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支持到春夏多雨时节,北兵的骑兵就威力大减,加上道路泥泞补给困难,东吴城并不是一点守住的机会都没有。
北梁大军不慌不忙地在城外伐木制造云梯、登城车、撞车、巢车、投石机、弩炮等等战具,预示着这将是一场异常残酷的守城战。
杨云在自己宁海郡伯的府第中,赵佳也在他的身边。
“万大年怎么还不攻城啊?”赵佳说道。
杨云心头沉重,城外至少有二十万大军,每天光消耗的粮秣就是一个恐怖的数字,而万大年却一直没有开始攻城,他到底想干什么?根据情报所说,万大年善出奇兵奔袭敌人后方,正面的野战和骑战也拿得出手,但是没听说过此人还擅长攻城。
他肯定在等什么东西。援兵?他现在手头的兵力已经足够了。等修炼者来助战?现在已经不是天宁城之战的时候了,修炼者无法再随意干涉战场。
恐怕万大年是要用自己最担心的一招——驱民攻城。
事先尽管已经在东吴城外坚壁清野,并尽量将民众向南方疏散,但是北吴地势平坦,良田众多,一向是吴国的菁华所在,人口的密度很大。
北梁派出骑队向南穿插扫荡,抓捕数万民众来攻城不是难事。
实际上,北梁不这么做反倒奇怪。想起梦境中的前世,自己的大哥不就是被北梁大军抓去攻钱江城的时候丧命的吗。
有点事情即使清楚的知道它会发生,但是杨云也无力阻止。这就是乱世,只希望东吴城能尽量守的久一点,为南吴那边多争取一点时间。
吴王虽然本人不肯走,王后也留在东吴城陪他,但是赵佳的几个兄弟已经去了凤鸣府,南吴多山,地势险峻,吴王也是在为王室留后路。
。。。
第163章 殉国()
北梁大军包围了东吴城,在十几天后终于正式开始发动攻势。数万名掳掠来的民夫被刀剑逼赶着作为先驱,像蚂蚁一样涌向护城河。
吴王下令守城兵马出城反击,三战皆败,还险些被北梁反夺了城门,只能闭紧城门防守,箭雨残酷地向无辜的民夫头上落去,一时间悲号连天,护城河水被染得通红。
三日后护城河被填平了好几段,民夫们继续担土抬石,修筑直通城头的坡道。在坡道的两侧,北梁推来比城墙还高的箭车,压制城头上的守军。
在城墙的其他地段,使用云梯和登城车的攻击昼夜不停,在这种高强度的攻击下,守城军民的体力和意志迅速消耗下去。终于在抵抗了二十三天之后,随着一条坡道堆砌到和城墙齐平,北梁骑兵甚至可以打马直冲城池,东吴城的守军崩溃了。
大群的士兵抛弃了武器,从北梁故意没有包围的南门夺路而逃,可是南门外一片沃野,光凭两条腿又怎么跑得过养精蓄锐已久的北梁骑兵。
如狼似虎的北梁大军涌入东吴城中,烧杀掠夺,富庶繁荣的东吴城变成了人间地狱。城中一处接一处燃起火头,黑烟弥天,扬起的灰烬洒落到全城各个角落,在这本应是万物复苏的初春,却仿佛下了一场黑雪。
皇宫之中,听到城破的消息,到处都是一片慌乱,大群的太监和宫女们仿佛无头苍蝇般到处乱撞,上吊投井者举目可见。
