围;这将给联盟军队造成巨大损失。所以一些总管认为;应该先让杨玄感把西京大军引诱到函谷关下;以连番苦战来消耗西京大军;然后联盟军队再偷袭渑池;断绝西京大军的退路;这时西京大军虽然还有粮草辎重;还能支撑一些时间;但精疲力尽;已经难以抵达杨玄感和联盟军队的前后夹击了;如此便能以最小代价赢得最大战果;皆大欢喜。

    李风云一口否决;理由很简单;联盟军队已经没有更多时间留在东都战场上了;必须尽快离开;否则随着形势的急剧变化;联盟军队极有可能被卫府军包围在东都城下;有全军覆没之危。

    李风云拿出了两个由李密带来的最新消息;一个消息来自杨玄感;有证据证明;东莱水师正增援而来;距离东都近在咫尺了;这也是杨玄感迫不及待与西京大军进行决战的原因所在;也是联盟军队必须尽快离开东都战场的原因所在。另一个消息则来自吕明星;吕明星拿下了金堤关;为联盟军队撤离东都战场打开了通道;但韩相国和宋豫义军背信弃义;越过天堑防线;沿着通济渠南下返回老家了。吕明星兵力有限;孤立无援;短时间内坚守金堤关还有些把握;但时间一长;卫府军四面杀到;他就无力坚守了;只能撤离;否则他就完了。吕明星一旦撤离了金堤关;联盟军队东撤之路就断了;最后只能南下逃亡豫州;而由豫州北上;不但路途遥远;还要一路翻越通济渠等重重阻碍;时间太久;而时间一久;变数就大;一旦圣主和远征军归来;封锁了大河水道;这支联盟军队上不着天、下不着地;麻烦就大了。

    李风云有威信;拿出的理由又很充分;而且他信誓旦旦承诺;一定会想尽办法保存实力;同时还会密切配合杨玄感全歼西京大军;总管们当然相信他;最终还是达成了一致;无条件遵从李风云的决策。

    偷袭成功了;实现了战前目标;但之前总管们担心的隐忧也一一出现。

    据俘虏交待;京辅都尉独孤武都和京兆赞务韦福奖当夜都率军驻扎于城内;还有一部分粮草武器也被运进了城内。这一消息让李风云等人非常重视;经过多方查证核实;最后认定城内卫府军至少有五千人以上;还有足够他们作战的粮草武器。很显然;渑池城的实力不容小觑;郑元寿又有独孤武都和韦福奖的牵制;指望通过恐吓、谣言等手段动摇他们的军心;让他们不敢出城作战估计是不太可能了。

    “西京大军很快就会杀过来;当我们与卫文升激烈交战之时;渑池城内的卫府军必然出城攻击;于是我们腹背受敌。”甄宝车一手驻着铁拐;一手用力挥舞着;情绪有些激动;“兵力的损失倒是其次;关键是我们未必挡得住西京大军;一旦给他们突围而去;则前功尽弃。”

    “杨氏兄弟被仇恨冲昏了头脑;非要急于决战;若能将西京大军诱到函谷关下;给我们足够时间攻打渑池;则形势绝不会像今天这般危急。”郭明也很愤怒;瞪着神情阴郁的李密;厉声叫道。

    李密一言不发。联盟总管们只知道决战之策来自杨玄感;并不知道这一策略实际上出自李风云;而杨玄感对这一策略做了改动之后;确实对联盟不利;但李风云还是接受了;并费了不少力气才说服了帐下的总管们。既然李风云为了大局都能代杨玄感受过;他当然也只能任由联盟总管们发泄一下怨气了。

    李风云冲着郭明摇摇手;示意他不要胡乱发脾气。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谁能未卜先知?在他看来目前形势已经很好了;能否全歼西京大军实现预期目标;关键不在联盟这边;而在杨玄感那边。

