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烈端起茶碗,笑道,“督师大人但有机宜尽管吩咐,赵烈敢不从命。”
高起潜听闻嗤笑了一下,他对于赵烈此言表示可笑,在空寂的大厅内很是清晰。
当然今日谈话高起潜就是扮白脸的,也没什么太大顾及。
赵烈眼皮都没瞭他一下,径直喝茶,同高起潜没什么可谈的。
“赵大人,此番平叛后,登州残破,百姓流离失所,本官与高大人也是忙于此事无暇他顾,今日终于有些闲暇,故此唤来赵大人,就是商议向朝庭和天子请功的事宜。”朱大典向北拱了拱手。
“向天子和朝廷请功乃是两位大人职责所在。下官不敢多言。”赵烈笑道。
“之所以与赵大人商议,那是因为此番赵大人所立的殊功,以区区数千兵马三战三捷剿灭近十万叛军,确是有大功于社稷。因此。本官向朝庭请功之前还是想问问赵大人的意思,赵大人属意何职啊。”朱大典笑眯眯道。
赵烈闻言假意思量片刻。
“赵大人,按说升迁事宜都是内阁和天子决断,向来由不得官员自身好恶,只是赵大人战功彪炳。我等也是特例询问下赵指挥的意思,望赵大人千万小心回答为上。”高起潜阴冷的声音传来。
赵烈朗声一笑,“赵烈一家世代居于登莱,素来仰慕戚爷的事宜长大,因此不愿离开登莱,经孔有德、李九成等贼祸乱,家乡残破不堪,某心如刀绞,下官不才愿自荐为登莱总兵官,为朝廷镇守登莱。袭扰建奴身后,为天子分忧。”
高起潜冷笑着看看赵烈,你终于将你的筹谋说了出来,呵呵,果然是登莱总镇。
“赵大人说笑了,赵大人如今年不过三十,毕竟资历尚浅,我大明还没有如此年轻的总镇,想来内阁不会核准。”朱大典笑着摇头,心道你有所求就好。且有的谈了。
“作为军将,凭的就是战功,下官七八年来同建奴多番大战,几无败绩。请问朱大人大明有几位总兵能有某的军功,为何不能选贤任能。”赵烈显得有些激动,音调大了些。
“赵大人勿急,总兵一职不但要自身勇武,也要资历足够,才能压服其他众将。毕竟总兵一旦出征不但掌控自家人马,也要派遣其他军马,甚至同其他军镇的总兵参将配合作战。”朱大典笑着解释了一番。
“就是,例如辽镇总兵官,就要统领山海总兵、锦州总兵,宁远参将等一同作战,如资历不住,压服不住,不定会出什么乱子。”高起潜懒洋洋道。
“下官本欲为国任事尽忠,看来有些好高骛远了两位大人见笑了。”赵烈自嘲道,脸面上身为寂寥。
“这个,唉,本督不忍伤了赵大人忠君爱国之意,”朱大典正容道,“决议上书为赵大人建言,只是登莱乃是仅次于辽镇的大军镇,朝廷阁老们恐忧虑赵大人年轻气盛,不会核准,如任宁夏、山西等处总兵官赵大人之意如何。”
“赵大人可是要深思熟虑,我等二人也是为国惜才这才破格举荐,年纪轻轻就任总兵官也是国朝头一份了。”敲边鼓的高大人适时出现,真是相当之及时。
“多谢两位大人美意,家乡残破至此,赵烈怎能在此时背离,万万不可啊。”赵烈推辞道。
哼哼,早料到你等要调虎离山了。
“如此,着实难办。”朱大典痛心疾首状人一看就是很为赵烈惋惜。
装,接着装,都是影帝,都是后世奥斯卡级别的,赵烈如果看不出两人一唱一和的逼其就范那就白白在两世历练这么久了。
“既然大人如此为难,赵烈倒是可以退一步,登莱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如何。”赵烈说出了他的第二个目的。
