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称雄-第3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南洋之上,如今西夷诸国都在加强军备,不断有新的战舰到来。尤其是如今葡萄牙势力渐弱,西班牙人也受困于欧洲战场,在南洋只能困守吕宋,而英国和荷兰人却因为在欧洲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使得他们在南洋也是不断加强力量。”

    “陛下,如今南洋诸夷格与土著各苏丹国,又在酝酿着一****的战事冲突,随时可能打起来。当年我们与夷人签订的条约,也随时可能被打破。万一南洋一乱,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海上力量以威慑诸夷。甚至臣以为,朝廷还应当抓住这个变革的机遇,把我们的海上力量插手南洋。”

    “若我们海军能够得到扩张,那么臣以为完全可以把马六甲的葡萄牙人取而代之,甚至是把吕宋的西班牙人赶走占据。就是退而求其次,争夺我朝在马六甲商贸港新加坡对面土著人手里的金岛,也是极为重要。”

    郑彩当年随着郑芝龙等纵横东海,对于南洋也是相当熟悉的。一口就指出了南洋的整个格局。

    南洋诸岛的土著多是苏丹国,信奉绿教,岛国众多。但是后来葡萄牙人最先来到东方,他们在印度果阿、马六甲等地建立商站、殖民地,并一直向东来到了大明沿海。在占据澎湖不成后,最终租借了澳门。

    紧随葡萄牙人来的是西班牙人,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最先殖民,也是最先从大航海中得到甜头的国家。西班牙后来强盛,甚至还兼并了葡萄牙。

    不过到了如今,不管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都已经没落了,连当年海上的无敌舰队西班牙,也因为深陷欧洲战场,也精疲力竭。尤其是荷兰人从西班牙中独…立出去后,反而后来居上。海上力量反超了西班牙,而英国这个岛国也成为新的海上强国。

    现在在南洋,葡萄牙人还占据着马六甲、果阿,西班牙人占据着吕宋菲律宾群岛,荷兰人占据着爪哇。

    英国人、瑞典人也开始加入这块地区。

    先前刘钧的插手,使得几国签订了一道友好条约,但这种条约也是有限的。当西班牙葡萄牙人持续变弱,越来越强的荷兰人和英国人肯定会坐不住的。

    郑彩以前当过海盗,自然是更支持先下手为强。

    南洋那是黄金之地,家门口的好东西岂能便宜了夷人。何况南洋之地。有大量的汉人,可以说有很好的基础,只要朝廷的海军加强,到时龙腾南洋。把这些岛国收为大汉之疆土,并非不可能。

    刘钧看着郑彩,心里对他的野心还是很称赞的。从宋时起,就有无数沿海商人百姓下南洋,他们在南洋经商,甚至移民生活。南洋诸岛确实有无数的汉民。当年西班牙人在吕宋岛上两次屠杀,就杀了数万汉人。

    不过这个想法不错,但暂时还不可用。

    朝廷也没有那样的实力,短短时间哪里都想要插一手占一脚,得一点点来。

    “你的这个计划朕不准。”刘钧一句话给郑彩头上泼了一盆冷水。

    不过他马上又道,“但海军可以适当扩建,朕看每支舰队可以拥有两艘一级舰,四艘二级舰,六艘三级舰,另外四五六级舰四十八艘,一个分舰队可以有六十艘各级战舰。每个分舰队满员两万人,每个大舰队,再配一个五千人的海军陆战部队。”

    一个大舰队八万五千人,四大舰队三十四万,另外北洋舰队多出的两个分舰队分出来,成立一支特遣舰队,定员三万。

    整个海军,十八个分舰队,共水陆三十七万人编制。

    不过这个数量还是很多,因此刘钧告诉郑彩,十八分舰队三十七万人,不能一次扩编,得分成几个批次,最后刘钧定为分成八年四个批次完成。每两年一个批次,分成四批完成所有的扩编。

