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青没有功夫理会他,只顾着自己暗自神伤了。
。
第二日,赵卓远早早的就从军营回来了。
来的时候仍旧没有空手,他进门后把手里的油纸包递给宋青,说:“吃吧。”
“什么?”宋青疑惑的接过油纸包。
“打开看看。”
宋青把油纸包搁在桌子上,解开细麻绳,翻开看,里面包着的是六个黄灿灿的芝麻糯米球。
拿了一个咬了一口,外酥里糯,里面竟然还包了蜜瓜脯,香甜糯软,非常好吃。
糯米球外面的油已经被油纸包吸干,此时吃起来,只有香甜,一点儿也不油腻,宋青一口气吃了足足三个。
看宋青胃口变好,赵卓远嘴角微微上扬。
心想,才短短一天的功夫不到,她就忘了昨天白程楠的事,看来这白程楠在她心中的分量也不过如此。
不过他倒是有些同情白程楠的,在自己不知道宋青是女儿身时,又何尝没纠结过,只是那时朝中的事已足够让自己忙到焦头烂额,分了心,自己才没有功夫像白程楠一样困惑。
好在此时她已经属于自己。
赵卓远心想,即便宋青现在的心还没有完全投入到自己身上,但是他相信,相信三年的时间,她一定会全心全意的爱上自己。
而三年的时间,足够他安排好大邑的朝中事务。
到时候,即便她没有爱上自己执意要走,他也可以放心的追她至天涯海角。
这个叫宋青的女子,救了他的命,扯走了他定亲的玉佩,给了他做男人的尊严,这一世,自己注定与她分扯不清。
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是一个极度阴暗的日子,万事皆忌。
可西夏王凉津昶却挑选在了这天送来了战书,可见其气焰嚣张至极。
赵卓远把战书狠狠的拍到桌子上,问:“朱将军,镇里的百姓撤离的怎么样了?”
“回将军,老弱妇孺都已经安全撤离到文安县城,并安排好了临时住所。”朱威答道。
“如此甚好,应战!”赵卓远杀伐果断的下令。
朱威这口气也是憋了许久,双手抱拳大声说:“末将得令!”
赵卓远一声令下,整个军营上下立刻进入了高度警戒状态,所有将士都是整装待发,手中的长枪被磨的发出闪闪的寒光,等着在战场上与敌军一决生死。
第111章 两国开战(2)()
战争即将爆发的消息,宋青是从张小宝口中得知的。
这天,宋青等到了深夜,也不见赵卓远回来。
她心里隐隐约约觉着不好,虽是躺在床榻上,却是翻来覆去睡不着。
嘭嘭嘭,宋青听到了几声敲门声,她连忙穿了衣服出了屋子,而住西厢房的红英似乎是比她动作更快,已经走到了门口。
“王妃,会不会是侯爷回来了?”
宋青对红英说:“先问问是谁?”
红英贴着大门,警惕的问:“谁呀?”
“红英姐姐,是我,小宝。”大门外传来小宝的说话声,听着气息很不稳定。
红英扭头看着宋青,说:“王妃,是小宝。”
“快开门让他进来,这会回来,怕是有着急的事。”
红英拿下门栓,赶忙打开了大门。
果然,张小宝气喘吁吁的说:“王妃,快收拾东西。”
“收拾东西?”宋青问。
“侯爷说战事将起,让我来通知你收拾些东西,等会有十名护卫护送王妃到隔壁文安县。”
虽然早就有心里准备,但听到张小宝说战事将起,宋青心里还是咯噔一声。
赵卓远让自己撤离?
可她却是打心眼里不想走。
宋青记得,就在不久前他要让自己陪着一起来这流河镇时,自己想都没想的就拒绝了。
而今天,他让撤离,可她却是不想走,真心想陪在他身边。
自己这是怎么了?不是一向贪生怕死么?
宋青有些头疼的攥紧拳头,不知道是该听赵卓远的话撤离,还是该听从自己的心意留下来陪他。
今日是十五,天上的月亮正圆,月光照的整个院子亮如白昼。
月光下,院子里的花草清晰可见。
宋青却看不清自己的心了。
难道自己是爱上赵卓远了?
她在心里假想了一下,如果赵卓远死在了战场上,自己会不会有感觉。
想到他浑身是血,惨死的场面,宋青觉着自己的心揪的生疼。
她不知道这是不是爱,她只知道赵卓远死了,她的心会很疼,会很痛苦。
想到这里,她当即做了决定。
留下,她要留下,陪他一同征战天下。
他在前线带领将士征战,她则在他身后支持,自己虽不是什么神医,但是替受伤的将士包扎止血还是能得心应手。
“王妃,你还愣着干什么,镇里的老弱妇孺早就已经撤走了。”张小宝叫醒了凝神望着月亮的宋青。
回过神的宋青对张小宝笑了笑,说:“红英,你快去收拾收拾。”
“嗯。”红英答应着赶忙进了西厢房。
宋青也转身进了屋,她进屋却不是收拾东西,而是换上了一身男装,拿了些银子银票。
换好衣服后,宋青就出了屋子,手中除了她的医药箱,只拿了一个小布包。
她走到西厢房,拉起红英的手,把小布包塞到她手心里说:“红英,这里有些银子,还有些银票,你拿着用。”
“王妃,你这是干什么?”红英不明白宋青这话是什么意思。
平常买菜都是用多少,自己向王妃要多少,王妃突然给自己这么多银子,这是为何?
