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时候,懂事,就是明白了如何隐忍自己的心事
第316章 白家孩子(4更)()
白府的丧事,很快被另一件事冲淡了不少,那就恩科确定日期了。
张榜后,挤满了人看,这可是大锦的第一次恩科,面对的是全天下的读书人,这竞争也就更大了。
听说,今年参与出题的都是当世大儒,三大书院的院长,都会参与出题,这风声一出,更是一片沸腾啊,若能有幸,得到当世大儒的指点,就不枉寒窗苦读多年了。
一时间,城里的客栈、酒楼、茶馆,都开始紧张起来,皇上下旨,预防住宿等紧张,缓解考生压力,由户部和吏部安排通宿点,有些条件不够,或者来的晚订不到客栈的,就可在次免费住宿。
条件有限,但也好歹有个落脚点,不会无处可住,这一消息也是得到光大学子的称颂,大家也可安心赶考了。
这白家的丧事半了几天,该去奔丧的也都去了,也就是能有点关系的,都来了,没有关系的,扯点关系也来了,就连八竿子打不着的也来了,这由头更是繁多诡异。
没办法,皇上都亲自去了,他们能不赶来凑个热闹吗。
停丧期满后,就是送葬了,这该走的程序一样不少,都走完了,除了那么几个知情人,所有人都当老夫人是真去了。
一个个送葬也是卯足劲的哭,那场面,也是催人泪下,都说一声,这白家晚辈个个孝顺。
不过,这次办丧事,各家妇人来过的都知晓,这白家内宅做主的可不是白家大夫人,这次待客就是二夫人和四夫人一起的,看来,还没定下个主事人。
按着规矩,长幼排序,加上白家老大现在的地位,怎么说,也该是大夫人出来掌事,怎么就不是呢?
这也让不少人开始动起了白家的心思,白家如今是隆恩浩荡,白家的姑娘可求,男儿也有几个不差啊,也到了适婚的年岁,是可去打听打听,是否婚嫁了,这还在孝期,真是打探消息的时候,等孝期过了,就可上门说道说道。
白家内院还没掌事的,到时候这孩子要是能耐些,说不定进到白府,不用那么熬着呢?
目前,白家适婚的三个孩子,今年可都是要参加恩科的,万一高中,那就更家走俏了,的抓紧。
说到白家三个要参加恩科的孩子,青锦以前也没怎么注意过,正好,这次都回来了,所以打算见上一见,这年轻人,就是白家将来的希望。
白青霖排行老大,是大房的长子,当年,二爷死的时候,是他给摔的盆,青锦还是有印象的;白青齐,是四房的长子,比白青霖小了两岁;而白青允是五房的老儿,老大年纪小的时候,就因一场病去了。
白青允与白青霖相差一岁,三人年纪相仿,因着战事几年停考,所以赶巧,都在一堆参考了。
今年是大锦头年赶考,所以情况也比较特殊,本来,是从元生到贡生,一步步考上来的,到了贡生,才可有机会参加官身的恩科大考。
但是三国一统,当年的那些都不作数了,一般这一统后的第一年,是天下一考,文考武考都会比较累,各考七场,这考试的时间,也的从七月考到八月末。
层层选拔,凭各自的成绩,定考身,若是第一次通过,就是元生,第二层通过就是才生,一步步确定考身,若今年到哪一个步骤没能顺利通过下一轮,那明年,可继续由着这一考身继续往下考。
开国之初,连开三年科考,往后,每年只考贡生一下的,贡生的官身恩考就是三年一次了。
到了贡生,也是有俸禄的,可见地方县官不跪,也是乡里八村的老爷了。
三人由着各自的爹陪同,带到青锦的院子,府里白帆虽然去了,但也比较素净,老夫人一直就在青锦的院子康复,这少有人来,到也方便许多,只是白太妃时不时来坐坐。
“锦儿,这就是府上要参加恩科的三个孩子,还有几个,年虽小,今年就不参加了,还在读书。”嫡出的还有三个孩子,其他的都是庶子,庶子一般是不参加恩科的,就如当年,四弟和五弟一样。
家中庶务需要人打理,将来,他们就的接管这些事,没时间读书,不光是白家,大家都这么做,这就是嫡庶有别,不能乱了规矩。
“都在哪里学功课?”青锦看向三个年轻小伙子,个头都不错,个个看着都文质彬彬的,就是少了一股子灵气。
白云曦正好说,青锦摆了摆手,“让他们自己说。”男孩子,这么大了,回个话还的长辈替着,想什么话,再过几年,都要成家立业。
要不是因为大夫人前面几个都是女儿,这白青霖现在都的比青锦大上几岁,如今,也就小了一岁。
可这差距,真不可同日而语,三个当爹此刻都有些汗颜了。
“回锦儿姐姐,我们都在元陵书院读书。”白青霖来之前,就得了白云曦的指点,要叫姐姐,不可叫锦王,胆子大些,不要畏畏缩缩的。
本来也是血气方刚的年岁,对这一个比自己大一岁的堂姐,要说多恭敬,那是难说,但是锦王之名,却是如雷贯耳。
元陵书院,是原来大元最好的书院,就在皇城外不愿的紫旭山,看来,白家对孩子到也是上心。
“恩,功课学的怎么样,等考完就知道了,如今但姐姐的就问问你们,为何读书?”青锦说出姐姐二字时,暖春在一旁低头暗笑。