在吴王的寝宫中,吴王和王后相对而坐,面前摆着两个酒杯,酒液色泽碧绿,看上去竟显得有些妖艳。
“最后到底也没有保住祖宗的基业。”吴王赵翰光深叹一声,举起了酒杯。
“陛下稍等,让妾身先行一步,在黄泉下等待陛下。”
王后举杯一饮而尽,不多时气绝伏倒在桌上。
吴王眼中垂泪,默默地也喝下了杯中酒,头一歪倒在了椅背上。
房间中变得寂静无声,这时却窜进来两个太监打扮的人。
当先一人跑到王后身前,用手探了探,“你的药不会有问题吧,怎么一点呼吸都没有?”语声中带了一丝惶急。
“放心吧,这只是暂时的,过一个时辰就醒过来了。”另一个人赫然正是杨云。
“那我们快点动手吧。”说话的人当然是赵佳,就是她偷偷调换了吴王王后用来自尽的药酒。
杨云点点头,地上突然出现了两具事先准备好的尸体。
然后杨云和赵佳一人对一个,把吴王和王后身上的外衣换到尸体上面。
“这个身材和我母后差得也太多了吧。”赵佳一边往上套衣服,一边说道。
“反正等会儿还要用阳火雷毁了这里,其实连尸体都不用准备的,是你说要弄得像一点,非找两具尸体来。”
“好啦好啦,马上就弄完了。”
杨云召出火云兜,将昏迷不醒的吴王和王后装了进去。然后在房中四处走了一圈,不时在地上和墙壁上贴几道符录。最后又回到中间,在桌子上摆放了一枚阳火雷。
这枚阳火雷和以前的稍有差异,在通红的珠身内部,隐隐透着一丝极淡的蓝色细线。
“一颗够吗?”赵佳问道。
“嘿嘿,这可不是普通的阳火雷,你等下就知道了。”杨云得意的说。
布置完毕,两个人用符录施展了障眼术,悄悄潜离。
进了宛凝宫,这里是赵佳的宫殿,不过近身的宫女早已遣去了凤鸣府,这里已经封闭了好些天,两个人潜进一间紧锁的屋子里,杨云弹了一下指,屋子中的阵法自动开始运转,发出一片朦胧的微光。地面上出现了无数忽明忽灭的符文,一大团青光笼罩在上面。
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墙壁一阵剧烈的抖动,大蓬的尘土簌簌落下,差点让人以为屋子会被震塌。
“啊,炸啦”赵佳将窗户推开了一条小缝,看见从来时的方向升腾起一股直插云霄的黑烟。
“好像是没必要准备尸体。”她小声说了一句。
“快走,这么大的动静会引来修炼者查看的。”杨云一拉赵佳,两个人带着火云兜,举步迈入青光之中。
青色的光芒大作,映照的满屋发亮,在亮光中杨云和赵佳消失不见,过了一会儿,青光黯淡消失,爆发出一阵噼噼啪啪的声音,设在屋中的法阵全部自毁,连一丁点原来的模样都看不出来了。
吴王赵翰光觉得自己的身体上下起伏不定,这是在黄泉路上吗,他悠悠醒转,睁开了眼睛,入目的却是一个船舱,挣扎坐起来,从舷窗向外望,能看见海上翻涌着的清冷白浪。
闭上眼睛沉思了一下,赵翰光再次睁开眼,冲着外边怒喝道:“赵佳——你给我滚出来。”
房门开了,赵佳笑嘻嘻地进来。
“父王你醒了。”
“原来你没回凤鸣府,我猜就是你和杨云两个人捣鬼。你母后呢?”