“嘶,这个,”朱大典惊诧道,“登莱都司下辖九个卫数万军兵,是仅次于辽东都司的大卫所,事情也是难办啊。”
“是啊,赵大人的要求都很让我等为难。”高起潜一脸便秘状。
其实两人昨天商议良久,估摸朝廷只能同意赵烈到外地任总兵,或是登莱都司任职,至于参将之流就不用提了。
赵烈只手剿灭近十万叛军,收复登州,朝廷再是不愿也不能如此苛待功臣,无他,怕其他军将心寒,如今天下动荡,正是提振军心士气的时候,如果伤了将士敢战之心就不好办了。
“如此不提也罢。”赵烈也是很无奈,脸上露出不忿之色。
“嗯,”朱大典略一思量,“也非不可,只是,赵大人,听闻你赵家豪富,此事为真否。”
赵烈心道来了,“家中昔日略有资财,只是京畿和此番大战已是将其耗尽。”
朱大典笑呵呵的点点头,心道,我听闻人说上番京畿之战后你也是如此说的,结果此番你的军兵多出不少,谁信啊。
“此国难之际,如赵大人鼎力相助登莱渡过难关,想来我等向朝廷上书,内阁诸公和万岁定会应允。”朱大典开出了条件。
“嘶,我赵家如今也是囊中羞涩,这两战我赵家也是竭尽所能了。”赵烈很是肉疼。
“呵呵,赵大人过谦了吧。”高起潜皮笑肉不笑道,“前几日昌平兵、山东兵询问降兵时,晓得他们几乎每人都身带银两,这个可都是让你的麾下收走了,赵大人不会说你一无所知吧。”
昌平兵、山东兵、保定兵甄别数万降兵时,极为简单粗暴,不老实说即刻斩首,他们正好没有斩获呢,杀几个俘虏正合适。
结果很多降兵什么都说,交代隐匿降兵中的叛将,甚至身上的银两都被破虏军收走了也讲了出来,活命什么都是说。
这下昌平总兵杨御藩、山东团练总兵刘泽清可是不平衡了,这是大几十万两银子啊,他们一说,辽镇也晓得了,那真是各个眼红。
于是朱大典高起潜也晓得了,这也是他们同赵烈谈的因由,他们怀疑登州城内的银两也让赵烈隐匿了,估摸也得有几十万两银子,如果赵烈交出来,登莱困局就会迎刃而解。
“正是,据叛将讲怎么也得有百万两银子。”朱大典盯着赵烈看着。
“绝无此事,虽说从叛军那里收拢了二十余万两银子,但是我军阵亡近两千人,按照招募时的文书,每人一百二十两烧埋银子,都要交给家眷。这些银子就都一扫而空了。”赵烈脸上筋肉抽动,简直是肉疼至极。
赵烈后世商议谈判经历多了,历经一年的都有,双方较劲良久,最后成了,就一样,不能让对手晓得你的底牌。
双方猜测,筹算,最后谁先顶不住谁先让步。
赵烈晓得他们也就是风闻,没有真凭实据,现在就是讹诈他,小伎俩而已。
“二十万两银子还是不足啊,不能解决登莱的亏空,我等如何上书举荐啊。”朱大典很无奈的表情,其实心中大乐,真有二十多万,估摸赵烈最少能隐匿四十万,否则赵烈这混蛋不会出口。
“啧,我赵家还要抚恤战没的勇士,这个。。。”赵烈显得极为纠结,他皱着眉头盘算着。
“呵呵,区区二十万两银子怎么能够,赵大人如是捐出四十万两银子,咱家向万岁爷举荐你。”高起潜豪爽的大包大揽。
“着实没有,大人,”赵烈大急,“家中真是没有这般多了,最多三十万,最多三十万。”
赵烈急的满头是汗,甚是窘迫,他焦急的看向朱大典。
朱大典极为深沉的思量着什么,其实心中大爽,难题解决了,他盘算三十万也是将够了,这基本将赵烈榨干了,多少也得给他留些烧埋的银子。
“唉,将将堪用吧,赵大人还是太过吝啬了。”朱大典很不情愿的点了头。
“我这还得筹措抚恤银两,弄不好还得向我家夫人暂借,唉,伤亡太大了。”赵烈额头冒汗,很是狼狈。
