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18章 进退维谷()
渊国第一次主动出击是在这年腊月,彼时正是言离忧害喜反应渐渐减轻时,听到消息满心欢喜抱着唐锦意跳了几下,而后被一脸严肃的温墨疏盯到心虚。
“夜将军这一仗打得漂亮,出其不意,攻其要害,再有巾帼军和狐丘国士兵两翼辅攻,我军几乎没有什么伤亡。”见言离忧乖乖安静下来后,温墨疏又改回和颜悦色。
“更多亏了楚公子神机妙算,还有那位南将军运筹帷幄。”唐锦意看向楚辞,轻笑补充道。
最优秀的主将,最聪明的军师,在狐丘国士兵的到来壮大了北陲戍边军实力后,反扑霍斯都盟军成了一件并不困难的事。
听温墨疏提起巾帼军,言离忧眼中不觉流露出一抹向往之色,还没来得及开口感慨,一旁的楚辞从容浇来一盆冷水:“言姑娘别心生痴妄,孩子平安出世前,言姑娘只能在宫里闲晃。”
身在沙场时觉得疲惫辛苦,离开沙场,却又向往姐妹们上阵杀敌的飒爽英姿,这让言离忧在宫内总是如坐针毡,无数次暗暗示意温墨疏想要重回沙场的心情。
当然,全部被温墨疏无视。
“南边战事年前怕是结束不了了,年后趁着冬天缺少粮草,务必要把霍斯都的气焰压下去才行。”谈及战事,楚辞多了几分正经,“北边胜利是好事,反过来看我们也得多加小心才行,倘若北边的联盟军撤退转移至南面宛峡一带,那时我们的压力可就非同一般了。”
温墨疏淡淡看了楚辞一眼,而后无声叹口气:“云将军正在抓紧安排。前几天他们跟霍斯都主力军打了一场打仗,各有损伤,怎么也要调整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但愿这期间不要发生什么意外状况才好。”
战场的事,温墨疏从不避讳唐锦意和言离忧,不过唐锦意对此并不赞同。轻轻推了推言离忧,唐锦意眉心微带嗔怒:“又听入迷了么?走,跟我回去休息,总这样多思多虑休息不好,孩子也会受影响的。”
经唐锦意提醒,温墨疏才注意到自己的疏忽,立刻涌出自责之色:“是我的错,又忘记这茬了。对了,锦意,皇贵太妃说在太医府找到几盒血气双补的药酒,让你和离忧有时间过去一趟,看看喝不喝得惯。”
唐锦意注意到温墨疏悄悄递来的眼神,会意点头,催促几句将言离忧带走,留下楚辞意味深长看着温墨疏。
“世子受伤的事,不用告诉言姑娘么?”
“原打算告诉她的,可是看她憔悴模样总不忍心。”温墨疏摇摇头,目光住着言离忧离背影而去,黯淡语气带着几分呢喃,“若是说了,她必定不顾一切跑去宛峡见世子,路上诸多风险不说,孩子的安全也难以保障。我最不愿做的事之一就是隐瞒她,但是为了她好,也只能如此。”
“若是世子真的有个三长两短呢?陛下就不怕言姑娘恨你?”
楚辞的提问让温墨疏无从回答,只能报以苦笑,眉眼间三两点怅然若失。
同一天夜里,言离忧睡得并不踏实,一方面与害喜浑身难受有关,另一方面,与温墨情分别得越久,她就越难以顺利入眠。
宛峡一带是霍斯都帝国盟军的主力战场,那里的厮杀远比北陲惨烈,按理说有关南边的消息应该更多才对;可是不知为什么,最近她很少听到温墨疏和楚辞谈起宛峡那边的战况,自然也无法得知温墨情过得怎样,这让她心神不宁,总担心会不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嘭,一声闷响自屋外传来,似是有什么东西掉在了地上。
言离忧睁眼起身,在黑暗中静静坐了片刻,并未听到有谁说话或者是脚步声,显然不是哪个粗心的宫女太监弄掉了东西。
深吸口气,言离忧披上外衣轻手轻脚走到门前,试着问了一声,门外无人回应。保持警惕慢慢推开房门,外面夜空清朗,星垂天野,有的只是满地月光雪色,却没有半个人影,倒是门口地上多了一包东西。
迟疑少顷,言离忧拾起那包东西带回房中,拆开包袱再看,里面放的竟是一本奏折和两封信。
奏折是朝臣三日前呈报的,上书一些各地情况和动向,此外特地提起宛峡战事,看得言离忧愈发心惊——她先前并不知道,原来宛峡那边已经打了首次胜仗,且是因温墨情带领的一些江湖人士相助才能获胜,但相对地,大渊也付出了相当惨痛的代价,至少有数千人在那场厮杀中马革裹尸,或永葬沙场。
那温墨情呢?他有受伤吗?
