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放心,我吕雯梅不会叫你们白白牺牲的。”
折腾了一天,二女都感疲倦,吕雯梅又是刚刚生育过的人,身体较虚弱,不得不放缓每日的行程。过了几日,她俩终于踏上卫国这片土地。
时隔多年,又回到自己的母国,给她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不由感慨:“没想到我还能再回来。”
惠儿则是土生土长的齐国人,来到这个完全陌生的国家,内心充满了好奇,说道:“奴婢幼时就跟着娘娘,却没来过娘娘的母国,不知娘娘从前的家是否还在?”
吕雯梅郁然道:“当初离开卫国的时候,宅子就被朝廷封了。就算现在还在,应已为他人所有。”
惠儿叹惋道:“原来娘娘在这里已经没有家了,真是可惜。”
可惜又能怎样,终究是无法挽回了。
由于卫国气候较齐国偏冷,虽已入夏,仍觉跟仲春时节一般。吕雯梅和惠儿都换上了厚衣服,坐在一辆马车里,行驶在这个与齐国风貌相近的国家。
又行两日,她们终于在黄昏时分抵达卫国最繁华的地方——都城怀阳,在接见来使的驿馆前下了马车。
馆长得知吕雯梅竟是齐国皇后,感到十分惊讶。想她贵为一国皇后,却充当使者,且身边只有一个侍女,连个侍卫也没有,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但不便相询,较客气地迎了她俩入堂屋坐下休息。
吕雯梅喝了口茶,问:“不知皇上何时会召见我?”
馆长答道:“一般来使要在这儿等二至三日才得皇上召见,不过您是齐后,情况有所不同。待会下官就把您来的事告知皇上,假如皇上不算忙的话,可能明天就会召见您。”
吕雯梅便道:“那就有劳馆长了。”她犹豫了一下,从发髻上拔下仅有的两支金簪,示意惠儿递给馆长,“这是我的一点见面礼,请馆长莫嫌少。”
馆长接过来,又把贪婪的目光投向吕雯梅戴在腕上的翡翠玉镯,她无法,只好退下镯子给他。
馆长才道了谢,说道:“您一路辛苦,定也累了,今晚就在舍下好好休息。明天皇上如有传召,下官会及时相告。”
吕雯梅应道:“好。”
馆长吩咐伙计为吕雯梅安排上好的客房,又叫厨房准备晚膳,然后才离开驿馆。
吕雯梅和惠儿饭毕,便到客房休息。但见这是所里外两间的套房。外间陈设较简单质朴,床榻、几案、橱柜均由普通的枣木、黄杨木制成,而内间就不一般了。有镶牙花梨木榻、绣花罗帐,檀香木衣橱和几案、红木山水画屏,真是精巧儒雅。
惠儿打量一番,声音里含了些许怨意:“我们刚来时,那馆长态度还不怎样,等娘娘给了他首饰后,就变得殷勤周到起来,好吃好喝不说,还安排我们住这么好的屋子,就是可惜了娘娘的好首饰。”
吕雯梅无奈道:“我们出来时,所带的财物几乎都被梁军夺去了,也就剩下我身上这几件。若不是有求于他,我何苦拿自己的首饰笼络他。”
惠儿迟疑一瞬,道:“不知卫帝明天会不会召见娘娘?”
