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薄非常果断;毅然率军调转方向;向历城狂奔;寄希望于李风云的支援和庇护。通过这两年的艰苦战斗;王薄算是看透了;没实力到哪都是一只土鳖;而若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唯有展实力;而若想展实力;在初期阶段就必须寻找一个靠山;一个足以遮风挡雨的大树;否则还没等成长起来就被狂风暴雨吞没了。

    孟让与王薄的想法背道而驰。孟让承认李风云实力很强;中土第一反贼;但树大招风;他对李风云的未来并不看好;李风云这棵大树并不牢靠;只待东征结束;圣主和东都腾出手来;第一个要围剿的就是李风云;所以孟让不愿投奔李风云;而是率军急南下;逃亡泰山。

    左氏兄弟一如既往;依照老办法;敌进我退;官军打来了;就去北海暂避。目前齐郡战场形势复杂;张须陀既要应付白贼;又要剿杀河北贼;哪有时间顾及他们?然而;这次他们想错了;而这个错误让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十八日下午;李风云、刘黑闼、郝孝德等人率军撤至鹊山;这时他们接到了留在临邑一线警戒的虎贲军总管甄宝车的消息。

    甄宝车派出的斥候现张须陀在临济战场上击败北海义军之后;便火渡河杀到章丘;然后跟在长白山义军后面穷追不舍;直奔长白山而去。

    李风云和一帮豪帅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张须陀玩得什么玄虚。他的战场在历城;怎么主次颠倒;本末倒置;反倒追着长白山义军向东去了?难道他要弃守齐郡;逃之夭夭?

    同一时间;留在历城战场上的孟海公也送来了消息。十七日下午;李子雄、李珉父子带着数千大军兵临历城;却遭到了“闭门羹”;被城内守军拒之门外;但一夜过后;本日清晨;历城城门大开;城内守军又把李子雄、李珉父子接了进去。也就是说;从今日开始;历城实际上已落入齐王之手。

    李风云疑惑了。历城易手;是张须陀故意为之;主动放弃;还是留守历城的守军背叛了张须陀;拱手把历城送给了齐王?

    =

第三百五十一章 行险一搏() 
十八日夜;鹊山;李风云在联盟总营召集诸豪帅军议。

    当前局势很严峻;河北义军大败;损失惨重;军心涣散士气低迷;而更严重的是粮食紧缺;虽然李风云给予了支援;但这仅仅是救急;联盟有数万大军要吃饭;君子顾其本;李风云即便仗义也不可能无限度仗义;所以他也解决不了河北人的吃饭问题。

    然而;之前积极谋划三路义军夹击张须陀的是李风云;虽然河北义军没有在李风云预计的时间内渡河南下;贻误了战机;但不管怎么说;最后他们还是南下了;还是给了李风云面子;还是在明面上实现了三路义军夹击张须陀的计策;至于河北义军南下是不是另有目的;现在已经没有追究的意义;实际上不论是联盟军队;还是长白山和北海义军;大家都各怀心思;都想利用这场大战捞取私利;所以谁也没有资格指责其他人;如此推算下来;李风云于情于理都要背上河北义军这个大包袱;都要与河北义军患难与共;都要主动帮助河北义军;直到把他们安全送回河北。

    帐内气氛很凝重。目前齐郡战局对义军很不利;三路官军占据了绝对优势;把三路义军团团包围;而三路义军里;河北义军已基本上失去战斗力;长白山义军和北海义军已不知所踪;联盟军队虽尚可一战;但独木难支;已难以为继;接下来怎么办?

    河北豪帅们心情沉重;郁愤沮丧;虽然他们还有七八万人;但实际上能打仗的已不足两万;而最致命的是这两万人没有食物;外强中于;就是一群待宰羔羊;所以在今天的军议上;他们根本没有话语权。河北豪帅们心知肚明;表现得很低调;一切唯李风云马首是瞻。

