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不是汉献帝-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出兵之初,彻里吉说服族人同意的理由就是可以从汉人那里夺取好处,但如今好处没抢到多少,兵马倒是折损了不少。汉人朝廷迁汉民三十万入凉州,为了安置这些汉民,凉州的主要城池在前段时间都经过一次较大规模的扩建。羌人本来没把这件事当回事,但等他们准备抢劫汉人的时候才郁闷的发现,汉人都躲在城里,而他们羌人,对攻城一事实在是不擅长。三十万汉民的加入,不仅没有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抢劫对象,反倒让汉人的城池变得比以往更加难以攻陷。

    为了安置这些汉民,朝廷先期运来的大批粮食如今就囤积在城中,而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不被羌人所害,迁至各城的原黑山贼也在官府的组织下建成民军协助官军守城。汉人的城池高大坚固,羌人在没有攻城器械的辅助下想要攻陷,难如登天。

    光出不进的状况让彻里吉在西羌的威信大减,为了维持大军的日常开销,生活在凉州境内的羌人就遭了秧。羌人多以部落的形式存在,为了各自的利益彼此功伐更是家常便饭。但像现在这样被本族人大肆掠夺,那些羌人还是头一回,也由此让遭抢的羌人对彻里吉由漠不关心发展到了厌恶。

    本来生活得好好的,彻里吉非要兴兵劫掠汉人,结果劫掠不到汉人就拿自己下手,丝毫不顾及同族的情分,原本生活在凉州的羌人一时间甚至比汉人更想要将彻里吉率领的西羌大军赶出凉州。

    凡事都需要通过对比才能看出好坏。汉人朝廷所提出的汉羌一家一开始并没有被羌人当回事,只是由于在与汉人的交易中不再像以往那样吃亏,羌人才暂时老实了下来。但现在,看到那些平日里与汉人交好,现如今一起躲在城中的羌人,再联想一下自己如今的处境,那部分以前对待汉人采取漠视态度的羌人不由暗暗后悔。若是当初自己也与汉人交好,接受汉人官府的安排,那现在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带着家人躲在城中不受骚扰。

    天下没有卖后悔药的!彻里吉也不希望自己变成人见人厌的臭狗屎。汉人的城池他是一时半会攻不下来,虽然手底下人多,但面对高大的城墙,人多并不能解决问题。而汉人城中的守将也叫彻里吉感到沮丧。本以为自己的武艺即便不是天下第一,那也算是有数的几位。但在攻打张掖的时候,彻里吉首次尝到了败绩。那位名叫赵云的汉将好生了得,在阵前连挑自己手下八员大将,自己亲自上阵也差点折在对方手里。而在攻打酒泉的时候,守将庞德更是勇悍,率领城中三千铁骑硬生生冲散了自己的中军,当时要不是手下拼死保护,自己说不定就死在乱军之中。

    连续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让彻里吉再也不敢轻视汉军。也就在彻里吉感觉这次出兵有些无利可图的时候,韩遂的书信到了。

    凉州有钱有粮,可问题是那些钱粮都被汉人藏在了城中,不攻破城池,彻里吉就别想拿到那些钱粮,而由于凉州地广人稀的原因,在凉州的城池并不多,村落也很少,汉人大多集中居住在城里,彻里吉想要以战养战的想法在当前是没有机会实现的。

    如果没有韩遂的这封书信,彻里吉都已经打算以退兵作为要挟向韩遂讨要钱粮了。而韩遂的书信一到,彻里吉顿时兴趣大增。若是真能如韩遂所想的那样将汉人的天子擒获,那自己能够获得的好处将是不可估量的巨大。

    ……

    榆中

    这里本是朝廷用来防备韩遂的军事重地,韩遂马腾接受朝廷诏安以后,为了表示朝廷的诚意,原本用来防备金城韩遂的汉军便撤离了榆中,如今也就成了韩遂用来屯兵的一个要地。

    朝廷大军要进入凉州,榆中是必经之路。而韩遂也将这里视作对抗朝廷的重要据点,率领重兵抵达,试图在这里与朝廷决一雌雄。

    从目前所掌握的情报来看,此次朝廷出兵四万,地方郡兵并未调动,除原本预定要开赴凉州的一万黑山军外,汉安、解烦二军给出一万,再加上刘协自己所率的一万天子亲军,组成四万大军赶赴凉州。

