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若非她以离京前最后一面相要挟,他来与不来,还指不一定。
以前听人说,世间男子多薄幸。无论多光鲜的男人,一经翻脸便换了面孔。再谦和的君子,玩儿腻了女人,转眼面目全非,薄情寡恩。
“润之哥哥也听信了宫中流言,厌烦了幼安?”那人冷情,她已绝了念想。她是他订过亲,未娶进门的准世子妃。在她传出被人欺辱过后,他竟连礼数也不顾,一面也不肯相见。她憋在心里,以为会怒极质问他的话,可笑却是,那人压根儿不给她机会,再扰他的清静。如今她唯一能想到,除了自小对她有心,却被她猪油蒙了眼,装聋作哑,推离身旁这人,再没有人可以助她。
幼安如今信了,这天下,果真是有报应的。以前是他稀罕她,她追在那人身后,对他弃如敝履。眼下反过来,她有求于他,他已是冷淡至极,跟那人一般,想见一面都难。
贺帧抬手,避过她送到他面前的酒盏,似没看见她面色惨变。唤人过来新沏了茶,偏头观望长街的热闹,淡淡开口。
“自大病过后,已不沾酒。”至于幼安那一问,他缄口不做回应。
乐坊楼下堂里歌舞喧嚣,他眼里映着通明的烛火,神思有几许恍惚。上辈子那娇弱的女子,苦苦求他,为自个儿身子,戒酒才好。直至她血崩过世,他幡然醒悟,悔之莫及。
这一世,与她同一副皮囊的女子,已是换了芯子。这样很好,上辈子的苦难,她再不用记起,亦不用经历。如今的姜七姑娘,替她活下来,她前世竭尽全力也无法令那人正眼相看,如今有另一人,占据她的身世,替她达成所愿。
他灌一口茶,说不出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儿。
他拥有前生记忆,却没有前世那般,痛到直不起腰来的苦痛。然而这并不代表,他能够平静以待,半分不为所动。
想起令“他”抱憾直至病故也无法释怀的姜姬,他心口堵闷,郁郁不得抒怀。他以无比清明的姿态,几次在梦里,替那个女子感到心痛。即便他知晓,那个名唤姜姬的女人,从未真实属于过他。她可以是丞相顾衍的弃妇,可以是江阴侯贺帧的宠姬,却与这一世的他,至远至疏,一丝一毫,无有牵扯。
幼安僵直着撤回手,像被人当头兜了盆凉水。心正往下沉沉的坠,却听他说起是因着病症的缘故,不宜吃酒。她心里这才好受些。
今日有事相求,她偷偷出府,来此见他,不能耽搁太久,怕招来公子丹震怒。于是只能放下身段,眼眶含了泪,半真半假,拽了他袖袍戚戚然央他。
灯火辉煌的屋舍里,他看她泪眼婆娑,便是蒙了面纱,隐约可见的面庞,依旧美得惊心。
生来这样一幅华美艳丽的容貌,也难怪她引以为傲,事事凌人,不肯服软。只她到了如今这境地,依旧在他跟前,卖弄她的姿容,他暗叹一声,低垂了眼睑,静静凝视茶汤上漂浮的茶梗。
“求润之哥哥助幼安逃离京城,幼安实不愿将一生托付给毁我清白之人。”在道出了对那人的怨恨之后,她道明来意,竟是想逃婚!