    李风云胸有成竹。战局发展至此;齐王杨喃不费吹灰之力;轻轻松松就掌控了齐郡战场上的主动权;这对李风云来说是个好得不能再好的消息。

    现在张须陀十分被动;已经掀不起大浪;聪明的话就低调做人;尚可留住性命;不聪明的话;与齐王对着于;他的下场就惨了。而正在大河水道上游戈的东莱水师;同样陷入被动;若与张须陀联手对抗齐王杨喃;齐郡乃至齐鲁局势会进一步恶化;这与东莱水师的愿望背道而驰。之前东莱水师之所以迟迟不上岸;不愿意帮助张须陀守住历城;原因正在于水师不愿公开抗衡齐王;不愿卷入皇统之争;不愿陷入那个九死一生的政治漩涡;所以任由实力弱小的张须陀独自对抗齐王杨喃;以牺牲张须陀来顾全自身之利益。

    隐藏在齐郡乃至整个齐鲁局势背后的政治博弈;知道的人并不多;一清二楚的更是寥寥无几;这种讯息的绝对不对称;给了李风云从中牟利的巨大便利

    李风云详细分析了当前局势;总之一句话;义军若想绝处逢生;唯有攻陷历城;抢到足够的粮草武器;否则联盟支撑不下去了;而受联盟庇护的河北义军亦是毫无希望;不要说返回河北了;连生存都困难。

    攻打历城?如此局势下;还要倾尽全力攻打历城;行险一搏?河北豪帅们目瞪口呆;心惊胆战;对李风云的行事风格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此人之彪悍;之疯狂;或许正是他自举旗以来屡战屡胜迅速发展壮大的原因所在吧。

    河北豪帅们没有反对的理由和勇气;他们已经没有粮食;而李风云也不会自己饿肚子去帮助他们;所以最后只剩下一条路;与李风云一起疯狂;一起去打历城;舍此以外;别无他途。

    李风云下令;曹昆的第二军;与河北豪帅石秕闺部;坚守临邑、鹊山一线;一旦发现东莱水师从祝阿方向杀来;或者张须陀从临济方向杀来;则迅速收缩至鹊山一线防守;坚决阻止官军渡河。

    又命令已经撤退到长清、升城和四渎津一线的总管霍小汉;马上兵分两路;一路由帅仁泰统率;领联盟第九军留守四渎津;会合徐世鼽做好渡河准备;若东莱水师的战船封锁了此段水道;则竭尽全力阻御水师登陆;一路由霍小汉统率;领石长河的第十军;徐师仁的第十三军;十万火急赶赴鹊山;会合曹昆的第二军和河北豪帅石秕闺共守鹊山。

    命令孟海公率麾下第七军;韩进洛的第十一军;马上在历城西南部的匡山一线建立防线;阻击齐王杨喃的大军;给主力攻城赢得足够时间。

    命令吕明星、单雄信指挥联盟第四、第五、第六、第十、第十七军连夜做好攻城准备;于十九日上午开始攻城大战。

    命令鹊山战场上的联盟其余各军;以及河北义军各部;连夜渡过济水河进入历城战场;以最快速度向历城发动攻击。

    同日晚间;远在中川水的齐王杨喃接到了李子雄的书信;他已率军进入历城;而留守历城的齐郡都尉贾务本一夜之间“变脸”则充满了玄妙。

    十七日贾务本拒绝李子雄进城;态度非常坚决;但一夜过后贾务本态度颠覆;亲自出城解释和道歉;拱手交出了历城;这到底是为什么?是他自己改变了主意;决意投奔齐王杨喃;还是源自张须陀的授意?如果这是张须陀的授意;张须陀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他决意不做任人宰割的“鱼肉”;毅然选择效力齐王?既然如此;他为何不亲自献出历城;而是假手他人?更让人疑惑的是;现在;张须陀在哪?据李风云的密报;十七日张须陀与李风云激战于鹊山;然后主动撤离;向临济、章丘方向撤退而去;张须陀的这一举动同样暗藏玄机;让人无从揣测他的真正目的。

    齐王犹豫了;有些举棋不定;在没有弄清楚张须陀的去向和目的之前;还是谨慎一些为好;免得掉进了陷阱。

    “爱卿有何见解?”齐王征询韦福嗣的意见。

    韦福嗣抚须冷哂;问道;“大王;张须陀重要吗?”