您这那是但姐姐的态度,姑奶奶还差不多,瞧这大公子,跟您也差不多同岁,见着您,跟见着祖奶奶似的,一上来,就一副长辈的口吻,这姐姐二字,还是免了吧。
三兄弟有些局促,实在是不能怪他们,青锦这架势,有些大了,感觉比面对老先生还难受啊。
“回锦儿姐姐,读书是为明理,懂事,明智,做一个明白人。”最小青允到是先开口了,也是二十出头了,说到小,还真不小了,可以成家了。
这是大户人家,小门小户的,这年岁,娃儿都会跑了。
青锦点了点头,示意下一个,青霖见最小的都开口,只好硬着头皮上了,“读书是为了光宗耀祖,光大门楣,报效朝廷。”
也在理,下一个,青锦示意他们说完,青齐看了自己老子一眼,见自己爹低头,才勉强扭过头看向青锦,将青锦真看向自己,吓的低下头去。
“回堂姐,青齐觉得读书是为了当官,为了男儿志气。”反正,从小爹就是这么说的,说他就是因为庶出,没能读书,只能拨弄算盘,生生就比别人矮了一截。
抚着额头,先不说,这三兄弟能否高中了,就这性子,一个个,都太绵柔了,绵柔可以,但的棉里藏针,就向洛璃洵,才能撑起这个家,说不上失望,但也不会寄予厚望,连自己为何读书都不知道,谈何其他。
人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要什么,没有目标,就是走一步赶一步的混日子。
“你们都回去,好好想想,到底,为何读书,那天想明白了,再来见我。”她可以帮扶提携白家,但也只是一时,想要立雨世间不倒,还的靠白家根深树茂。
白云曦眉头一沉,别说青锦看不上,他自己都有些看不上,要是这样几个孩子,让他提携,他也不知道往哪里提携。
这些年,他忙于奔波官场,大元到大锦,朝务繁杂,他不敢怠慢,所以,放在家中的心思就少了许多,现在想来,突然觉得自己做的再好,白家将来靠谁?
“都回去好好想想吧,暂时放下书,好好想想堂姐的问题。”是该好好管管家中事了,这样,他们根本走不远,即便参加恩考,又能考过几轮,就算侥幸考上,也是无为之人。
山兄弟连忙告退,感觉他们见到青锦,很是有压力。
四爷走走停停,最后一咬牙,转身给青锦跪下,“锦儿,四叔求你个事。”
这突然行这么大礼,别说青锦,就是一旁的几人,也是愣住了,“四叔,你且起来,有话,慢慢说。”这的是求什么事啊,这四叔平日看着向个面团,实则明白的很。
“四叔这老脸今儿个也不要了,为了孩子,不怕丢回人,我家那老二,是个读书的料,不该这么跟着我学这行商,到是这老大,行商破有天赋,读书一般,不是我嫡庶不分,从妾灭妻,这孩子的出生没的选择,手心手背都是肉,我怕将来,他们埋怨我这个父亲。”
四爷说的诚恳,根本不去看白云曦的眼神,他今天必须说出来,给孩子争取个机会,虽然庶子不参加恩科,但也没有那条明文规定,他查过的。
身为人父,他不忍心,那孩子,要不是那块料,他也不敢这么求。
五爷和大爷两人怔怔看着自家平时最为胆小的老四,今天这是怎么了,竟为了个庶子,如此不讲规矩,庶子不参恩科,这是不成文的规矩了。
“四叔,你先起来,青齐,去叫你二弟过来,你们先回去,五叔,大伯,先坐。”四叔这是豁出去了,对她一个侄女下跪,今天他跪的可不是锦王也不是她。
而是心里多年的不平吧,早就看出,这个四叔胸有大志却不得施展,年岁也大了,今天他也是想搏一搏,为了自己的孩子,看来,这个孩子该是不错的。
四爷知道,自己可能让人为难了,但是不这么做,他心里总会不甘的,这么多年,他自己如何过来的,他不想他的孩子,将来也这么过一辈子。
“四叔,你说这个孩子,叫什么?”为人父母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竟能让堂堂男子,不惜屈膝为孩子求一个前程。
当年,她爹,也是如此吧,为了娘的一句话,为了她的安乐,不顾流言蜚语,将她送走。
“那个孩子,叫青远,是个不错的孩子。”白云曦虽然不赞同自己四弟的做法,可是身为父亲,他又特别能理解四弟的做法。
其实,这个四弟也是满腹腈纶,只是当年,爹让他辅佐二弟,掌家理事,也是规矩,所以,埋没了。
青远,名字也不错,既大伯都说不错,是该见见,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该说的话,还是的说说的,“大伯,自古都说,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家和万事兴,这家其实是基础。”
其实,这些话,她也没什么资格说,她以往也是没有家的概念,那就让她和白家一起,好好学着认识这个家字吧。
