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这条线,在下一轮干部调整中谋个好去处,现在的情况来看,能够抱住屁股下面的位子就已经是万幸了!
真***流年不利啊!
就在救护车准备启动的时候,一辆挂着齐武县政府牌照的轿车飞驰而来,紧接着县政办常wu副主任曹越文迅速跳下车奔到救护车前,一脸焦急的看着仍处于昏迷中的妻子乔舒敏,口中却向中年医生问道:“医生,我妻子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危险?”
中年医生一看到来人正是曹越文,顿时换上满脸笑容说道:“曹主任您放心,乔老师是因为劳累过度才昏倒的,静养几天就可以了,没有什么大碍!”
曹越文这才松了一口气,伸出双手紧紧握住中年医生的手说道:“谢谢你了医生!”却直接无视了满脸赔笑的冯书林。
而这一切情况却不被闻讯赶来的齐武县电视台摄像师清晰的记录下来,县电视台的当家花旦声情并茂的向全县百姓直播着“人民教师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晕倒讲台”的感人一幕,观者为之动容,闻着为之泣下!
敬业的现电视台记者还专程随着救护车赶到了县人民医院,并对从昏迷中苏醒,身体虚弱的人民教师乔舒敏进行了简短采访!
当天晚上齐武县新闻联播就播出了这感人至深的一幕,荧幕上乔舒敏苍白的脸色牵动着齐武县数十万百姓的心,这样爱岗敬业的好老师是值得所有人尊敬的!
第二天一大早,齐武日报上就头版头条的刊登了乔舒敏带病辅导学生的温馨照片,还无比煽情的描述道: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人民的好教师乔舒敏从教二十三年来从来没有缺过一节课,从来没有请过一次假,她甚至冒着39度的高烧辅导差生,忍着刺骨的腰椎痛屹立讲台,用她的关怀和执着让一个又一个孩子成长、成才!
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哪怕是她在晕倒讲台上的前一刻,仍旧在孜孜以求的传授着知识,哪怕是在病床上,她也满脸含笑的为学生补习功课,只因为她知道自己有一个高尚的身份:人民教师!
乔舒敏的病情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却没有人注意到就在齐武日报的夹缝中有这样一个报道:县实验高中副校长陈宏辉因贪污索贿、生活腐化等问题被立案侦查!
齐武县纪委反应迅速,很快就从陈宏辉的口中查证了很多情况,包括齐武县教育局长陈铎、齐武县实验高中校长冯书林等五名科级干部纷纷落马,顿时官场之上、人心惶惶,生怕办公室的电话一响就是请去喝茶的通知。
第248章 应接不暇()
六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田里的庄稼都已经成熟,尽管今年并不是一个丰产的年份,田间地头的人们脸上也都洋溢着真诚的笑容,挥手欢送和他们一起劳作了整整一天的王思凡。
这几天王思凡的心情大好,一个接一个好消息传过来,让他有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不过这种感觉是忙碌而充实的,是充满成就感的!
曹红兵驾驶着三号车行驶在崎岖不平的田间小道上,赵凡川目不斜视的注视着前方,王思凡百无聊赖的从衣服上拍去麦芒和泥土,尽管此刻他的额头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整洁的西装和洁白的衬衣上已经被汗渍和泥土弄脏,但是眉眼之间的笑意可以看出他心情极好。
王思凡摇下车窗吹拂着晚风,尽情地闻着空气中泥土的气息,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半个月的时间没有锻炼,今天才割了两亩麦子就累的腰酸背疼的,看来还真是业精于勤荒于嬉啊!”
赵凡川知道王思凡只是在自己感叹,是以并没有接他的话茬,心里却是叫苦不迭,我的大县zhang啊,一天不到的时间你竟然割了两亩麦子,还是在没有记者采访,没有电视台跟随的情况下,你要是再在地里呆上一两个小时,我估计今天就交代这里了!
其实这也怪不得赵凡川,毕竟华夏国的国情放在那里,但凡农业大丰收的年份,各级领导总要举着镰刀对着镜头摆出一个非常迷人的微笑,然后象征性的割两把麦子,以此来显示对农业的重视和亲民的形象。
赵凡川曾经就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某县农业大丰收,县zhang兴致勃勃的去体验生活,在一番高谈阔论之后就从汽车后备箱中取出来一个做工精美的高尔夫球杆摆出一个自以为很迷人的割麦子poss给摄影师拍照,结果摄影师一激动给了球杆一个特写,晚上播新闻联播的时候县zhang差点没有把县电视台给砸了!
像王思凡这样一下到地里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拿起镰刀就蹭蹭往前割,一个小时都不抬一下头直一下腰的家伙简直是领导中的奇葩、奇葩中的战斗机啊!
领导都这么卖力了,秘书还不得往死里拼命啊?可是王思凡是在战火中千锤百炼过的特种兵,而赵凡川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一番拼命下来小命还真给搭进去半条,不过看到领导意犹未尽的样子,他哪里敢停下啊?
如果不是远处的炊烟和西斜的落日帮了忙,赵凡川能够爬上车估计都是一种奢侈!