“你让小宝带你去文安县,我要留下来陪在侯爷身边。”宋青眼神前所未有的坚定。
第112章 两国开战(3)()
听到宋青要留下来陪在侯爷身边,站在旁边的张小宝立刻喜上眉梢,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王妃,”张小宝想说王妃英明,没想到话还没说出来,刚喊了一声王妃,话就被宋青打断。
“不用劝了,我意已决!”宋青斩钉截铁的说。
“王妃,我是想说,我带着红英姐弟撤离后,您一定要照顾好侯爷!”
听到张小宝这么说,宋青抬手在他脑袋上敲了一记,骂道:“你这没良心的,侯爷平常可是白疼你了!”
“嘿嘿,嘿嘿。”张小宝挠着头皮笑了几声,又抬眼看你着红英问:“红英,收拾好了么?收拾好就快走,马车就等在门外。”
红英见宋青要留下,她也把收拾好的东西重新放下,说:“我也要留下。”
听到红英说要留下,张小宝一急,大声说:“王妃不光懂的如何布兵,而且还精通医术,留下来能帮助侯爷,你一个只会做饭的丫头,留下来作甚?”
“你也说了,我就是一个只会做饭的丫头,那我就留下来陪着王妃,给王妃做饭!”红英语气也是坚决。
“军营不缺伙夫!”张小宝没好气的说。
“我知道军营不缺伙夫,可他们做的饭有我做的好吃吗,我可是从前流河镇最有名的饭庄的掌勺大厨。”红英也大声的给张小宝理论。
“好了,好了,红英,别和小宝争执了,小宝平常嘴上不积德,可心里却是善良的,他这是为了你们姐弟俩着想,你就依了他,带着你弟弟先到文安县避避风头,等战事一过,你再回来给我做饭也不晚。”
“可是,”
“别可是了,文亮的身体刚刚有些好转,这战事一开始就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到时候这流河镇会是什么场面,都是一无所知。”宋青眉头微皱。
“王妃,文亮的命本来就是您给的,就算到时候形势不好文亮丢了性命,那就算他报答了王妃你的救命之恩。”
“这是说的什么话,文亮才一个八岁的孩子,他要好好的活着,健康的长大,这才是对我救命之恩最好的报答。”宋青拍拍红英的手背。
“王妃,”红英还想说什么。
宋青打断她说:“快别说了,这些银子你拿着,到了文安县盘个店铺,开个饭庄,以你的手艺,绝对可以生意火爆。”
“王妃,救命之恩还未报答,我怎么能再要您的银子,红英还年轻,可以靠自己的手艺养活红亮。”
红英似火不肯收宋青的银子。
“哈哈,红英啊红英,你以为我是把这银子白给你的啊,我是给你银子是想做个甩手掌柜啊,到时候饭庄的账目都给我写清楚啊,我可是要不定时查账的。”宋青笑着说。
红英还愣着,张小宝倒是机灵,替她接过了宋青手里的银票,说:“还不快谢谢王妃。”
“红英一定会记清楚账目,等着王妃来查账。”红英语调中满是感激。
这是上天开眼了,让从小经历了许多艰辛的自己遇到了王妃如此好的人。
第113章 两国开战(4)()
张小宝带着红英姐弟有两名士兵护送,撤离去了文安县。
而宋青,则是被几位士兵带着去了军营大帐。
赵卓远和朱威等几名将士正在通宵达旦的商量战争细节,见到宋青赵卓远着实吃了一惊。
就在刚才,自己让小宝回府通知她撤离时,小宝还建议让王妃留下来时,自己还认为她肯定不会同意。
没想到,她竟然留下了。
赵卓远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好了,各位辛苦了,所有的部署就按照咱们方才说的进行,不能有分毫误差。”赵卓远挺直腰,对围着沙盘的十几个将领说。
“末将得令!”众将齐声说。
“好,去部署吧!”赵卓远朝他们挥了挥手。
“末将告退!”
