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顿了顿,“不过,即便如此,您去和五弟一家住,这也有点不合常理吧?”
他还是很介意。
镇国大将军却笑着说道,“你先别急,听为父把话说完。”
他顿了顿,“咱们府西边那座宅子,原来是陆翰林的居所,后来他丢了官,你祖母把那宅子给盘了下来,我打算着就给五郎。”
西首陆翰林的宅院不算很大,但只住五房算得十分宽裕了。
那宅子的东墙连着镇国大将军府的西墙,只要开一个小小的月牙门洞,就又通了。
说是分了家,其实仍旧在一处,关起们来还是一家。
大将军接着说道,“我呢,选了咱们府最西侧的陶然居,就是我原先的书房。以后我就常宿在那儿了!我打算就在陶然居外开个小门,直通到五郎家。”
他目光骤然发亮,“正恰巧,那边出去不远,就是陆翰林家原来的大厨房。”
那宅子结构装修都不错,这几年来,老太君也一直派人不间断地修整维护,所以随时都可以搬去住。
那大厨房也现成可用的,只要再稍微收拾收拾,堪称完美啊。
大郎顿时明白过来,他笑道,“啊,原来父亲的意思是,您还住我这儿,只是吃食去五弟那呀?”
他一拍大腿,“您可不早说!叫儿子一阵惊心!”
做父亲的养老,若是不住承宗的大儿子那,却和小儿子挤着,这说出去,他袁大郎可是要被人戳破脊梁骨的。
不只他自己名声差了,还会连累孩子们。
他的儿女可一个都还没有嫁娶呢!
大将军飞过去一个白眼,“你以为我和你们几个一样不靠谱吗?”
他冲着五郎问道,“小五,你发个话,到底欢迎不欢迎爹吧!”
五郎还未回答,崔翎便抢着道,“瞧爹说的什么话,您肯过来吃饭,这是儿媳妇的荣幸,当然欢迎之至啊!”
她是喜欢做美食的人。家人能这样看得起她的手艺。自然开心还来不及。
尤其是大将军这样的性子。这样的脾气,特别对她的胃口。
他老人家又一向对她和蔼亲切,自小缺乏父爱的她,某种程度上,已经将他当成亲爹了。
给亲爹做几顿可口的饭而已,做女儿的,怎么会不肯?
袁大郎不由便也睁大了眼睛,“五弟妹。那若是大哥偶尔来搭个伙,蹭个饭,那成吗?”
好吧,虽然崔翎去了西北之后,他也常常逼着刘师傅给他做水煮鱼之类的辣菜。
但刘师傅这不是让老太君给了五弟妹吗?
他一想到以后要吃到那样美味的辣菜,已经不是唾手可及的事了,就一阵不舍。
此时听父亲大人这样说了,不由便想要厚着脸皮也来这么一发。
结果他不说还好,一听大哥都这样说了,三郎四郎也忍不住了。
四郎还算含蓄。“我要求不高,就是以后有啥好吃的。能也想着咱们,给咱来一份就得。”
三郎却顺着杆子直接往上爬了,“之前祖母也提过,叫我们三房住了后墙那边的屋,算起来,和五弟妹那边也只隔了一堵墙。”
他笑呵呵地道,“不如咱们也开个月牙小门?走动起来也方便嘛!”
廉氏害喜那阵子,常吃崔翎特别为她准备的小菜,对崔翎的食物也十分有感情。
她向来又是火辣的性格,丝毫不觉得丈夫想着吃妯娌家的菜有什么丢面子的。
反而,也跟着瞎起哄,“说真的,五弟妹,反正我们家人口少,不如就索性都在你那搭伙算了,反正我家两个小的都爱吃你做的菜。”
说着说着,一家子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崔翎没有想到,分家这样悲伤的事,最后会搞得这样喜剧。
但大将军既然如此轻松了下来,想必朝政上的危机,是能够安然度过的。
所以,她便也放松地笑道,“哥哥嫂嫂们都不嫌弃我们家,我和五郎又怎会不肯?不过……”
她想了想又道,“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既然承蒙大伙儿不弃,都喜欢吃我的饭菜,不如我便叫刘师傅好好带几个徒弟出来,分送给各房。”
这样的话,如果有出什么新菜,及时地教一教,各房不仅都有了口福,她自己也落得轻松。
老太君听了,不由连连点头,“这才是好计较!”
她笑着冲崔翎招了招手,“先前你不是提过,想在外头开个辣菜馆吗?恰好今儿家里人都在,不如将你的想法说一说?”
崔翎微微讶异了一下,“现在说?这合适吗?”
她原本是怀抱着十分沉重的心情过来的。
朝堂上的风云变幻,她虽然不很懂,但基本的分析能力还在。
晓得袁家作为皇帝的眼中钉,在即将撒手西寰的皇帝心中,一定是块烫手山芋。
一旦稍微处理不好,全家人都要遭殃的。
再加上,太子在这当口还神奇地中了毒……
这多半是姜皇后铲除异己,保自己儿子顺利登基的阴谋啊!
多么紧张忐忑不安的气氛之下,大将军却轻松愉快地给几个儿子分了家。
接下来不是应该教育一下孩子们,如何躲避危险,少和朝臣打交道,最近一段时间安分守己地待在家里,好叫皇帝彻底安心吗?
怎么话题这样快就从吃饭的事,转移到了开饭店的事了?
她原本还想着,这风口浪尖,开辣菜馆的事可以稍微停一下呢!
大将军闻言却哈哈一笑,“能有什么不合适的?”
他倒是十分感兴趣,“听闻丫头打算在盛京城开个辣菜馆,这主意倒是不错,为父决定也参一股,你觉得如何?”
