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王家坝将会成为一个交通枢纽。
目前南宁正在运行一号线和二号线里程较短,属于内环交通,站点也不多,相关部门已经在开始延伸这两条线路,希望能够连同更多的区域,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而这次将王家坝也纳入其中,不少人似乎都明白,这是摆明了要将王家坝发展起来啊。
而如果要延伸到王家坝,正在陆续建造中的二号线里程至少增加一倍,同时沿线还会增设更多的站点。
这样的消息一经发布,顿时在整个nn市引发轰动。
这绝对是一个让不少人都感到激动兴奋的好消息。
在公布出来的一系列新增站点附近的人自然是高兴了,以后出行将会更加方便。
而那些楼盘开发商更高兴,这样以来房子就更卖得起价了。
不过最高兴的不是他们,而是大洋彼岸地产以及和他们相关的众多持股人和合作商。
王家坝成为交通枢纽,带来的市场反映简直不用想就是一片向好啊。
消息公布第二天,大洋彼岸地产股价一路涨停,市场几乎是一片看涨。
在相关新闻报道当中,大洋彼岸地产也成为了一个重点提及的企业。
于是在各方面利好消息的提振之下,短短三天之内,市场每股价格直接涨到了七十元,目前来看,回到之前的价格是肯定的,甚至超越都是没问题的。
可越是这样,股市反而越是危险。
因为李帆和大洋彼岸集团公司的大量收购,此时市场上的股票数量已经相当有限了,尤其是还在流通的股票。
这样一来,市场股票没有流通,这不见得是一个好消息。
大家持股看涨,实际对公司是没有太多利益的。
在这样的大好局面之下,依然掌管公司权力的由宋文在董事会上提出,将会在一个月之内,陆续发行三十亿的公司债券,以解决公司资金紧张的局面。
同时为了保证未来股票市场的健康流通,由宋文表示将会在未来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股权融资,但具体时间他没有说,只是表示等待合适的机会。
唐晋骁已经被他老子安排专门去负责王家坝的招标和承建事宜,总之这一块就交给他了。
既然唐晋骁的能力还不足以支撑整个公司,那就让他先去管理一个项目开始吧。
而人事和公司发展就全部交给了由宋文。
正因为如此,由宋文就没有给李帆打那个电话。
王家坝的项目现在开始交给唐晋骁,手底下自然是有唐柏荣派去给他协助的能人将士,既然如此,李帆那里就他自己去搞定吧。
同时唐柏荣为了单独培养唐晋骁的能力,允许他组建新的团队,这个团队目前属于大洋彼岸地产。
为了平衡两人,唐柏荣将执行董事的权力给了由宋文,同时担任公司的总裁,统筹公司人事和战略发展。
唐晋骁任总经理,但在公司没有实权,不过王家坝的事情由宋文不能干预。
对于在这个时候进行债权融资,根本没有人会质疑,于是由宋文的提议立马获得了绝大多数董事的支持。
除了极少数人,其中一个就有唐晋骁。
唐晋骁虽然在公司内部没有实权,但他的身份摆在那里,而且55%的股份也不是虚的。
尽管这些股份当中不完全是他们说了算,但表面上唐家父子就是这部分股权的实际代言人。
(关于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这是有很大差别的,股权融资就是牺牲一部分股权,换取一些资金,这个是要让出部分权力和分红的,而债权融资就要简单得多,他就相当于是借钱,我只需要按时付给利息就可以了。
对于公司来说,如果能够进行债权融资是最好的,但对于投资者来说,能够进行股权投资是最好的,但两者不能很绝对,具体进行什么性质的融资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关于唐晋骁的第一次融资为什么没有用债权融资,需要说明的是,债权融资不是这么容易的,需要有相应的利好环境才行,它和当时公司的发展形势有很大的关系,当时大洋彼岸地产股价下挫,市场不是很被看好,就是股权融资都不会被看好,何况还是债权融资,加上唐晋骁一心想要削弱其他董事的权力,自然是优先选择股权融资了。)
第125章 参与管理()
由宋文看着唐晋骁问道:“唐总不赞成是不是有什么意见?”