    齐王摇摇头;目露不屑之色。张须陀在他眼里无足轻重;不论张须陀主动投靠也好;还是与其抗衡到底也好;都无法阻止其控制齐鲁;更无法阻止其以齐鲁之资源来扩展自身之实力。

    “既然他不重要;那么他在不在历城;他的军队在不在齐郡;重要吗?”韦福嗣追问道。

    齐王想了一下;依旧摇了摇头;旋即有所醒悟;微微一笑;“爱卿怀疑他逃之夭夭了?”

    “水师那帮无耻的江左人公开摆出一副龌龊嘴脸;成心逼着张须陀与大王对抗;以牺牲张须陀来保全自身之利;若某是张须陀;弃肯上当中计?当然要逃之夭夭了。”韦福嗣冷笑道;“水师迟迟不上岸;任由实力不堪一击的张须陀对抗大王;要置其于死地;这实际上已经给了张须陀逃离齐郡的理由;虽然凭借这些理由张须陀难以逃脱弃守齐郡之罪责;但只要水师在他逃离齐郡后依旧不上岸;彻底暴露出江左人的丑恶用心;那么他就等于给自己争取到了足够的回旋余地;日后圣主追究起来;若不惩处江左人;也就不好处置张须陀;如此张须陀便逃过了这场必死之劫。”

    “爱卿确定张须陀逃了?”齐王有所动摇。

    “如果张须陀要投靠大王;他现在应该在历城附近。”韦福嗣说道;“如果张须陀要阻止大王进入历城;他现在同样应该在历城附近;但他现在不知所踪。另据李风云密报;长白山和北海贼已经与其失去了联系;而在失去联系之前;正是张须陀率军撤往了临济和章丘一线。”韦福嗣看看若有所思的齐王;语含双关地说道;“由此可以证实;张须陀正在逃离齐郡;明哲保身去了。”

    齐王仔细权衡后;遂做出决策;命令大军于十九日越过中川水;向历城进发。

    十九日;义军向历城发动了猛烈攻击;西城门和北城门成为义军重点攻击对象。

    十九日上午;王薄率军撤到华不注山;与联盟军队会合。李风云闻讯;马上渡河;与王薄相会于津口。听完王薄对临济、章丘战事的述说;李风云当即意识到;张须陀逃了;逃离了齐郡;而随着张须陀的逃离;齐郡局势已完全被齐王杨喃所控制;齐郡战局亦对义军十分有利。

    李风云十万火急密报韦福嗣;请其择机进军历城;又射书城内李子雄;以暗语相约;请其帮助自己夺取历城。

    十九日中午;李风云率联盟主力;郝孝德、孙宣雅、刘黑闼、李德逸率河北主力;进入历城战场;旋即义军攻势更猛;成千上万的义军将士向历城发起了潮水般的攻击;气势如虹;势不可挡。

    十九日下午;李风云接到密报;齐王大军已逼近历城;距离历城只有六十里了。

    李风云再次密书韦福嗣;与其相约在历城战场上取得默契。又再次射出城内李子雄;相约于今夜午时攻陷历城。

    十九日黄昏;武贲郎将李善衡率军抵达匡山;与孟海公、韩进洛展开激战

    战局骤然紧张;李风云下令;各军倾尽全力;不惜代价猛攻城池;义军能否逆转危局;就在这一夜之间。

    =

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 
十九日深夜;联盟主力全部集中到北城门;李风云和各军统帅身先士卒;亲冒矢石;带领将士们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猛烈攻击。

    戍守北城门的是齐郡都尉贾务本;他和麾下将士们已经浴血奋战了近七个时辰;精疲力竭;死伤惨重;两千多人已经损失过半;但城外反贼还在拼命攻击;一队队轮番上阵;既保持了充沛的体力;又保持了密集的攻击节奏;打得城内官军手忙脚乱;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然而;更可怕的是;城外冲天火光下;攻城的反贼越来越多;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尽头;这让守城官军惊恐至极;绝望的情绪弥漫心头;士气越来越低迷;反击之力也越来越弱;死伤也越来越多;不出意外的话;到了午夜;城门必然失守。

    “大人;我们守不住了;肯定守不住了。”贾闰甫浑身浴血;冲着贾务本大声吼叫;“撤吧;此刻撤离还能保住性命;否则我们都会死在这里。”

    贾务本脸色阴沉;沉默不语。

    “大人;这是陷阱;是置我们于死地的陷阱。”贾闰甫手指城中郡府方向;厉声怒吼;“李子雄见死不救;摆明了要借刀杀人;大人你岂能视而不见?