    对领兵的将领,韩遂更是做了认真的调查。让他感到欣慰的时候,此次朝廷似乎有些托大,像黄忠、徐晃这样的大将竟然并没有随军前来,随同天子刘协前来的数员将除了张燕耳熟能详外,其他几人对韩遂来说都很陌生。韩遂这是没有打听清楚,要是他知道刘协身边跟着童渊、王越这两大高手,恐怕就不会感到稍微轻松了。

    彻里吉的大军赶在朝廷的大军抵达榆中之前到达。对待这个至关重要的盟友,韩遂当然不敢怠慢,亲自出迎将彻里吉迎进了帅帐。只是就在韩遂为彻里吉举办接风宴的当口,刘协所率的大军也距离榆中不过半日的路程。

    “什么?汉人皇帝来了?”彻里吉闻言大喜,当即就想要带兵去会会刘协,好在韩遂及时拦住,劝说彻里吉道:“羌王何必着急,今晚且养足精神,明日自见分晓。”

    在韩遂的劝说下,尤其又有身边亲信雅丹一同劝说,彻里吉这才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答应下来,准备明日再去生擒汉人天子。

    一夜无事,次日将近正午,刘协率领着大军来到了韩遂的大营前。看着阵前与彻里吉站在一起的韩遂,刘协心里忍不住叹了口气。不作死就不会死,自己虽然的确防备着韩遂、马腾,可若是韩遂能像马腾那样对朝廷投诚,自己也不会亏待了韩遂。可惜韩遂最后还是选择了与自己对立这条路。

    “金城郡守何在?圣上让你上前答话。”有军中小校冲到韩遂阵前大声传令道。

    韩遂本不想去,可若是不去,对军心士气都会有影响,只得硬着头皮带着阎行来到两军对峙的中间地带。对面的汉军中同样也是出来两人,其中一人是刘协,而另一人韩遂并不认识。但出于武人的自觉,负责保护韩遂的阎行发现那人不是易于之辈。

    “韩遂见过圣上。”韩遂向刘协抱拳一礼道。刘协没有还礼,只是看着韩遂,过了好一会才叹了口气道:“韩文约,朝廷可有薄待你的地方?”

    韩遂张嘴就想说有,可话到嘴边又被咽了回去。要真严格说起来,朝廷还真没有亏待自己的地方,对马腾什么样,对他韩遂就什么样,每月所拨付的粮饷也从来没有克扣过。至于自己所得粮饷不够自己养兵一事,责任也不在朝廷,而在自己。朝廷给出了粮饷是按一万人马来发放,除了汉安、解烦这类正规军能达到两万上限,像自己这种私人性质的兵马,多出来的人马只能自己来养。马腾找到了门路,去打劫匈奴人,而自己这金城想要养活多出来的人马,也只能自己想办法。

    看到韩遂沉默以待,刘协又叹了口气,“韩文约,为求私利,你不惜引狼入室,荼毒同族,如今就是朕也救不了你了。让你前来,只是为见你最后一面,你自己好自为之吧。”刘协说完这话没有再看韩遂,转身就准备返回阵中。

    “圣上且慢。”

    “韩文约,你现在即便想要求饶,那也是为时已晚啊。”刘协转身看着韩遂说道。

    “圣上误会了,韩遂只是想要告诉圣上,请你放心,此战韩遂还是以生擒圣上为主,如非必要,定不会伤及圣上性命。”

    听到韩遂这话,站在刘协身旁的那员将不由大怒,当即就要大骂韩遂,却被刘协伸手拦住,微微摇头道:“兴霸,何必与这将死之人计较?待来日生擒此贼,再看他是副怎样的嘴脸。”

    说到兴霸,就让人不自觉的联想到甘宁。没有错,此时站在刘协身旁的就是甘宁甘兴霸。而这甘宁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那还要感谢以前接受刘协建议前往荆州水镜书院求学的司马懿。

