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守泉微微一笑,扬着眉道,“那我们去大队仓库那边去看看吧。会计本就在那边。”

    见他们十分配合,中年男人脸色好看不少。

    “您贵姓呀?”

    “我叫高青林,行了,你也别跟我套近乎,我不吃你这一套。”

    王守泉脸上的笑容都僵了,他皱着脸朝钱明华挤了挤眼。

    钱明华安抚地拍了拍他的背。

    等到了大队仓库,王立贵把账目全都拿出来。

    三人也不嫌多,立刻就开工了。

    王守泉见他们这么认真,就让王立贵留下来,“如果他们有不知道的地方,你就负责给他们解释。”

    王立贵应了,对这次事情也是胆战心惊的。

    如果账目有问题,他可是第一个要倒大霉的,可不就得小心伺候着嘛。

    工作组的到来,让王守泉的神经都紧绷起来。他骑着队里的自行车赶到公社找陈书记。

    “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清工分?”

    “对啊,这是上面派下来的新指示,谁都不能避免,你们也不行!只要你们账目没有问题,肯定不会有事,你放心吧。”

    王守泉想到之前他们似乎违规操作过几次,也不知道这些人能不能查出来。

    不只是王守泉一个人睡不着觉,账目如果有问题,会计是第一个倒霉,钱明华是第二个,那他就是第三个。

    上面都有他盖得的戳!他忐忑不安好几天,嘴上长了好几个燎泡。

    何翠兰看着小儿子这副没精打彩的样子,跟钱淑兰唠嗑的时候都是愁眉苦脸的。

    “你说说这些人咋这么能折腾呢?”

    “我们明明好着呢,可他们却把账目反反复复地查,我听会计说,只要有一点记不清楚,都要让王立贵交待清楚。会计都”

    正说着话,王立贵的媳妇齐大花耷拉着脑袋走了过来。

    他们现在就坐在村口,虽然这个天不是很适合纳凉。可因为工作组的入驻,他们的心里都憋着火呢。哪里还在乎天气凉不凉。

    “大花,你家立贵又去仓库了?”

    说起这个齐大花的怨气更大,别人好歹还能喘口气儿,他们家老头子连一丁点时间也没有。天亮就得过去候着,稍微有不弄不明白的,就让他交待。

    王立贵本身也不算是个十分有文化的人,不过是跟着以前的老掌柜学过,记得账有点乱七八糟的,再上时间又长,他好些地方都记不清了。

    于是这些日子绞尽脑汁地在想那些被他遗漏的地方。

    齐大花拍着大腿,一个劲儿地抱怨,“就连一分钱的支出也得问个一清二楚。真是够累的。”

    村里人也不懂这个,齐大花叹了口气,“你们说几年前的事情谁还能记得。谁的脑子能有那么好使。”

    其他人一想也是,纷纷安慰她,“大花啊,你也别担心,工作组也就是查一查,咱们生产队的账目都清楚着呢,立贵肯定不会有事的。”

    齐大花心事重重地点了下头,“但愿如此吧。”

    几人正聊着天,突然钱明华跑了过来,他满头大汗,十分急切,“小姑,工作组让你把养鸡厂的账目也拿过去给他们查一查。”

    听到这话,钱淑兰立刻站起身,把自己坐的小板凳放到婴儿车的手把上,然后推着就走。

    钱明华见她居然往村里走,忙叫住了她,“小姑,你走错道了!”

    钱淑兰拍拍身上的挎包,“账目我都随身装着呢。”

    钱明华见小姑脸上带着笑,莫名觉得心安。他可真不想再因为这事儿进去了,那地方不是人过得日子。

    他边走边跟钱淑兰抱怨,“那高组长把立贵叔骂得狗血淋头。当着那多的人面,立贵叔一大把年纪,臊得脸都红了。我看着都不忍心。”

    钱淑兰拍拍她的肩膀,“你就放心吧!我的账目记得一清二楚,我可是跟着我们家小毛驴学过怎么记账的。”

    前世她学得就是会计专业,为了怕露馅,她穿过来之后就一直避免接触会计方面的工作。不过自从小毛驴学了这专业之后,她就没了顾忌。

    她的账目也是按照这年代的习惯来记录的,并不打眼。

    到了工作组,看到她递过来的会计本,三人都微微惊了一下。

    高组长更是诧异,“你学过啊?”

