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头儿垂头丧气地摊开手说:“我这都是为了生活,自己人,体谅体谅嘛,你们行行好,就当不知道这回事儿,算我求求你们了。”
他刚准备把书放回去,萌萌就叫了起来:“你还没告诉我,你这书要卖多少钱,一百块太贵啦。”
“什么?你还要买呀?”老头儿比他们刚才的反应更加吃惊,那双拿书的手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
他们跑江湖的也有门派,像他这种就是野路子出身,纯粹为了混口饭吃,他估摸着眼前这家人,说不定就出身于某个门派,害怕被他们踢馆了,只好诚心诚意地说:“小祖宗,那你说要多少钱?我这书都是从潘家园的旧货市场进的,你好歹给点儿意思,要不直接送你也成。”
萌萌犹豫地伸出了一根手指头,那模样儿仿佛还没想好呢。
“行行行,一块就一块,真搞不懂你们这些人,为什么还要买我这书。”
老头儿越说越小声,后面那句连声音都听不到,他麻溜地拿出个塑料袋来,迅速地把那两本书装进去,心里想着赶紧把这尊小瘟神送走,免得被她砸了生意。
萌萌提溜着这两本书,丢给那老头儿一块钱,就得儿得儿地转身走了。
大娃和二娃簇拥着他们妹子,非常殷勤地把那塑料袋接过去,还特别讨好地说:“萌,哥平时对你咋样?”
萌萌甜甜地说:“哥哥对我很好很好啊。”
“那你啥时候把这特异功能教给哥?哥也想练气功。”一想到他们学会了这气功,就能想变啥就变出啥,这小哥俩就笑成了傻子。
“边上呆着去,”冯益民把大娃挤走了,终于忍不住问出了心里的疑惑:“萌萌啊,你这变戏法是谁教你的?之前在家里咋没见你变过?”
“嗯”萌萌很苦恼地思索起来,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也多多少少能够感应得到,她跟别的小孩儿不一样,这不一样的地方应该跟真龙观有关系。
她很诚实地说:“龙骨庙。”
冯益民立刻就在心里联想开了,非常理解地说:“哦,原来是凌虚子师傅教你的,我就说嘛,这江湖上的把戏你到哪里去学,原来是他教给你的。”
在他看来,凌虚子这人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村里的人经常看见他在山里上蹿下跳,比猴子还灵活,他活了一把岁数,会一两门江湖上的杂耍很正常。
苏婉也是这么想的,还自顾自地帮萌萌解释起来:“咱们萌萌经常跟睿哥儿去他师傅那里玩,应该是他师傅教萌萌的。”
萌萌听她提到了睿哥儿,以为她妈妈已经知道了,就老实地承认了:“妈妈,这两本书我是买给睿哥哥的。”
苏婉失笑,望着她天真可爱的闺女说:“睿哥儿他师傅就是老江湖,他教你的戏法比刚才那老头儿还厉害,哪里用得着那老头儿的书?”
萌萌不明白她妈妈为啥要把变戏法这件事儿,安在睿哥哥他师傅身上,她也不知道应该咋样解释,因为她自己也弄不清楚。
不过她有个小算盘,那卖书的老爷爷说了,练好了气功就能下海,还能上天,下海她已经学会了,就上天还学不会,她觉得睿哥哥比较聪明,拿回去让他练一练,等他练会了,就可以教她了,嘻嘻,瞧她多聪明。
她笑得特别开心地说:“我买回去送给睿哥哥练气功。”
苏婉还没咋样呢,冯益民就先吃味了,心想完了完了,他家闺女咋就对睿哥儿那么上心,出来玩都不忘记给他带东西回去。
他酸溜溜地说:“萌萌,你为啥要给睿哥儿买东西?”
萌萌想也不想就说:“睿哥哥喜欢练武功啊,我买书回去让他练。”
冯益民心里更加嫉妒了,不依不饶地说:“那你为啥不给爷爷奶奶买?你爷爷奶奶对你多好哇,你只给睿哥儿买,就不知道给你爷爷奶奶带点儿东西回去?”
