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3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产铁路装备的公司,都是我们手把手教出来的,他们现在的产品对我们来说不合格,而且我们要上新的电气列车,美国方面似乎也有意通过这个机会从我们手中要出点好处来。”。

695 让步() 
苏良兴沉吟道:“本心里呢,美国人绝对也是想要这条铁路的。铁路对于经济有什么促进作用,美国人现在应该是一清二楚。十三殖民地这些年经济的长足发展,跟经济往来效率的提高分不开关系。而且美国人也肯定希望,通过铁路输送更多的移民到西部去,遏制住我们的移民在渗透美国领地的情况。”

    他接着说道:“清楚这一点,所以我们可以安全地判断,美国人是在拿捏我们。”

    鲍迅颇为不忿:“这些美国佬,当年抱大腿就跟抱亲爹一样,现在居然在我们身上玩心眼。”

    苏良兴翻阅了一下关于这次铁路建设的计划书,说道:“从计划上看,全资建设这一条美国人可能就不答应的。美国的资本家现在也不缺钱,我们帮美国人修的几条铁路,都是铁总的子公司,这些年的盈利水平不错,美国的资本也眼红。所以这次在他们土地上修铁路,美国资本必然是要进来掺一脚的。我看着,现在美国人也更多想要参与到铁路运营和管理上面,更多的学习我们的经验,这些人的心确实不小啊。”

    鲍迅道:“再有野心能怎样?我们这才十年的工夫,已经把东南三州的人口提升到了跟美国人口一样多的地步,再说十年,东南三州恐怕就是美国人口的一倍还要多。要是我们真的攻占了十三州,也就是十年二十年时间,就能让白人变成当地少数人口。”

    说到这个话题,徐杰绪也好奇地问道:“总统真的有意灭掉美国吗?”

    苏良兴道:“总统怎么想,那是总统的事情,别人是不知道的。而且这种事情,光总统有意还不行,得国会也同意出兵才好。当然最主要的是,我们现在也没有什么借口。”

    徐杰绪道:“拿铁路当个突破口不行吗?”

    鲍迅拍了徐杰绪肩膀一下,道:“老徐你想什么呢,别说现在总统无意开战,就算真的想打,就因为人家不让我们修铁路就打么?这个借口我都知道太薄弱了。我觉得,美国人做事还是挺小心的,不一定会给我们什么机会。”

    苏良兴轻咳一声,道:“跑题了,说回铁路的事情。”

    徐杰绪点头道:“好好,说铁路。不过我们修了两条横贯线铁路,到时候要从西面往东进兵,也会容易很多。东边是平原地形,适宜展开咱们大规模机械化部队作战。有了铁路,机械化部队就能运送过去了,这美国被平推也就是眨眼间的事情。”

    苏良心笑道:“说铁路,不是说咱们用铁路打仗啊。”

    鲍迅笑笑道:“国防部的人对这事儿也上心,还不是因为有这个功效。说实话,经济上来说,中部几个城市现在经济水平还比较低,我们今年就能挖通尼加拉瓜运河,往美国东部运商品,铁路的作用会降低一些。也就是发展升禄工业区从东部进口一些铁矿石、煤炭什么的更加划算一些。通过中部的经济带,我们可以就近地向美国出口商品什么的。但是相比洛奥线的作用,还是差了好些。”

    徐杰绪也道:“运载移民也是双向的,美国人可以往那里中部输送移民,咱们也同样可以,毕竟美国现在是没有阻止移民输入的政策的。”

    苏良兴对此倒是不怎么看好,他道:“当初我们修洛奥线,沿线建立了殖民点,后来结果怎么样大家都清楚,一场唐西战争使得那些地方都是我们的了。这是前车之鉴,美国人不会不考虑的。”

    苏良兴研究了一下,又说道:“你们还是加紧跟美国人继续谈判,我们是一定要拿下来这两条铁路的。美国人有条件可以开,现在开得出条件,以后恐怕他们就开不出条件了。我们也要镇定冷静,不骄不躁。先把铁路修起来,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妥协。我们归根结底修铁路是为了赚钱的,不能反而赔了钱,这一点要守住。”

    鲍迅和徐杰绪闻言点头,三人又探讨了一会儿,两人这才告辞,苏良兴也把具体情报做了一份简短的报告,命人送到了白南那里。

    在美国,政客们也是有些惊疑不定的。

    总统杰斐逊也在不断针对修建铁路的情况,约见各界人士。这位同样有着才华的总统,在本位面提前担任了美国总统。美国独立以后,由于大唐的协助,更早建立起了自身的体制,华盛顿从1778年就任总统,八年两届之后换上了亚当斯,亚当斯两届之后又选上了杰斐逊。

    对于大唐,杰斐逊还是非常推崇的。实际上很多美国人都认为大唐是一个美好的国度,居民富庶、科技昌明,而本位面中,美国也从大唐撷取了不少的经验。但任何一个政客如果不能做到实用主义,那么就是不合格的。杰斐逊同样知道有大唐这样一个强邻,对美国意味着什么。