两封信中的一封回答了言离忧的担心。
信是云九重写来的,遒劲笔迹有些潦草,大致说明宛峡尚有大获全胜的可能,不过需要大渊举国上下通力配合。信的末尾处,言离忧终于看见有关温墨情的消息,只是那三两句话告诉她的太过可怕。
“世子被霍斯都军火器所伤,伤口难愈,却不许末将声张,依旧带领诸豪侠奔波沙场。此事望陛下暂时隐瞒世子妃,亦是世子之意。”
言离忧的心仿若被巨石击中,一刹粉碎。
温墨情很少受伤,一旦受伤便十分难以处理,他的皮肤愈合能力实在太差。原本就有些浮躁的心被这股急火烧得无法安定,言离忧汗水涔涔的手将信捏皱,过了好半晌才想起来另一封信。
比起前一封,这封信过于简短,而且很明显是写给言离忧的,尽管笔迹陌生,言离忧还是立即才出写信的人是谁。
“你我恩怨,终须一个了结。”
恩怨除了蓝芷蓉和碧笙,大概没有谁会对言离忧有这种想法。如今碧笙已经成了沉睡不醒的活死人,那么这封信,自然是从蓝芷蓉那边过来的,因此不难猜出是谁盗了御书房的奏折与信笺送到这里。
紧攥的拳头缓缓松开,言离忧深呼吸令自己保持冷静。
很显然,这是蓝芷蓉设下的一个圈套,以奏折和信笺引她去宛峡见温墨情,或是在半路,或是在宛峡,必然有蓝芷蓉和连嵩部下的阴谋陷阱。
那么她到底要不要去?毕竟信是云九重写的,这点绝对不是弄虚作假。
稍稍低头,言离忧感到浑身上下又开始无力,头脑昏昏沉沉,该死的妊娠反应偏在这时候跑来纠缠。
倚着墙壁歇息少顷,言离忧深吸口气,重新将奏折和两封信包裹好,穿好衣衫推门向御书房行去。
悲戚气氛始终难以彻底消散的定远王府内,安谧月色也将温暖银辉遍布洒落,满满照应在肖伯满是慈祥笑容的脸上。
“少奶奶,早点休息吧,您伤还没好呢,不该到处乱走动。”
“我没事,肖伯,宗在房间里坐着太憋闷了。”碧箫笑笑,脸色微显苍白,“本来府中的是应该由我打理,可最近不知怎么,总是心不在焉办错事,总要麻烦肖伯善后,实在是给肖伯添麻烦了。”
肖伯慌忙摆手:“哪里的话!少奶奶这么说我可要脸红了。天色不早,少奶奶快去伺候大公子吧,我四处走走看看有没有门窗没关好。”
碧箫轻声道谢,而后带着一脸倦色返回卧房。
“墨疏?”进门没看见温墨疏,碧箫颇有些意外,皱着眉想了想,转身走到另一侧梢间。
果不其然,温墨鸿坐在轮椅中,面对床榻安静无声。
这是安置碧笙的房间。
碧箫生硬笑笑,轻轻扶上轮椅靠背:“怎么又跑来这里了?还是担心碧笙?我不是说过我会照顾她吗?好了,墨鸿,到时辰该休息了,等下我给碧笙换过药就去服侍你,好吗?”
