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说着,眉心处露出落寞不解之色。
显然,赵启明失踪这件事,给皇帝也有一定打击。
“父皇不用担心,十三哥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不会有事的,说不定哪天,他想通了,自己就会回来”
安朋口中安慰着,心里却是问道:“量子,你觉得皇帝有隐瞒吗?”
刚才问话的时候,他无时无刻不在扫描着大乾皇帝。
哪怕大乾皇帝有一点撒谎,导致心跳、脉搏、甚至是血液流速的细微变化,量子也能察觉出来。
“不好说。”
量子隔了半响,才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皇帝的心里很稳定,各项指标都没有变化,按理说是没有撒谎,但是我总感觉到一种伪装感,似乎隐瞒了什么,看不透。”
“嗯”安朋心里一动,微微点了点头。
他其实也有这种感觉,大乾皇帝的一言一行,都毫无破绽,但是隐隐地,就是有点不对劲的感觉。
原本安朋是察觉不到这种感觉的,但是随着精神力量的疯涨,却是似乎感觉到了一点。
看来大乾皇帝并不简单啊
安朋心里暗暗提起警惕,以他如今的修为,能看不透的人,实在是没有几个。
一路无话,很快,黄金车驾驶到了皇宫金銮殿前。
安朋走下车驾,来到另一边,将皇帝搀扶下来,共同走进金銮殿里。
群臣和将领则跟在后面,鱼贯而入。
王公公正在金銮殿最里面等候着,看到安朋和皇帝进来,连忙上前施礼,对安朋道:“奴才恭喜十九殿下,立此不世奇功,成就一代伟业。”
“不敢当,多谢王公公夸赞。”
安朋笑着客气一句,时至今日,他终于能够看透王公公了。
不出所料,修为是先天十重巅峰,战力虽然不知,但是肯定强过普通的先天十重巅峰,应该和炼神宗主、离火宫主等人是一个层次上的高手。
王公公似乎也感觉到了他的锐利目光,微微一愣,细长的眼里隐隐有精光泛动,不动声色,牵过皇帝的手,走上台阶上的龙椅。
“给启龙赐座。”大乾皇帝坐上龙椅,说道。
王公公赶紧搬来一把椅子,安朋谢恩坐下。
这时,文武大臣和皇子皇女也已经走了进来,排列两旁。
平叛大军的将领则整齐排列着,站在中央。
第七百三十四章朝堂发难()
“平叛大军剿灭炼神宗,完成千古未竟霸业,扬我大乾国威,今日班师回朝,诸位爱将都是功臣,除了按律封赏之外,朕还有额外的赏赐。”
扫视了一眼,大乾皇帝开口说道。
“臣等谢主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将领面露喜色,齐刷刷地跪下,感恩说道。
安朋坐在椅子上,倒是不用跟着施礼了,心中不由得松了口气。
真是最膈应这种繁文缛节的礼数了,马丹,真想把指定宫廷礼数的那帮人一掌拍死。
大乾皇帝向王公公点头示意。
王公公会意,走上几步,将不知道何时拿在手里的圣旨展开,尖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平叛大军剿灭炼神宗,完成千年霸业,根据大乾军功律法,封赏如下”
“上将军李蔚然,身为主力,协助元帅赵启龙剿灭炼神宗有功,加封一等伯爵,官升二品,赐金银百万两,良田十万亩,加赏修炼资源”
“上将军王凯,身为左路边锋,协助元帅赵启龙有功,加封一等伯爵,官升三品,赐金银”
“上将军李奎,身为右路边锋,协助元帅赵启龙有功”
“中将军杨涛,辅助大军有功,加封二等伯爵”
他一个一个的人名念出来,官升何职,封赏什么,包括皇帝的额外赏赐,都条理分明,清清楚楚,显然是早就拟好了。
众将领也没有感觉奇怪,大军的战报早在开拔之前就火速报到朝廷里,战功多少,封赏什么,在他们回来之前肯定就已经定好,直接宣布就可以了。
众大臣听着,都露出无比羡慕之色。
这一场军功下来,这些将领就等于是几辈子荣华富贵都不愁了,不少人甚至是得到火箭般的提升。
他们辛辛苦苦熬了几十年,也未必能盼到某些爵位和官职,但是这些将领,却是轻而易举地拿到了手。
不过没什么可说的,毕竟人家是消灭了炼神宗,完成千古霸业,没法比。
半响,王公公念完圣旨,向皇帝施了一礼,又退回原位。
“各位爱将,对朕的封赏可还满意,如果有哪里觉得不够的地方,说出来,朕还可以再加封。”
大乾皇帝笑道。
“陛下恩泽福厚,赏赐分明,臣等心满意足,不敢再有奢望。”
众将都是心满意足地跪下,再次叩恩道。
“好,既然如此,你们就出去领赏吧,然后好好放个假,轻松轻松,需要朝廷为你们办什么,直接找王公公便是,其他部门毋须全力支持配合。”皇帝说道。
众将愈发感激,又跪下谢恩,墨迹了半天,这才退出金銮殿。
“普通将领封赏完毕,下面该轮到最大的功臣了,毕竟主角,总是要最后一个出场的。”
大乾皇帝似乎心情不错,开玩笑似的说了一句,看向安朋。
“父皇言重了,儿臣身为大乾皇嗣,自当为祖宗基业,为父皇天下做事,不敢称为功臣。”
安朋从椅子上站起来,应付了一句,心想尼玛赶紧奖励得了,怎么这么多废话。