    钱淑兰笑着解释,“我家有两个孩子都是学会计的。咱们村识字的人不多,我就负责养猪厂和养鸡厂这两个厂子的会计工作。”

    三人倒是没有在意这些,只要她是清白的,管她是几个厂子的会计呢。

    高组长把她递过来的账目翻了好几遍。

    供销社,百货大楼的收据全部都用夹子夹好,上面还编了号码,一点也不凌乱。

    那些没有收据的支出,她也会在旁边备注用在什么地方了。

    高组长微微挑眉,“你这账目记得比那些专业人士都不差呀。”

    钱明华在旁边松了一口气浅。就连严苛到极致的高组长都没能找出破绽来,可见他小姑还是不错的。

    高组长看着她记录的账簿,“你们养鸡厂这鸡蛋还真挺多。”

    钱淑兰笑着道,“因为我们养鸡厂是用蚯蚓来喂养的。”

    高组长来了兴致,便跟她请教这方面的问题。

    钱淑兰倒也说得头头是道。她这养鸡厂除了一开始被她喂过药,之后都是没有问题的。也不怕他会查出什么来。

    “你们养这么多鸡怎么不会生瘟呐?”高组长似乎是个懂农业的。

    钱淑兰笑笑,“咱们选的鸡苗都是有讲究的,一定要当天下的蛋,然后给母鸡抱窝总之要精养。”

    高组长听了若有所思。

    钱淑兰紧接道,“这法子因地制宜,并不适用于所有地方。所以还是要看水土的。有的地方适合种苹果,有的地方适合种橘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养鸡也是一样的。得要看水土气候。也许在别的地方这样抱窝,小鸡仔不是很健硕。在我们这边就很好。”

    高组长听她越说越有道理。他侧头看了一眼旁边这本记得乱糟糟的账目,上面还有好几笔记得不清楚的。

    因为时间久远,王立贵也想不起来了。

    高组长只能把他调查的信息据实以报,顺便还把王家村的养鸡厂表扬了一遍。

    账目查完了,他们开始清仓库,清财物,把大队仓库翻了个底朝天。不过他们也没有查出来有问题的。主要是没人会因为那点东西愿意被人戳脊梁骨!

    这些都弄完之后,工作组就想要举行教育活动。没办法只能把全体社员集中到打谷场开会。

    这种活动都是有步骤的,第一步就是忆苦思甜。

    高组长板着脸,站在打谷场上,顶着寒风,看着下面一个个坐着的社员们。

    没一个人愿意开口的。于是他开始点名。

    第一个居然是何翠兰,她抖着腿站了起来,结结巴巴地问,“咋咋说呀?”

    高组长担心她不会讲,便开始提醒她,“你就讲讲旧社会的苦和新社会的甜。”

    哦!听他这么一说,何翠兰顿时明白了,她双手捏着衣角,爬上四张课桌拼成的台子,壮着胆子,大着嗓门朝底下喊,“建国前呀”

    这声吼把众人吓了一大跳。有人差点从凳子上摔下来。

    高组长皱眉,“你不用喊得这么大声,大家都能听得见。”

    何翠兰立刻放低了声音,苦着脸开始诉苦,“建国前呀,我还记得,那大概是59年吧。那日子是真的苦啊,我们大队食堂只能吃稻糠掺的红薯粉”

    她还没讲完,高组长就大着嗓门喊住了,“哎哎哎,我让你讲旧社会的苦,你耳朵聋啦!”

    被他指着,何翠兰吓得半死,身体瑟瑟发抖。

    王立威见自家媳妇都吓傻了,赶紧站起来替她解围,朝着高组长点头哈腰,“对不起啊,高组长,她就是个棒槌,根本听不懂人话。我来讲!”