    “困难还是有的;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占据了不少优势。”李风云从容说道;“我们缴获了大量粮草武器;解了军需不足的燃眉之急;又俘虏了数万工匠民夫;大大缓解了我们人手不足的困难。以现有人手;我们可以挖掘更多的壕沟;砍伐更多的树木制造拒马鹿砦;在更多的地方点燃火堆以制造烟雾。有了这些防御措施;再加上充足的箭矢;我们不但可以有效延缓对手的攻击速度;还能以最小代价杀伤更多敌人。”

    李风云说到这里;看看围在四周的众人;轻松笑道;“俘虏交待的很清楚;西京将士随身只携带了三天的存粮;昨天已消耗一天;这样满打满算;他们最多还能坚持两天;也就是今天和明天;如果明天黄昏之前他们还不能杀出重围;那除了投降外;只剩下最后一个办法。”李风云抬手指向北方的连绵山峦;“上山;死里求生;虽然大多数人都能活下来;但士气已丧;元气已伤;即便勉强收拢起来;短期内也难以恢复战斗力;如此便给杨玄感西进关中赢得了充足时间。”

    “但是;我们在敌人的前后夹击下;能否坚守两天?”甄宝车毫不客气地质问道;“明公;我们的对手是西京卫戍军;生死关头;这些人红了眼;会爆发出极其可怕的战斗力;仅靠这些壕沟、拒马、烟火;根本挡不住他们;双方一旦陷入激战;我们的损失难以估量。”

    李风云依旧微笑;耐心劝抚;“这是一场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决战;联盟要倾尽全力;杨玄感也要倾尽全力;我们彼此之间一定给予对方最大程度的信任。杨玄感相信我们能在渑池方向断绝西京大军的退路;而我们也要相信杨玄感会不顾一切、不惜代价尾随西京大军之后;拼命追杀。他追得越快;杀得越凶;敌人就越是胆寒;再加上谣言四起;军心大乱;士气很快就会崩溃;而一支没有士气的军队;它距离灭亡还有多远?”

    “明公对他如此有信心?”郭明持怀疑态度。

    “相信某。”李风云笑道;“卫文升挖了杨氏的祖坟;这是血海深仇;卫文升必须死;否则杨氏兄弟拿什么回去拜祭先祖?”

    =

第五百三十五章 话不投机() 
李风云拿出的攻敌之策是把主要力量放在阻御西京大军的战场上;只用一个军包围渑池。

    包围渑池的这个军一分为四;分别盯防四道城门;为阻止城内戍军杀出;李风云要求在四道城门外挖掘壕沟;布置拒马鹿砦;辅以烟火;并用火箭烧毁护城河上的吊桥;如果城内戍军在如此困难情况下依旧杀出城外作战;那经过这重重障碍的阻挡之后;自身损失已经很大;而联盟方面也有足够时间调集兵力支援围城军队。

    李风云据此计策下达了攻击命令;联盟总管们随即领命而去。

    李密忧心忡忡;愁眉不展。

    从联盟总管们的言辞里可以听出来;他们无意为了杨玄感而不惜代价阻御西京大军;可以预见;一旦联盟将士损失过大;这些总管们必然“消极怠战”;如此西京大军则有突出重围之可能。同样;杨玄感那边也是如此;虽然杨氏兄弟为了报仇要浴血奋战;但考虑到西京大军从渑池方向突围;他们当然希望先借助联盟的力量消耗西京大军;等到两败俱伤了;西京大军筋疲力尽伤痕累累了;他们再疯狂杀上;岂不事半功倍;一鼓而定?这样战局就对己方不利了;联盟这边不想牺牲自己成全杨玄感;而杨玄感那边却有心损人利己;双方如此“默契”配合;结果可想而知;白白便宜了西京大军。

    看到李密忧郁不安;李风云忍不住揶揄道;“你担心甚?是担心某的部下阳奉阴违;消极怠战;还是担心杨玄感私心作祟;不愿全力以赴与某共击卫文升?”

    李密踌躇良久;问道;“某看你信心十足;不知你是相信自己的部下;还是相信越公?”

