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宠八零-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力辉差点儿没被他气死,心想果然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就是活脱脱的刁民嘴脸,还当村长呢,就这素质当个农民他都不配,他们赚到了那么多钱,拿出来帮忙不是应该的么,一点儿也没有革命情怀。

    他拉长了一张脸不甘心地说:“冯村长,话我已经给你说到这儿了,你也别跟我说那些虚的,你就老老实实告诉我,你们村里的人到底愿意出多少?人家外面的村子可都是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买上了,远的不说咱们就说你们隔壁那牛家村好了,他们村不光村民们花钱买,他们的村长牛兴盛还带头买了最多,这才是人民的好村长嘛,领导都看得真真的,我说冯村长,你也不能落后不是?”

    冯益民才不上他这个当,扯什么牛家村,他们全村加起来才几个钱呀,凭啥跟他们桃源村比,但是这些话又不好直接说出来,冯益民只管拍着大腿诉苦说:“谢同志,你就是在难为我了,我已经把实话都跟你说了,我们村里实在是没有钱了,我还能从哪儿给你找出钱来?我这个村长难做呀,这不改革开放了嘛,乡亲们都是自负盈亏,赚多赚少都是他们自家的财产,哪里有我说话的份?这要是国家号召我们交公粮,那我二话不说也要去给他们动员动员,毕竟我们都是中国人,农民交公粮那都是应该的,但是你这国库券嘛,我相信国家也没有理由强迫我们乡下人买这个玩意儿是不?我们农民一年到头来赚几个钱不容易,像我们村儿现在很多人家里都还娶不上媳妇儿呢,这年头哪户人家嫁闺女不要求四大件?还要给新人整出一套新房子呢,人家大闺女才愿意嫁到我们这山沟沟里来,村民们就算还剩下些钱,也都是要留着娶媳妇儿的,我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打光棍不是?我要是敢去逼村民,不用等到明天我这名声就臭大街了,以后我再让乡亲们去交公粮和统筹粮,我这工作也就不要开展了,谁还肯听我呀?公粮和统筹粮才是国家对我们农民的要求嘛,我就觉得奇怪了,你们城里的人比我们有钱多了,凭啥你们不愿意花钱买国库券,偏偏要掏空我们农民的口袋去购买这国库券,改天我一定要问问上面的大领导,我记得上次军报的记者来采访,还给我留了个地址,让我有啥问题都要记得随时反映上去,我回头就写信给他问问看。”

    谢力辉气得头顶都快要冒烟了,这个冯益民啰啰嗦嗦了一大堆,不就是不肯买国库券么,居然还敢威胁他,不过他还真怕了冯益民的威胁,这年头光脚不怕穿鞋的,要真让他把问题反映上去,对他来说可就是大大的不妙啊,他心里很不甘心,脸上就皮笑肉不笑地说:“冯村长,咱们都这么熟了,没必要闹到这个份上,给彼此留给面子,以后也好见面不是?这国库券别人都买了,你就算今天不买,明天也得花钱从别的银行买,迟早都是逃不掉的,我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们村多多少少从我这里买一点儿,我回头也好跟领导交代呀,你要是再不肯答应,那我只好回去跟领导请出命令来,到时候可就不好看了。”

    冯益民在心里暗骂一句龟孙子,他姓谢的对领导不好交代,难道他对村民就好交代了?姓谢的拿完钱拍拍屁股走人,他冯益民可还要留在桃源村继续当村长呢,干基层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民心,一旦失去了村民们的信任,那他做啥事儿都做不成了。

    所以他尽管知道谢力辉说的话有几分道理,还是不肯把话说满:“谢同志,你我都不容易,我也不是故意跟你为难,但是我当村长的,不能让乡亲们在背后戳我的脊梁骨,我自个儿倒是无所谓,被骂几句就骂几句吧,关键我一家老小都生活在村里呢,咱们乡下最看重名声,我不能明知道村民没有钱还要帮着去搜刮他们,这事儿我干不出来,这样吧,我自己家里还有百八十块钱,我都给你拿出来买上国库券,再多的我也没有办法了,至于乡亲们,要不你再去跟他们说说?”