    高组长让何翠兰下去,换王立威上来。

    王立威硬着头皮开始讲,“我还记得1954年,咱们这边发大水,东西都被大水冲跑了,就连我平时不离手的烟杆也被冲跑了,我就追在后面跑,我的娘耶,一路上我看到许多许多的死人,男女老少都有,我还看到”

    高组长气得直跳脚,“你讲得啥!讲得啥!我说的是建国前的苦,1954年是建国前吗?”

    可下面有人小声道,“可1954年是真的苦啊,我们家的娃差点没了。”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起来,这个说说自己家丢了啥,那个说吃得有多苦。

    眼见着气氛越来越不对,高组长赶紧拍巴掌赶人。

    突然他眼一亮,指着一个老奶奶,“你来讲!”这人应该是受过地主压迫的,肯定有许多血泪史。

    众人朝他指的方向看去,脸上都有些奇怪,这老太太是谁呀?根本不是他们生产队的人呐。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一点都不发怵,她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上去,站在台上诉苦:“旧社会的时候,我们穷人过的是猪狗不如的日子啊!公社把家里的东西全都搜刮走了。我们只能到食堂里吃,天天清汤寡水,全家人都得了浮肿病,脚肚子一按一个凼凼啊!”

    急得高社长把她直往下拉,可老奶奶兴犹未尽,拍着大腿一屁股坐在桌子上,哭得声嘶力竭,“我可怜的儿啊,就是在60年饿死的啊!他死的时候连60斤都没有呀!瘦成皮包骨头啦!”其声凄厉,让人不禁泪下!

    可这诉的什么苦啊,这是诉的“新社会”的苦啊!

    钱淑兰有些纳闷,这人是谁呀?居然大老远跑过来砸场子。她侧头问旁边的人,终于有人认识这人,“这人是离咱们五十里外的青河弯生产队的。那个村子饿死了一半。”

    钱淑兰叹息一声,这个生产队离大栓子那个生产队很近,想来情况也差不多。

    忆苦思甜进行不下去了,高组长进入下一个主题,“咱们来检举腐败分子!”

    底下的人一阵沉默,大家都纷纷低下了头,再也没有了刚才的活泛劲儿。

    高组长微微皱眉,看着站在边上的几个大队干部,脸上都有些审视,“社员们,m主|席说阶级斗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是一场不可调和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咱们要清除这些有害蛀虫才能让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光明,社员们,举起你们的手勇敢地揭发吧。”

    底下的人又是沉默。

    高组长不得不硬着头皮又喊了一次,依旧是没人愿意站出来。

    对牛弹琴的高组长有些恼火,他想了想道,“你们放心!这些人不敢对你们打击报复。”

    底下的人依旧没动静。高组长见举报干部肯定没戏了,就退而求其次,“互相检举揭发也行!有没有谁铺张浪费的!这也是有问题的,只要你们提出来,我们帮他改正,有错就改依旧是好同志。”

    众人张大了嘴。钱淑兰也是一愣。

    铺张浪费?这也算?

    不过大家都饿着肚子呢,谁有那个能力铺张浪费?浪费得起来吗?这纯粹就是瞎扯淡!

    最后高组长这个会开得跟个独角戏似的,草草地结束了。

第 188 章() 
相比王家村生产大队的平静无波;外面已经是惊涛骇浪了。

    因为之前许多生产队大队长虚报产量搞浮夸;交的公粮严重不足。账目记得乱七八糟的;许多大队干部落了马!有的是账目有问题;有的是群众举报!