“为国分忧嘛,赵大人此举定会简在帝心。”高起潜笑着打着哈哈,三十万两银子当然可以解决很大的问题,最起码这些平叛军兵的开拔费用和奖赏的银子都有了,此外卫所的粮饷也可以发放一些,登莱只要军兵不乱就好说。
两人心中暗乐,赵烈也是心中爽快,他是打算用五十万两银子砸到这个职位的,如果有了这个职位,日后谁人可制。(。)
PS:感谢铁血坦克车月票,感谢游戏玩家588、天涯芳草树100的打赏,感谢订阅打赏的朋友们,老朋友了,不一一叙述了,祝新周顺利
第三百九十章 激烈争执()
“赵大人,你看什么时候将钱粮运抵此处,一众军兵和百姓都是嗷嗷待哺,事关多少人的性命。”朱大典一脸的正气凛然,摆明一个忧国忧民的好上官。
“大人,赵烈先将十万两银子交于两位大人处置。”赵烈拱手道,“至于剩余的银两,咳咳,还是等到朝廷的旨意颁布之后不迟。”
不见兔子不撒鹰,赵烈没看到实职前绝对不会将的银两奉上。
“那就太迟了,各处军兵的粮饷奖赏还有百姓的接济,等不及了。”朱大典摇头道。
“赵某不是信不过两位大人,只是信不过内阁诸公,只怕到时两手空空。”赵烈也是大摇其头。
“赵大人乃是登莱人士,就看到如此众多的百姓忍饥挨饿,你心中何忍。”高起潜忍不住讥讽了一句,你不是一向标榜自家是世居登莱,还讲什么不忍离开家乡,沽名钓誉之徒。
“我赵家自大难突至就开始在靖海卫和石岛布施米粥、衣物,从天启年间到今日始,我赵家在登莱活人无数,此登莱人尽皆知”
赵烈冷眼看着高起潜,心道,我等活人无数时,你在干些什么勾心斗角的狗屁勾当,还在此处人五人六,
“倒是众多百姓缴纳赋税供养官员军兵,大难来时竟然保全他们身家性命的一个全无,平叛后朝廷竟然拿不出赈济的米粮,呵呵,不知道朝廷诸公于心何忍。”
一句话让高起潜的脸上一白,转又涨红,“你,”
“两位大人休要争执,”朱大典急忙拦阻,心中大骂高起潜,你特么搞清楚,这是谁有求于谁,当真酿成民乱军变。你我如何了局。
“赵大人,只要你将钱粮用于登莱善后,本官想来内阁诸公和天子定然不会置之不理,褒功的旨意定然尽快下达。”
“下官年少无知。对内阁诸公一无所知,要说认识的大明官员中最让某钦佩的就是张可大总兵、尤世禄总兵,再有就是悲天悯人的朱大人了,因此,下官不敢祈望内阁诸公尽快下达旨意。钱粮嘛只能依次运抵。”赵烈表情很遗憾。
话也说的很清楚,他可是不认识内阁诸人,对他们的操守全无一点信心,最主要的是赵烈对于一直对他很是警惕的崇祯帝全无信心。
说好的一切都得是这位爷点头,如果他反悔,事情就会很麻烦。
三人为此激烈的争执,甚至赵烈和高起潜数次脸红脖子粗的,全靠朱大典从中和稀泥,这才没有冲突起来,最后赵烈只是同意先奉上十万两银子和五万两银子的米粮。其他一步不让了。
“看看他那个样子,到底是不是大明臣属,为国尽忠为皇上分忧为何如此之难。”看着赵烈离开的身影,高起潜大骂道。
赵烈的功勋成为登莱总镇绰绰有余,就是入五军都督府也是无须多让,但是朝廷和皇上一再的压制提防,任谁也得心灰意冷啊,朱大典腹诽道。
“高大人,如今登州全城在其把控下,我等还待如何。”
当然明面上。朱大典绝不会得罪高起潜这位简在帝心的红人,能监军此番平叛,足见高起潜在万岁爷心中的份量。
“此獠其心可诛,竟然同朝廷和天子讨要官职。真是自寻死路。”高起潜阴毒的看着院中正在整队离开的赵烈护卫们。