    参议员莫里斯代表的金融资本力量,在这次的谈判中表现比较强硬。其实美国也早有向西开发铁路的打算,美国政府还准备以铁路两旁的土地作为利益,引诱那些资本家去投资修铁路。这个时候唐人出现了,他们要修两条横贯线铁路,与他们原本的铁路相连通,使得两条铁路完全地从北美东岸到西岸。钱是不用美国政府掏的,但是掌握在唐人手里总是让人不太安心的事情。

    资本家们煽动议员们频频发动游说,希望联邦政府可以阻止唐人出资修建铁路。但是资本家们也很清楚,大唐的铁路技术是最好的。所以他们又希望能够获得一些大唐的铁路技术,比如说最好最快的列车。

    实际上铁路并不让杰斐逊担忧,这条铁路最终会修好的,不管里面有没有唐人,而且他觉得唐人应该会妥协,接受美国资本的进入,并且放开一些技术。

    他真正担忧的是,之前美国和大唐之间有着数百万平方公里的缓冲地区,现在这个缓冲地区居然没有了。而且唐人在美国土地上殖民的情况他也有所掌握,他开始担心也许很快,唐人和美国人就会产生冲突。

    而杰斐逊也知道,美国是怎样都敌不过大唐的。。

696 金钱执政() 
两条横贯线铁路,大唐最终还是谈下来了,美国人不是没有提一些唐人认为不可接受的条件,这是漫天起价的一部分,但是大唐同样也掌握了很多能够挟制美国人的底牌,所以最终的条件也并非是不能接受的。

    两条铁路分别让出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给予两家美国的铁路公司,太平洋联合铁路公司和美洲大陆铁路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是由数个比较有实力的美国资本家组建而成的,而且都是上市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出售股票,很多美国人认为有利可图都购买了这两家公司的股票。两家公司在谈判中还取得了不需在项目启动阶段出资的条件,在工程二期以后再投入资金。

    大唐方面也同时也为这两条铁路配备新一代的内燃机车,这个其实对大唐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不可能火车跑到升禄之后,还要继续往东开,居然要换一种更慢的列车来跑。美国联邦政府倒是想吃下来新一代的内燃机车的技术,但是美国现在不存在任何一家企业有能力承接大唐的铁路装备技术。美国能生产的火车头,还是大唐第一代的火车水平,内燃机车所要求的加工水平是美国企业现在无法企及的。

    不过其他一些子项目,分包给了一些美国公司,比如建造轨道使用的铁轨和枕木,再有就是车厢里的座椅和一些其他的零部件,由美国企业在大唐监理的监督和指导下生产。

    美国总统杰斐逊原本还想跟大唐谈一谈边境管理和移民入侵的问题,但是他的打算还没等在谈判桌上提出来,就遭到了国会的一致反对。

    开什么玩笑,要是单纯靠着从欧洲一点一点的自发移民到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土地上殖民,开发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资本家们可是眼巴巴地瞅着大唐以惊人的速度在中部修建起了一座又一座的城市。吃苦耐劳、生产效率高的华人是最好的移民,再者铁路大亨们得到了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的所有权,华人移民要在当地盖房子或者营生,资本家们都赚钱,怎么可能让杰斐逊总统断了他们的财路。

    杰斐逊自己就是一个大地主,能够明白那些资本家到底是什么心态。但是想到这里他还是一阵阵的无力。杰斐逊是公认的美国历任总统中最有才华和智慧最高的人,除了政治事业外,杰斐逊同时也是农业学、园艺学、建筑学、词源学、考古学、数学、密码学、测量学与古生物学等学科的专家;又身兼作家、律师与小提琴手;也是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办人;他还是一名出色的律师,精通法律;家中有一个小型图书馆,珍藏着上千本书。

    他从美国的制度确立起来时,就已经有所预料这个国家最终会变成什么样,但是没有想到这么快已经体现出了特征。在本位面中,美国的工业化进程要比另一位面快很多。加上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美国现在的社会形态也跟历史中的情况十分不一样。

    相比后世金钱以推出自己的代言人这样的政治方式,在这个时代,金钱不需要找代言人,因为几乎所有的美国联邦政府和国会中的政客,都是富翁。他们中有作用数十英亩土地和数十上百黑奴的农场主,有拥有一支船队进行捕鱼和远洋航运的船东,有掌控着私人银行的资本家,也有商业巨子。总之,基本上每一个美国政客都是有钱人。

    后世很多人都喜欢引用一个典故,那就是林肯从一个邮差到总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失败的次数远比成功更多。正确地解读方式是,如果林肯跟华盛顿或者杰斐逊一样有钱,那么他不会经历那么多次的失败。

    杰斐逊当初认为,有钱人们家境殷实,受过良好的教育而懂得道德和理解,是社会的经营,更有责任感,也更能良好地管理这个国家。但是显然人都是有私利的,当这些有钱人们发现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公利也就是国家利益的限制,或者二者之间存在冲突,他们都不会想到牺牲自己的利益去照顾公利和国家。