温墨鸿手指动了动却没写出什么,手肘拨弄着轮椅机括,转动轮子返回卧房。
回头看看与自己容貌相同却如蜡像般双目紧闭一动不动的姐妹,碧箫长长一声叹息,目送温墨鸿离开后坐到床榻边沿,轻缓地揉捏着碧笙四肢——大夫说过,卧床时间太久会导致四肢残废,必须时常揉捏才行。
“师兄还没有消息,战事也没有平息的兆头,也不知这乱世还要持续多久。”望着与自己相同的秀眉面庞,碧箫自言自语,“墨鸿他比之前好多了,现在能自己转动轮椅在府中闲逛,有时在院中静静坐着,有时不停寻找能帮忙做的事情。我已经说过他几次,不要总到这房间来,太闷对他的身体没好处,可他就是不听,总以为自己能帮忙给你按摩似的”
话说一半,碧箫开始哽咽。
“为什么我们姐妹总要遭受这么多磨难?陪在喜欢的人身边,安安静静过与世无争的日子就这么难吗?你知不知道,我现在好累真的很累支撑着我,让我不要倒下去的人,只有你了”
隐忍啜泣在门外听得并不真切,但对听觉倍加敏感的温墨鸿而言,那哭声还是太大、太刺耳。
一向只能做旁观者的定远王大公子沉默着,也不得不保持沉默,当他仰起头朝向门口夜空时,忽而露出一种古怪苍凉的笑容,那双早已经看不见任何动地的眼睛里,几滴清泪无声滑落。
第319章 曙光之前()
“世子妃果然还是走了吗?明知可能有埋伏还坚持要到世子身边,到底是情深意重的巾帼豪杰啊!”
“听市井间流传说,世子妃在北陲时不仅亲率巾帼军上阵杀敌,平时还会主动给百姓们看病、抓药,救了不少百姓的命,百姓们都管世子妃叫红莲娘娘。”
“先前我只听说北陲出了位红莲将军、红莲菩萨,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抵御外敌、救苦救难的菩萨竟是昔日的青莲王”
“行了,青莲王都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再说世子和陛下已经几次强调过,世子妃与青莲王并非同一人,你们几个老顽固怎么总是揪着这破事儿不放呢!”
“谁揪着不放了?这不是感慨一下嘛!好人好报,我是想说像世子妃这样好的人,上天一定会保佑她逢凶化吉的。”
御书房内,几位重臣看着温墨疏魂不守舍表情,一时诸多感慨。
楚辞一直坐在最尊首位,见重臣们争执的都是些没有意义的内容,折扇遮面打了个哈欠。
“世子妃不是感情用事不顾一切的人,此趟赶赴宛峡除了为与世子团聚外,也有其他一些目的在其中;另外同行的人虽没有什么高手,但都是禁军营中机警聪敏的佼佼者,诸位大人不必过多担忧。”
几位重臣是懂非懂点点头,片刻后又有人面色凝重道:“楚公子,若是禁军营精锐都调去保护世子妃了,那陛下这边怎么办?既然有人能从御书房偷走奏折和书信,说明这个人想要接近陛下很容易,倘若这人心怀不轨的话——”
“心怀不轨的话早就下手了,何必迟迟不肯出现?”楚辞慢摇折扇,阵阵冷风吹得旁侧兵部尚书不停打寒战。端起暖茶浅饮一口,顿了顿,楚辞淡耸眉梢:“世子妃也很担心陛下的安危,正因如此,她才会毅然选择离开皇宫,这份苦心,还请大人们体恤。”
听了楚辞的话后,一群人恍然大悟,总算明白楚辞前面说的“另有目的”是什么意思。
事实上楚辞也好、温墨疏也罢,对言离忧颇为了解的人都知道,蓝芷蓉其人对掌权没什么渴望,也不是想要登上皇后宝座才会做出许多恶行,蓝芷蓉真正想要的就是言离忧身败名裂、生不如死。
正因如此,尽管孤水有足够实力悄无声息潜入皇宫,楚辞等人却并不紧张,因为孤水根本不是来刺杀温墨疏的。
不过当然了,什么事都要预防为主,毕竟还有个难以揣测的连嵩在,所以言离忧希望自己离开皇宫能将孤水也一并引离,这样一来宫中就算安定无危险了。