    钱淑兰便趁着形势还算清明就写了一封举报信给入驻公社的工作组。

    信中指出周三里在当大队长的时候;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按照以往的经验种田;却被乔田宝这个农技员扣了大帽子。

    之前的中央会议中,许多领导都为大跃进和三年饥荒做了自我批评,更是对之前下达的文件重新做了修改;不再采用“深耕一尺,翻地十遍”这种方式来做了。

    工作组把这封举报信上报之后,很快得了批复;周三里也恢复了原先的贫下中农成分。周雪梅得知后;对婆婆更加感激了。之前婆婆跟她说的时候,她其实没有报太大的希望。毕竟周社长的位子还坐的很稳;怎么可能会自打嘴巴!

    这些工作组来他们村居然让大家举报大队干部;他们村这大队干部可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好干部。可这些人却想要在他们头上扣帽子;一定不是好人。

    可婆婆却说;这些人虽然是一杆子打翻一条船;可也不能说他们就没有打过坏人。落马的人中起码有一半确实是罪有因得的。

    钱淑兰记得一开始的四清目的还是好的;想揪出干部队伍里的害群之马,可到后面就被数字帮利用了。以至于后来那十年人人都处于自危之中。不过这些她自然不会告诉周雪梅。她只想利用一开始的短暂清明时候帮周三里洗刷冤屈!

    周雪梅得知这个好消息,心里非常激动!她爹恢复身份了;不用再待在养猪场打扫猪圈了。

    周雪梅带着三个孩子亲自去接她爹。周三里看到女儿和外孙;眼圈瞬间红了,没一会儿就老泪纵横,一个劲儿地哭。

    以前他们都是偷偷见面的,哪里会想到还能有光明正大的一天呢!

    “这是我外孙子吧?”周三里蹲下身子望着两个长得一摸一样的男孩,哭中带笑的问。

    虽然离得很近,可周三里没跟两个孩子见过面。主要是养猪场蚊蝇太多,而且小孩子嘴巴没把门的,不知道何时就会嚷嚷来,所以直到现在才是第一次见面。

    两个小孩看着跟舅姥爷一样大的老头子有些认生,等他那老树皮一样的手拉着他们的时候,他们都有些紧张,赶紧挣开躲到周雪梅身后,却又对不是很反感,从周雪梅身后探出脑袋好奇地瞅着周三里。

    周雪梅抹了把脸上的眼泪,扶着她爹的胳膊,“爹,咱先回家吃饭吧!”

    周三里摇摇头,“我先去谢谢亲家,这次要不是有她的帮忙,我可能没办法洗清身上的冤屈了!”

    周雪梅笑着应好。

    钱淑兰正在养鸡场里指挥壮劳力们搭鸡圈。周三里洗清冤屈的事儿,她还不知道呢!

    王守泉从公社那里得到第一手消息,回来也只是先告诉周雪梅,毕竟她才是周三里的女儿。

    一路上,周雪梅都在跟周三里介绍他们村的养鸡场,明明住在一个村子,可周三里却很少出来,每天打扫猪圈让他顾不上其他。

    “这么多鸡蛋,天热的时候会不会坏掉?”哪怕周三里已经好几年没过过正常生活,可养鸡的事情还是没有忘掉。

    “不会,我婆婆早就找好供销社了,甚至连省百货大楼都过来订货的。”

    周三里一脸的羡慕。

    到了养鸡场,两个小家伙老远就看到钱淑兰,她正现在边上看着大伙儿干活,婴儿车就摆在她脚边。

    “小敏妹妹,小敏妹妹”两个孩子还没到跟前,大老远就争先恐后地喊着。

    钱淑兰听到声音回过头来,发现居然是两个小炮弹。

    这两个孩子的小名,一个叫泡泡,一个叫蛋蛋!

    这名字起出来的时候,钱淑兰挺囧的,可后来一想,等两人长大了,这名字也就不用了。

    两个孩子一边一个抱着钱淑兰的腿,仰着脖子,奶声奶气地叫人,“奶奶,我要吃果果!”

    “甜果果!”

    钱淑兰从自己包里掏出红枣递给他们,两个小孩子喜得眉开眼笑的。钱淑兰看着他们像松鼠一样把红枣收进自己的布兜里,哈哈大笑。

    “奶,真好吃!给小敏妹妹一颗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