“润之哥哥,此时也唯有你能助我。公子丹与那人联手害我,倘若我随他去了交州,这一生就再难回到北地。见不到爹爹,见不到家人,更见不到你。公子丹生性暴虐,待我好比猪狗。幼安实不知,这样的日子,要如何过得下去。”
一边央求,一边悲从中来,假戏真做,倒也有几分叫人为之动容的楚楚可怜。
然而他面对的是贺帧,与几月前全然不同的江阴侯世子。这般手段,也就没了用处。
她对他使心计,欲利用他,抗旨逃婚。这倒提醒他,很早之前,在麓山的时候,那人曾劝他,离幼安远些,勿与她亲近。
他眼里闪过一抹深思,联系那人对七姑娘处处迥异旁人,他心头的猜测,几乎已然可以坐实。
幼安此时尚不死心,欲行利用他成事,自幼时积攒起的情分,也被她消磨殆尽。
贺帧深深看她一眼,失望起身,眼看是要带了随扈离去。
她心头大乱,不知哪处招惹他不快,赶忙抢在他道别的话出口之前,扑上去,死死握了他手,泪水夺眶而出。
“润之哥哥,难道你也要撇下我不管死活?我怕他,我怕他到了交州,像上次探病一般,一把掐住我喉咙,将我往死里整治。”她呜呜哭起来,不顾几步开外,邻桌几人嬉笑看戏的鄙薄。
她几乎跪在他面前,从未有过的卑微。这般屈辱,她如何忍耐得住。于是悲愤被怨恨所取代,她抬起不断滚落泪珠的面孔,面纱浸了水,湿漉漉贴在她脸上,无比狼狈。
“润之哥哥,若没有那个女人,我又何至落到如今这地步?还请润之哥哥救我一救。”她压着声气嚎啕呜咽,美艳的眸子水汽袅袅,越发显得妩媚惑人。
他被她眼里深入骨髓,至死也不能忘却的怨恨所惊动。忽而想起上一世,正是“他”因了她缠磨,在姜姬生产之际撇下她进宫,这才有了后来那出令“他”抱憾不已的生离死别。
他心尖一痛,骤然挥手甩开她绞缠,转身,大步下楼去。
那人将她送与公子丹远离燕京,乃是出于对七姑娘的爱护。他虽不及,却也知晓,前世犯下的过错,切不可重蹈覆辙。
他想起她救他那日,隔着屏风,在外间与高女官说话。她嗓音柔和轻缓,虽不是面对面劝他,可她话里的真诚,她对他病症的忧虑,还有她异常坚持谏言他应当忌酒,那些话,他全数听在耳里,一字不漏。
他深吸一口气,再一次,将浮现在眼前,几乎快要重叠到一块儿的两道身影,强行分隔开。徒留幼安在身后跌跌撞撞的追赶,头也不回,登车而去。
*******
花亲说,要看小七逆袭。沾衣托腮一想,逆袭不够啊,还是奇袭好。下章喊小七玩点儿花样,叫世子开开眼界。婚后的生活,顾大人可以慢慢享受。
第238章 她的错解,他的沉默()
隔日七姑娘起身,顾大人已早起,进宫上朝。姜昱独自坐在花厅里等她用饭。她小心翼翼打量姜昱的脸色,但见他面上淡淡的,一眼还真辨不出喜怒来。
有姜昱在,大多时候,她都留心守着规矩。执起象牙汤匙,默默往嘴里送羹汤。心里偷偷琢磨,她这情形要放在前世,便是私下里与男子未婚同居。更糟糕的是,兄长找上门,一切,分毫毕现,再是掩藏不住。
照常理讲,这样的事儿,换了哪个做兄长的遇上,心里也会怒极。她猜想待会儿用完了饭,姜昱定是有话与她说。
许是恼她不争气,怎么能就这样稀里糊涂,办下这等蠢事儿,连个后路也不给自个儿留。许是如同对五姑娘那般,对她,比对姜柔,更加失望。
兄妹两人各自揣着心事,屋里只有用饭时不经心,汤匙碰了瓷碗,清脆的嗑嗑声。不会儿,姜昱见她用好了饭,唤福顺进来收了碗筷。