萌萌无辜地说:“我要带啊,奶奶说了,吃的东西不能放太久,容易坏,等我要回去了,我就去给爷爷奶奶买好吃的。”
冯益民着急得嘴边都白了,“不是啊萌萌,你一个女孩子家,不能对男孩子太好了,不然他还要以为这是应该的,你得,你得,哎呀,反正你不要对那张家小子太好就对了。”
萌萌停下了脚步,非常疑惑地说:“爸爸,你咋那么小气呢?这两本书才花了一块钱。”
“这不是钱的问题,那张家小子”
冯益民正要埋汰睿哥儿,就感觉到他家媳妇儿在拧他的腰,还越拧越使劲儿。
“你给娃娃说这些干啥?”苏婉的眼风扫过去,低着嗓音教训他:“咱们萌萌还不懂事儿呢,你就在她面前胡说。”
“我”冯益民望着他家闺女无邪的双眼,讪讪地闭嘴了。
但他还是很不甘心,就悄悄地跟他媳妇儿咬起耳朵:“张家那小子长得贼眉贼眼,就是个滑里滑头的小白脸儿,上次他爸还跟我说,想让咱们家萌萌跟他家小子定娃娃亲,我呸,那臭小子哪里配得上咱们萌萌?想定亲,门都没有,我立马就给他拒绝了,让他死了这条心。”
苏婉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一出,不过她却有自己的看法:“闺女总有一天会长大,等她长大了就得嫁人,我倒觉得睿哥儿挺好,他家就生了他一个,他妈那人也好相处,咱们萌萌要是嫁给他,张家没有妯娌,简简单单地,这日子过得清爽,还跟咱们住在同个村子里,又是知根知底的人家,就放在咱们眼皮子底下,闺女还能天天看见,比让她嫁到外面好多了。”
冯益民像被雷劈过似的,咋说着说着,他家萌萌就要嫁人了呢?
他一想到自家的宝贝闺女将来要嫁到别人家里去,喊别人爸爸妈妈,还要给人家生儿育女,操持家庭,他整个人都不好了,心里痛得好像拿刀子在搅。
不行,他一定不能让闺女嫁人。
他一不小心,就把这句心里话说了出来。
苏婉回应给他一个白眼儿,很务实地说:“不嫁人?你养她一辈子啊?等咱们两个老了,萌萌谁来照顾?她不恨死你才怪。”
冯益民第一次跟他媳妇儿红脸儿:“我就养了怎么着?我冯益民的闺女,不是生来为了嫁人的,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赚钱,有了钱还怕没人照顾?我要让他们都知道,女孩子,不单单只有嫁人这条路,有了钱傍身,最起码能够在娘家舒舒服服地待着。”
他豪气干云地说完,又琢磨起了自家的俩小子,摸着下巴说:“大娃和二娃这两个小子也得教训教训,从小开始培养他们疼妹妹,省得他们将来娶了媳妇儿忘了妹妹,嗯,让我想想。”
苏婉懒得搭理他,这男人疯魔了,哪个女人不嫁人,哪个女人不生孩子?她家萌萌这么好,当然值得最好的,等闺女长大了,她这个做丈母娘的,一定要好好地挑挑。
她使劲地拍着她家男人说:“你想那么多干啥?闺女现在还小呢,你也不看看她几岁。”
萌萌疑惑地回过头来,“说我吗?我六岁啦。”
苏婉柔柔地冲她挥手,“没说你,你去玩吧,大娃二娃,看好你们妹妹。”
第154章()
萌萌兄妹三个人在北京玩得特别开心;到了国庆节;他们还去看了升旗仪式;玩过好多好多地方;吃了很多好吃的东西。
这种快乐的日子总是很短暂;眨眼间他们就应该回家了。
最舍不得他们的人;当然是苏家老两口;这女儿刚刚回来,就要回去了,他们实在是舍不得;就商量着要跟女儿一块回去,还捎带上了二舅舅家的小表弟向涛。
这下子,可把向华和向辉给羡慕坏了;他俩也想跟着去;可惜学校里还要上课,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爷爷奶奶带着向涛去南方。
有苏家两老陪同;他们在火车里也坐上了包厢;就连乘务长都亲自跑过来接待;那殷勤的劲儿就别提了;还想留在包厢里伺候着老首长;苏老头不喜欢有外人在场;好说歹说才让他出去了。