吕雯梅心里没底,道:“如果他还顾念旧情,明天应该会召见。”她感到有些疲乏,道:“好了,早点歇着吧,明天看看情况再说。”
第二日,吕雯梅和惠儿刚用过早膳,馆长就带回消息:“皇上已同意召见您,请您即刻更衣后入宫。”
惠儿喜道:“太好了,卫帝同意召见娘娘了。”
吕雯梅面上露出笑容,一扫忧虑不安。
由于是去见皇帝,当然要穿礼服才合适。馆长已从宫中取来了礼服,由惠儿帮吕雯梅换上。乃是绯色云锦大袖短襦,宝蓝暗花罗裙,外披为正红色丹凤朝阳拖尾大氅,算是比较华贵的服制。然后,二女登上候在门口的马车驶向皇宫。
行不多时,即来到宫门外。吕雯梅和惠儿走下车子,由礼官在前领路。
二女走在石转铺就的巨大广场上,远远可望见正前方是一座气势恢宏的高大殿宇。青瓦流光,朱红漆柱如侍卫般根根挺立,玉石砌就的台基阔而高,这就是朝堂——轩和殿。
直到吕雯梅走近时才发现,这座大殿跟齐宫殿宇的差别。台基两侧栏杆上的神兽、柱子上的浮龙、飞檐上的凤凰,无一不雕刻的简单粗略,不比齐宫匠心独运的精致细腻。虽说少了富丽堂皇,却增了几分不拘束的粗犷大气,这倒合吕雯梅的喜好。
在小黄门的通传声中,吕雯梅稳步踏上丹陛,缓缓走进殿内。
朝臣已然散去,大殿里空荡荡的静静无声。吕雯梅凝神屏息,向坐于高高龙位上的尊贵男子行揖礼:“参见大卫皇帝。”
一个平静的声音道:“免礼。”
吕雯梅抬眸看去,多年未见的故人楚渊已是一国之君。他清朗的面容在玄端朝服的衬托下,透出一股高冷刚硬之气,依稀有几分初见他时的模样。算来,他应该有二十二、三岁了吧。她心思懵懂间,听得楚渊问:“这些年你还好吗?”吕雯梅未料到他第一句话会问这个,微微一怔,道:“谢皇上关心,一切都好。”
楚渊微微颔首,直截了当道:“你肯亲自过来,可是想向卫国借兵救齐?”
吕雯梅才知他早知道自己前来的目的,坦然道:“是的。如果不是齐国情势较危急,我绝不会来烦扰卫国。”
楚渊的脸色骤然变得冷漠:“如你仅仅只是来向卫国借兵,那我们之间就没什么可谈的了。”
吕雯梅心中一沉,有些不解地问:“为何?”
楚渊眼神冷傲:“卫国与齐国各自偏安一隅,没什么来往和交情可言,你有何理由要卫国帮助齐国?”
吕雯梅肃然道:“理由只有一个。卫国是我的母国,只要卫国肯出兵助齐脱困,他日若卫国有难,齐国绝不会袖手旁观。”
第十一章 叙话()
楚渊轻哂:“卫国地处偏僻,与周边各国向来井水不犯河水,怎会引来兵患?”
吕雯梅目露藐视之意:“原来堂堂卫国皇帝,竟是如此目光短浅之人。可笑!”
楚渊眉目间蕴着愠怒:“你说什么?”
吕雯梅直视于他,警醒道:“皇上要是真的不愿借兵,我绝不勉强。但请皇上明白,齐国与卫国仅一山之隔,齐国一旦被他国沦胥,只怕卫国也难以幸免。到那时卫国处于腹背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皇上可别后悔你今日的抉择。”言罢,即转身离殿,不愿再跟他口舌之争。
惠儿在后紧随吕雯梅向宫外走去,发愁道:“卫帝不肯借兵给我们,这便如何是好?”
吕雯梅怅惘道:“他不肯我也没办法,只能回去另想法子了。”
惠儿一脸沮丧:“那我们岂不是白来一趟?”
可不就是白来了。牺牲了那么多人的性命,连自己的孩子都没能保住,想想真是不甘。可不甘又如何,这就是命运。吕雯梅微微仰起脸,逼回伤感失意的泪。
当她俩快走到宫门口时,一个小黄门的声音在后急唤:“齐后请留步,皇上召您回去。”
吕雯梅闻声,又生出一线希望,随那小黄门重回轩和殿。她故意说道:“皇上既不同意借兵,又唤我何来?”
