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希望这两个老将能够为汉室掘一批新的年轻战将,最好是寒门子弟。
    现在的汉室,寒门出身的大将和大臣的,还是太低了。
    刘彻打算在未来三到五年寒门子弟在九卿之中占据三分之一,朝臣之中占据四成。
    至于,这些老将,尤其是周亚夫,未来会不会因此功高盖主,对刘彻的皇权构成威胁?
    若是在三四年前,大抵刘彻还会有这个担忧。
    但是现在嘛……
    作为三代之后,唯一一个自证天命的君王,作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的天子。
    功高盖主?
    武将尾大不掉?
    军方山头利益太大?
    这些都不是个事!
    一纸诏书,即刻让一个拥兵十万,雄踞一国的大将,引颈待死。
    谁敢反抗?谁能反抗?
    而且,周亚夫的为人和忠诚,刘彻是一百分之一百放心。
    当然,放心归放心。
    但制度还是要有。
    刘彻一手了今天的汉室政治框架,当然不会傻到自己废弃。
    无论如何,周亚夫、郦寄和韩颓当,都不能也不可以再领兵了。
    而且,打完这一仗,等局势稳定下来,周亚夫该致仕还是要致仕!
    一个丞相,最多连任两届,主宰天下八年,就要换人。
    不过,这个事情,现在提及还是有些早。
    等到两年后,再考虑也不迟。
    现在,汉室先的目标,还是先打败匈奴,夺取东北亚的绝对霸权和控制权!
    “朕打算行一批国债……”刘彻踏前一步,看着周亚夫、刘舍和直不疑的脸,说道:“这笔国债的总额,是黄金三十万斤!”
    现在,五铢钱流通量太少,刘彻自然也不可能行一笔数十万万的国债。
    但黄金却是可以的。
    “国债?”周亚夫微微愣了愣神。
    打仗了,跟商人借钱,这在中国,不算新鲜事。
    想当年,周亚夫领兵出征,还跟长安的高利贷商人借了黄金五千金呢!
    最后,连本带利,还了人家三万多金……
    再远一些,当年,宗周的周赧王还被债主们逼得躲到一个高台上,连王宫都不敢回。
    这就是成语债台高筑的来源。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在中国,军事活动向社会许诺利率来筹集军费是很常见的事情。
    但,以国家为基本单位,向天下人行债券,这却是第一次!
    刘彻自然也明白,此事有些棘手。
    因为从理论上来说,这个国家,这个天下,是他一个人的。
    只要刘彻有需要,他随时可以将地主富商和权贵官僚的财产充公。
    甚至,在理论上来说,刘彻将这些家伙抄家,他们还要叩谢恩,感谢皇恩浩荡,没有顺便把他们的脑袋也拿走……
    只是……
    这终究也仅仅是理论上的事情。
    所以,刘彻才要行国债。
    他看着群臣,点点头,解释道:“然也,正是国债!朕打算以年利率百分之二,向天下公乘以上贵族,六百石以上官员,以及资产五十万以上之商贾行这批总额三十万金的国债,以上林苑和盐铁衙门的收益,作为偿还!”
    今天的汉室上林苑和盐铁衙门,是汉室真正的暴利衙门!
    每年入账,至少数十万万!
    这两个衙门完全有能力也有实力,可以负责起这次国债的偿还任务。
    只是呢……
    在中国,很多事情的游戏规则和做事方法,跟西方完全不同。
    譬如这个国债。
    刘彻就有十足的把握确信,假如他不采取一些办法的话,恐怕最后的结局会很喜人!
    嗯,历史上,武帝军费,下诏请天下富商和地主列侯踊跃捐款。
    但嚷嚷了半天,才一个卜式站了出来。
    武帝的颜面,差点就被丢光了。
    也正因为如此,武帝才要动告缗打击天下富商,又用酌金事件,将列侯们打趴下。
    刘彻吸取了武帝的教训,拿出了利率。
    但这不过百分之二的年利率,刘彻相信,假如自己不采取一点别的动作,那么,最后很可能连三万金的国债都没办法卖掉!
    这也很正常!
    后世天朝的第一批国债,不也差点没有卖掉吗?
    好在,在中国,有一个大杀器。它的名字读作‘捐款自愿’写作‘强制摊派’。
    刘彻看着周亚夫,说道:“丞相,朕之所重,就买个一万金吧……”
    周亚夫顿时就尴尬了。
    一万金……
    说的跟一万钱一样轻松……
    可是,他的存款,拢共也不过两三千金啊。
    这还是这些年天子赏赐的比较多,加上这两年,几个侄子隔三差五的孝敬,还有东宫方面的赏赐,这才有了这个身家。
    不然,他就是穷光蛋。
    可是,看着刘彻的模样,他根本不敢开口拒绝。
    开什么玩笑嘛?
    天子都话了你丞相带头,丞相敢不带头吗?