    新战舰、新炮、新海军士兵,都得分成四批完成。

    现在的海军是十万人的规模,剩下的四批也就是每批扩编七万人左右,战舰也是分批扩编装备。

    这个结果大出郑彩的预料,其它参会的诸兵种司令、兵种参谋长们也都大为震惊。事先他们都认为郑彩的那个计划,根本不会得到皇帝的允许。毕竟现在海军都有十万人四大舰队了,还想一下子扩编到几万门炮,那不是做梦。

    但谁都想不到,皇帝虽然没同意,但也没完全拒绝。

    三十七万人的海军,哪怕是要分成四批共八年内完成扩编,可也够吓人的了。三十七万人啊,一下子扩编二十七万,是现有十万人的近四倍。

    而每个分舰队六十艘战舰,其中十二艘主力战舰的规模,也足够震住许多军官了,特别是陆军军官们,他们想不明白,什么时候,海军居然这么得重视了?

    如此一来,一个分舰队起码有三千门炮,其战舰的炮数是现在的三倍。

    十八个分舰队,虽然主力舰只有二百余艘,没有六百艘这么惊人,但拥有的火炮数量依然将达到五万余门。

    五万门大炮啊,陆军的将领们都惊的说不出话来了,陆军一个协,五千人也不过拥有一个野炮营和一个重炮连而已,加起来不过一百来门炮。

    现在陆军将领们正积极推动朝廷把汉军扩编到百万规模,那其实也不过二百来个协而已,二百来个野炮营加二百来个重炮连,再加上各镇师所辖的重炮标和重炮营,全加起来,都不一定有三万门炮。

    一个海军,居然就要拥有五万余门大炮,这还有天理?

    陆军将领们看着郑彩,一个个既是妒忌,又是惊叹,这家伙居然还成功了。不行,我们大陆军岂能被海军压下去。

    他海军都能扩军几十万万,拥有二百余艘主力战舰,那我们大陆军,起码得拥有四五百个协才行啊。

    许多陆军将领开始在酝酿着,回去也要炮制出一份陆军扩编计划来,要不然,等消息传到下面,他们这些在朝中的司令、参谋长们,还不得一个个被下面的人骂死。

    刘钧此时还在心里计算着海军扩编的费用,海军要扩建二百多艘主力战舰,就算分成八年四批次,那每批次也要新建四五十艘,主力战舰都得几十万银元起步,分成八年,一年新造战舰费用也起码得两千万左右。

    更不用说还得新建海军学校,训练出更多的海军士官、技术兵种等。

    他甚至心里已经有点后悔,是不是太急切了一些,步子迈的太大了一些。虽然他也一直盯着南洋那块地方,但现在东北还有满清未灭,南方也还有蛮夷未平,更不用说漠南蒙古也还有未臣服的,至于那漠北和西域、吐蕃等地鞭长莫及了。

    不想转头一想,一年拿出两三千万来,朝廷倒也不至于拿不出。而等到八年后,估计一支全新的强大的帝国海军也打造出来了,那个时候,朝廷应当已经征服了南北,正好可以下南洋了。(。)

    ps:  求推荐票!

第546章 赐同举人出身() 
九月初的京师,已经很是凉爽。一大街小巷中的酒楼茶肆里,却热闹非凡。

    京师的百姓总是喜欢谈论时政的,当今天子也不禁百姓议论国事,只要你不是恶意中伤、造谣,那么你一个普通老百姓也能慷慨激昂指点江山。京师的东厂、锦衣卫、五城兵马司的人很多,却没有几个会来干涉他们。