    “闭嘴”贾务本怒声责叱道;“若再胡言乱语;惑乱军心;某便杀了你

    贾闰甫怒不可遏;挥舞着双手;情绪失控地大声叫道;“那就死吧;都死在这里;一了百了。”

    “滚”贾务本大怒;冲上去抬手就是一巴掌。

    站在贾务本身边的杨潜眼明手快;冲上去一把抱住了贾务本。贾务本的巴掌落空了;愤怒之下奋力挣扎;这时杨潜说话了;“贾都尉稍安勿躁。这的确是一个陷阱;你我一清二楚;危急关头请都尉务必冷静下来;为兄弟们想一条出路。”

    贾务本停止了挣扎;但一言不发;神色冰冷;杀气凛冽。

    杨潜松开手臂;站在了贾闰甫身前;言辞恳切地说道;“白发贼就在城下;身先士卒鼓舞士气;数万大军不间断的攻击;我们根本抵挡不住;城池必然失陷;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就算我们全军覆没了又如何?毫无意义;不过给了李子雄一个推卸责任的借口而已。”

    贾务本心知肚明。历城的确守不住了;从李子雄进城那一刻开始;历城注定要失陷;因为很简单的事;若齐王杨喃兵不血刃进入历城;必然落人口实;所以齐王必须动用武力攻陷历城;必须从反贼手上夺回历城;如此既拿下了历城;又建下了剿贼之功;还堵住了别人的嘴;掩饰了自己的阴谋;可谓一举多得。

    之前贾务本对有关齐王与白发贼相互勾结、暗通声气的传言将信将疑;但现在他相信了。李子雄前脚刚刚进城;白发贼后脚就赶来了;不惜代价的倾力攻城;而齐王就在一百余里的中川水;旦夕可至;这根本就不是攻打历城的机会;所以很明显;要么白发贼是个不可理喻的疯子;要么白发贼与齐王有默契;给齐王夺取历城先行铺路。

    以贾务本对白发贼的了解;此刻白发贼攻城的原因只能是后者;而白发贼有了李子雄这个内应;拿下城池轻而易举;但李子雄不能承担丢失城池的罪责;于是贾务本就成了替罪羊;贾务本不死谁死?于是白发贼的军队全部聚集在北城门外;兵力数倍于贾务本;足以置贾务本于死地;而李子雄则以自己承担了另外三个城门的防守;另外三个城门在反贼的攻击下也是岌岌可危;他已无兵可调;无法支援贾务本为借口;再在贾务本的背后捅上了一刀。现在贾务本深陷“局”中;想走都走不掉了;他走了;城池失陷了;谁来承担责任?

    “迟了。”贾务本终于开口;低沉嘶哑的语气中透出一股绝望;“反贼包围了整个城池;而我们已无再战之力;如何突围?”

    “突围也是死;岂是出路?”杨潜摇摇手;眼神坚毅;正色问道;“贾都尉可相信某?”

    贾务本不假思索地说道;“某当然相信。”

    “某的对策是;即刻撤出北城;任由白发贼攻陷城池。”

    贾务本、贾闰甫父子四目相顾;非常吃惊;这也算对策?这不是找死吗?城池失陷;大势已去;李子雄也只有仓皇撤离;虽然这可以拯救尚存的数百兄弟和数百轻重伤员;但贾务本死定了;这等同于用贾务本的头颅来换取大家的性命。

    不过仔细想一下;若想拯救这支队伍;目前也只有这个办法;虽然杨潜拿出这个对策有私心作祟的嫌疑;但全军覆没;贾务本可以顾全声名;却是拿两千余将士们的性命换来的;从大家的立场来说;贾务本是自私的;在明知这是齐王夺取历城的阴谋;明知这是李子雄拿其头颅顶罪的情况下;贾务本还非要与两千余将士、与城池同归于尽;玉石俱焚;那就是贾务本的不是了。

    贾务本毅然决断;一颗头颅而已;无足轻重;若自己这颗头颅可以拯救近千兄弟的性命;也算值了。

    “便以司马之策。”贾务本杀伐果断;当即下令;“撤出北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