    对周亚夫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大抵就是他的朋友比较多。
    三五天内,还是可以凑足这一万金的。
    但……
    万一要是五年后,天子不还钱,他就要卖身还债了……
    刘彻却是懒得管这么多。
    他看向桃候刘舍,说道:“桃候,卿也认购一万金吧……”
    刘舍倒是很积极,忙不迭的拜道:“臣奉诏!”
    刘舍有钱啊!
    他这个少府卿这几年捞的可不少?
    旁的不说,单单是那些工程里的油水,就足以让他吃的满嘴流油。
    虽然说,很可能这些年捞的油水,加起来也没有一万金。
    但是不要忘记了,他还有封国和加恩封国的产出。
    一万金?
    对他来说,毛毛雨啦!
    刘彻看向直不疑,后者吓得都快打哆嗦了。
    直不疑虽然不穷,但要是要掏出一万金,却是不可能的。
    哪怕把他卖了,也凑不齐这样一笔巨款。
    刘彻自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道:“塞候就出一千金吧……”
    直不疑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拜道:“臣谨奉诏!”
    “至于其他列侯勋臣及两千石……”刘彻看着周亚夫道:“请丞相代朕逐一去告知:两千石以上,至少要认购五百金国债,列侯则以食邑户数来认购,食邑一户,需要认购一金……”
    汉家列侯封君,数以百计,加起来,最起码能消化掉整个国债规模的一半以上,甚至更多。
    两千石们也不是什么穷光蛋。
    每人五百金,也能为刘彻消化掉起码几万金的国债。
    至于剩下的……
    当然是要交给商人们来认购了。
    这次,刘彻打算是按照认购数量来决定打不打击那些豪商大贾。
    若是大方的巨贾,刘彻就会扶持,就会给他一些政策。
    若是捂着钱袋子,一毛不拔……
    呵呵……
    那这样的渣渣,留着也就没有用了!(。)
第一千零五十三节 感动与杀意() 
刘彻就这样三五句话,就把总额三十万金的国债任务给发布了出去。
    反正,这种靠行政手段,强行推动的办法,在中国的环境下,一般只要不出岔子,就是百试百灵。
    皇帝跟你借钱,还给利息,你敢不借?
    反正,现在刘彻手里握着天下列侯勋贵大富商的资产明细。
    谁要是明明有钱却跟他哭穷,那就等着被吊起来挂在辕门上吹成人干!
    钱的事情解决了,等于汉家的国力也被释放了出来。
    三十万金,就是七八十吨黄金,哪怕放到两千年后,也足可支撑一场局部战争了。
    既然手里有钱,刘彻于是再也按耐不住自己内心的狂躁。
    他看着周亚夫,道:“丞相去到太原后,即刻以朕之节钺与虎符,发上郡代国太原及云中雁门士民官绅!”
    周亚夫有些疑惑的抬头看着刘彻,心里面甚至有些忍不住的颤抖。
    刘彻迎上他的双眼,坚定的说道:“朕要看到,丞相将此数郡的百姓,全部动员起来,动员到户!县乡亭里,敢有阻碍推脱者,无论是谁,尽可斩之!”
    听到这里,周亚夫哪里还不明白自己的君王要干嘛?
    “商君的耕战系统啊……”周亚夫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在颤抖。
    大农直不疑更是连浑身上下的毫毛都倒立了起来。
    若在以往,若在平时,谁若敢提及这种要动员到户的命令。
    全天下的文人士大夫都会一拥而上,疯狂攻仵。
    因为,这种国家的命令,直接下达具体的家庭手里,将一切力量,一切,一切人力,全部集结成一个拳头的制度,正是商鞅当年为秦帝国量身‘耕战系统’。
    当年的秦帝国,在这个系统下,用帝国的剑,为帝国的犁夺取土地,反过来,帝国的犁,又逼迫帝国的剑去夺取更多土地和财富。
    这个体系,发展到巅峰时,在长平之战中,秦帝国用不过数百万的人口基数,硬生生的拉起了一支数十万的军队。
    更使得全国上下,上至八旬老翁,下至十二三岁的稚童,都在为战争服务。
    长平之战,赵国与其说是败给了白起,输给了自己的猪队友。
    倒不如说是赵国松散的军事政治制度,彻底的被团结在一起的秦国打败。
    也正是长平之战后,秦的统一势头,再不可阻挡。
    东方六国全部都被秦人的狠劲和韧劲吓傻了。
    秦的这个体系,在刘彻眼中,已经与后世一战前期的列强动员体系相近了。
    刘彻自然是做梦都想要将这个体系重现人间!
    但可惜,一直以来,没有合适的机会。
    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吞金怪兽。
    它是一个只有工业国才玩得起的精密机器。
    即使是秦,也仅仅是在长平之时,咬着牙齿,将它的威力全开。
    长平之后,哪怕是被六国打到了函谷关下,也未再用。
    不是秦人不想用,而是这个东西太费钱了!
    这种将国家的力量,集中到一个拳头的体系,仅仅是启动,就要消耗数不清的。
    没有工业化的农业国,每玩一次都是在走钢丝。
    稍有不慎,立刻就会爆发灾难!