大洋彼岸地产的相关决策是只要有超过七成的董事同意就可以实行。
在之前,唐晋骁拥有一票否决权,所以他的权力非常大。
上次由唐柏荣主持的董事会议上,唐晋骁的否决权被剥夺了,不过也没交给由宋文,而是收回到了他自己的手里。
所以现在的局面上只要超过七成董事同意,就不用在乎唐晋骁是什么态度了。
但出于一些原因,唐晋骁能支持自然是更好。
唐晋骁说道:“三十亿的融资我这边要一半”。
由宋文眉头微皱,随即说道:“十个亿,王家坝那边招标在即,项目暂时不会需要太多的资金,而银光大厦项目正是需要资金的时候,等到你那边项目具体施工,公司可以为王家坝专门进行一轮大型融资”。
唐晋骁沉默了一下,点了点头,缓缓举起了手。
经历了这些事情,唐晋骁已经逐渐学会了妥协。
一味的争执不会有很好的结果,像这样对大家都好。
随着股价一路上涨,李帆的投资公司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注意到。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李帆决定亲自参与到公司的管理当中。
之前他不参与管理,是因为用不着他出面。
但接下来,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参与到公司的成长当中。
恒远投资有它存在的意义。
他的管理水平有限,没办法做到想那些职业经理人一样出色。
但他有自己的优势,而且他还年轻,有的是学习的机会。
关键是,接下来的几个投资,他必须亲自参与其中,交给其他人他不放心。
四月二十号,李帆来到了恒远投资公司。
这是他第二次来这里,第一次来的时候公司还是个空壳呢。
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第一次见到李帆。
但知道李帆身份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王建宏的办公室里,陈义军带着李帆见到了正在分析资料的王建宏。
“陈经理,这是?”王建宏并不认识李帆,他只知道李帆的名字和一些资料。
李帆阻止了正要介绍的陈义军,走上前朝着王建宏伸出手笑道:“王经理您好,正式认识一下,我叫李帆”。
王建宏开始并没有反应过来,只觉得面前这个年轻人虽然年纪不大,但是看上去颇有底气,而且还是陈义军亲自带进来的人,为了表示尊重,他也笑着伸出手笑道:“你好,李帆?”
当王建宏自己念出李帆的名字那一刻,他脑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顿时惊讶道:“你就是李帆?”
李帆笑道:“怎么,是比王经理想象中的帅很多吗?”
陈义军在后面哈哈笑道:“王经理,这就是李总,没想到吧”。
王建宏知道陈义军是不会骗自己的,顿时哭笑不得,“李总可真是太年轻了,我这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李帆和陈义军相视一眼,李帆说道:“那王经理现在准备好了吗?”
陈义军在旁边解释道:“李总这次过来是准备接手公司的管理的”。
王建宏笑着道:“公司都是李总的,当然该您管理”。
王建宏随即邀请李帆坐在了自己的椅子上。
李帆笑道:“我这么突兀的过来,王经理心里不会有什么不高兴吧?”
王建宏笑道:“李总说笑了,您能亲自过来,我这心里反而踏实了,您是不知道,这么多股票拿着,我这几天可真是如坐针毡啊”。
这段时间因为王家坝股票涨的太厉害,不少投资公司和个人都看准了恒远投资手里的这部分股票,纷纷出价想要买下来。
但王建宏自己只是个打工的,哪里敢回话。
现在李帆来了,他真的松了口气,一个是这些事终于不用他操心了,他只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了。
另一个就是既然这幕后老板亲自上阵,那说明公司的发展是可预见的,并且应该是朝着更好的方向的,而不是对未来充满未知数,成为一个短命公司。
至于李帆背后又是不是站着其他人,王建宏就没心思去多想了。
不过这个可能性还真不大,因为从一开始就是这个李帆和自己联系的。
但想想也是细思极恐啊,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竟然能够对市场走向如此敏锐,还是说是其他原因?