乘务长虽然出去了,但他那殷勤的心思还是没有消停,给苏家的包厢准备了非常丰盛的宴席;十个菜一个汤;吃的喝的都有,冯益民品着茅台酒,心里感慨他以前可没这待遇,看来还是他老丈人有本事。
等他们下了火车,冯益民正打算叫出租车,他老丈人就阻止了他:“先别急着叫车,有车来接我们,你帮忙找找,应该是银色的皇冠,哦,在那边。”
苏老头的眼睛还是很好使,一眼就看见那路边,停着两辆银光闪闪的豪华轿车。
“哇塞,这车真漂亮啊。”大娃几个齐刷刷地惊叹着,都用崇拜的眼神望着他们姥爷。
“还行吧,走,咱们都上去。”
苏老头表面上云淡风轻,实际却暗暗有些得意,他之所以摆出这么大架势,就是为了给女儿撑腰,他家幺妹儿嫁到桃源村十多年,都没人见过她的娘家人,背地里不知道被多少人嚼过舌根,苏老头明白这个道理,这回摆明了就是给女儿长脸来了。
萌萌有些发困,她妈抱着她坐上了另一辆车子,苏家两老带着小孙子和大外孙坐一辆车。
车子缓缓行驶在大街上,两旁的建筑物和行人不停地从窗外掠过去,苏家老两口见多识广,没觉得有啥特别的,倒是小表弟向涛趴在窗户上,时不时哇哇地叫出声。
“哇,这街上的人穿得可真时髦,比咱们北京时髦多了。”
向涛转过身子,指着那些窗外的人,秋天刚到,除了有些老人还穿着老款的蓝绿色衣服,大多数年轻人都换上了时髦的夹克衫和牛仔裤,还有些更加时髦的女人,她们穿着毛衣和健美裤,走起路来跟圆规似的,还烫着五颜六色的鸡窝头,在向涛眼里,就显得特别时髦。
大娃往外面瞟了一眼,就带着不屑说:“这才哪儿跟哪儿,他们的衣服都是从我们村里传出去的,我们村的人穿衣服,那才叫时髦。”
“表哥你吹牛,这里是省城,你们那里是农村,农村人不可能比城里人穿得还要时髦。”向涛这个小北京压根就不信。
大娃也不着急,指着自个儿说:“我就是农村人,你看我穿得时不时髦?”
“呃”向涛噎住了,冯家人的打扮当然是很时髦了,比北京人时髦得多,就连他也很羡慕,这下子他才没话说了。
大娃瞅着他的眼睛,倍儿得意地说:“我真不骗你,我们村的小娟婶儿就是做衣服的,好多人都跑到她那里去买衣服,有啥新鲜的款式,我们村的人一穿出去,很快就流行开了。”
“是么?”向涛还是有点儿不信,坐在他旁边的苏家老两口嘴上没说什么,心里也是很怀疑的,直到他们来到了桃源村,看见了村里人的打扮。
好家伙,这里的男人们都穿着真皮的夹克衫,那皮衣打上蜡以后,油亮油亮的。他们还穿着深蓝的牛仔裤,有些人穿着西装裤,都烫得笔挺笔挺。这些人梳着大背头,走起路来腰杆挺直,要多精神就有多精神。
“我的天呐,这还是农民吗?这是香港来的大老板吧?”向涛简直不敢相信他看到了什么。
大娃用肯定的眼神告诉他:“这就是农民,我们村的人都爱给自己打扮,你瞧那边,还有人在跳健美操呢。”
向涛赶紧望过去,就看见那广场上有好多个女人在跳健美操,她们都穿着彩色的健美裤,搭配一件亮闪闪的奇怪衣裳,那宽阔的袖子就好像灯笼似的,随着她们的动作不住地晃动,有说不出来的好看。
他由衷地赞叹起来:“哇塞,你们村的人太时髦了。”
“我没骗你吧?这就是我们村儿。”大娃用手指着那远处绿色的山林,蓝色的大海,还有整洁的村庄,笑得十分自豪。
苏家人看着桃源村觉得稀奇,村里的人看他们,也觉得格外稀奇,这冷不丁出现了两辆高档的小轿车,银光闪闪的,透出十分奢华的气质,这在以前可没有见过。
刚开始他们还以为来了啥有钱的游客,就忍不住偷偷地留意起来,他们最欢迎有钱的游客了,村里的人都想赚他们的钱,就往前面靠近一些,好看得更加清楚。
没想到从这车子里面,居然走出来他们村的村长冯益民,后面还跟着他家媳妇儿和娃娃,另外那辆车子里是两个老人,还有一个他们不认识的小娃娃。
这是谁呀,好奇的村民们马上围过去问:“村长,你终于回来了,他们是?”