楚渊缓和了声音:“朕承认你适才所言是对的,帮齐国就是帮卫国。但具体如何出兵助齐,朕还需与群臣商讨。”
吕雯梅见他果然转变了想法,施礼相谢:“皇上肯同意借兵,我在此代齐帝谢过。”
楚渊温然道:“你来一趟不容易,今日就留在宫里,有些事朕想问问你。”
多年不见,吕雯梅自然也有话对他说,就答应了。
楚渊命人安排澜云殿给吕雯梅暂住。
澜云殿不算大,是一座嫔妃的住所。因早无人居住,殿内陈设已较陈旧,只能从绣帘锦帐、雕花描金家具、几样较贵重的摆设上,依稀辨出些许当年的贵气,不知曾经的殿主人有怎样的命运。吕雯梅只觉满目苍凉,心中不免郁郁。
惠儿见了有点小失落:“这地方可比不上娘娘的宁和宫富丽敞亮。”
吕雯梅未太在意,说道:“卫国的国力稍逊于齐国,宫殿粗简些并不意外。”
惠儿叹口气,为吕雯梅脱下大氅,露出点喜色道:“卫帝到底还是听了娘娘的话。”
吕雯梅在席子上坐了,浅淡一笑:“凭我对他的了解,不会是一个轻易被他人左右的人。他应是觉得我说的话有些分量,才会同意吧。”
惠儿道:“可不管怎样,娘娘还是说服了他。”她有点心急道:“不知卫帝何时会出兵。”
吕雯梅道:“他既已答应,应该不会等太久。”
到了傍晚时分,身着深蓝艾虎纹锦袍的楚渊走了进来。
吕雯梅趋前几步,屈膝道声:“皇上。”
楚渊略表歉意:“这儿相对简陋些,可能比不得齐宫住着舒服。”
吕雯梅不以为然道:“我不是一个讲究的人,这里已经挺好了。”
楚渊让了吕雯梅同自己在几案旁坐下,问道:“你久不来卫国,是否还习惯这里的气候和饮食?”
“说惯也惯,说不惯也不惯。”
楚渊有点意外:“这话怎讲?”
吕雯梅有所感触:“这里的气候还算习惯,饮食可尝到家乡味儿,但事物有了些许改变,人也不再是当初的人,就又感到不惯。”
楚渊嗟叹:“是啊,的确发生了不少事情。想当初朕还是藩王时,你的父亲是朕的少傅,可惜在立储一事上,你父亲力荐朕为太子而得罪了太后和丞相,诬告你父亲跟乱党有勾结。先帝一怒之下,未查明真相就将你父亲革职,还没收了全部家产,赶出怀阳城。后来朕才知你和你父母去了齐国。”他唏嘘道:“令朕没有想到的是,你居然做了齐国皇后。”
吕雯梅笑一笑:“我也未曾想到自己有一天可以当皇后,或许这是天意吧。”她凝视他一眼,“当然,你能当上卫国国君,也在我意料之外。”
许是觉得这个皇位来之不易,楚渊面有顾惜之色:“朕做这个皇帝是个巧合。若非二哥当上皇帝后不得人心,引发兵变,朕也不会有这样的好运气。”他顿一顿,道:“对了,你父母现在可好?”
吕雯梅眸色略显黯然:“都挺好的。父母还说想回来看看,可路途遥远不大方便,又考虑到宅子已被朝廷收回,就打消了回来的念头。”
楚渊觉着有愧,便道:“说得也是。就让他们留在齐国颐养天年吧。”他沉默片刻,眼中有温情流露,“你可还记得你初见朕时,不叫王爷,却唤朕楚渊哥哥?”
吕雯梅微露窘态,避开他的目光:“那是小孩子不懂事,口无遮拦,让皇上见笑了。”
楚渊声音里颇有几分叹惋之意:“当朕得知你来的消息时,还想着你会长成什么样子?今日相见,你的言行已经告诉朕,你再不是当年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了。”
吕雯梅淡然道:“是人总有改变,不会还和当年一个样子。”
楚渊眸中含了一丝深意,稍稍迫近她:“假如没有当年的立储之争,你和你父母应该不会离开卫国。”
吕雯梅察觉他神情有异,侧一侧身,以短短一语相隔:“如今你是卫帝,我是齐后,再言过去的事,岂不毫无意义?”
楚渊神色一黯,道:“从前是回不去了,就放眼往后吧。”
在他俩叙旧时,皇后菀凝来过。她听闻吕雯梅来到宫中,想要一见,但楚渊在殿中与吕雯梅谈话,倒不便打扰,就没进去。
翌日晴好,云淡风轻。
吕雯梅与楚渊絮絮半宿,起得有点晚。她没啥事做,便支起长窗,观赏窗外景色。
庭院里花已开,草返绿,远处殿宇隐隐绰绰,沉浸在一片光辉里,似乎一切都是美好的。然而在这美好之下,又会隐藏着什么?
