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罪妃不为后-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引诱着,趁着兴奋之时,碰翻了煎药的盖子,并阻止了太医捡起盖子的行为,趁着太医极致的闭眼,她放进了自己精心准备的药物

    药到人除,还是这位太医为杨玉环诊断,查找到杨玉环的病因之后,小太医吓得满头冒汗,李隆基一眼变察觉到他的心虚,稍加威吓,一切水落石出。

    李隆基把小太医赶出了太医院,彩玉陪着梅妃进了冷宫,他永远不会知道那就是令自己久久难忘的女子

    杨玉环终于变成了杨贵妃,一朵叫做芙蓉的奇葩在大唐的土地上盛开着。

    杨玉环终于成为一国之母,她一改往日的娇弱,看起来还真有几分威仪。

    当消息传到李白的耳朵里,他便匆匆赶回长安,入宫觐见。

    见到李隆基,李白甚至假意道歉,因为杨玉环现在在他手上,而自己也在他的地盘,是万不敢轻举妄动的。

    正巧他面圣的时候,杨玉环陪在皇上的身边,见到李白,杨玉环如同见到了此生此世最亲最近的人,那位亲如兄长的男子给了杨玉环太多美好的回忆,看到李白似乎也有些苍老,她不禁眼含泪水。

    而李白却必须要抑制内心的激动,“皇上,可否借笔墨纸砚一用?”

    不知道李白要搞什么名堂,但是,李隆基知道如果自己拒绝了他,杨玉环一定会不高兴的,于是,便客客气气地让高力士将笔墨纸砚送上。

    李白大笔一挥,随即作出清平乐三首,杨玉环最喜欢的还是那句“云想衣裳花想容”,谁也不知道杨玉环心中的欣喜,她知道这三首诗是李白的随性之作,而全部的灵感都缘于李白对自己那饱含深情的一瞥,是的,他做到的,他的诗是为自己而作!

    李隆基一看大事不妙,便解读起三首诗来,李白果然是有大才华之人,便封其为翰林院供奉,伴架左右,出乎意料地李白并没有拒绝,但是,已经伴架多日,却不曾为皇上歌功颂德一句,只是守着杨玉环,让皇上忧心不已。

    相处多日,李白发现,皇上对杨玉环是真的好,杨玉环也很幸福,虽然他没把握能从李隆基身边抢走杨玉环,却一定可以左右她的心,可是,既然杨玉环是幸福的,那么自己为什么要扰乱她的生活呢?于是,李白再次作诗一首,是称颂大唐盛世之作,果然响彻云霄,但是,当李隆基封赏之际,发现李白再一次不辞而别。

    杨玉环知道李白的性情,她告诉皇上李白是找不回来的,她甚至预感自己与李白的缘分到此也就尽了

    当李隆基昭告天下封杨玉环为贵妃的那一刻,伍若风终于忍无可忍,不能再等下去了,他再度去找安禄山,只见他已是兵强马壮只待时机了。当杨玉环变成一国之母后,各种姓杨的人前来投奔,当然,最为显赫的就是杨国忠。杨玉环知道有些事情不是自己能够做主的,便由着杨国忠去了。其实,她觉得自己的这位兄长已是有才之人,并不像史书上所评论的多么邪恶,只是位高权重的,难免惹人非议,嫉妒之人大大有之,特别是杨国忠成为当朝宰相之后,他做了许多惠民但对朝廷官员不利的事情,当然不得官员之心。

    于是,慢慢地,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都嫉妒杨家的权势,祸国殃民之词风生水起。终于等到了时机,安禄山便来到长安一探虚实。

    不知不觉中,等来了杨玉环的生日,其实,杨玉环与石筱莹的生日竟然是同一天,虽然石筱莹孤儿一个,但是,医院却记载了她的出身年份,她现在才知道,也许一切并非偶然。

    是日,李隆基与杨玉环站在城墙上观看开元盛世之威严,不想正在这时,一骑红尘出现在城门下,快马加鞭夸张的模样简直让人震惊,杨玉环预感事情不妙,李隆基则以为是边关喜报,便走下城楼。