    眼下京师百姓们谈论的焦点,也刚刚从蒙古诸旗主送女进京,换成了大汉第一届科举的热议。就连刘皇叔和秦老夫人在西南的改土归流,都不及今年的科举。

    刚刚结束的全国乡试,可谓是余波未平。

    今年的童试,倒是中规中矩的,只是比往年增加了一倍的录取数。全天下录取了整整五万名新秀才,着实让天下读人大为惊叹和欣喜。

    今年的乡试,士子们的热情也更高了。

    秀才录取翻了一倍,科试录取也翻了倍余,他们都认为今年的乡试可能录取人数会次破两千。

    事实也确实如他们所料,往年天下乡试一科录取千余,今年则录取了三千。

    七大考区考试,每考区录取四百余人,天下三十余省,六万通过科试的秀才们,参与了这三千举人名额的争夺。

    不过当这六万名秀才老爷们坐在一座座新建好的贡院里,看着到面前的考卷时,都有些傻眼。

    童试考的还是他们熟悉的八股,科试也是如此,但乡试这样重要的考试,试卷却让他们有些看不明白。

    可不管看不看的明白,整个乡试考了三场,每场都考了三天,一如前明。每场考试,秀才们都提前一天入场,考完退场。

    连考了三场,贡院号房里呆了九天。许多考生都不记得自己是怎么答完那些试题的。

    许多秀才不是第一次参加秋试了,上科他们八月初九第一场,试以论语一文、中庸一文或大学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韵诗一。经义四,初场的3道四题每道都要写2oo字以上,4道经义题则需要写o字以上。十二日为第二场,试以五经一道,并试诏、判、表、诰一道。议论文要求o字以上,以后又有变通。十五日为第三场,试以5道时务策即结合经学理论对当时的时事政务表议论或者见解。

    叵再往上一届,考试内容也大致相同,都是以儒家经典为主,考的都是四五经为主。

    可现在这新朝第一次科举,就让他们傻了眼。

    考完后有许多考生向官府提出意见,认为试题有问题。

    可不管考生如何反应,朝廷还是很快的阅完了卷,七大考区。各录取了四百余名,总数三千人的新科举人新鲜出炉。

    落选的士子越加愤怒,可中榜的新科举人们则兴奋连连。其实对于他们来说,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还是朝廷以科举取士,当然最最重要的是自己能中举。

    今年朝廷换了考题,儒家经典只占到了三成类容,许多试题都要求考生阅历更加丰富,而不只是如前一般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以前那样的呆子,根本很难通过这次的考试。

    黄宗羲参加过数次乡试了,以往屡试不中,这次却一举高中。而且还成为了华东考区的第一名,解元。

    更让无数人惊叹的是,黄宗羲五兄弟同参加乡试,五兄弟皆中榜。这个结果,让黄氏兄弟一下子名扬天下。

    黄宗羲五兄弟一同中举,立即成为八月份的热议焦点。

    而与黄宗羲五兄弟一同中举一样劲爆的是。复社在这次科举中也成绩惊人。复社经过整顿之后,如今登记在册的士子多达万余人。其中有半数都拥有秀才功名,不少还拥有举人、进士功名。

    在这次,复社在南方数个考区,有三千多名秀才参加了乡试,每二十个通过科试的科举生员中,复社就占了一个。

    而他们的中举率更是高的惊人,有六百多个复社科举生员中举。包括社长黄宗羲和顾炎武等人。

    比起今科乡试二十录一的录取率,复社五中一的中举录,无疑就高的多,且高的惊人了,三千名新科举人,复社就占了五分之一。

    许多人都以为这里面有猫腻。

    “肯定是复社买通了考官,当年张溥等人领导复社时,就这样做过,买通江南考官,然后乡试中复社生员中举极多,把持科考。没想到,张溥死了,这复社改组后,结果更甚从前,三千新科举人,有六百是复社成员。”

    一名落榜的秀才恨恨不平的说道,江南也并不是只有复社,还有许许多多的诗社。基本上,如今的士子,都会结社,入社,甚至一人入几社也有可能,不入社的几乎没有。

    但能达到复社这般规模的,却不多。

    如今的复社甚至还比当年张溥的时候规模更大些,特别是复社在朝廷登记备案,复社有了理事会,朝廷还派了监事会后,无数数子都争相申请加入这个能得到朝廷经费支持,社长理事会理事们还能拿到朝廷俸禄的大社。