    实际上这片殖民地上的人民,都是一群自私自利的家伙,平心而论英国人虽然对待殖民地不怎么样,但是当初起来领导起义的那些人,大都是因为英国商人或者政府的利益妨碍了他们的利益。

    杰斐逊也研究过大唐的体制,是以一种共有********信仰为凝聚力,形成的一种极其强大而庞大的组织,而在这样的体制下,杰斐逊坚信一定也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但是因为立场和行为模式是连贯的,所以在大唐可以存在国退民进,但是绝对不存在因为一些人的经济利益或者其他利益,而牺牲国家大部利益的情况。

    在边境管理和移民的问题上,即便是有大唐兼并新墨西哥的前车之鉴,大唐对于领土扩张的野心也是昭然若揭,可是仍旧有些人根本不在乎,他们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杰斐逊之后在国会中提出对关税进行一定比例的提高,限制大唐商品、鼓励购买本国产品的提议,在一经提出之后,也遭到了重大反对。在美国,人们公认最有钱的一类商人,叫做唐货代理商。这些商人虽然身上往往也带着工厂主、农场主之类的其他身份,但是他们最赚钱的业务还是经销大唐商品。

    即便杰斐逊提出的限制,只是限制美国能够自产的一些商品,但是仍旧遭到了议员们的口诛笔伐。

    有议员甚至讽刺称:“总统先生想让美国人民放弃享受更出色的文明成果的权利,而采用劣质的山寨货,真是可耻可笑。”

    国会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议员,名下都有至少一件大唐商品的经销权,有些人甚至还享有的是垄断权。他们的身家系于跟大唐经济的合作上,绝对不可能做出单方面的保护主义贸易措施的。杰斐逊不是没有想过去游说所有的议员,但是几乎没有收效。

    杰斐逊长叹一声,他似乎已经看到了美国的未来。而他只希望,这个未来到来的时候,他已经不是总统了。。

697 青年近卫军() 
美洲的土地上,这里的人们热心地忙碌着建设新的家园,而在旧世界的欧洲,战争的阴云却仍旧笼罩在所有人的头上。

    英国的战败使得反法同盟遭到了当头一棒,最是一片哀鸿遍野的莫过于连首都都丢掉了的普鲁士王国。尽管普鲁士人成功地击败了一个德国步兵师,但是其后为了复仇的德国人似乎把军队规模扩充的更大,而普鲁士人的锐气也似乎并没有因为这场胜利而提高多少。

    由布吕歇尔亲自统帅,十二万德军兵临但泽。经过短暂调整,德军此时拥有充足的补给和武器装备,即便是新招募起来的菜鸟兵,也穿着全新的藏青色制服,端着s1钢枪,一副精神焕发的样子。布吕歇尔在目睹了自己部队的精气神之后断定,他能够在1794年圣诞节之前,埋葬普鲁士,让小伙子们回家过节。

    “听吧战斗号角发出警报,穿好军装,拿起武器!国青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国家!我们再见吧亲爱的妈妈,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再见了亲爱的故乡,胜利的星会照耀我们,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整齐划一的队列,嘹亮的歌声,这雄壮的画面令人动容。这是从大唐流传过来的《国际主义青年团之歌》,唱歌的部队是一支全部由骨干先进组成的德军青年近卫第一团。这是不隶属于德军几个师的独立部队,也是德军中少有的拥有前缀的部队。这支部队由参加过德意志独立战争的青年老兵带领出色新兵组成,在之前与普鲁士军的战斗中,作战坚毅勇敢,发扬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以不利兵力,直接击破了数倍于己的敌军,获得了全军通告的嘉奖。

    布吕歇尔在大唐军中干过,自然知道一支拥有历史、灵魂和自己特征的部队,需要怎样的经历才能成长起来,而青年近卫军就是布吕歇尔在德军中的尝试。

    原本的德军在作战上就比普鲁士更加凶猛,德军士兵多少都受了主义的熏陶,他们坚信自己的战斗是正义的,为的是德意志民族的解放,为的是国际主义的福音遍传寰宇。布吕歇尔曾经清楚的记得一位大唐军官与他的对话,布吕歇尔问如何能让军队悍不畏死,即便面对逆境也勇敢迎上。大唐军官的回答是,那就给他们一个可以为之而死的理由。

    布吕歇尔显然也这么做了,德军的政治工作甚至某些程度比大唐还严格,讲评会之类的东西经常开,基本上进入这个大染缸一两个月,人的精神状态就不一样了。布吕歇尔并不认为这是洗脑,他认为自己也是在传播真理。

    此时布吕歇尔身边站着沙恩霍斯特,这位师长已经来到了东线战场,不过他的军队暂时正在第二线轮休,沙恩霍斯特被任命为参谋长,来到了前线为布吕歇尔服务。

    “青年近卫第一团会在战斗打响后,首先发动对但泽的攻势,我认为这场战斗不会特别困难,普鲁士人在上次的胜利后,没有扩大自己的战果,反而主动地向后撤,反而把自己的一股锐气全泄掉了。据说这是那位愚蠢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的主意。但泽已经是西普鲁士最后一座重要城市了,占领此地之后,东普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