第54章 逃离() 
看见那人相貌丑陋,表情夸张,当即给杨玉环跪下,是的,他明显跪拜的是杨玉环,这让李隆基心里一阵好奇,他认得此人正是边关大将安禄山,可谓保护祖国河山之大功臣,可是,他此刻却只知道巴结杨玉环。起身之后,便掀起了轿帘,“贵妃娘娘,属下听闻贵妃娘娘最喜欢吃荔枝,还是新鲜的荔枝,所以,属下特意弄了好些冰块,一刻都不敢停歇,累死了三匹马,终于见到了贵妃娘娘”

    杨玉环一眼便看出此人不怀好意,看见他那奸诈而强装忠心痴傻的表情,杨玉环一阵厌烦,她现在也开始恐惧过生日了,因为过一次生日,离马嵬坡之行就越近了,她不是害怕死亡,只是觉得自己的人生按部就班地活着或者死了,没有一点意义。想起荔枝的故事,不免轻蔑一笑,转身而去,饶是这轻蔑的笑容也被人扭曲成另一种含义,她只是想起了那段无奈的往事。

    也许杨玉环应该是喜欢吃荔枝的,但是石筱莹版的杨玉环对荔枝没什么概念,要说她最爱的水果当属西瓜,虽然那个时候西瓜还是罕见之物,但是,皇宫之中,并不匮乏。一日朝臣宴会中,每人桌子上一串荔枝,可是,皇上的那串虽然看上去很好,细微之处已经微微腐烂,杨玉环怕皇上吃坏了肚子,毕竟他不年轻了,便抢到自己的碗里,尝了一颗,果然味道不对,便说,“这荔枝还是要吃新鲜的才好。”本是一句无心之言,却被众多有心之人听在耳朵里,从此,杨贵妃喜欢吃新鲜荔枝的事情就算传开了没办法,历史使然。

    当她得知此人便是安禄山的时候,杨玉环是要多讨厌便有多讨厌,可是,李隆基却喜欢的不得了,年纪稍大一点,特别是曾经建立过丰功伟绩的人,都喜欢别人的称赞,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安禄山的夸赞明明就是太虚伪了,皇上却还是听得不亦乐乎。他甚至要拜杨玉环为义母,而李隆基没有征求杨玉环的意见,便一口应允。

    为了此事,两个人还闹过小矛盾。其实,李隆基也知道安禄山满嘴都是不切实的话语,可是,他只觉此人没有什么野心,不像伍若风那样让人琢磨不透,所以,就随着他来,只要他能好好地保护大唐边疆,那就足够了。但是,杨玉环偏偏提醒皇上切不要养虎为患。不管会不会遭到天谴,杨玉环不得不说,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唐就这样灭忙,更不能看着堂堂英明圣主被一个小小的安禄山玩弄于鼓掌之中。无奈,此时的李隆基已经听不进任何劝阻。

    因为安禄山的事情,杨玉环差点与李隆基闹翻,当他意识到杨玉环是真的为此生气的时候,便仔细考虑了杨玉环的意见。于是,高威武想出一计,若是安禄山肯留在京城,那么就可以放心,如果安禄山非要回去便是放虎归山。

    皇上依计行事,几经波折,安禄山终于同意留下,但是,原本安禄山就已经被封王了,要想把他留在京城,必须给他一个更大的官职,于是,杨国忠的地位便受到了威胁。说实话,杨国忠关于财政等诸多方面的改良为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恩惠,可是,大家并看不到这种长远的利益,杨国忠是皇上面前的红人,似乎也是依仗着贵妃娘娘,他不是不舍得自己的职位,就凭他现在得到的赏赐,足可以让几代人丰衣足食了,但是,安禄山一介武夫,大字都不识几个,怎么做的了丞相?在杨国忠的挤兑下,安禄山顺利返还,其中,还多亏了伍若风使得几个计策。

    皇上并不是很在意,没有感觉到潜在的威胁。

    可是,时日不多,安禄山反了以免他们万一失败全军覆没,便没有让伍若风参与到此次病变之中。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隆基无比震怒,但是,他并不把区区安禄山放在眼里,实不知安禄山已经兵强马壮,除了御林军,其他皆不堪一击。高威武带领着御林军必须好好保护皇上,所以,只能派另一位大将军伍若风出征。

