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门锦绣-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赤子之心,凭这一点,将来留他一条命!

    “既然殿下有此雄心,筠自当效力,且容我想一想对策!”

    荀筠艰难的起身朝他一拜。

    荀冲起身受了他的礼,这是荀筠第一次称呼他为“殿下”,意味着他已经把他当主君。

    即便荀筠姿态十分恭敬,可荀冲并不觉得自己能压住他。

    但这不是现在该考虑的事。

    两个人静静对站了一会,好像也没什么好说的,接下来全力以赴便是!

    荀冲转身离开了书房密室。

    等到荀冲走了后,叶昀才来到了书房。

    屋子里退得干干净净,叶昀也不含糊,直接坐到了荀筠的身上,荀筠含笑抱着她将她紧紧搂在怀里。

    “你怎么来了?小丫头可还好?”他笑眯眯问她,

    叶昀嘟着嘴瞪了他一眼,温柔地靠在他怀里,闭上眼闻着他身上的奇楠香,“筠哥哥,怎么办?我好想儿子,我好想哥哥。”

    她不知道那才两个月的小儿子怎么样了?该吃得饱穿得暖吧?

    为了不让人怀疑,苏峥压根不敢给他们送信,是以她一无所知。

    “放心,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你想想呀,那个懒东西肯定在睡觉,他除了睡还能干嘛?”

    想起小儿子的模样,荀筠不自觉露出怜爱的笑容。

    叶昀又哭又笑,锤了他几下。

    “你今日演了这么一出戏,可该动手了?”叶昀知道今日都是荀筠的计策。

    荀筠闻言,脸上的笑容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肃严,“是,如果我料得不错,殷逸应该发现我和荀冲暗中有来了往,他该提醒太子注意退路了!”

    “你这是给太子施压呀!”

    “不施压,他怎么能迈出那一步呢?”荀筠冷笑,同时捏了捏她的脸蛋。

    叶昀笑了笑没说话。

    “哦,对了,程耀怎么样了?”叶昀突然问道。

    荀筠冷冷一笑,摇了摇头,“我昨夜审问了他,他被关了一年多,情绪还没崩溃,可见心智之坚强,此人是大才,可惜不能留他!”

    “他还不肯招?”

    “不肯!”

    “不过我总有办法让他招!”荀筠补充道,露出了淡淡的表情。

    叶昀不再多说。

    荀筠猜得没错,殷逸去到东宫将事情告诉太子后,太子坐立不安,一旦荀冲跟洛王府联合,他真的还没胜算,毕竟洛王府最大的优势就是军权。

    前五年因为他和皇帝步步为营,总算是削弱了洛王在军中的威望,可荀筠这一场战,彻底点燃了将士对洛王府的崇拜和信心,这让他和皇帝都很不安。

    “荀冲这个王八羔子,他这是引狼入室!”太子狠狠骂道。

    “怎么办?”殷逸问他。

    太子在窗下来来回回踱步,殷逸一直镇定地立在那,一袭黑衫永远给人宁静神秘的感觉。

    太子走着走着突然猛地盯住殷逸,殷逸也抬眼望着他,两个人眼神都露出了一丝狠绝。

    “是时候该准备了,咱们得先下手为强!”殷逸道。

    “好,你去准备吧!”太子重重叹了一口气。

    殷逸二话不说,飘出了东宫。

    接下来好一阵子,荀冲跟荀筠暗中来往密切,东宫那边也着手布置了下来。

    朝廷看着风平浪静,可人人都感觉出两派势力在暗中争锋相对。

    程家和殷家联手襄助太子,荀冲在朝堂上也联络了不少大臣,可谓是意气风发。

    总之,一切都蓄势待发。

    端平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天朗气清,大雪初霁,天空被洗刷过后,露出一片湛蓝,给久久压抑的京城带来了一丝舒爽明净。

    整个京城热热闹闹,百姓们争相为过年做最后的准备。

    朝中的官吏也在这一天大松了一口气,还有几日就是除夕,该处理的事情都大差不差了,众官吏踩着阳光步入太极殿,一个个面带笑容心情舒畅了不少。

    “谭大人,前阵子天气沉沉的,下了大雪,今日出了大太阳,神清气爽多了!”穆叙对着内阁首辅谭鑫拱拱手。

    谭鑫摸着胡须略略一笑,“是啊是啊,总算是忙到了尽头,看到了曙光呀!”

