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人苏代为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据民兵而于当地称霸。刘表至荆州,单马进入宜城,与延中庐县人蒯良、蒯越、襄阳人蔡瑁等共谋大略。刘表问道:“此间宗贼甚盛,群众不附,袁术因而取乱,祸事如今已至了啊!我希望在这里征兵,但恐其不能聚集,有何对策?”蒯良道:“群众不附的原因,是出于仁之不足,群众依附而不能兴治的原因,是出于义之不足;如果仁义之道能行,则百姓来归如水势之向下,何必担忧来者之不从而要问兴兵之策呢?”刘表又问蒯越,蒯越道:“治平者以仁义为先,治乱者以权谋为先。兵不在多,在能得其人。袁术为人勇而无断,苏代、贝羽皆一勇之武夫,不足为虑。宗贼首领多贪暴,为其属下所忧。我手下有一些平日具备修养的人,若遣去示之以利,宗贼首领必定持众而来。使君便诛其无道者,再抚而用其众。如此一州之人,都乐于留守此州,得知使君为人有德,必定扶老携弱而至。然后兵集众附,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
袁术等人虽至,亦无所能为了。”刘表叹道:“子柔之言,可谓雍季之论。异度之计,可谓臼犯之谋。”便使蒯越遣人往诱宗贼,来者五十五人,皆斩之。并袭取其众,或即授以部曲。唯有江夏贼张虎、陈生拥众据守襄阳,刘表乃使蒯越与庞季单骑往说降之,于是江南悉平。刘表自此理兵襄阳,以观时变。
刘表控制荆州以后,对于属地的管理也是励精图治,有条不紊,贡献良多,体现出一代能臣的本色,把荆州治理得有声有色,之前“人情好扰,加以四方震骇,寇贼相扇,处处糜沸”的荆州,变成了“万里肃清”的东汉后期最后一片乐土。在对外问题上,刘表采取了拥兵自重的正确政策,尽量避免发生大的冲突,以免造成老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在经济上,刘表有效利用了当地各大家族的势力,推行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荆州地区的百姓“大小咸悦而服之”。
对刘表的这种评价,莫说是在后汉军阀混战时期,就是在局面相对平静的三国鼎立时期,也是独一无二,是别人所无法得到的。刘表“起立学校,博求儒术”,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政局稳定,各方人才纷纷从各地迁往荆州,人数数以千记,其中既有像水镜先生司马徽这样的名流,也有像徐庶、石广元等青年才俊,甚至还有后来大名鼎鼎的诸葛亮等。试问,一个虚有其表之人能有如此辉煌的政绩吗?如此的“爱民养士,从容自保”,难道是一个虚名无实者所能做到的吗?可以这样说,刘表的确是一代能臣,他的有效管理让各路诸侯羡慕不已,对于其治理下的荆州都是垂涎欲滴。
刘表这家伙也不是当初老迈迂腐之人,如今听到吕布这么一说,却反而明白过来,要是假仁假义,把那些个东西加上大义的名号,然后弄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岂不是大谬?若是大家能够坦承相见,什么事情都摆在台面上商量,那比起儒家那些,岂不是好太多了吗?
事实上,能够有这样的情况,姜军的作用却是不可抹杀的。为什么这么说的?
因为姜军这家的性格就是如此,个性方面非常纯粹,虽然知道那些个什么阴谋诡计之类的,却是懒得去麻烦,更多的就是实实在在,一片赤诚。
理所当然的,姜军与人交往,处理事务的时候也是这个态度。所以说,在进行联盟的时候,姜军也是懒得去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是以联盟的时候,弄得那些东西也是光明正大,不去折腾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所以,大家也知道姜军的态度,不说众人怎么决定,但是多少还是照顾姜军的情绪,是以众人也相处起来,也没有折腾什么东西,都是正大光明的。
刘表虽然一时看不出来,但是此刻已经是没有出路了,可以说是只有这么一条路能走,正如吕布所说,主动点,还能争取点利益,谈谈条件,若是顽抗,那后果自然不用多说。
这边的势力非常强劲,这般阵容岂是易于?刘表即便是准备战斗,真正看到了吕布、张角等巨头都在压阵,哪里还敢动手?
“如此,那我也没得选择了!”刘表笑道:“不知道诸位能够给出什么样的条件,看诸位的态度,想来不会我因为在下已经有所决断就为难什么吧?”
“哈哈!这个自然不用多说。”曹操笑道:“我等己方势力,地位平等,各自自主,其他多余的却是无需在此一一详谈,还不如先好好研究一下下面该怎么做,擦起能够拿下荆州?”