    谢力辉心里气得要命,百八十块?你当打发叫花子呢?打死他也不肯相信这个冯益民家里只有百八十块,他卖西瓜赚到了八万多块钱,全国人民都知道,这么多钱不可能在短短时间里就花完,但他明知道冯益民不肯出钱,就是拿他没有办法,那心里面着实窝囊得很,憋着一股气就腾地站起来说:“冯村长,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就只能在领导面前好好说道说道,你们村里的人呢?你把他们叫出来,我这儿还有领导的命令要传达给他们。”

    冯益民也不跟他生气,他说啥要干啥他就照着干啥,反正想让他出面那是不可能的,想让他出钱那就更不可能了,他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抱着胳膊站在旁边瞅着谢力辉在村民们面前蹦跶,他们村的人也不是好忽悠的,大家早就商量好了,任凭谢力辉把嘴皮子磨破,他们就是不肯松口,闹到最后每户人家就意思意思地买了十块钱,还讨价还价要了个五折优惠,也就是说村民们花上十块钱,实际上买到的却是二十块钱的国库券,就这样谢力辉还不满足呢,卖完了国库券就气哼哼地走掉了。

    等这帮工作人员在山路上走远了,村民们才冲着他们的背影吐口水说:“呸,吃人不吐骨头的王八羔子,我们村儿五百多户人家,每户人家给他十块钱就已经有好几千了,我就不相信了,他去到别的村子会有这样好的事儿?还好意思说牛家村呢,我早上去公社里正好遇到他们村里的人,他告诉我说他们全村也就买了几百块钱,他们村长把他们村里的每一户人家都搜刮干净了,他自个儿一分钱没掏,他们村里的人现在都恨他恨到骨子里去了。”

    听完了这个村民的话,其他的人都感激地看着冯益民,还是他们村的村长好哇,啥事儿都顶在了他们前面,就有村民担忧地说:“村长,我看那个姓谢的不是好人,他会不会在领导面前说你的坏话?”

    看到乡亲们担忧的眼神,冯益民有些欣慰地说:“你们放心好了,信用社的领导跟政府的领导不是一回事儿,他们还管不到我这里来,再说咱们也是有人罩着的,我回头就把这件事儿汇报给领导,张市长也很关心咱们村子,他要是知道了这件事儿,保管有他们的好瞧,你们就安安心心地搞生产,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子顶着呢,你们都不用担心,都回家里去吧。”

    冯益民安抚好了村民,他那心里面还是有些焦虑的,倒不是因为谢力辉,而是因为他们村里的钱,这笔钱实在扎人的眼睛,谁都把它看在眼里呢,这就不好办了。

    几个村干部私下里也有些发愁,他们这回购买国库券也是主力,没办法,谁让他们是村干部呢,总不能比乡亲们买得还少不是,因为他们那心情也不太爽快,苗丽华就很直接地说:“我们凭自个儿的辛苦赚到的钱,为啥要白白拿出来给这些人?这天底下还有没有王法了?再这样下去都没人想赚钱了,反正赚到的钱也不属于自个儿,谁来都能惦记上,真是太气人了。”

    张光明笑着安慰她说:“丽华,你别说这些气话了,这也不是头一回,以前还是生产队的时候,咱们村里要是比别的村子多收成些粮食,上头还不是要咱们多上缴么?道理都是一样的,好在咱们的钱赚得多,就算分出去一些,留给咱们的还有很多,再怎么样都比以前好。”

    这话倒是提醒了冯益民,他皱着眉头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咱们桃源村赚到了大钱,那可是报纸上盖了章的,现在已经来了一个打秋风的了,咱们花上百八十块也就打发出去了,下回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来打秋风呢,这一回两回三回的,咱们手上就算有再多的钱,也禁不住这样折腾啊,迟早都要给他们折腾没了。”