    但,这个体系对于一个想要做大事的君王,尤其是刘彻这样的穿越者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吸引!
    哪怕明知道有毒,也要尝一下味道,才肯罢休!
    况且,今时今日的汉家,虽然不是工业国。
    但却已经有一些脱离农业国的特征了。
    旁的不说,南阳的冶铁基地,每时每刻,都在为汉家注入新鲜的活力。
    以往,想要武装一个士兵,光是武器装备,就足以让人发愁。
    但现在,刘彻连胸甲骑兵这样的吃铁大户,都能闭着眼睛武装起来。
    就连陌刀这样的耗铁能手,也能挥手就让少府量产!
    再加上,又不是全国范围的动员,只是动员一隅之地的北方。
    而且,当地本身就是全民皆兵。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才让刘彻敢下这个命令!
    “丞相此行,朕会派一百五十位尚书随行……”刘彻自顾自的说道:“他们将会记录此番动员体系的一切细节,并且作为丞相的耳目,深入郡县,与地方沟通……”
    嗯,等他们回来,再将此次的动员详情以及具体细节,编辑成书。
    这样,通过一次具体的实践,刘彻就差不多能摸清楚在今时今日的情况下,进行战争动员需要注意的事情。
    等沉淀几年,就可以以此为蓝本,出台一部《动员法案》建立一套全国性的动员机制。
    如此,汉家文明就真正的高枕无忧了!
    只要国家还保存这个系统,还留有这个制度。
    那么,一切外来夷狄,一切敢于汉室为敌的力量,统统都要化为齑粉!
    至少可以保证诸夏文明五百年天下无敌。
    五百年后,刘彻觉得,怎么着也该有核弹洗地,星辰大海了……
    所以,这个险值得冒!
    周亚夫等人却是面面相觑。
    这个事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就是商君的耕战系统来的。
    “当今天子终于走到这一步了……”汲黯在一侧叹了口气。
    自太宗以来,刘氏就慢慢的走向了法家治国的道路,法家思想越来越受到君王的重视。
    尽管儒家出了个公羊派,与法家争夺主战派的好感。
    但历史却坚定不移走向了法家的轨道。
    “陛下曾经说过,历史是螺旋式上升……”汲黯在心里想着:“事实证明,果真如此!”
    在扭扭捏捏了六七十年后,刘氏,终于撕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打算重走秦人走过的道路。
    尤其是当今这位即位后,国家的政治就急速的转向了法家渴求的世界。
    强兵富国,再霸天下!
    虽然说,刘氏的这一套,并非全然照搬的前朝制度。
    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良,更披上了一层忠孝和德治的外衣。
    但归根结底,还是法家的那一套。
    最多算是一个修正主义的秦制度!
    但,不知为何,当这最后一步来临时,汲黯反而有了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他悄悄抬眼看了看丞相和其他人,发现大家也都是长出了一口气,仿佛放下了心中的重担……
    这是为什么呢?
    汲黯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很多年后,他才明白了过来。
    原来,对诸夏民族,对中国而言,从上到下,都在渴望稳定,没有人希望看到统治者的立场摇摆不定,朝三暮四。
    对这个国度的政治家和人民而言,最怕的就是皇帝左右犹豫,下不定决心。
    对天下人而言,哪怕是最坏的选择,也比皇帝东飘飘西碰碰来的好。
    因为,君王做出了抉择,臣子们就可以跟上。
    倘若君王迟迟不做决定,下面的人天天猜测皇帝明天要干嘛,不得不狡兔三窟,准备多项投资计划,以规避风险。
    而皇帝摆明了车马后,无论是政治势力,还是思想学术,立刻就有了蓝本,可以照着抄袭。
    但现在,汲黯却依然是懵懵懂懂,似懂非懂。
    他只知道,仿佛眼前的路,都被变得开阔了起来。
    原先的悬崖峭壁,消失殆尽。
    …………………………
    翌日,一大早,许多人刚刚起床,甚至还没得及洗漱,就被一个消息先是镇的七荤八素,然后,无数人扔掉自己手里的家伙什,往露布的方向狂奔而去。
    整个长安的闾里,露布之下,都围满了人群。
    “打起来了,打起来了!”许多人手舞足蹈的说道。
    汉匈大战,时隔两年,再次爆发。
    对长安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天籁啊!
    两年前的马邑之战,不知道制造了多少军功世家,制造了多少新兴的军功利益集团。
    不知道多少人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邻居家鸡犬升天,自己只能羡慕嫉妒恨。
    现在,新的战争,终于爆发!
    而且,此番,汉家要直捣高阙,收复陷落敌手数十年的故土。
    匈奴人也是气势汹汹的集结了十几个万骑的力量,要跟汉军决一死战。
    仅仅只是想到这个画面,长安的老少爷们就根本坐不住了!
    十几个万骑!!!!
    人头多的完全够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