“既然如此,那盟约还是要签订的吧?”刘表笑道。
“这个好办!”吕布笑道:“我那盟约却是可以添加盟友、盟约的,合作起来却是简单。”
“既然如此,那盟约就定下来了!”刘表笑道。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不用多说,双方签订契约也就是那么一会儿的事情。
接下来才是说正事的时候,和其他势力联盟是一个事情,但是另一个方面,真正的九州传承才是重点所在。
第350章 谋水镜()
“新野、永安、江夏都是空城。”蒯良开口说道:“只不过,不要我说,大家也知道,水镜庄在新野与江夏一带,水镜庄主司马徽等人都还在那边,并没有归属到地方势力之中。”
“其实,大家也知道。水镜先生司马徽等老一辈的智者和我家主公之间反而是都有些关联的。”蒯良笑道。
刘表“起立学校,博求儒术”,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政局稳定,各方人才纷纷从各地迁往荆州,人数数以千记,其中既有像水镜先生司马徽这样的名流,也有像徐庶、石广元等青年才俊,甚至还有后来大名鼎鼎的诸葛亮等。
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其中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庞统十八岁时曾会见过司马徽,刘备会见司马徽时,司马徽曾向其推荐诸葛亮和庞统。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从司马徽下阶相辞欲行。玄德留之不住,司马徽在是属于闲云野鹤,与世无争之类型的人物,松形鹤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带,道貌非常,且琴艺甚高,与庞统私交甚笃,并称呼庞统为弟。
当然,说到这个荆襄地区相对稳定,东汉末年战乱时期是学术中心,这里相对安宁的环境为培养杰出人才提供了条件。
那么就要说明一番,这个荆州地区的人才流向如何。
荆州地区最有名的学术领袖是庞德公、司马徽、宋仲子等人,庞德公是当地士族领袖,司马徽是颍川人,视德公为兄长,被德公称为水镜先生,两人亲密到不分彼此的地步。
司马徽与宋仲子的学生很多,也都非常著名,庞德公让从子庞统去见教司马徽,庞统被徽赞誉为南州冠冕,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娶了诸葛亮的姐姐,诸葛亮每次见庞德公都参拜,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
这两个晚辈学生被司马徽推荐给了刘备,司马徽其他的学生在《三国志》中,比较有名的诸葛亮与徐庶、石韬、孟建、崔州平共游学,亮只学大略,志向高远。司马徽也赞赏他的才略,把他与庞统并列看待。
庞德公子庞山民与徐庶、石韬、孟建等都入魏,庞山民任黄门吏部郎,徐庶御史中丞、石韬典农校尉、孟建征东将军。诸葛亮追随刘备,庞统首先担任了周瑜的功曹,后来追随刘备战死,是入蜀的主要谋士。在蜀国的司马徽学生中,向朗品德最高。《襄阳记》载:朗师事司马德操,与徐元直、韩德高、庞士元亲善,他主张和为贵,在蜀国任特进、左将军等职,诸葛亮南征时,他留守主政。诸葛亮北伐时任长史,受马谡牵连免职。延熙十年去世,他是深受蜀国上下尊敬的长者,逝后十五年蜀国灭亡。
曹操招揽人才,以改朝换代为目的,荆襄的高才在曹魏政权地位一般,司马徽的学生只有刘廙职位最高。孙权政权中,荆襄的高才只有诸葛瑾、宋仲子的学生潘濬等。在曹魏政权中的司马懿虽然师从胡昭,但是也敬重荆襄高才,现存史料中,司马懿是曹魏集团中最重视荆襄地区的,与曾在这里避难侨居士大夫杜畿、司马芝、杜袭等共事。他为曹操父子出谋划策主要涉及的也是荆襄地区事务,而且长期驻守南阳宛城,控制荆襄。
在他与诸葛亮对阵时,两人也书信往来,也联系孟建等,司马懿与黄权关系密切,黄权率庞统兄弟庞林降魏。司马懿的祖父担任过颍川太守,与颍川的司马徽同姓,司马懿对司马徽的学生们和荆襄高才们是亲近的。这也是他与诸葛亮交战依然下书的原因。在蜀地司马徽的学生还有李仁、尹默等,尹默担任了诸葛亮的军谋祭酒,太中大夫等职。
当然,如果让姜军来看,他不可能认识这么多杂七杂八的人,最多就是知道其中的佼佼者,而以这个世界的情况而言,大众的态度也不算什么,关键还是几个领袖的态度。
首先让人疑惑的就是徐庶徐元直的态度。
首先就是姜军不清楚的一点,通过九彩天柱了解到,徐庶他离开刘备,投向曹操,却并不如《三国演义》说的那么光彩,也并无“走马荐诸葛”之事。他早就向刘备推荐了孔明,不是等到临走之时。《三国演义》说是曹操迎来徐母,请徐母写信招唤徐庶。徐母痛骂,砚击曹操。于是程昱献计,伪造徐母一信,招引徐庶。徐庶为了“忠孝不能两全”,只得辞别刘备,投曹去了。在这里,《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个徐母,正气凛然,颇为成功。
然而事实却是,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表时,刘琮军前投降,刘备措手不及,由樊城南走,曹兵穷追不舍。半路上,徐母为曹兵捉获,于是徐庶就向刘备告辞。他是在刘备最最狼狈的时候,为了“尽孝”,而辞刘归曹的。“走马荐诸葛”是小说家为了安排情节而加插的,其实那时诸葛亮已由刘备请出山了。
当然,这个并不是我们所需要了解的问题,姜军关注的也不是这一点,因为看过程其实并没什么,关键还在于最后的结果,很明显,徐庶这个智力属性先天肯定神级,如今必然也达到大神级甚至更高的巨头是在蜀汉刘备麾下的。
所以说,真正在曹操麾下的那些却不是人气非常高的人物,不说他们能力究竟如何,但是人气并不高却是肯定的。
“当然,这不能说明水镜庄一伙人的态度究竟如何!”曹操笑道:“这一点,我等都明白。他们那几个也不是为了什么功名利禄了,所以他们这个时候是什么态度,却也不好说。”
吕布笑道:“这倒是个问题!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对荆州鼎感兴趣,想来有人出手的话,以你们的境界,应该能够有些感应的吧?”