待那些将领退出帐篷后,赵卓远才走到宋青跟前,用稀松平常的语调说了一声:“来了。”
好像他早就料到宋青会来一般。
“嗯,我是来告诉侯爷一声,我明天就要撤离到文安县去。”宋青刚刚明明看到赵卓远惊喜的眼神。
这会却要装的这么淡定,她倒要看看他能装多久。
“既然来了,就留下吧,在这军营中我还是能护你周全。”
“那侯爷的意思是,出了这军营你就护不了我周全了?”宋青故意刁难。
赵卓远果然被她问的没话说了。
她知道他是个不轻易许诺的人,只说能做到的,不能做到的从不妄言。
“哈哈,侯爷,你不用这么紧张,我是最惜命的人了,不用你说我也会爱惜好我的性命,我来这里只是想看看战争到底是什么样子,满足一下好奇心而已。”宋青嬉笑道。
还没有确定的情感,她不愿意让赵卓远察觉出来。
“嗯。”赵卓远只是点头应了一声。
宋青这么说,他一点也不失落,她不管是何原因留下来,对自己来说都是幸事一桩。
在这样的时刻,他是希望她陪在身边。
在赵卓远看来,人性和爱同等自私,爱一个人不是要我死她活,而是同生共死。
宋青以侍从的身份留在赵卓远的大帐。
这一夜,赵卓远无比的热烈,疯狂的让宋青几乎难以承受。
。
夜风呼啸,战火烧红了半边天际,呐喊声与厮杀声在深沉的夜色下响彻。
连头顶的月亮似乎都被染成了血红。
染满鲜血的矮丘上到处都是倒下的旌旗,和无数鲜血未干的尸骨,血流汇聚成河,月光的照射下反射出带着血腥的光芒,整片战场就如同鬼魅一般,阴森恐怖。
胡杨林一战,杀敌四万,自损三千,大胜。
在西夏王凉津昶命令三十万大军成一字型全面进攻时,赵卓远的十万大军奋力应敌,佯装溃败,诱敌深入,在敌军进入谷地后,杨飞又带领二十万铁骑从敌军身后杀出。
西夏国三十万士兵,就这样被前后包抄。
两军实力虽然相当,却因为军力部署不同而使两方有了天差地别,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根本就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场屠杀。
西夏三十万士兵,也就仅仅一夜的功夫,便被士气高昂的大邑士兵杀个片甲不留。
第114章 两国开战(5)()
西夏京都凉城。
凉津昶得知战败的消息,一时气血翻涌,一口鲜血狂喷而出,染红了脚下洁白的毡毯。
“大王,大王可要保重龙体。”西夏王后连忙把西夏王残留在嘴角的鲜血擦拭干净。
“保重龙体,京都就要失陷,还要这副残躯作甚!”凉津昶怒吼。
三十万大军,区区一夜的功夫,竟被杀的精光。
这就是大将军口口声声称赞的骁勇善战?
若是知道是今日这局面,他倒愿意求和,这样倒还能保住西夏。
三十万士兵已损,如今西夏国只剩下些老弱妇孺,和空壳无异。
等大邑军一到,结局只有一个,沦陷。
“眼下这局面,尔等可有主意?”凉津昶单手揉着隐隐作痛的太阳穴问道。
大厅中的两排朝臣都低声议论纷纷,却是没人能拿出什么可行的主意来。
其实,在凉津昶心中早已有了主意,只是,这话作为一国之君他实在是难以开口。
求和?
若不是自己野心勃勃,趁着大邑新君即位朝堂不稳想咬下流河镇这块肥肉,两国倒是可以相安无事,也不会造成今日这个局面。
求和,让凉津昶实在是难以启齿。
正在凉津昶一筹莫展之时,三皇子凉畀挺身而出。
“父王,儿臣愿意前往大邑求和。”凉畀高声说。
听到凉畀说要前往大邑求和,在场的大臣无不吃惊的瞪大眼睛望着坐在龙椅上的凉津昶。
所有大臣都以为凉津昶会大发雷霆,却没料到凉津昶听到凉畀的话刚刚还拧在一起的眉头竟然悄悄的舒展开来。
满脸有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
“哦?求和?眼下不是求和的好时机,三十万大军已损,我们可没有任何求和的本钱。”凉津昶问站在大厅中央的凉畀。
嘴上这么问,可心里却对凉畀是连连赞许,心说还是自己的三儿子知道自己的心意。
“父王,眼下我三十万大军虽然已经折损,可我们仍旧有可以保我西夏周全的筹码。”凉畀表情泰然,似乎是对此次求和已经胸有成竹。
“什么筹码?畀儿说来给大家听听。”凉津昶满脸期待。
他心里虽已打定求和的主意,却是没有能保住西夏周全的策略,听到三儿子凉畀有主意,自然是满心期待。
“儿臣听闻武阳侯赵卓远的副将朱威是个极其孝顺的人,他娘身患绝症,命不久矣,她这病只有天山雪莲才可以替她续命,而这天山只有我凉家的人才可登上山顶,倒时候朱威在武阳侯跟前美言几句,还愁保不了我西夏周全?”
听到三皇子凉畀的计策,西夏王凉津昶用力的拍了一下座椅,大声称好。
“好,好,好。”凉津昶连道三声好。
大臣们也点头称赞,站在凉畀右边的太子凉钰嘴上说好,心里却是一百个不服气。
“众爱卿,意下如何?”西夏王此刻已经是喜笑颜开。
“父皇,三弟足智多谋,只是眼下那流河镇乃虎狼之地,我愿意带兵随三弟一同前往,护他周全。”太子凉钰站出来说。
第115章 求和(1)()
凉钰心想,如此大功,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让凉畀得了去。
凉津昶知道太子心中的想法,太子怕三皇子越了自己风头,总是想方设法的打压。
都是自己的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