其实不但是他,就连在部队锤炼过的曹红兵也累得够呛,现在开车的时候手都还直打哆嗦呢,这也难怪王思凡觉得回去的路好像比来的时候还要颠簸几分。
不过王思凡这个时候显然没有精力关心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他在思考远更重要的事情。
据周然和任冬雨两人的汇报,由省水电集团建造的位于滦河上游猿跳峡段的水电项目主体工程已经接近完工,尽管在配套设施选择过程中与明丘村村民发生了一些不愉快,不过现在已经顺利解决,剩下的就是发电设备的安装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建成之后不但能够解决齐武县以及临近县区的用电紧张状况,甚至能输送到附近的几个市。
从上面争取到的农田水利设施补贴款也已经发放到各个乡镇里面,从亲自下去视察和各乡镇反馈上来的情况看,补贴款大部分都用在了刀刃上,不过这些设施的作用一时半会儿还体现不出来!
张森林的建筑集团赞助老干局的住宿大楼也已经完全竣工,装修之后就能够正式入驻了,王思凡想到应组织部副部长夏威严的邀请在竣工仪式现场的讲话时候就想笑。
那是他从一本很古老的杂志上看到的一段话,经过加工之后信手拈来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就连宣传部长武石磊后来知道之后都对王思凡赞口不绝。
在老干局全体员工以及老干部代表大会上,王思凡以县wei副书ji的身份发表重要讲话,声情并茂的对老干局的工作进行了表扬,并对老干部们对齐武县做出的贡献表示了感谢,最后还专门向夏威严提出了四点要求。
第一是认真落实各级组织部门以及县wei县政府的政策待遇,每逢重大节日,都要安排专人对老干部们进行慰问,让这些为齐武县的发展呕心沥血的老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承诺每年拨出转向的医疗经费,定期对老干部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做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使老干部们老有所依。
第二是关心老干部们的日常生活,免费为离退休老干部订阅各类报刊杂志,使老干部们对国家和县里的政策有所了解,并且使他们老有所学。
第三是要丰富和活跃老干部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老干部的生活质量,通过举办各类文体活动,陶冶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使老干部老有所乐。
第四是加强对老干部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完善老干部座谈会机制,虚心向老干部们征求意见和建议,让他们能够顺利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看法,使老干部老有所为。
发言还没有结束的时候王思凡脸上就洋溢起了灿烂的笑容,不仅仅是因为开心,更是因为对自己的演讲感到好笑。
以前的演讲稿都是由秘书赵凡川一遍又一遍校对审核之后敲定的,这天他照搬了别人的演讲稿还真有种信马由缰的感觉,这也让他明白了为什么很多领导都喜欢在大会小会上滔滔不绝大说一通,被众人瞩目的感觉那不是一般的好啊!
随着车子剧烈的扭动,然后爬上一个土坡之后进入平坦的柏油马路,王思凡的心思也回到了现实,自小在农村长大的他自然明白夏收秋种的道理,夏忙过后农民们就要开始忙碌的种玉米,这个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全县的稳定工作。(注:春种秋收是对于长江以南种植水稻的地方而言的,古时候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之说,而对于位于北方的东湖省来说,则是夏季种玉米秋天收获,秋天种麦子夏天收获,如此循环往复。)
想到这里他倏地睁开眼睛对赵凡川说道:“凡川,你记一下下面的问题。”
“一是征收农业税问题,俗称交公粮,一定不能再出现基层干部工作粗暴,打伤农民这样的事件,毕竟现在齐武县的情况极其敏感,一不小心就会被有心人整出来大事儿!
二是收购粮食的价格问题,尽管今年不算是丰收年,但是也要预防某些黑心商人趁机胡乱弹压收购价格,要不然农民们辛辛苦苦忙碌一年连化肥钱都裹不住,还谈什么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就是玉米种和肥料问题,一定要督促下面的乡镇严格把关,坚决杜绝假种子假化肥,一经发现必须严惩不贷!”
毕竟那个时候还没有免除农业税,更没有所谓的粮食收购制度,种子话费的选择农民并没有多大的自主权,王思凡思考的这些问题也都是实实在在面临的问题。
赵凡川迅速的掏出笔记本将王思凡讲话的重点记录下来,心里却佩服不已,这才几天的功夫,县zhang的讲话水平就有这么大进步,不但重点明确,还有条有理,可比那些整天胡吹乱侃的干部强多了,跟着这样的领导就是有前途啊!
赵凡川却不知道王思凡这厮最近还真的没有闲着,他在研究政务院和省里面的文件以及报道呢,里面正有褚廉明在一次农业问题座谈会上的期许,而东湖省的反应也不慢,周正明在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与之遥相呼应。
王思凡自然不介意剽窃一番褚廉明的讲话,毕竟他就是以农业起家的,还因为三农问题的论文受到过高层领导的关注,嘴里如果说不出来个一二三的话岂不被别人给笑死!
再说了,人嘛,要学会与时俱进!
当然了王思凡可不会傻到告诉赵凡川说这些话是我在哪里哪里看到的,你回去摘抄下来就行了,那样的话领导的威风何在啊?