众人看向安朋,目光里充满了复杂。
尤其是众皇子皇女,更是毫不掩饰地充满了羡慕嫉妒恨意。
刚才例行封赏,刻意没有提到安朋这个主帅,显然是要放到最后,进行特殊封赏。
估计至少也是个王爷了不少人心里想着。
如果封王,那可是真正的一人之上万人之下,比皇子皇女,一品大臣,宰相太傅还要高出一筹。
只听大乾皇帝朗声道:“十九皇子赵启龙,聪明才智,能力出众,完成千古霸业,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由于功劳已超过朝廷按例封赏极限,所以朕经过慎重考虑,决定”
他说到这里,顿了一下,郑重道:“立十九皇子赵启龙为太子,朕千秋之后,便接替皇帝之位。”
话音落下,整个金銮殿都寂静下来。
足足过了十几息之后,哗声一片。
“陛下,万万不可,我大乾从来没有过提前指定储君的先例,这是违反祖制,倒行逆施之举啊。”
“是啊,陛下,虽然十九殿下的功劳确实极大,但是也不能因此就立他为储君啊,这可是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命运,不能做草率决定,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不能因为十九殿下立了一点功劳,就把其他皇子的前途全都抹杀了啊,他们都是您的子女,可要一碗水端平。”
“是啊,何况大乾的皇位就是要靠竞争得来,如果提前定下,失去悬念,没有竞争,登上皇位者是昏庸无能之辈,我大乾国运将要堪忧啊。”
一时间,元老重臣纷纷站出来,慷慨陈词,极力反对说道。
他们都是各个势力的代言人,早已站好队伍,利益相关,自然不可能容忍安朋成为太子。
众皇子也都是又惊又怒。
本来以为安朋封个王爷也就算到头了,没想到竟然立为太子,这等于是断了他们所有人的路。
“你们说得朕都知道,但是启龙立下的功劳如此之大,除了储君之位,朕实在无可奖励,而且他年纪轻轻,不论修为,才能还是功劳,都已经远超其他皇子皇女,担任太子一位,也是名副其实,诸位爱卿又何必如此激动反对呢?”
大乾皇帝慢悠悠地说道,语气没放松,但是也没收紧。
马丹,这老家伙真会推啊
安朋一听,顿时在心里咒骂一句。
皇帝看似在为他说话,其实不动声色,把难题直接推给了他,显然是在转移矛盾。
果然,下一刻,无数凛然的目光都对准了安朋。
“十九殿下,你身为人子,就不知道理解一下陛下的难处吗?明知道会让陛下无法奖励你,还默不作声,难道你真想要冒天下之大不为,想要当这个储君?”
一个头发银白的老臣重重哼了一声,首先开炮。
“有这个想法,就是大逆不道!”
一个黑胡子大臣紧跟其后,义正言辞,“不立储君,诸子夺嫡,乃是大乾列祖列宗定下的铁律,你想当太子,就是违反祖制,就是对祖宗的不敬。”
第七百三十五章是否祖制()
“不错。”
他一顶大帽子刚扣完,又一个脸庞枯瘦的大臣站出来,言辞更加激烈,“而且现在皇上正值年富力强,春秋鼎盛,统御江山,还不知道要有多久时间,你就处心积虑,想要成为太子,藏的是什么心思?是不是有取而代之之意,哼,其心可诛!”
安朋无语,心想是皇帝封我为太子好不好?而且立我为太子,就是有谋反之意?这都什么逻辑。
“十九殿下刚才不是一直说自己是大乾皇室血脉,为了皇室,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建立多大的功劳,都是应该应分吗?”
一个二品官员轻轻一笑,略带讥讽地道,“既然是应该应分,那还要什么奖励?要什么封赏?”
众人眼睛顿时一亮。
“不错,身为皇室血脉,为家族做事,本就应该是你的责任,做好了是应该,没做好,还应该追求你的过责呢?要什么奖励,要啥自行车。”
“十九殿下,你这觉悟不行啊,如果你真的想青史留名,就应该拒绝陛下的封赏,什么都不要,两袖清风,回乡务农,这样我们才会赞你一声的确是高风亮节,嘿嘿。”
“就是就是,如果贪欲成性,看见了皇储之位,就往上爬,没有一点克制之心,这样的心性,又如何能够担任未来的皇帝?我们可不信服。”
“自己说过的话,就应该实现,你可是皇子,总不能说话不算数吧。”
顺着这话,其他官员也纷纷讥讽道。
那二品官员笑容满面,颇为得意,看来自己想得这招不错吗,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让十九皇子哑巴吃黄连,有苦也说不出来。
安朋冷笑一声:“你们说得都好有道理啊,不过做人不能双重标准,既然让我发挥高风亮节,不要父皇的赏赐,那你们是不是也要有所作则表率啊。”
他伸手一指那二品官员:“身为国家官员,当以身作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百姓之苦,疾百姓之忧,你还站在这里干什么?还不马上出去,到你治下的最穷的地方,看最穷的百姓过得什么样,如果你过得比他好,那就是不考虑百姓的死活,朝廷要你这样的官员有什么用?”