    入学水镜书院对司马懿来说并不难,他本身就有才华,而天子刘协的亲笔书信,也让水镜书院的司马徽不好拒绝。而司马懿在熟悉了水镜书院以后,牢记刘协的提醒,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不再以家世或者相貌为准,而是以才学相交。这样一来,司马懿也就交到了几个不错的朋友,比如相貌丑陋的庞统,出身不好的徐庶、石韬。与水镜书院弟子里相貌出众的诸葛亮,家世不俗的孟建、崔州平分做两派。

    司马懿既然是听从刘协的建议才来到水镜书院,对刘协自然很是关心。自己暂时帮不上什么忙,所以对有可能帮到刘协的人,司马懿一向很关心。

    甘宁能被司马懿看中,那也是机缘巧合。甘宁本是巴郡人士,由于得罪了当地豪强,不得不离乡背井,做起了无本的买卖。但做一辈子水贼明显不是甘宁的愿望,为了出人头地,甘宁想要凭借自己的本事投军,为此他亲自带人前往襄阳求官。只是刘表这人与袁绍有些类似,看重出身,甘宁这样一个水贼头子,自然也就入不了他的法眼。

    不过甘宁没让刘表看重,却让当时真好前往襄阳办事的司马懿看上了。司马懿也是胆大之人,孤身一人去找甘宁。原本甘宁是不信司马懿的,可让他继续去做水贼头子他又有些不甘心,便听从了司马懿的建议,带着数十亲信到长安碰碰运气。出发的时候甘宁都想好了,若是天子也如刘表那样,自己就再回来去孙策那里试试。眼下孙策跟刘备正为江东的归属激战正酣,自己去了正好有用武之地。

    只是没料到,甘宁见到了刘协就走不了了。别人不知道甘宁的厉害,可刘协却是清楚的很。江东诸将中,除了周瑜、陆逊那样的儒将外,也就只有甘宁这个敢以百骑劫曹营的猛人最让刘协喜爱。

    恰好刘协身边无有大将可用,甘宁来的正是时候。张燕虽然武艺不错,但对付阎行似乎还是有些不足。现在加上了甘宁,刘协自然也就可以放心了。至少在斗将的时候,自己这边不会吃亏。

    士为知己者死!刘协对待甘宁不可谓不看重。像甘宁这种初来乍到的新人,来了就被刘协封为了自己的亲卫将,这份重视让刚刚在刘表那里受了冷遇的甘宁感动不已。而甘宁也没有让刘协失望,在刘协为了甘宁能够服众在亲军中摆下的擂台上,甘宁击败了所有上台挑战的人。

    “韩郡守,莫要忘了你我的约定。事成之后必有重赏!”正在返回阵中的刘协忽然转身冲着也在返回阵中的韩遂大喊了一声。

    韩遂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不过等他想要反驳的时候,刘协已经带着甘宁回到了阵中。而等他回到自家本阵的时候,就发现彻里吉看向自己的目光中流露出提防的意思。

    “主公,你方才说那话是什么意思?”甘宁忍不住问刘协道。

    “没啥意思,就是给那个韩遂上点眼药。”刘协随口答道。

    “上眼药?”甘宁想了想,反应过来,不过对能否达到目的却并不怎么看好。刘协见状笑道:“兴霸,管他能不能成功呢。反正能成最好,不能成我们也没有什么损失。你只要记着小心那个阎行,那可不是个好对付的主。”

    “主公放心,甘宁虽然好勇,但也不是莽撞之人,方才陪着韩遂一起过来的那人就是阎行吧?”甘宁闻言点头问道。

    “应该是他。”

    刘协也没想到自己在最后准备坑韩遂一把的话会起那么大的作用。原本韩遂计划今日与彻里吉一起派人轮番上阵试探官军的虚实。不料彻里吉却与昨晚的态度大相径庭,借口兵马连日赶路需要休整,拒绝了韩遂的请求。

    韩遂也拿拒不出兵的彻里吉没辙,二人没有统属关系,更何况眼下自己还有求于人,只得派出自家人马出阵。先是成宜、马堪被汉将所败,韩遂不得不派出自己的王牌阎行。刘协看到韩遂派出了阎行,便对已经等得有些心急的甘宁笑道:“兴霸,你的买卖来了,切记莫要轻敌。”