    在他出征之前,形势就已是非常严峻,李隆基特别召见了伍若风,和杨玉环一起为他践行。虽然杨玉环没有明说什么,伍若风却看懂了她那哀怨的眼神,她是希望自己打退安禄山,让唐朝再辉煌几年,可是,此时的伍若风已经不能收手了。

    一路上,全是伍若风自己的人,所以,报信的小兵便一次一次地谎报军情:我军已经抵达长安边界;我军与安禄山大战一场,双方损失惨重;安禄山已是溃不成军;我军败了就这样,安禄山攻进了城。实际上,双方只不过是在边界上畅饮了三天三夜,第四天,伍若风便打开了城门。

    只能逃了。

    李隆基带着杨玉环还有三千将士走上了逃亡之路,浩浩汤汤,为避免生灵涂炭,长安城中百姓皆跟在队伍的后面,一路像蜀道走去。路上,李隆基竟然还与杨玉环打趣道,“李白曾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现在我们终于也有机会到蜀道上走一走。”

    杨玉环却没有玩笑的心情,她正在一步一步地耗尽自己的生命。

    其实,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死亡,怎么去死,但是,却无能为力。面对着死亡的压抑,杨玉环每天依偎在皇上身边,她知道他们逼死自己之后,也不会善待这位老君主,不仅会剥夺了他的江山,甚至连一个照顾他的人都没有了,怎能不可悲可怜可叹

    然而,杨玉环还是心存疑惑,因为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是却不见伍若风有什么征兆,一定是他帮助了安禄山,杨玉环知道如果他率兵阻挠,长安城一定不会这么快便失守的,看起来,他似乎真的可以改变历史,称霸世界,那自己的使命又该何如完成?难倒接连死了两次都不够吗,前世今生自己到底还要受多少磨难?如果可以,就让自己变成一种没有躯壳亦没有灵魂的东西,在阳光下灰飞烟没吧!

    逃亡路上,杨玉环看到了自己的二娘和三位姐姐,不仅眼眶温热,虽然与她们接触不多,也没什么感情,但是,此时此刻,杨玉环却心生怜悯,曾经多么辉煌的杨家,今天竟然也和这些百姓们奔波,无处可藏,金银首饰被那些红了眼的人们洗劫一空,三姐的头发散乱着,甚是凄楚,可是,在这样自己都朝不保夕的日子里,杨玉环实在也无能为力。

    蜀道真的很难走。

    拖拖拉拉的,人数众多,很不方便,当人们都走不动的时候,才发现百姓已是饥肠辘辘,有的竟然已经饿死在路上,李隆基怎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子民被活活地饿死,便吩咐高力士把他们的食物分发给百姓,让大家填饱肚子。

    有时候善心不一定就有善报,虽然李隆基的意思是让高力士把宫里的人的食物分发出去,但是,高力士又怎会那么做,总不能让皇上和贵妃娘娘饿了肚子吧,于是便从三千御林军的嘴中抢出了一半的食物,百姓只以为皇粮有的是,只给了他们这么一点,太过吝啬,所以别,在这样人人自危的关头,李隆基非但没有赢得民心,反而伤了君心。

    眼看着干粮不断减少,士兵们便起了不满之心。他们根本就吃不饱,还哪有力气保护皇上呢?

    此时安禄山已经攻进了京城,坐上了皇上的宝座,然而看着曾经一片繁荣的长安城此刻变成了饿殍遍野、皇粮破变的景象,伍若风找不到自以为是的喜悦,看着安禄山“龙”颜大悦,伍若风更是忧心不已,自己到底是做了什么,这个安禄山倒是很有将军的派头,但是,与唐明皇相比,他却缺少一颗仁爱天下的心肠。