    “今日陛下千秋,咱们也该好好陪着陛下一乐!”

    “正是!”

    两个内阁大臣携手往朝堂走去。

    无数穿着各色服侍的官员整整齐齐迈上太极殿的白玉石台阶,朝阳将他们的背影照得火红火红,似乎想把这一幕刻在地上。

    大雍皇帝荀衍在晨曦中迎来了他的五十三岁大寿。

    百官齐贺,万民同庆。

    外命妇入后宫拜见皇后与宴,文武大臣乃至各疆域小国都派了使臣来庆贺寿辰。

    去年这个时候,大雍与鞑靼大战,皇帝自然不好贺寿,今年大雍将士打败了鞑靼贼子,他的寿宴自该普天同庆。

    这一次就是鞑靼也派了使臣携重礼来拜寿。

    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驱散了荀衍连日来心里的阴霾。

    华灯初上,整个皇宫被精心打扮了一番,像美轮美奂的天宫,美的那么不真实,仿佛梦幻一般。

    殊不知在这样气象万千的安逸下,涌动着一股诡谲的暗流。

第165章 最后的喧嚣() 
早在下午申时,文武百官的家眷都入了后宫在麒麟殿歇息,这一次皇后一改往常的习惯,让敏贵妃去调度整个寿宴,她亲自坐镇麒麟殿,面见诸位大臣的夫人和小姐。

    程大夫人带着程英坐在她下首,即便程运之从五军都督府卸任,依然不改程家是朝中第一世家的礼遇。

    从皇后的态度就可见一斑。

    皇后依旧亲切地与程夫人交谈,“孝珺身子怎么样了?我还真是盼着能尽快见到孩子呢!”

    程夫人一提起程箫和殷孝珺,面上笑容抑制不住,这是唯一令她欣慰的事。

    “劳娘娘挂记,孩子可乖了,跟箫儿小时候很像,孝珺也很好,这一次真是辛苦了她,为我们程家诞下嫡长孙!”程大夫人眉眼里都盛着喜悦。

    皇后直笑,“这孩子是个争气的,以前在娘家就最听话,大方沉稳!”

    “是,她跟英儿关系又很好,是手帕交,嫁了过来,还真是最好不过!”程大夫人拉了拉程英。

    程英冲着皇后勉强一笑。

    皇后目光落在程英身上若有所思,程大夫人没由来这么一句,估摸是想让她给程英物色夫婿呢!

    只是满朝配得上程英的还真不多,再找年纪相仿的那就更难了。

    这孩子呀,就是耽误了!

    说起程英,皇后很快想起了殷逸,这两个都是被耽误的。

    “英儿跟逸儿一样是个苦命的!”皇后假装叹了一口气。

    程大夫人闻言神色一凛,这是想把她女儿嫁去殷家呢!

    不过也未尝不可,就是一嫁一娶,两家关系也太亲密了些。

    现在程家失势,如若将来太子登基,殷逸定然是第一功臣,如此倒还真不错。

    程大夫人也跟着叹了一口气,“可不是嘛!”

    皇后闻言不动声色地笑了笑,已经明白程大夫人的意思了。

    这是答应了!

    那就好,她听着皇帝的口信,程家迟早东山再起,将程家和殷家绑在一块,她娘家可高枕无忧。

    大殿内言笑晏晏,夫人们亲切的交谈,皇后也偶尔叫上一两个大臣姑娘上前慰问一番。

    敏贵妃劳累一番在宫女的搀扶下大步进了麒麟殿。

    皇后这一次可是聪明,愣是让她干吃力不讨好的活,自己去体恤命妇去了。

    敏贵妃气得牙痒痒,她可不能让人白占便宜,今日五品以上的夫人都进了宫,她自然要去露面,结交一二。

    敏贵妃走到殿门口时,逼着自己平复了心情,面容带笑,风情万种地走了进去。

    “哎哟,皇后娘娘在面见诸位夫人呢,本宫忙去了,这才过来,真是怠慢了夫人们!”她仪态万方地朝皇后走去,声音高贵清亮,将整个大殿内的声音都压了下去。

    立即,所有夫人小姐都站起来朝她行礼,“敏贵妃娘娘万安!”