“昨夜你两人可是置了气?今早世子出门,瞧起来,神色似不大好。”姜昱端茶,揭开盖子,举唇边吹去面上的热气。瞭她一眼,语气平和,沉声问道。
七姑娘怎么也没有想到,姜昱会突然问起这一茬。听他话里意思,分明是越过了规矩不谈,更加在意的,却是那人待她如何。
姜昱态度上的转变,算是无奈默许了么?她心里乐开了花,滋滋窃喜。只觉对那人,她实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回想起昨儿夜里,她在他跟前,舒为大胆的言行,七姑娘耳根子发热。嘴上支支吾吾,含糊不清。白天到底不比晚上,许多夜里能想、能说、能干的坏事儿,换到光天化日底下,真真难以启齿,想想都羞臊。
姜昱细长的眸子一眯,看她一副扭扭捏捏心虚的样子,暗自摇头。倒是猜出几分,泰半是她淘气,招惹得那位无处撒火。于是抬手一拂袖,赶了她出门。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往后日子过得如何,他这做兄长的插手再多,比不得那人将她放在心上,当真如他昨日表现出那般,待她看重,护她安好。
七姑娘了却一桩心事,只觉浑身松快。道别童伯,欢欢喜喜进了府衙大门。
因着太子与丞相被文王所忌,下手打压,衙门里众人士气不高,人人面上都罩着层阴云,颇有些风雨欲来的谨小慎微。
七姑娘两手端在胸前,敛了欣喜,正一正容色,一派端庄,到前边儿打了个招呼。又听徐大人说起,明日便是与公子丹饯行的日子。文王已命内廷大总管冯瑛,亲自往城外十里亭,打点一切。
她暗暗猜想,那人至今未曾知会她明日需得随他同行,怕是不欲她再与幼安碰面的。那些个闹心的人,不见也罢,她倒是乐意。
七姑娘默默感叹顾大人果然考虑周详,只唯独有几分遗憾却是,到了燕京也有好些时日,竟从未见过那位传言中与那人样貌只在伯仲之间,早年也颇受燕京贵女追捧的秦王殿下。
素闻国公府世子顾衍,以“皎皎如月,清俊高华”享誉于世。而公子丹,自来是面白如玉,传言中,比女子生得更貌美华贵。
这般“声名狼藉”,却心机莫测的人物,未能见上一面,实乃憾事。
七姑娘一头唏嘘着,一头沿着廊下,款款往后堂行去。路过中庭,一眼望见立在石亭当中,正迎面向她看来,披着一身玄色氅衣的右监大人。
对这位贺大人,七姑娘只觉每每当他跟前,她总是格外拘谨。初识那会儿,她被那人发了好大一通火气,严命她对江阴侯府,警惕疏远。
他的话像一颗种子,在她心里生了根。以至到如今,她与这位侯府世子爷,虽在一个衙门里共事,也是不远不近,宁肯远着些,也怕招惹上麻烦。彼此见面,点个头错身过去,也算相处融洽。
尤其是近来,自她仗义,于贺大人发病之际,搭了把手。这位很是自觉,将他在外面愚弄世人的那些花花手段,一概收敛。免了她许多困扰,倒也算得一知恩磊落的君子。
“大人。”她上前行礼,等着那人如近日一般,淡淡应一声,放她离去。
却不想,今日贺帧别有心绪,正想得入神,便见她顶着张干干净净的素颜,捧了公文进来。于是,莫名的,在他想明白之前,已开口唤她进亭里来说话。
她一点儿也不掩饰小脸上的惊愕,微微张着嘴儿,在外边儿磨磨蹭蹭,通身都透着股勉强。
他冷嗤一声,倒被她激起了脾气。
“怎么,本官生得面目可憎,除了命悬一线,你是分毫也不愿靠近?”