“就在隔壁房间,她还没醒。”
“你们——你们两个太不像话了,孤要惩罚你们”
“好啦好啦,爹,我们可是冒着很大的风险把您从王宫里救出来,杨云光准备一个传送法阵,晶石就花了上万呢,还专门请了我六师叔布阵。”
“我宁愿你们不救我”赵翰光负气说道。
“哎呀,您就当自己已经死过一回了,外面也是这么传的,过两天大哥就会在凤鸣府继位。现在我们去熔岩海,您暂时就和娘住在阎岛,叔叔正在那边等你们呢。”
赵翰光怒气渐平,他也不是冥顽不灵非要寻死不可,只是作为王者自然有自己的责任。君王死社稷,如果作为国主,弃都城而逃,日后赵氏子孙又怎么能抬起头来继续统治吴国大地。
就当自己真的死了吧,赵翰光微叹一声,摇晃地站起来,这一刻负担尽去,突然觉得自己苍老了许多。
“过来,扶我去看你母亲。”
佳过来扶着老父,慢慢向隔壁走去。
×××
春天的来临无法驱散吴国人心头上的阴云,东吴城沦陷之后,整个北吴大地都在北梁和天阴联军的铁蹄下呻吟,所幸南吴崎岖的地势,和开始连绵的春雨,阻止了北兵们继续南下的步伐。
但是吴国是个临海的国家,南吴以凤鸣府为首,几乎一半的府治和县治在海边,或者是距海不远的地方。南吴多山,仅有的平原也被山势分割的一块块的,多数分布在沿海。这些谷原是南吴的精华所在,里面分布着大部分的农田和人口。
这种情况下,北方联军暂时停止了陆上的攻势,转而使用他们强大的水师。因为天阴的双头船不耐远航,而且随船携带的补给有限,因此北梁紧急修复了一部分东吴城的码头,建立了庞大的水师基地。
北梁的高大楼船,天阴的双头船,还有从大陈船场缴获的多桅战船,风聚云集,千帆争竞,将巨大的水营挤得满满当当。
大陈水师已经基本覆灭,还没有被征服的南方几个国家,临海的只有吴国、清泉和山桂,其中吴国水师实力最强。但是联军水师相信,在自己强大的实力面前,这个对手也不过是稍微麻烦一点而已,一定会被空前强大的联军水师碾成碎末。
山雨欲来,一场海上大战已经不可避免。
吴国已经没有了退路,吴王虽然坚守东吴城,但是这更多是给全**民一个交代,真正的必保之地是南吴,是凤鸣府。
在防守东吴城期间,吴王甚至禁止长海镇的水师参战,同时吴国最精锐的陆军也被派到南吴驻防,而不是正在被敌人围攻的都城,这其中就包括从大陈撤退回来的雄武军。
对外的公布是吴王和王后已经殉国遇难,大皇子在凤鸣府正式登基,同时将凤鸣府的级别提升为行在,升格为陪都的地位。
因为大批元老重臣都随着东吴城的陷落亡殁,新朝用人之际,提拔了大批原来的南吴和凤鸣府官员。
凤鸣知府直接升为正二品,同时进入了政事堂。
筹海使司和凤鸣府原来的户曹司、市舶司合并,组成了新的户部。焦源一飞冲天,担任了从三品的户部左侍郎。孟超也升任了实权职司的户部郎中。
原来筹海使司的一批人个个升官,外界戏说连看大门的老头也有了正式的官身。
对这种提拔没人能说出不是,新朝廷初建,有一半的家底来自于筹海使司的积蓄。
杨云身份特殊,官是没的升了,于是封了正二品的宁海候。吴国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杨云一举封候,其实是新王在感激杨云救出了老吴王。
封候本来有一个典礼,但是杨云从熔岩海回来以后就在静海县中闭门不出,全力修炼,期待尽早突破筑基期。
煌明剑宗那里传来了一个消息,一批北方修士已经进驻了原来的东吴城,他们的目标当然不是一片焦土的东吴城,那里只不过暂时落脚而已。
他们的目标是煌明剑宗在南吴的山门,是熔岩海。
为首的敌人修士,正是被杨云杀死了爱徒的九幽宗屈冠碣。
。。。
第164章 筑基()
想到有可能遇到结丹期的大仇人屈冠碣,杨云修炼的动力十足。很多修行的手段,像炼丹炼器,布置高级阵法,驯化妖兽,都必须拥有真元才行。甚至连释放法术、御空飞行,如果不靠着符录和法器,也必须拥有真元。
一旦突破到筑基期,杨云凭着识海还真殿中的那些珍藏,才能发挥出一定的作用,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坐拥宝山而无能为力。虽然越阶战胜屈冠碣不太可能,但是至少有几分逃命的希望。