“我向来是个不太规矩的,这规矩的存在,自有它存在的道理,约束人的行为准则,才不会乱了秩序,但也有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特事特列,总有个例外。”
“所谓规矩是强者定的,让别人遵守的,这孩子如果真行,这规矩就靠他自己来打破,咱们,就给他个机会。”
青锦难得这么语重心长的说教,也是因着四爷的那一跪,这父亲为儿子求的机会,但愿,这儿子当的起。
第317章 白大夫人的荒唐(1更)()
老夫人正好醒着,本想到前面来走走,正好,在小门后听的这一出,叹了口气,黎叔在一旁默不作声。
小姐这一副长辈模样,到是有些样子,就是太老成了,这些个叔叔伯伯的也是,小姐明明是个晚辈,怎么事事都的她上心。
不过,小姐愿意插手这些事,也挺好的,起码,有些烟火味,这样才是过日子。
“娘,锦儿这是心向着白家了,您这孙女,面冷心善呢。”白太妃扶着老夫人,笑的一脸欣慰,到底是这些孩子,有福气。
“谁说不是。”原来,以前都是她们眼错了,这孩子,如今这么对她,也是愧疚,其实,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若不一家人,如何能走到一起。
听说自己爹给那位王爷堂姐下跪,为他求个恩科的机会,青远眼眶一下就红了,那是他爹,他自小心野,房中那些书,都是爹有意无意放下的,他都知道,他已经很感激了,他真的不介意接爹的事。
行商也没什么不好的,挣钱致富,也是一条路,爹何需为了他那点心思,弯下下膝盖,是他这个当儿子的不孝啊。
他本是妾生的,他心里明白,并非爹更爱重大哥,是嫡庶有别,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进来吧!”看着门口的人,青锦抬头,招呼了句。
也有十八九岁了吧,看着眉清目秀的,身材修长,到是和四爷不太像,步子迈的也稳健,不似那么小心翼翼。
“堂姐,大伯,爹,五叔。”挨个打了声招呼,身姿一直挺拔,不低头,也不见紧张,到是多看了自己爹几眼。
青锦的目光,到底太过犀利,让青远感受到了压力,不得已,抬头回视,这个堂姐最近也见过多次了,但都未近身,也未打过招呼,他一个庶出,不是他妄自菲薄,是不合规矩。
“你应该知道为何叫你过来,你自己说说,你可想参加恩科?”青锦的声音很缓慢,听不出半点情绪,静静看着前面的人,等他的回答。
四爷频频给儿子使眼色,点头啊,这个笨蛋,他堂姐能这么问他,就是愿意给他机会,恨不得冲上去,替他点头了。
这四爷的眼睛,都要抽抽抽了,暖春觉得这四爷其实挺生动的,圆滚滚的,看着憨厚,眼睛却明亮的很,他应该知道,锦王在白府不会再呆多久,这机会错过了,就没了。
刻意上门去求,也不会有今天的效果,这是在赌运气。
青远心思活络,脑中早已一番盘算,郑重其事的给青锦跪下,反正爹都跪了,也不差他这一跪。
“锦王,青远想参加恩科。”
噢?锦王,而非堂姐,还真是个明白的,到是比前面三个,有脑子,也有想法,唤他锦王,是表达他想投身朝廷,凭的也是自己的本事,而非她的关系,他要的只是一个机会。
四爷心中一急,又不好插话,这个紧张的,两只手交握,小心翼翼观察青锦的反应。
“为何要参加恩科?”就同她刚才问的,为何读书是一个道理,青锦并未让他起来。
能屈能伸,才是真丈夫。
青远并为因跪着为软下腰身,反而停的更直,颇有些韧劲,恩,也有些脾气。
“回锦王,恩科是朝廷为选拔国之栋梁而开设的,生而逢时,是青远的运气,如今天下初定,真是缺人之际,青远不才,却也想一展心中抱负,投身朝堂,为大锦尽绵薄之力,也为爹争口气,青远虽是庶出,却也姓白。”不卑不亢,说的也是字字清晰。
“为大锦效力,而今大锦,百废待兴,确实缺人,可也只缺有用之人,你,又能为大锦做什么?”
青锦的话问的颇为严肃,她也想听听,他心中的抱负是什么。
“青远一直跟随父亲,打理生意,心中存了个想法,南北各地,很多地方度量都不统一,给生意人带来诸多不便,到一个地方,就要转换度量,有些地方,甚至是官银,比重都不一样,不光是生意人不便行走,对流通也不好,如今天下一统,有这个前提条件,可实现度量一统,这样会加快流通,促进发展,国富民强,国富对大锦来说,一样重要。”
青远也说的不快,这就是他所想,并未夸大,想想,等到真实现的那一天,会给多少人带来便利,一个国家,就该是一种制度,这样才能是真正的统一,外邦才能融入,才能慢慢习惯,将自己当成大锦的人。
没想到,还真是有想法的人,天下度量一同,她与阿玺也提及过,毕竟,她开始,就是个生意人,只是,还未曾想的太远,因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