“楚辞,”沉闷半晌总算开口说句话,温墨疏的脸色依旧不怎么好,“去信问问云将军那边情况怎么样,让云将军务必记得接应离忧。”
宛峡战事忙碌,云九重身为主将很难腾出精力再去管言离忧如何,就算有心亦是无力。
尽管对温墨疏的催促并不赞同,在众臣面前楚辞还是从容应下,及至一众大臣尽数离去方才收了折扇轻点桌面:“陛下今日表现有些不妥。”
“是吗?大概是太累了。”
楚辞微微耸肩:“陛下可以不承认,自己心里清楚就好。如今陛下是一国之君,手中掌握着百姓生死、社稷兴衰,什么时候可以感情用事,什么时候要保持理智,这些应当有个思量。”
微微出神,而后温墨疏摇摇头赶走烦丝愁绪,看向楚辞若有所思:“总感觉你最近有些奇怪。”
“我?我有什么奇怪的?”楚辞轻笑,依旧是那副慵懒散漫模样,“明明是陛下自己心不在焉,却要说我举止古怪,当真没天理,我这心伤得可不是一星半点。罢了,我还得去找春秋问些事情,就不在陛下这里自寻苦吃了,陛下也适当考虑考虑我说的话吧。”
楚辞半是玩笑语气,看起来并不在意,温墨疏也只能一笑置之,却在楚辞走后微微蹙起眉头。
温墨疏是真的感觉楚辞有所变化,似乎离他越来越远,像是就要离开一般——不是那种短暂的分别,而是永久的,断绝多年来密切关系的那种诀别。
当然,都是毫无根据的猜测,或者说是奇怪直觉。
当战乱休止,天下抵定,他作为王者君临天下时,楚辞该处于什么位置、身份上?
这些问题温墨疏不止一次想过,却始终得不到满意答案,因为他根本不了解楚辞,不了解楚辞倾付心血辅佐他究竟为了什么,更无从预料,楚辞是否会离开。
离他而去的人已经太多,多到温墨疏再不想听别离二字。
他会感到寂寞。
百姓都是躲着灾祸逃离的,驶向宛峡的驿路上空无一人,荒凉而又单调,只有时快时慢的马车走走歇歇,好歹添了一丝活人气。
“再歇会儿吧,世子妃”女官筝鹊第四次忍不住劝道。
言离忧接过净布擦了擦脸,一头虚汗冰冷潮湿。
“继续赶路,一刻也不能耽搁。”咬咬牙直起身坐回车中,言离忧虚弱地靠在椅子上,脸色早已苍白如纸。
筝鹊有相公有子女,三十好几的年纪已是过来人,十分了解害喜阶段有多难熬,眼看着言离忧不停干呕,如心疼自己女儿一般担忧不尽。
胳膊拧不过大腿,一个是女官一个是勤王有功的世子妃,再说言离忧的执拗连皇帝温墨疏都无计可施,一个小小女官又怎能劝动?筝鹊能做的也只有递上清水,难过地看着饱受折磨的世子妃言离忧。
“世子妃这是何苦呢?这都三个月了,一不小心就容易小产,到时候孩子可惜了不说,世子妃的身子也是要受损的,便是连世子也开心不起来。”随行的乳娘苦口婆心仍在劝阻,无奈言离忧铁了心,说什么也不肯返回帝都安养。
筝鹊拿着净布为言离忧擦去虚汗,视线掠过言离忧脸颊一道尚未彻底痊愈的伤痕时,终于忍不住一声叹息:“世子妃容我多嘴问上一句,就算您到了宛峡与世子团聚,结果又能如何?我不是皇上身边的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又要发生什么,但看皇上撤掉自己身边精锐护卫来保护世子妃,可见这趟旅途是十分凶险的,世子妃真的不在乎拿自己和孩子的性命冒险吗?”
“腹中是我和墨情的骨肉,我怎舍得拿孩子的性命冒险?可是我不得不这么做,如果那段恩怨不能尽快了断,还会有更多悲剧发生在我身边。”言离忧轻轻抚过腹部,淡淡笑着语焉不详,“如果孩子没有了,我会难过,会伤心,但至少还有希望,不会因此沉沦绝望之中;但若墨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