还有一个别人都不知道的原因,就是这些项目工程都是王思凡亲自跑下来的,理应享受最后的成果,这次可不会像在九泉镇时候被人摘桃子了!
王思凡并不是一个居功自傲的人,也不是一个取得一点成就就沾沾自喜的人,他这一次之所以对这些工作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就是因为有了九泉镇的教训。
他在九泉镇的工作十分出色,就不仅仅是可圈可点这么简单,要圈的话估计得全部圈起来,要点的话估计就被点的体无完肤了,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被别人凭空摘了桃子,理由还冠冕堂皇,这可以说是他心中的一个结,现在能够在齐武县把这个结解开,心中残存的一丝阴影也就荡然无存了!
在官场中人最怕心里有阴影,有结解不开,否则的话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放开手脚,而一畏畏缩缩的话,就不能成就大事!
而现在王思凡终于可以在心底说一声:“这种感觉真的很不错!”
第250章 另据心思()
另据心思因为知道王思凡这次来宜州是陪女朋友许婉儿度假的,沈政和焦静茹等人给足了他的面子。
刚过上午十一点王思凡就接到了沈政的电话,当他揽着许婉儿出现在酒店门口的时候,顿时吓了一跳,好家伙,五辆黑色皇冠轿车整齐的排成一列向两人表示欢迎。
当然王思凡很有自知之明,稍一思索就猜出沈政等人搞出这么大的排场不仅仅是看在dang校同学的面子上,多半还是给许婉儿面子,给许婉儿面子就是向许明河示好的意思!
不过令王思凡感到惊讶的是在迎接自己的一群人中除了沈政和焦静茹两个熟人之外,江城老乡何双双也赫然在列,其他还有三个年龄都在三十五岁以上的中年人,王思凡模糊记得他们是和自己同期的干部培训班同学,却不记得他们的名字。
面带微笑拉着许婉儿和沈政等人握过手之后,焦静茹和何双双两个人就开始一个劲儿的夸许婉儿年轻漂亮,让王思凡顿时诧异万分。
何双双也就罢了,人家当过政办主任的职务,一双小嘴伶牙俐齿能说会道的,焦静茹的过分热情就让王思凡一时间无法适应,看来还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
寒暄的过程中王思凡这才想起来三个中年人中个子稍高的叫做李新文,身材微胖的叫做刘亚龙,头顶略秃的叫做王豪森,现在都在下面的县里当副县zhang,从他们乘坐轿车的新旧程度和他们三人的表情很容易看出他们多半混得不好。
真相确实如此,有机关工作经验和强硬后台的沈政一下放到县里就以县wei副书ji的身份代理县zhang,只等人大表决通过之后就是名正言顺的二把手,而其他三人还只是普通的副县zhang而已,有的分管的还是没有一点权力和油水的冷衙门。
这边刚刚寒暄完,那边焦静茹与何双双已经拉着许婉儿上了车,王思凡只得苦笑一声坐上沈政的车子。
五辆车载着八个人以焦静茹为首缓缓形势在宜州市宽广整洁的街道上,王思凡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沈政聊着天,目光却被街道两旁的建筑物所吸引。
宜州算是一个丘陵边缘的城市,市内的街道高低起伏,两旁的建筑物鳞次栉比,街边的门面干净整洁,单看市容比省城江城都要繁华许多。
几分钟过后随着车子往右边一拐,顿时是另一番景象,高低耸立的欧式建筑古老中散发出现代的风姿,在中西结合的装饰点缀下处处透露着华夏特色,历经百年而依然坚固如斯,不禁令人对那个曾经横扫欧洲大陆的古板国家肃然起敬。
一想到这个国家和宜州的渊源,王思凡脑海中突然蹦出一个词语:东方瑞士。
这是人们赋予宜州的一种荣誉,赞美的正是宜州市至今世界领先的排水系统,曾经有记者报道说宜州市城市建设施工过程中曾经挖开过一条下水道,其宽广程度完全可以跑解放牌汽车,一百多年前存在的宜州地下排水系统能够轻松应对三天三夜的暴雨侵袭,反倒是宜州新区一经暴雨就成为一片**,这不得不令人唏嘘。
百无聊赖的王思凡笑着向沈政问道:“沈县zhang,你知道什么是雨污分流吗?”这小子虽然没有不耻下问的高贵品德,现在却对日耳曼人搞的那一套上了心。
沈政正愁没有和王思凡搭讪的话题,听王思凡这么一问顿时哈哈一笑说道:“王县zhang,你这不是埋汰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宜州人吗?雨污分流是德国人在1898年占领胶州湾之后为提出来的,其最初目的是为了通过净化饮用水来减轻痢疾和肠炎对德国士兵的伤害,不过却从客观使青岛市地下排水系统获益良多……对了思凡老弟,咱们可是一起同过窗的朋友,你这样一口一个‘沈县zhang’的叫我是不是太过见外了?毕竟我痴长你几岁,要不我叫你一声老弟,你叫我一声老兄如何?”
丰富的机关工作经验让沈政获益不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