    “某都相信。”李风云笑道;“这一仗关系重大;若能全歼西京大军;整个局势就对我们非常有利;某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带着联盟军队撤离东都战场;而越公和你也能以最快速度西进关中;反之;若让西京大军杀出重围;我们因此痛失良机;双方都将陷入被动;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某坚信;正因为这一仗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们的生死存亡;大家才会暂时搁置矛盾;放弃私利;同心协力。”说到这里;李风云神情渐渐严肃;望着李密郑重说道;“此刻;某对越公绝对信任。”

    李密沉默不语。他不知道李风云这句话是真是假;不过以他对杨玄感的了解;若李风云当真相信杨玄感;当真与西京大军浴血死战;李风云这个亏就吃定了。之前杨玄感之所以改动李风云的决战之策;正是因为他不相信李风云;而李风云对此一清二楚;不可能视若不见;更不可能没有防备。只是;从李风云第一时间内向渑池发动攻击来看;李风云好像是真的相信杨玄感;虽然“出手”这么早的确有“出敌不意攻敌不备”之效果;但其中所含风险之大也是难以估量。

    “你或许怀疑某在说谎话。”李风云一眼就看穿了李密的心思;想到此人未来命运;忍不住就起了劝诫之心;“盟友之间的合作当然充满矛盾和冲突;但大局至上;整体利益至上;尤其在关键时刻;事关命运和未来之刻;就必须搁置矛盾放弃冲突;齐心协力一致对外;反之;兄弟阋墙;手足相残;距离败亡之日也就近在咫尺了。”

    李密当即听出李风云的劝诫之意;顿生不满。这种普通至极的道理还需要你来告诉我?你是真痴还是装疯卖傻?难道你不知道杨玄感一直在算计你?现实就是这样残酷;你信任别人;但别人不信任你;你岂不是找死?

    “你这番话有深意啊。”李密冷笑;轻蔑说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看来这场决战在你眼里已经结束了。”

    李风云暗自叹息;好心当作了驴肝肺;自作多情了。李密出身豪门;含着金钥匙来到人间;有些东西与生俱来;后天改变不了。性格决定命运;看样子李密的未来已经注定;非人力可以改变;自己这只“小蝴蝶”就算把翅膀扇断了也没用。

    “某当然胜券在握。”李风云说道;“在这场兵变中;某先是帮助杨玄感打通了南下进入东都之路;现在要帮助他打通西进关中之路;接下来就要看他称霸关中了;但是;某对他的未来并不乐观。”

    李密笑了;毫不留情地嘲讽道;“在你的眼睛里;这个世界有多大?”

    李风云也是哈哈大笑;自嘲道;“的确;某就是坐井观天;看到的不过巴掌一片天。”

    话不投机半句多;李密无意与李风云争口舌之利;转身离去;带着自己的队伍赶赴战场而去。

    袁安等到李密纵马而去后;犹豫再三;还是忍不住问道;“明公;你对杨玄感的未来不乐观;是指他进不了关中;还是难以在关中立足?”

    李风云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你看杨玄感和李密之间;是信任第一;还是利益第一?”

    “当然是利益第一。”袁安不假思索地说道;“李密是过去的成员;只要圣主主政;他就没有仕途可言;因此他若想一展抱负;就必须推翻圣主;某认为这才是他参加兵变的原因所在。”旋即袁安就明白了李风云的意思;以利益为基础结成的同盟很不牢固;一旦利益诉求难以满足;同盟就会分崩离析。杨玄感的兵变同盟就存在这种严重危机;若杨玄感西进关中受阻或者在关中难以立足;同盟成员的利益诉求实现无望;兵变同盟就会迅速瓦解。

    “这场风暴将给关陇人以沉重打击;给国祚以致命伤害;数年后中土统一大业将轰然崩溃。”李风云叹道;“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机会;谁不想逐鹿天下?只是中土将为此付出惨重代价;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力争在最短时间内;重建中土的统一大业。”