    一万多名社员,这是其它任何一个社都可望不可及的。

    但也正因此,也引得许多士子们的妒忌。

    现在复社一下子考中这么多举人,更让天下士子们坐不住了。

    另一个落榜士子轻摇着自己的折扇,冷冷的道,“我觉得黄宗羲和顾炎武还没那个胆子,也没有哪个江南考官有这样大的胆子。现在可是龙汉元年,新朝第一科,谁敢乱来?”

    “难不成复社的人就这么厉害,一下子六百人中举啊。这还是复社多在南方,三千复社考生都集中在一半的考区内,要不然,这中举的只怕还更多。我就不相信了,同样读的圣贤,他们就比我们强这么多?”

    那个摇着折扇的生员道,“这里面肯定是有原因的,但我觉得主要还应当是朝廷的意思。”

    “朝廷的意思,什么意思?”

    “我是说。是朝廷有意多录取复社生员。”

    大家一时沉默,虽然说乡试阅卷,得先由专门的人把考生的卷子誊抄过,然后还都是糊名的。最后由考官们阅卷,这样能防止做弊。但如果真的是朝廷要录复社之人,那朝廷想做到很容易。

    个别考官动手脚,那是舞弊,而如果是朝廷授意。那自然不成问题了。可关键是,为什么要这样?

    “因为复社早不是当年那个复社了,如今的复社早已经被朝廷招安了。你看看现在的复社,黄宗羲顾炎武等社长理事,全都拿着朝廷的俸禄呢。黄宗羲做为社长,一年有一千块银元,这可不少。那些副社长理事、分社长分社理事,也全都领着朝廷的俸禄。”

    从这方面来说,复社的人其实已经是朝廷的人了。现在朝廷要选士子做官,直接用已经是朝廷人的复社考生。自然理所当然。

    这种说法,让在座的生员都相信起来。

    “这不公平!”一名落榜考生高喊,神情激愤。

    “我不相信真是这样的。”

    “哼,有什么不相信的。你看这次出的试卷,打破过去几百年来的惯例,不但不考八股,还只考少量儒家经典的内容,其余的试题都考的是什么?你们想想,那些试题是不是对复社里那些四处活动的考生更容易些?”

    大家仔细想想,似乎确实是这样。那些考题。对于寒窗苦读的士子来说,很陌生。可对于复社里那些十分活跃的社员来说,却是他们更能适应。

    “朝廷这样做不公平。”

    “算了吧,什么公平不公平的。其实你也可以换个想法。明时天下乡试一科录取一千四五百人,从不过两千人。而这次朝廷虽然录取了六百复社考生,可却也总共录取了三千士子,就算除掉复社的那六百,还有两千四呢。比起过去的一千四,等于不算复社的那六百。朝廷实际上还比往届多录了一千人。你要喊不公平,觉得朝廷的人会理会我们吗?”

    “那就这样算了?”

    那名考生继续摇着折扇,“新朝不是我们能改变的,只能是我们适应新朝。如今朝代换了,考试的规则也换了,我们只能想办法尽快适应新规则。反正我相信,就算复社的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也没什么。反正三年之后,又是一届科举。这三年时间,咱们完全可以努力适应新的考试规则,三年之后,咱们都将站在同一位置,到时就各凭本事了。”

    这落榜举人很洒脱,可其它人未必这样洒脱,大家心里总是觉得不甘心,觉得复社的人是做弊者。

    这时,突然一名落榜生员跑了进来,兴奋的喊道,“你们听说没?”

    “听说什么?”

    “陛下刚下旨,说要再举行一次遗才考试,未中举的五万余落榜科举生员,还可以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