话说到这份儿上,她只得摇摇头。头上的翡翠步摇,衬着她背后大片阴冷而灰暗的天色,一动起来,璀璨琉璃,光华耀眼。比步摇更动人的,却是她眸子里一汪澄澈而通明的温婉平和。他看着她,心神有刹那恍惚。在她尚未察觉之时,又极快遮掩过去。
到底不是同一个人。只她素日里行事沉稳,少有与人争执赌气。与那个一辈子只懂得忍气吞声,再三让步的女子,又有那么几分相似。
她挪步,登上石阶,进了凉亭。于他身前几步开外站定,微微敛目,中规中矩。
“身子可是大好?”他随手指了身旁石墩,顷刻,似想到什么,手腕在半道一拐,记挂她身子骨弱,这样霜寒的天,不宜沾染寒气。索性敲了敲石案,唤她将公文放下。请她入座的话,绝口不提。
她应一声是,这回没再多犹豫。乖乖上前听命腾出了手,得了空,两手抄袖管儿里,比露在外头,冷冰冰吹着寒风,暖和许多。
他方才一番举动,她隐隐猜出了缘由。能够与这人相安无事,彼此体谅共处,何乐而不为。她也不戳破,只眉宇间少了抹疏淡,噙着善意而得体的浅笑。
“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早两日已断了药。难得大人您惦记着,却是下官的不是了。”
她对他恭谨讲礼,他凝视她半晌,转过身,望着庭院中经了霜降,光秃秃,一树冷清的枝桠。
“近日来,因朝堂变幻,风云波诡。心头可有惶惶?”他与她聊起公事,若有似无,诣在宽她的怀。
她语声轻柔,答得有条不紊,倒不似他手下高女官,时有心不在焉,露了惊怕。他放了心,却也说不出如她这般,是好是坏。
谁人给她这般信心,叫她如此一副安之若素,不焦不躁的模样?他打住往深处想,将不该他探究之事,抛诸脑后。话头一转,对她说起明日秦王离京一事。
于寻常百姓而言,只道是郡主退亲之后,大病一场,需得离京将养。可在世家之中,这又哪里算得是秘密。他于她跟前,没有遮遮掩掩的必要,径直对她道,“秦王携郡主南下,此去,燕京却是少了热闹,却也清静。”
他此话另有用意,她动一动秀气的眉头,看他目光直直落在凄凄冷冷的花树上,以为他对幼安尚有情愫,方才孤身一人立在庭院当中,借景抒怀。
她不知如何回话才最恰当。只“哦”一声,反倒对幼安生出几分可惜来。身前的男人,家世样貌情意,样样不缺,幼安错过这样的人,可曾悔过?
“各人自有去处,明日饯行,当避则避。便是你去了,她也未必领你的情。”他回头看她,显是觉得照幼安那日眼中对她显露出的嫉恨,明日她随那人过去,却是不稳妥。谁也估摸不出,彼时幼安见那人带了她去,会是如何反应。再要闹出事端,大伙儿面上都不好看。
她微怔,不知他心头所想,更加认定,他是顾及幼安感受。没与他说明那人压根儿就不打算带她去十里亭,她只顺势应下。
想一想,她犹豫许久,想这人本心不坏,那日又在大殿之上替她解围,她垂着眸子,十分委婉劝道。
“大人所言在理。有些时候,不打扰,也算得彼此成全。”
她想他该是能够领会。她与幼安的避而不见,是成全彼此在最后一刻,都消停些,莫再给对方添堵。而他对幼安那份深切的牵挂,就此掩藏心底,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全。
他听她一席话,心头一紧,有片刻失神。
望着空落落萧条的院子,他袖袍下的手,指尖微微颤了颤。
不打扰,便是彼此成全?想起前世他与姜姬,那人与幼安,竟是没一个活得自在,过得快活。说不出为何,他沉默着,心底蓦地泛出股酸楚。
也罢,他与她,终究是无缘。她在全然不知情的境况下,说出这话,她错解他心意,反过来劝他。
讽刺却是,她这话,似乎更适用于他一厢情愿,对她生出的那份情不自禁的关切。
他掸一掸下摆,像是借此拂去那些不该有的心思。垂眸的时候,敛了眼中因她这话荡起的波澜。
之后,他摆出一副再无话与她唠叨的架势,叫她无事莫要久在外边儿逗留,身子刚好,经不起折腾。
说罢,他不由深深打量她一眼。这一眼,又深又缓。像是要把她从头到脚,整个儿都看进心里去。
不打扰么她如是说,他便成全她何妨。
她从他莫名幽深的注视中回神,这才发觉,那人已撂下她,沿着游廊,独自去得远了。她抽出手来,呵一口热气,两手团一块儿搓一搓。
自身后看他高大而孑然的背影,她只觉眼前的贺大人,仿佛要融进灰蒙蒙的冬日里,身影那样萧索而寂寞。像电影里彩色的画面,突然就褪了颜色。只剩下满目令人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