王建宏本来之前就是做投资公司的,对这里面的一些猫腻也是清楚得很。
“李总,既然您来了,是不是要和大家先认识一下?”王建宏问道。
李帆点点头,“这是肯定的,不过不着急,我得先看看公司的一些情况了来”。
李帆和陈义军王建宏在办公室呆了一个小时后,召开了属于他的第一次公司会议。
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李帆对公司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公司目前有职员一共二十七人,共六个部门。
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第一部门,资产运营部,目前五人,主要负责管理和运营公司现有存量资产及其他置换或抵押资产,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解决资产变现的遗留问题,做好对外股权投资和管理工作,及时准确的掌握持股公司的经营计划和财务情况,维护公司投资利益。
第二部门,审计监督部,目前五人,主要负责对各项业务的审计监督,各类资料初审,监督和协调项目施工方的工程进度,做好与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等相关单位的衔接工作,同时负责公司年度综合考核和各项迎接工作。
第三部门,项目投资部,目前三人,主要负责对投资项目的控制和管理,做好相关进度的跟踪档案,负责项目收尾和已交付项目的后期服务。
第四部门,人力资源部,目前五人,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制定人力资源和开发计划,确定各部门编制和具体职能,建立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和薪酬体系,负责人力资源的录用,任免,调动,晋升,辞退,建立公司人才库,完善健全人力资源制度和定期组织员工培训。
第五部门,财务融资部,目前三人,强化财务管理,审核拨付各类款项,保证资金支付及时,准确,做好资金日常往来的核算,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整合政府部门专项资金,确保项目资金高效运转。
第六部门,办公室,目前五人,协助领导做好组织协调公司各部门的有关工作,负责公司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和重大活动的组织安排,负责公司办公会议等会议的组织安排和会议记录,起草相关文件和规章制度,管理公务用车,负责对外联络和接待,负责网站的维护与更新。
六大部门中,项目投资部和财务融资部人数较少,是因为目前公司还没有太多业务和财务往来的原因。
不过接下来李帆要做的就是大刀阔斧的开始干了,人员配置也得跟上才行。
陈义军是人事资源部的经理,也是公司的副总。
王建宏统筹管理,不担任下面部门的经理职务。
不过既然李帆来了,那这个局面就会有所改变了。
第126章 公司会议()
会议室是一个公司比较核心的地方,必要的时候他需要能够容得下整个公司的员工。
李帆的公司面积不小,三百平左右,陈义军专门隔出了五六十平的地方作为会议室,这应该能容得下四五十人的大型会议了。
会议室里,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像这样全公司一起的会议还真不多,而且还是临时通知,有人说了,可能是有什么大事要宣布。
有人爆料,说是看到陈总带着一个年轻人进了王总办公室,随后就一直没出来。
有人猜测这个年轻人的身份,难道是哪家的富二代准备来公司镀金来的?
之前刚加入这家公司的时候基本没什么人会看好公司的发展,但是随着前段时间公司花了十五个亿收购了大洋彼岸地产15%的股份后,这身份就完全不一样了。
尤其是最近一系列的利好消息传来之后,他们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公司的变化,上至老总,下至每个员工,大家都对未来更加充满了信心。
不说别的,光是这几天来往的其他公司的人明显多了起来,有想要找投资的小公司和创业企业,也有一些老资格的投资公司。
总之,一切都不一样了。
所有人当中也有几个明白人,那就是当初跟着陈义军一起来的那一批人。
他们当然明白李帆的身份,不过现在说穿了就不好玩了。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会议室大门突然被人打开了。
全场突然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就像是读书的时候,空气突然安静下来。
门口站着三个人,李帆,陈义军,王建宏。
所有的目光都汇聚在三人身上。
走到前面,王建宏顿了一下,眼神扫过每个人,看着大家有些疑惑和期待的表情,王建宏开口了。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身边的这位,李帆,可能大家不知道,李总就是我们公司的法人代表”。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哗然。
公司的法人代表,那岂不是公司的股东之一了,这么年轻?
这才二十左右吧,顶多二十一二,不少人看着李帆一脸的不可置信。
绝对是富二代,不然不可能。
这几乎是大家心里共同的想法。
这要不是富二代,心里怎么找点平衡。
陈义军则是在旁边笑道:“李总这次过来,就是接管公司,以后呢,大家就要称呼一声李总了”。
王建宏在旁边鼓掌道:“欢迎李总的到来”。
虽然大家都有点蒙,但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站了起来,纷纷鼓掌说道:“欢迎李总”。
李帆笑着伸出手,大家都很给面子的停了下来。
“好了,形式走完了,我们进入正题”,李帆说道。
看到李帆刚来就要进入正题,大家都有些小忐忑,这么年轻的老总,也不知道好不好相处。
陈义军和王建宏分别坐在李帆两边。
李帆坐下后,所有人才坐下,目光都集中在这个年轻的老总身上。
李帆沉默了几秒钟,先是缓缓的看了大家一眼,满意的点头道:“看大家精神状态都不错,说明应该没有克扣工资的情况发生”。
众人闻言都轻声笑了一下,看来这个李总还是会幽默嘛。
李帆咳嗽了一下,严肃道:“首先我需要先宣布一条人事任免,以后我将接任恒远投资总公司一职,王经理为副总,不过我不在公司的时候,依然由王经理负责公司的管理和发展”。
停顿一下,李帆说道:“那我初到公司,也不认识大家,这样,每个部门的负责人站起来自我介绍一下”。
接下来几位重要的管理开始了自我介绍。
资产运营部经理,王平安,男,四十二岁,资深投资人,王建宏重点邀请的人才之一,之前和王建宏有过共事,也担任过投资公司的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