    皇后气得嘴唇发颤,真是嚣张呀,她又不是后宫之主,什么怠慢客人的话也说得出来!

    敏贵妃跟皇后斗了这么久,自然看出皇后咬牙切齿,她却顺势乖巧地给皇后行了一礼,“臣妾给皇后娘娘请安,臣妾没娘娘这等福气,既得帮着皇上打理寿宴,还得来看看这麒麟殿茶水点心供应怎么样,省得皇后娘娘说臣妾办事不周!”

    敏贵妃擒着嘴角冷笑。

    皇后气得额头冒黑线,跟这个女人斗嘴皮子真是失了身份。

    皇后冷冷瞅着她道:“你既然累了,就好生坐一会,别耽搁我跟诸位夫人交流感情!”

    “哎哟哟”敏贵妃一阵银铃般的笑声,边说边朝程夫人对面那一排坐着的夫人走去。

    “娘娘日理万机,也没那个本事一口气照顾到所有夫人,臣妾自当为娘娘分忧!”说完这话她来到俞夫人身边。

    俞夫人立即起身朝她施礼,“贵妃娘娘!”

    敏贵妃十分热情地拉住她的手,亲切地问道:“俞大人兢兢业业,不辞劳苦,昨个儿晚上我还听皇上夸他呢!”

    敏贵妃这话声音不大,却足够让大家都听到,这是暗示诸位夫人,昨夜是她在侍寝,皇帝对她依旧十分宠爱。

    俞夫人表现得诚惶诚恐,连忙低着头道:“夫君为国操劳,乃是他本职,不敢当圣上夸赞!”

    “哎哟,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们夫妻俩性子还真一样,只是这么低调不沾染是非却是耽误自己女儿了”敏贵妃凤眸落在了俞夫人身旁的俞瑶瑶身上。

    俞瑶瑶心咯噔一跳,一把握住了身旁嫂子叶昔的手。

    整个大殿内霎时安静了下来,落针可闻。

    敏贵妃这话意图很明显,她看中了俞瑶瑶。

    如今皇后太子跟程家成了一条船上的人,她不得不为儿子考虑,放眼满朝文武,能给她儿子带来最大助力的就是俞况了!

    所以她势必要想办法让荀冲娶到俞瑶瑶。

    叶昔手心都出了汗,她发现俞瑶瑶很紧张,荀冲喜欢的是叶昀,是自己妹妹,如果让一个心里藏着她妹妹的人娶自己小姑子,她跟小姑子的关系也就完了。

    何况,俞家一直明哲保身,不宜淌浑水。

    叶昔以为俞夫人会找什么借口婉拒敏贵妃招揽时,俞夫人的话让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了。

    “娘娘如此看重,是瑶儿的福气,娘娘愿意给瑶儿做主,她自然是万分感激的!”

    俞夫人垂着眉姿态十分恭敬,任何人都看不到她的情绪,包括皇后。

    皇后闻言面色一白,竟是当场呆愣。

    俞夫人今日是不是吃错药了,这可不是俞家的作风。

    叶昔和俞瑶瑶都十分惊愕地盯着俞夫人的侧脸,母亲此举让她们摸不着头脑。

    敏贵妃自己都吓到了,她完全没料到俞夫人竟然答应了她!

    没听错吧,一直明哲保身绝不搅入各方势力的俞家这是要旗帜鲜明站在她儿子这一方了?

    不过敏贵妃很快收敛住惊愕,立马与俞夫人双手交握,“即是如此,那本宫就把她当自己女儿待了!”

    “这是她的福气!”俞夫人微微含笑,施了一礼。

    俞瑶瑶咬着唇在叶昔的示意下,盈盈下拜。

    “好孩子!”敏贵妃激动地拉住了她,顺手从自己手上退下了一只翠绿的翡翠玉镯,亲手给俞瑶瑶套了上去。

    “瞧你可怜见的,这么乖巧可爱,真是讨人喜欢!”敏贵妃仔细打量俞瑶瑶,真是越看越喜欢,俞家藏着这么个宝贝,还真是委屈了她。

    “多谢娘娘厚爱!”俞瑶瑶毕竟不笨也不乱来,心里虽然有些不太愿意,不过面子上还过得去。

    那边皇后眯着眼冷冷地注视着俞夫人,恨不得把她挖出个洞来。

    恰在这时,一个太监急急跑了进来,先是焦急地在大殿内张望了一番,目光在俞夫人身上停留了一下,立马对着皇后行礼道:“娘娘,刚刚宫外急报,俞况俞大人在巡防回来准备入宫拜寿的路上马儿发癫,俞大人被甩下了马,如今被人抬回了俞府!”