吕雯梅清楚自己的选择,楚渊算得上是一个有帝王气概的人,而她对他这样的人只能怀有敬慕之心。唯有萧怿那样重感情,爱她胜过一切,才值得她托付终身。在这偌大的卫宫后宫中,不会只有一位皇后,楚渊背后的那些女子,将会有怎样的人生?她的念头还没转完,就闻一宫女的声音在身后道:“我们皇后娘娘请您移步回兰殿一叙。”
吕雯梅正好奇楚渊选立的皇后会是怎样的女子,当然愿意见见她,便带着惠儿随那宫女前往皇后所居的绮华宫回兰殿。
她们穿过几处殿宇,来到一座还算富丽的宫殿前。吕雯梅走进殿中,见茵褥上坐着一位容貌端庄秀美,衣饰较华贵的女子,这自然就是皇后菀凝了。她施礼:“见过卫后。”
菀凝端然含笑,道声:“赐坐。”
她曾为郡主,后来嫁给还是藩王的楚渊为王妃。她凭借母家势力,最终帮楚渊争得帝位。好在她不是一个强势的女子,贤惠宽和是她稳坐后位的办法。
菀凝打量吕雯梅几眼,温和笑道:“本宫曾听皇上说起过妹妹,今日有缘得见,果然和旁的女子不同。”
吕雯梅见她开口就以妹妹称呼自己,不觉生了几分亲近感,微微一笑:“我能见到姐姐,也算是幸事。”
菀凝目露探寻之意:“妹妹肯不辞千里亲自过来,真是叫人意外。”
吕雯梅听出她言外之意,说道:“我亲自过来,一是想看看久别的故土;二是希望齐卫两国能永结兄弟之谊,是以未遣使。”
菀凝明了,微感惭愧:“卫国一向少与别国交往,既无敌亦无友,独享太平。可这太平能持续多久,却不得而知。妹妹愿让卫齐结盟,当然是好,就不知皇上是否乐意。”
“朕乐意。”
二女惊讶转首,见楚渊走了进来,起身向他施礼。菀凝道:“皇上来得真是巧。”
楚渊唇边含了一缕笑:“朕下朝后想来你这儿坐坐,不想齐后也在,倒不必朕去澜云殿见你。”
吕雯梅一笑,问道:“我看皇上气色不错,应该带来好消息了吧?”
楚渊点点头,道:“是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朕与诸位大臣已经商议过,打算出兵五万围梁救齐。顶多两日后,军队就会出发。”
吕雯梅喜慰,再次相谢:“我代齐帝多谢皇上出手相助。”
楚渊正色道:“请你回去后转告齐帝,朕这次相助齐国不为别的,只为两国能友好相处,有难互相帮扶。”
吕雯梅应道:“好。我会跟齐帝说的。”她稍稍犹豫,道:“事情已了,我也该回去了,谢谢你们。”
菀凝意外:“这么快就要走?”
楚渊欲挽留:“你好容易来一次,总该多住几日才是。”
吕雯梅婉拒道:“多谢皇上好意。说真的,我是瞒着齐帝出来的,如我不早些回去,只怕齐帝和父母都要担心我。”
菀凝拉住吕雯梅的手,有心相留:“妹妹刚来就要走,这未免过于仓促。”
吕雯梅笑慰道:“我知道姐姐不舍得我走,但请姐姐放心,等以后有机会了,我一定再来看你们。”
楚渊想着吕雯梅即便再多住几日,跟自己之间也不能挽回什么,说道:“好吧。不过现在外面不太平,你又未带侍卫,就这样回去定不安全。还是等明天一早,朕派些人护送你回齐国比较好。”
吕雯梅觉他说得有理,便道:“那就麻烦皇上了。”
第十二章 归来()
第二天清晨,吕雯梅至楚渊所居的乾仪宫,与帝后话别,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登车离开。而随吕雯梅一起走的,除了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