    袁安暗自苦笑。这是李风云的梦想;也是他的梦想;但愿有生之年美梦成真。

    六月二十九;上午;千秋亭。

    激烈交战之后的战场上;尸横遍野;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杨玄感策马走在战场上;脸色越来越难看;心情越来越沉重。

    西京大军毕竟是卫戍军;战斗力非常强悍;大部分关陇籍卫士都曾经历过战场锤炼;很多人甚至还参加过西征吐谷浑;相比起来;杨玄感收编的东都卫戍军“养尊处优”多年;武力大打折扣;已经名不副实了。事实也是如此;从谷伯壁战场到千秋亭战场;随处可见阵亡将士的尸体中;属于东都卫戍军的要明显多于西京卫戍军的。

    杨玄感倍感欣慰的是;他的部下都在浴血奋战;而倍感不安的是;西京将士军也在奋勇厮杀;即便主动后撤了;也依旧顽强阻击;以命搏命。如果接下来的战斗一直如此激烈;双方将士都疯狂了;都杀红了眼;都誓死不退;结果就是两败俱伤;最后就算杨玄感全歼了西京大军;他的军队也损失惨重;实力骤减;这必将影响到其西进关中;影响到他在关中的立足发展。

    患得患失的心理让杨玄感的情绪非常低沉;他有心想控制一下攻击节奏;想约束一下气势如虎的部下;想让为了报仇而陷入失控的杨玄挺、杨积善兄弟以及其他杨氏族人稍稍冷静一下;但此刻全军上下战意盎然;正在奋起追杀西京大军;如果突然停止攻击;对士气的打击太大了;尤其严重的是;将士们经过一天一夜的厮杀;已经疲惫不堪;虽然轮番休息了;但休息时间太短;体力根本就无法恢复;这时大家都是憋着一口气在战斗;都在最大程度地透支自己的体力;如果战斗突然停止;这口气泄掉了;人也就支撑不住了;再想像疯子一般不知疲倦不知死活的拼命攻击是绝无可能了;所以杨玄感又不敢冒险;又担心出现意外;白白葬送了眼前的大好局面。

    就在杨玄感自我折磨;烦躁不安的时候;胡师耽从后方打马狂奔而来。

    “明公;蒲山公急报;白发于昨夜鸡鸣时分向渑池发动了攻击。”胡师耽非常兴奋;激动不已;气喘吁吁地说道;“他们包围了渑池;焚毁了城外的粮草辎重;完成了对西京大军的合围。卫文升突然撤出战斗;急速后退;肯定是得到了渑池被围、粮草断绝的消息;不得不撤。明公;我们已胜券在握;只要全歼了西京大军;我们就赢得了这场决战;可以畅通无阻地直杀关中了。”

    杨玄感惊喜不已;接过李密的急报;仔细看了一遍;忍不住仰天长啸;情难自禁;“天助我也。传令;遍告诸军;我潜伏崤山之军已攻占渑池;断绝了西京大军的退路;烧毁了他们的粮草辎重;卫文升已被我团团包围;生机尽绝。命令诸军;奋勇攻击;杀杀杀”

    =

第五百三十六章 险恶之局() 
杨玄感豁然顿悟;他终于知道自己为何患得患失不能坚定决心了;因为他始终不信任李风云;始终怀疑李风云居心叵测;现在李风云以他难以置信的速度成功包围渑池合围了西京大军;给了他一个明确讯息:关键时刻我信守承诺;给了你绝对信任;如果你辜负了我的信任;没有与我一样全力以赴;则决战失败;而责任都是你的;因为你自始至终就没有给我信任;我需要信任;这是合作的基础。

    杨玄感再不迟疑;倾力攻击。目前形势对他非常有利;卫文升和西京大军会像潮水一般冲向渑池;虽然李风云可以抵挡住;但如果损失超过了其承受范围;且损失过大的原因是因为杨玄感背信弃义;没有全力以赴倾力攻击造成的;那么李风云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