    “什么?”

    俞夫人和俞瑶瑶乃至叶昔瞬间慌了神。

    “公公,你说我爹爹怎么了?”

    俞瑶瑶吓得完全顾不上礼节,立马奔了过去,上气不接下气地盯着那个公公。

    俞夫人和叶昔也走了过来,齐齐望着他。

    “严重吗?伤在何处?”俞夫人声音都在发抖,

    太监苦着脸道:“听来报的人说伤势很重,一条腿受了重伤,走不了路,圣上已经派了太医去瞧,娘娘您看,俞夫人这边”

    太监看向皇后。

    俞夫人闻言眼眸一闭,身子一滑差点栽下去,还是叶昔和敏贵妃扶住了她。

    敏贵妃知道该自己表现的时候了,她立马对着皇后恳求道:“皇后娘娘,臣妾恳请您准许俞夫人回府上看看,俞大人重伤,她定然心绪不宁,还请您看在俞家这么多年辛苦的份上开恩!”

    皇后听了这话差点没气死,敏贵妃说的好像她不近人情不让人走似的!

    俞家的女主人都在这里,俞云谦也在朝中,后院岂不乱了套。

    太监奉皇上旨意来,不就是体恤臣子想让俞夫人回去探望夫婿吗?

    皇后狠狠瞪了一眼敏贵妃,暗想回头跟她算账,她立即看向俞夫人,“俞夫人,你带着你女儿赶紧回去,叶昔留下便可!”

    “多谢皇后娘娘,多谢贵妃娘娘!”俞夫人哭着下拜。

    敏贵妃立即扭头对着自己一个心腹太监吩咐道:“你且找来一顶小轿,抬着俞夫人送去大门口,再安排人送俞夫人到府上!”

    “是!”

    俞夫人也顾不得什么礼仪不礼仪的,任由敏贵妃安排。

    宫女和太监扶着俞夫人和俞瑶瑶出了殿,叶昔亲自送到外头,心里七上八下,不太安宁。

    敏贵妃望着俞夫人上了小轿,匆匆往宫门处赶,对于俞瑶瑶被皇后遣出去心里有点不乐意。

    不过也不是什么大事,今日得到俞家支持,已经大出所望,她扭头过来见叶昔神色不安,便安抚道:“放心吧,皇上请了太医去瞧,定然没事的,你放心待着吧,本宫会让人盯着,有消息立即告诉你!”

    叶昔顿时万分感激,红着眼跟她道谢。

    二人再次回到了里头,叶昔勉强挂着笑,毕竟是皇帝寿辰,她不敢造次。

    俞况受伤不能赴宴的事终究没引起太大的波动,毕竟一个武将出现一点意外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夜色落下前,前庭后宫贺客齐齐聚在承庆殿,皇后带着诸位夫人坐右阁,皇帝与大臣坐在左阁,左阁右阁之间隔着一道朱纱,大阁之外就是一个高台,上头正有穿着红色裙衫的女子跳舞,八音齐奏,琴瑟和鸣,酒杯倾动,好不欢乐。

    皇帝左下首坐着太子和荀冲,右下手是很难露面的洛王。

    今日洛王府也就洛王赴宴,荀筠养伤,王妃告病,叶昀和嘉兰郡主都要侍疾。

    不过皇帝也不在意,这是洛王府一贯的作风。

    除此之外,皇后也把东西两宫太后请来了右阁,两位太后坐在上位,一左一右,只是二人谁也没看谁,席位还隔得很开,这一回敏贵妃倒是来讨好东太后,在她席下侍奉,皇后自然只能服侍西太后了。

    不管怎么样,就连一些年纪轻的姑娘都看出来了,宫内这是泾渭分明的两条战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