月晶石法体凝练成功之后,修炼速度像飞一样,现在已经成功突破到筑基期。这是一个和杨云本人同样大小的法体,法体中经脉也完全是仿照人体构建的,凝练真元的速度比皓月盘要快得多。
通过皓月盘不断将法体修炼出来的真元转移到杨云的本体。
印堂穴的气旋中,如果内视一下就会发现,这里仿佛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漩涡,月华真气已经凝练到非常浓郁的地步,在这里缓缓旋动着。
杨云微阖双目,心神完全投入对气旋的控制。他知道,月华真气已经达到了一个极点,转化真元的关口就在眼前。
小心翼翼地召出皓月盘,一召一收之间,月晶石法体新修炼出来的一滴真元进入了杨云的体内。
这滴真元刚刚进入气旋,顿时引发了巨大的反应,原本转动的很缓慢的气旋突然像疯了一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了起来,在内视之中,印堂穴中仿佛刮起一场巨大狂暴的龙卷风,月华真气像雨云一样随着风暴盘旋呼啸。
不多时,印堂穴中真的下起雨来,真元形成的雨滴。
液态的真元形成了溪流,顺着身体经脉流淌起来,冰凉舒爽的感觉流遍了全身。杨云忍不住哼了一声,这种感觉太美妙了,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好像浸在美酒甘露中一样。
液态的真元在流转,而印堂穴像一个吸水的巨鲸般,源源不断地将月华真气吸纳进去,并转换成真元。
渐渐地,身体中的月华真气越来越少,逐渐全部转换成了月华真元。
最后的一股月华真气也变成真元后,印堂穴中的气旋消失了,气旋原本就是月华真气形成的,真气既已不在,气旋当然也没有了。现在印堂穴中,只有像水波一样荡漾的月华真元。
真元纷纷流淌到身体的各个窍穴中储存起来,杨云睁开眼睛,他现在觉得自己身体中充满了力量,似乎一举手一投足就能释放出莫大的威力。
杨云抬起手,一个银色的光团出现在他的手心,这是一个简单的小法术,但是却证明了他已经成功突破到了筑基期。接着心念一动,真元顺着经脉汩汩流动起来,杨云的身体一轻,双足离开了地面,飘荡在房间之中。
降落下来之后,杨云无声的一笑。终于突破到筑基期了,也许这是修炼界目前为止最快突破筑基期的记录了吧。不过这不能算那些下凡的星君,他们的身体中封印着庞大的法力,只要条件适合就会解封,但他们那种不能算是修炼吧。
还来不及好好体味突破到筑基期给身体带来的变化,杨云就进入识海。
这里也在同时发生着剧变。
识海空间在迅猛地增大,从原来的三十里扩大到了百里。
幻月没有变大,但是散发出的光芒更加深邃。
虚空中生出无数彩云,形成一座云山,高高的将还真殿、经纶堂等建筑托举在半空。
还真殿开始分化,后殿分离了出去并迅速拔高,很快变成了一座六层高的阁楼,气势巍峨,阁楼的门口挂着匾额,上面是金光闪烁的藏真阁三个字。
储存的功法和资料都在藏真阁中,还真殿是专门用来推演的地方。还真殿的面积也扩大了许多,但是原来的正殿还是那么大,但是增加了侧殿和许多专门的房间。
这些房间都有各自的用处,有些是推演炼丹,有些推演炼器,还有阵法、制符、驯兽等等,正殿专门推演月华真经,这是杨云的主修功法。
突破到筑基期以后,识海再没有限制,能量供应也充足,所以可以开始同时进行多项推演,这才演化出了这么多的房间。
杨云只是略看了看,这些变化都是应有的,他更关心的是几个实体空间。
很可惜,火、风、水三个实体空间没什么变化,因为识海整体扩大了,它们反而看上去变小了。不过这也在意料之中,毕竟这些空间是通过化生诀吞噬相应属性的晶石扩展来的,没有新的晶石投入是不可能变大的。
杨云关注的是月华空间。
这段时间杨云除了修炼,就是投入月晶石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