    冯国强气得满脸通红,捶着桌子说:“王八羔子,就知道趁火打劫,难道咱们就拿他们没办法了吗?益民,你赶紧给张市长写信,给军报写信,把他们不要脸的行为都揭发出来,我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看清楚他们这帮强盗。”

    冯国强可以冲动,冯益民却不能冲动,他虽是一个小小的村长,可也明白官场上的规矩,不是什么事情都能越级上报的,就比如说这次的事儿,人家信用社也不是光针对他们一个村,他总不能咋咋呼呼地就把这件事儿捅到领导面前,那不是给领导添乱么,也显得他太无能了,他蹙着眉头思考了好一会儿,忽然灵光一闪说:“咱们手里的钱现在就是香馍馍,别人都看在眼里呢,都要来算计这笔钱,咱们捂在手里不花出去,别人也迟早来给你抠出去,倒不如置办上一点儿产业,把这笔钱花干净了,别人也就没有话说了,你们觉得咋样?要是有个产业在手上,以后也有个进项不是?外面社会变化那么大,咱们也不能当一辈子农民,你们说是不是啊?”

    这话说得几个干部的眼睛都亮了起来,对呀,他们手头上的钱存着也是存着,与其招来别人的惦记,倒不如自己把它花干净,冯益民的提议倒是不错,几个人当下就商量起来,又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村里的人,结果人人都很认同,经过这次的事儿,乡亲们算是看出来了,他们手头上有钱也不全是好事儿,有钱就容易招来别人的惦记,他们一个农民也反抗不了,到头来还不是被人啃食干净,想想也觉得不甘心呢,因此冯益民的主意很快就在全村通过了,他们不光上缴了一部分钱用来壮大合作社,专门开发村里的旅游资源,还家家户户都琢磨起了自家的生意。

    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家的房子好好整整,该扩大的扩大,该装修的装修,村民们做这些事情可不是为了自家享乐,他们把屋子收拾好了,可是要用来招待游客赚钱的呢,用村干部的话说,这就是家庭旅馆,是一门正经的生意。

    有个别村民的头脑比较灵活,他们看到了冯老二家的饭店生意那么火爆,就想着自己也开一家饭店,可是村里已经有了一家饭店了,总不能跟冯老二家一样吧,他们想来想去,竟然被他们想出了渔家乐的主意,就是在海滩边上搭一排骑楼,游客们来到这里看的是海景,吃的是海鲜,可不就是渔家乐么?

    能开渔家乐的那必须是村里数得上的人家,那花的钱多了去了,大部分的村民是没有这个财力的,但是他们也挺机灵,开不起渔家乐他们就开船家乐,直接把饭店开在了船上,把游客们拉到海上捕捞,捞到啥就吃啥,也是一条来钱的路子。

    就这样,村里的人开动脑筋想起来,那主意是一个接着一个,有些人家里劳动力充足,就琢磨着开起了海产品加工小作坊。有了作坊就必须有店铺,就有村民在自家里开起了店铺,专门卖一些桃源村的海产品和土特产啥的。村里还有些木匠啊铁匠啊,那更是好办,直接开店贩卖各种雕刻和手工艺品,还都是自个儿制造的,材料就来自村里,举凡椰壳啦、贝壳啦、木头啦、石头啦等等等等,经过他们的巧手一雕刻,就变成了游客们最最喜欢的手工艺品,居然还卖得不错呢。

    冯老三看到了这样火热的场景,他那心里面说不心动那是假的,回头就买上了一条大渔船,天天拉着游客和村民到那远海里去捕捞,捞回来的海鲜有那吃不完的,就送到村里的小作坊里去加工,还让陈红梅在家门口摆摊,专卖各种海产品。

    这轰轰烈烈的一幕就在桃源村里真实地上演着,天天都能听见村民们在交换着生意经,那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充满了希望,别提有多精神气派了,这么大的动静也惊动了上面的领导,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桃源村的村民赚到钱了还不满足于现状,一门心思都用在了支持改革开放上面,还把自家的钱都投入进去了,身先士卒地当起了个体户,到哪儿去找这么好的人民啊,这觉悟实在是高,太高了。