    “主公放心,甘宁这就去了。”

第七十四章 拖延() 
韩遂造反,其实并未引起多少人的关注。各路诸侯都各忙各的事情,哪有时间去理会他呀。袁绍正忙着准备解决公孙瓒,曹操正盘算着联合吕布收拾袁术,而刘备则正跟刘表眉来眼去的商量一起对付孙策,唯一看上去挺闲的刘璋也在北上无望以后将目标投向了南蛮,谁有工夫去管韩遂是否能够翻盘干掉朝廷?

    彻里吉是已经和韩遂分兵了。当日阵前刘协对韩遂说的那番话就像是一根刺刺进了彻里吉的心里,虽然事后韩遂极力解释那是刘协的离间计,可彻里吉就是不肯也不敢完全相信。鉴于韩遂以往的人品,的确不太容易取信于人。

    韩遂无奈,也只得同意了彻里吉决定分兵的要求。好在彻里吉也没把事情做绝,将大营立在与榆中南侧二十里的地方,与韩遂互为犄角,一同与朝廷大军对峙。

    刘协并不着急收拾韩遂,目前的情况比他事先预想的要好,凉州大部分地方依然心向朝廷,由于彻里吉与韩遂的主力如今被拖在了榆中,对凉州其他地方的控制也就变得薄弱。据贾诩最新传回的消息,贾诩正命赵云、庞德从之前安置在张掖、酒泉两郡的黑山贼中挑选精壮编练新军,虽然只是临时的,但只要一个月的工夫,贾诩就可以组成一支不低于五万的可战之师,到那时,就是与韩遂、彻里吉彻底决战之时。

    韩遂与彻里吉的兵马将近十五万,刘协目前手头只有四万人马,若是再加上贾诩的五万人,胜算会更大一些。而马腾的马家军,只要可以将马腾安全救出,那彼此的兵力差距就会更进一步的缩小。

    征西军刘协自始至终就没想过调回,而且刘协也相信以法衍的老道,也不会同意张辽、典韦放弃大好的形势收兵回援。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刘协还是动用的信鸽,让留守酒泉的庞德用最快速度将自己的口信传达征西军。

    也多亏了刘协的这个决定,法衍才能说服极力想要回军的典韦,不理身后韩遂造反一事,全力解决西域诸国的联合军。自张辽、典韦率军进入西域,连战连捷之后,终于意识到情况不妙的西域诸国为求自保,不得不放下往日的仇怨,集中力量对抗大汉这个外来户。

    只是他们的反应还是慢了些,张辽所率的游奕军还好,可典韦、张任所率的乞活军已经从起初的两万人激增到了六万余人。乞活军,顾名思义,这就是刘协准备建立的一支乞活军。开始当然是以汉人为主,但每战过后,所俘战俘皆会被充入军中充当先锋,而在每战过后,存活下来的奴仆就会成为新的战俘的上官,获得自由和财富。就如同滚雪球一样,乞活军如今打头阵的皆是被俘的西域各国战俘,其中有些下级将官,也是出身西域。

    西域可不想中原汉人那样尊老爱幼,以德服人。这里多是以力为尊,尊崇强者,为谁卖命不重要,关键是要能给自己更大的利益。典韦、张任原本以为统领这支乞活军会很困难,但等真的明白了那些西域人的想法以后,典韦、张任这才知道自己以前想多了。

    在没有被汉人编入乞活军之前,许多西域战士除了自己一无所有,但等他们成为乞活军的一员,尤其是成为了乞活军中的下级将官以后,这些人忽然发现他们已经成了以前让他们羡慕的贵族老爷,女人、财富应有尽有。而这部分人也就从起初的不愿变成了如今比谁都热心。

    这些人很清楚,依附汉人他们才能拥有现在的一切,一旦汉人失败,他们就会失去现在拥有的一切。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他们决心一战。

    在西域,百人为英,千人为雄,占据一城就敢自立为王。这要是放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