“这个不用怀疑!”要说这边谁修为最高,感应最清楚,自然是荆州境内的贾诩了,对于这性命攸关的事情,贾诩可是非常关注的。
“那你难道探查不到荆州鼎所在?”曹操疑惑道。
贾诩笑道:“你们可别指望我那个时候去当出头鸟!要是我一动手,把刘备军、水镜庄还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牛鬼蛇神全部都惊动出来,那可有的我受的!”
众人想想也是这个道理,性命攸关的大事,想来刘备军即便是被牵制在南方,却也不得不采取什么动作了。
“那现在怎么办?难道我们不去收服荆州鼎了?”姜军疑惑道。
“这个事情的确是需要商量一下!”曹操沉吟道:“水镜庄的势力可能不如我们,但是要是因为我们贸然行动,使得他们投向刘备军,那下面什么结果,怕是就不好说了。”
“此事却不好办!”吕布也说道:“水镜庄的态度,谁也琢磨不透,让我们不敢贸然行动。实在不行,咱们还是直接去拜访,就如姜公子经常说的,直接就摊在台面上去说,即便是他们真的和刘备军联合,咱们也是没什么办法。”
“不行的话,不如直接转向西南益州算了!”曹操笑道:“益州的几个势力却不是最顶尖的,我等的实力还是能够压制的。诸位以为如何?”
“这恐怕不太好吧?”贾诩沉吟道:“我等从北方南下,路途已经不少了,若是再西进,那战线拉得就太远了,若是到时候后方有什么异动,我等可是防不胜防啊!”
“的确!”吕布也开口道:“尤其是我们后方的儒家,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因素,一不小心就会闹出大乱子来!”
“那就没什么好商量的了!”曹操笑道:“要么撤退,要么前进,就这么两条路而已!”
“不是研究前进还是撤退的问题!”吕布沉吟道:“而是说我们应该用什么手段来拿下荆州!”
“什么手段?不是软的就是硬的。”曹操笑道:“硬的你们说了,怕把水镜庄逼到刘备军那边,那就来软的呗,先礼后兵去看看再说!”
众人也都清楚,差不多就是这个情况了,最多就是看临场的决断,若是对方心意已决,那说什么也没有用。若是对方态度摇摆,自然还有说服的机会。
当即,众人收拾一番,再次出发,直奔水镜庄。
“说起来,有一点却也让我很是在意!”吕布沉吟道:“究竟是何等存在,能够拖住刘备军?卧龙、凤雏实力超群,再加上五虎上将虽然只有半数,想来黄忠应该也在了,阵容不可谓不华丽。还有黄月英、徐庶、姜维、马良、法正、邓芝等等也都是先天的神级,实力怕是不会比我等逊色吧?这样的阵容居然无法脱身?那南方究竟有何等变故?”
这个问题,要说大家没有思索,却是不可能的。只是,说实在的,这个世界,他们这些巨头也算是探索过了,各处有些什么,多少他们都是清楚的。这南方根本就不会有什么东西才对!
第351章 有虞氏()
一行人联合了刘表军蒯良、蒯越、文聘等,兵合一处,赶往水镜庄。
这一行还是非常顺利,没过多久,众人就已经临近了水镜庄所在了。
“各位光临水镜庄,有失远迎,恕罪恕罪!”都还没有抵达水镜庄所在,虚空中就传来了清朗的招呼声。
“水镜先生亲自前来迎接,却是太过客气了!”吕布微微一笑,开口招呼道。
“水镜先生?”听到吕布的招呼,众人当然也明白,刚刚说话的那个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
这个时候,众人也已经停下脚步,等待水镜庄来人把他们带进去。倒不是水镜庄阵势如何,众人进不去,只不过是一种礼仪罢了。
不过片刻,竹冠道袍的文士装中年就迎了上来,却是飘逸出尘,好不潇洒。
“诸位一齐来访,却是让我水镜庄蓬荜生辉。”水镜先生笑着招呼一声,旋即同众位一一招呼行礼不提。
水镜先生司马徽把众人迎入水镜庄中,寒暄之类的却是略过不表。
“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曹操笑着说道:“水镜先生对接下来的形势如何判断?是否愿意与我等达成联盟呢?”
“呵呵!”司马徽笑道:“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确实要和你们说一下,那就是刘备那伙人究竟是什么情况,你们可知道?”
“我等之前也在商议,但是情报不足,却是无从了解,还请先生说明!”吕布笑道。
“交趾设有南海、苍梧、郁林、合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