那二品官员笑容顿时僵在脸上。
“还有你们,刚才一个个大放厥词的。”
安朋也懒得理他,伸手一指那些冷嘲热讽的大臣,“不是说应该两袖清风么?很好,你们以后就别要朝廷一点薪水和赏赐了,朝廷给你们的,也请你们退还,家徒四壁,全身补丁,这才是真正的清廉,才是百姓称颂的好官。”
那些官员顿时都不吱声了。
说让别人高风亮节,不受封赏容易,轮到自己时,却是哪里能够舍得。
“还有说我违反祖制,想当太子,就是对列祖列宗不敬的。”
安朋冷笑着,又看向头发银白大臣等几人,“一群不学无术的家伙,也配当宰相尚书?我来给你们扫扫盲,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祖制,因为我大乾太祖从来就没定下过这样的规矩。”
“你说我们不学无术?”
头发银白老者脸色一变,愤怒无比地道,“老夫从小饱读圣人诗书,从十八岁中状元开始,到现在官至宰相,已当朝四十三年,对我朝历史如数家珍,你一个年不满二十的皇子,也敢讥讽我不学无术?”
“现在朝堂上站着的臣子,哪个不是中举大学士的出身,哪个没有一身的学问。”
那黑胡子大臣冷笑道,“倒是十九殿下您,不知道读了多少年书,认识三字经、千字文不?”
众人哈的一声笑出来。
这个世界也有三字经,千字文,都是幼童初学的读物,这黑胡子大臣说出来,显然是讥讽安朋才是不学无术。
安朋冷笑,心想我要是跟你说我前世是个科学家,能造出量子来,你还不得吓死。
他淡淡道:“既然你们都自称大学士,这个那个有学问,对大乾历史如数家珍,我倒想问问,大乾太祖留下的典籍或者立传里,哪条规定了不立太子,诸子夺嫡的祖制?”
众人一愣。
大乾太祖身为开国皇帝,距今已有万年之久,留下的典籍和立传可谓是数不胜数,他们就算是饱读经书历史,又如何能够清楚记得其中的细节。
“你这反驳纯属故意刁难。”
那脸庞枯瘦大臣冷笑道,“不立太子,诸子夺嫡是祖制,已经沿袭不知道多久,这是所有人都知道并且公认的事情,岂能因为你一句话反驳就不是?你要想证明不是祖制,就得先拿出证据来说不是。”
众人闻言,都不禁点了点头,刚才差点被安朋绕了进去。
“我当然有证据。”
安朋淡淡道,“因为不立太子,诸子夺嫡这个传统,根本不是从太祖皇帝那里流传下来的,而是第四任圣祖皇帝,因为两立两废太子,心中失望之极,自此便终生不立太子,而是由子嗣竞争,选出最强者来担任下一任皇帝,此后逐渐成为不立太子,诸子夺嫡的源头,然后在长期渐渐演变中,莫名其妙就变成了后世遵循的祖制,其实无论哪位列祖列宗,包括圣祖皇帝在内,也没有亲自下过这样的规矩。”
众人见他说得头头是道,都不禁一怔。
难道真有此事。
“胡说八道,老夫精通历代列祖列宗帝王历史,怎么会不知道这样的详情?”
头发银白的宰相又惊又怒,忍不住叱道。
安朋冷笑:“大乾的历史有万年之久,风土人情,法律节点,战争历史,帝王将相,无数风流人物,作书无以计数,就是穷尽一生,也未必能记住多少,你才读了几十年,就敢妄言精通大乾历史?”
宰相顿时脸色铁青。
“宰相大人就算读书再少,毕竟也比你十九殿下多吧?”
那黑胡子大臣冷笑着讥讽道,“难不成十九殿下年纪轻轻,不满三十,对大乾历史的精通,就已经超过钻研了一辈子的宰相大人了?”
第七百三十六章一群废物()
“年纪大,不代表学问就大。”
安朋嘿嘿一笑,“否则乌龟王八,活了千年万年,岂不是都可以爬到朝堂之上,当上宰相尚书了。”
“你”宰相气得差点没晕过去,这粗鄙无文的家伙,居然当面痛骂他是王八。
“我也不跟你们废话。”安朋冷笑道,“这段历史详情,记载在圣祖列传后续小记中的第九十三页,这部后续小记,乃是圣祖皇帝临终前的亲笔所书,保存在大乾秘籍阁第十五层里,不知道这算不算证据。”
众人面面相觑,这部圣祖列传后续小记,他们听都没有听说过。
“大乾书籍殿里,有所有历史传记和历代皇帝亲笔所书的拓印副本,并且有目录索引,只要查找一下,马上就能知道你说得真假。”
那脸色枯瘦的大臣沉声道。
大乾皇帝没说话,只是向王公公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