冯益民豪爽地笑着说:“乡亲们好啊,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媳妇儿她爸妈,也就是我老丈人和丈母娘,旁边是我二舅哥家的娃娃,他们刚从北京过来,准备在咱们村里好好地玩玩。”
上个月苏婉她大哥来到他们村儿,村里的人都是见过的,也知道冯家人带着娃娃去北京寻亲,看来村长这岳家来头不小哇,能坐上这么气派的小轿车。
村民们都咧开嘴笑,拍着胸脯说:“欢迎啊欢迎,村长家的亲戚就是咱们村儿的亲戚,到了咱们桃源村,可千万不要客气,在这里就跟自家一样,有啥需要帮忙的都尽管开口。”
这村里的人倒是热情,苏老头拱起了手,把准备好的话说了出来:“我家幺妹儿跟我说,乡亲们平时对她都很照顾,我在这里先谢谢你们了。”
村民们推脱着说:“这有啥的,苏老师是咱们村儿的老师,又大方又仗义,把娃娃们教得特别好,我们感谢她还来不及呢,说啥照顾不照顾的,让我们听了害臊。”
冯益民的目光在人群中巡视着,嘴里嘟喃着说:“我爸我妈还不知道我们回来了,咋没见他们呢?”
有人村民就说:“刚才已经有人去找他们了”
话还没有说完,冯老太和冯老头就出现在人群外面。
“让让,都让让,我亲家公和亲家母来了,快让我进去。”
冯老太扒拉开人群,满脸堆着笑容迎了上来,她穿着一件亮紫色的灯笼衫,看上去气色好极了,人也显年轻。
她准确地握住苏老太的手,摇了又摇说:“亲家母,你们可算是来了,自从我接了益民的电话,我是天天在家里等着你们,快跟我回家里歇歇,这一路过来,可辛苦你们了。”
冯老头脸上都笑出褶子了,特别热情地说:“亲家公,刚才我还在念叨着你们,你们这就来了,饿了吧?快到家里吃饭。益民,你叫几个人把行李拿回家,亲家公,咱们走吧。”
“爷爷。”萌萌在旁边等了老半天,都没人理她,忍不住就自己飞扑了上去。
“哎呦呦,小乖乖,”冯老头一把抱起了她,捏着她的鼻头说:“你去北京玩得开不开心啊?有没有听你姥姥姥爷的话?”
萌萌笑着躲开了她爷爷的手,大声地说:“我很听话的,姥姥姥爷最疼我了。”
苏老头慈爱地望着她说:“萌萌就是我们的小开心果,亲家你把她教得很好。”
“哈哈,萌萌自小就机灵,都是我家儿媳妇的功劳,萌萌像她妈。”
冯老头特别会说话,听在苏家两老的耳朵里,就觉得非常舒坦,对这第一次见面的印象就很好。
等到了老冯家,他们看到了那高高的院墙,气派的雕漆大门,还有宽敞的大院子,边上还有一水儿的大房间,真是十分体面。
苏家老两口互换着眼神儿,心里都想着,这住的地方倒是不错,没委屈了他们家幺妹儿。
冯老太把他们带到了房间外面,很客气地说:“亲家是自己人,千万不要跟我们客气,在家里有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