“高大人,赵家控制了登州镇城和水城,这就是登莱的根本,我等虽说统领三万大军,但是辽镇同其一触即溃,其他总兵麾下更是不值一提。如果激怒了赵家,再来一场登莱之变,先不说我等下场,只说朝廷还有没有第二个三万大军。”朱大典正色道。
他心中大骂,到底是在宫墙内妇孺之间转悠的,当真胸襟狭小。
高起潜闻言一鄂,随之默然,他当然晓得根本不可能,辽东和宣府蓟镇建奴贝勒的肆虐加上山陕河南的民乱不息,已经耗尽了大明的钱粮和精兵,此番从辽镇抽调这些战兵已经是极限了,如果再次抽调,谁来固守宁远山海,难道让建奴一路直驱京畿吗。
“赵烈所部战力强悍,辽镇精兵也不是敌手,如果再次讨伐,本官估摸没有十万大军不要想了。”朱大典面沉似水道。
尼玛,你就晓得生事,你给我找出十万兵来,你怎么做谁还管你。
“如今朝廷哪里有十万精兵。”高起潜苦笑道,他就在内廷行走,如今朝廷窘迫到何等程度,万岁爷如何左支右拙,他是一清二楚。
“如此就得绥靖,毕竟赵烈在攻打建奴,难道我等将其逼到建奴那里不成。”朱大典一语惊人,逼迫过甚,谁晓得赵烈能做出什么来,有孔有德这个例子谁敢说不可能。
“这不可能,赵烈杀了多少建奴的军兵,建奴能收容他。”高起潜大摇其头。
“呵呵,祖大寿杀了多少建奴军兵,他是如何,孔有德、耿仲明杀了多少建奴军兵。”朱大典悠悠道。
真是没见识,没有活路了,这些都是小事。
“这个。”高起潜真是无法反驳,祖大寿投降是坐实了的,如今他的子侄都在建奴一方,至于孔有德、耿仲明确有不敌官军就投向金国的意图,赵烈甚至将他们同建奴勾结的书信都奉上,甚至有一封皇太极给孔有德的信函,从他们的角度看的出皇太极相当的求贤若渴,对以往一切既往不咎。
“高大人此时倒是应当给皇上上书,好好讲讲登莱详情,此处经过孔贼的败坏,如今战兵全毁米粮皆无,如不大加整饬,恐不能阻挡建奴蹈海而来。”朱大典提点他道。
“不能够吧,建奴根本没有水师,如何渡海而来。”高起潜摇头道,文人就是思量过多。
“建奴没有可以向朝鲜强征水师,只要能将步军运载过来足以了,如今登莱水师的小船能阻挡他们吗,也就是威海水师还有二十多艘大船了。”朱大典看看这个高起潜,也不晓得万岁看中这个蠢货什么他监军。
“嘶,”高起潜倒吸口气,真是如此,只有百余艘破败不堪的小船的登莱水师怎么阻止建奴,天津水师的战船泰半也陷在此处,只有威海水师还有二十艘福船,如果建奴晓得,能否来攻,这真是不好说啊。
“看来这登莱得尽快安定下来,否则建奴得到消息。。。。”高起潜想到这个可能脸色苍白,据他所知,建奴不是没有向朝鲜借用水师,但是朝鲜拒绝了。
只是朝鲜今时不如往日,李氏明显在骑墙中立,真是说不准他到底什么时候倒向建奴。
朱大典有泪奔的冲动,你个榆木脑袋终于晓得这里的厉害了,真是不易,现下赵烈在此也许建奴还不敢操切,但是如果大明朝廷同赵烈冲突起来,再来一次登莱之乱,建奴恐怕不会放弃这次机会。
“不行,我的回去即刻向皇上呈报,”高起潜言道此处,一拍大腿,“唉,便宜赵烈了。”
他从心里不愿为赵烈升职助力,但是看来没法子,如果皇上不点头,拖宕日久,登莱军兵百姓没有粮饷安抚大乱起来,赵烈再因此有什么动作,他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嗯,本官也得向内阁递折子,将事情一一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