    在伍若风的劝谏下,安禄山并没有一路追赶,他想要得到的已经到手了,穷寇莫追吧。

    天工偏偏不作美,瓢泼大雨顷刻而至,不是士兵们太矫情,他们也实在是走不动了,本来小路就十分崎岖,这一下雨则变得异常泥泞,若是胜利在望者也许还能够突破,可是,一群丧失了斗志和希望的人们自然只能望洋兴叹。

    正好前面有一家客栈,高力士带着皇上、杨玉环、含笑、杨国忠、高威武六人走进去避雨,还一人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混沌,得知皇上光临,老板高兴的不得了,只是因为战事,他这里没有一个客人,所以,杨玉环呆在里面还算安宁,只是她的心越来越不安。

    士兵们可以到房檐下避雨,百姓责备关在了大门外,一片怨声载道。

    杨玉环深知马嵬驿就在不远处,想到自己即将难逃一死,不免觉得怅然伤神,她虽知道自己难逃历史的宿命,但想到李隆基对他的情谊,想到若自己可以主导自己的命运,也愿和李隆基远离朝廷,过平凡的日子,但马上又回过神来,冷笑着对自己说:“自己乱想什么呢!这怎么可能呢!”

第55章 暗暗发誓() 
军中主帅陈玄礼在屋檐下看着雨中的百姓不免心生怨恨,他怨恨李隆基的迂腐昏庸,他回想起大唐盛世时的场景,又转眼看向此时生灵涂炭的景象,心里顿时怒不可,就在这时,一个想法冒上心头,他随即唤他的得力手下吴云到他身边。

    “吴云,现在军中情况如何?士兵们的状态如何?”陈玄礼忧心忡忡地对吴云说。

    “回将军,现在军中情况还算稳定,只是”吴云恭恭敬敬地回答到,他弓着身躯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陈玄礼急忙问道,他有种预感,所有的情况都会按照他期望的发生。

    “军中都在流传杨国忠乱朝当诛,皆认为杨贵妃是祸国红颜,李隆基因为沉迷于杨贵妃的美色荒废朝政,才让安禄山有机可乘谋反成功,现在军中士气大减,个个怨声载道”说完抬头偷偷看了一眼玄礼。

    “的确,唐朝之所以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此祸皆由杨家兄妹起,杨家兄妹是唐朝祸害,作为臣子,我们要想办法为唐朝除掉他”,想到唐朝祸害即将铲除,便露出一丝微笑。

    “将军英明,这也是士兵们的想法。将军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的。吴云便弓着身子退下。

    此时杨玉环应该在马嵬驿的不远处了,按照史书上的记载,杨玉环将会在马嵬驿被处死。伍若风心里想着,嘴角闪过一丝微笑,自己不就是为了铲除杨玉环这个祸害吗?可如今马上要达到目的本应该大快人心,可反而觉得有些难过与不舍,自己本打算在入宫之前将杨玉环杀死,使唐朝免受此灾难,但如今大局已定,唐朝安史之乱已经发生,杨玉环的死对自己来说还有意义吗?伍若风在心里问自己。同时想起那些和杨玉环同床共枕的日子。杨玉环的笑容,杨玉环的声音此刻都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伍若风确定,他真的舍不得,她也忘不了她!如今他已是安禄山身边的功臣,他再也不用受制于人。再也没有人可以从她身边抢走杨玉环,

    他的脑海里只有一副和杨玉环在一起幸福的画面,伍若风决定,他一定要救她,她一定不能死!

    吃饱喝足之后,恰好此时外面的雨也停了,李隆基等人就准备离开了。

    此时的士兵们和百姓们见李隆基们出来了不得不站起来弓着腰迎接,一群人开始继续上路

    快到马嵬驿的时候,百姓和士兵们突然骚动起来,现场一片混乱,李隆基听到后方的人群吵吵闹闹,预感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想到自己如今是个落魄皇帝,出逃时自己独享食物使更加得不到民心,自己的士兵也早已疲惫不堪,如今若有人谋害自己简直太容易了!因此在比情况下没有什么比得民心更重要的事了,李隆基想到这,赶紧跟高力士说“快去看看后面发生了什么事”

    李隆基说完,高力士急忙跑到人群中去。

    “杨国忠乱朝当诛,安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