    借了这股势头,冯老头也有了新的计划,他已经不打算继续开录像厅了,现在省城里的录像厅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不好做了,反正他靠着录像厅也赚足了钱,现在既然不那么赚钱了,他就很干脆地把这门生意转让给了别人,他自个儿拽着钱回到了村里,一连思索了好几天,才终于下定决心要干出一件大事儿。

第104章() 
“老头子你说啥?你要开宾馆?你是认真的吗?”饶是冯老太这样见多识广的人;也被她家老头子的主意唬住了;好家伙;开宾馆可不是闹着玩的;她家里有这样的实力么?

    仿佛知道她在想啥似的;冯老头很有信心地说:“老婆子;你瞎担心啥?开宾馆这主意也不是我脑袋一热就想出来的;我都已经计划好了,咱们桃源村的风景是一等一的好看,这不外国人都被吸引过来了么?光今年来到咱们村里旅游的人就比往年多很多;以后肯定也会越来越多,咱们村里除了那些个家庭旅馆,也没啥像样的住处;你是不知道啊;正经的游客他都想住得好点儿,人家压根不差钱;我开这家宾馆;就是专门招待这种游客的;肯定会有生意。”

    “地址我都选好了;就在咱们村子东边的那块空地上;前面就是沙滩;后面都是山和树,咱们再修一条路进去,那里的风景就都是咱们酒店的了;客人要清静也能清静得下来。”

    冯老头是啥人啊;他可是去过南方见过大世面的人,南方那边的高级宾馆多得是,他也有幸见识过几回,早就在心里面惦记上了,这不一有机会,他就想在村子里依样画葫芦,也建造出一栋宾馆来,可把他给美坏了。

    冯老太担心的不是那宾馆开不开,而是这花费的问题,即便她没住过高级的宾馆,她也知道这建造宾馆的费用肯定便宜不了,他们家好不容易有了两个钱,这回都不知道还能剩下多少,就斜着眼睛瞅着冯老头说:“老头子,你到底是咋样打算的?咱们家这些个钱,都不知道够不够造一动宾馆呢?”

    这个问题冯老头早就想到了,他压低了嗓音说:“咱们家在省城里开录像厅,我拿一半的分红也有七八十万,把店盘出去了也赚到了万把块钱,再加上我卖货的钱,还有家里卖水果的钱,零零总总加起来,也有一百来万了,老婆子哟,一百来万不说在咱们省了,就算放在全国也一样数得着,这钱值钱呐,开一栋宾馆能花多少钱?那省城里最高的楼,六层只花了十万块,就给你造得漂漂亮亮的了,请的还是北京的设计师,咱们家的宾馆就算可劲造,也花不了几个钱,你就不用担心钱的事儿了。”

    冯老太被她家老头子说得那心思也活络了,嘴里就仔细地盘算起来:“照你这么说,开宾馆这主意还挺靠谱的哈,我早厌烦了在家里招待游客,每次赚不到几个钱还把我累得够呛,偏偏他们瞅着咱们家条件最好,就乐意住进咱们家里,这下好了,要是有了宾馆,他们肯定更愿意住到宾馆里去,你这宾馆可要好好建造了,咱们家也不是差钱的主儿,我看那北京的设计师咱们也请得起,既然花了钱就要花得值,一定要给它造一栋漂亮的宾馆出来,让全国人民都来好好看看,咱们这山沟沟里也能开宾馆啦。”

    “可不是嘛,”冯老头说得特别兴奋,“我就知道你会支持我的,赶明儿我就出去找设计师,先把这件事情给它定下来,这事儿对咱们家益民也有好处,你想啊,我在村里造一栋宾馆,这就是他的政绩啊,包括那公社里、县城里、甚至省城里的领导,说不定都会轰动起来,我可听说了,他们领导现在都有任务在身上呢,谁招商引资最多,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