哥哥嫂嫂们听老太君简单说了一下原委,个个也都十分感兴趣,纷纷要求入股。
但为了照顾二嫂,她们都比较谦虚,最后一番商谈之下,不只将事情定了下来,还叫二嫂和崔翎占了大头。
老太君神情也比方才轻松了许多,她慈祥的脸上闪过光华,“小五媳妇不要怕,这辣菜馆的事儿,你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声势搞得越大就越好!”
崔翎眨巴眨巴眼,似乎明白了什么。
她咧开嘴笑成了一朵花,“哎,孙媳妇明白了!”(未完待续。。)
ps: 书荒的朋友们,我又来了!推荐我的原配沈东篱小姐的新书《半夏田园》,一本温馨有趣的种田文,书号:3166577 。小篱客串了本文中泰安院老太君身边的丫头小篱,就是那个很嘴馋的丫头啦。她的种田文,虽然也有极品亲戚,但是笔法却比较温和,简单中透着温馨,我特别喜欢这样的!当然现在还很瘦,大家感兴趣可以养肥啊,一本好看的新书,最需要大家的点击收藏和推荐票了呢,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哦!简介:刻薄彪悍继祖母,很难对付;善良包子亲爹娘,必须改造;纵使生活一地鸡毛,也要努力把日子过好。喂,隔壁山头的将军大哥,能帮把我牛放一放吗?
。。。
116 开张()
老太君见梁氏来了,委实又惊又喜。
她连忙将身子后面的靠垫让出来,“荷香,给二奶奶垫上!”
梁氏也不客气,自己接了过来,然后叫了荷香出去。
她笑着对老太君说道,“孙媳妇这一病多时,倒叫祖母多操了许多心。”
先前她病时,阖府上下都没有少在她身上费心。
除了向来和府里走动较多的王老太医,宜宁郡主还去请了现在当着院判的庞太医。
廉氏和苏子画也没有少替她寻那些偏方,虽然多半没有用上,但这份心意她领了。
在她重病期间,有些事情却分外清晰地浮现出来。
譬如,婆家是如此以诚相待,心心念念只盼望着她早日好起来。
而她的娘家,明知她的状况如此之差,却三番两次地派了人来步步紧逼。
人心都是肉长的,谁对她好,她难道没有感知?
只是先前被失望的情绪笼罩,觉得天都要塌了,满心绝望,便不曾细想过袁家人对她的好来。
昨日经崔翎一番暖心攻势,梁氏猛然回转过来,她若是死了,虽然能绝了梁家的意,可却未免要伤袁家人的心。
她这些年白白享受了老太君那么多的疼爱宽容,半分都还不曾回报过呢。
若就这样死了,还要叫老太君多受一层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处,岂不是狼心狗肺?
再说妯娌们,除了大嫂之外。其他三位都在孕中。廉氏和苏子画即将临盆。这本来是多好的一桩喜事,难道她非要在她们的喜事上横添上几分不快?
所以,想明白了的梁氏痛定思痛,决心要赶快好起来。
除了为了心心念念的辣菜馆,也是为了疼爱自己的家人!
不过,决心虽然是有了,而且还很坚定,但这身体虚亏了那么久。一下要调养过来也不容易。
所以,她只是精神比先前好了,手脚却还是虚软的,仍需要好好养一段时日才行。
但梁氏哪里是个闲得住的人?
这段时间,她虽然不出门,但崔翎是每日里都会借着送粥羹的机会过来与她说话。
五弟妹这人十分实诚,将辣菜馆的进展一五一十地都和盘托出,绝没有半分藏私。
梁氏便也时常与她出谋划策,商量该如何走下一步。
五道山慈恩寺门口施粥奉送小菜的主意,便是她出的。
为了要不动声色地达成老太君“折腾”的目的。梁氏还想出了许多别出心裁的法子。
譬如,袁大郎在衙门里当差时。午膳其实是有工作餐的,而且根据官职品阶加菜,大郎如今是国公衔,每顿足有十来个菜。
只是他总在用膳时,偷偷从布包里拿出一个辣酱罐头来,就着饭吃。
倒反而将自己的份菜送给同僚下属吃。
同僚下属自然十分感兴趣,纷纷请教镇国公大人吃的是什么,大郎便作大方状叫这些人稍微尝个一两口,再紧张地道,“诸位手下留情,给我留一点!”
袁大郎带的,自然是崔翎亲自指点刘师傅亲自做的各类香辣开胃凉菜咯。
每日都换不同的口味,每日都能吸引整个官衙同僚的目光和味觉。
等到大郎再透露出一点,哎呀,过几日东街有个辣菜馆要开张的意思,众人早已经按捺不住。
梁氏为辣菜馆的筹备付出了许多心血和脑力,这会儿听说众位奶奶们都齐聚在老太君的泰安院内,在商量辣菜馆的事儿呢,她听了心里痒痒的,便也想要来。
要说镇国府不是分家了吗?按道理说,二房也该有一份财产,梁氏是二房仅剩下的唯一人了,二房的产业如今都握在她手里,说她富可敌国或许还差一点,但腰缠万贯却十分当得起呢。
她这样一个大富婆,先前对辣菜馆感兴趣,是因为要赚钱。
那现在,她为什么还要对辣菜馆的事这样上心?
难不成袁家的众人见二房人单势薄,正主儿都过世了,也没有留下一子半女的,便欺负梁氏,没有将二房应得的那一份产业给她?
所以梁氏才不得已对辣菜馆这样在意?
当然不是!
实际上,镇国大将军做事一向都十分公平。
他既然要分家,就一定会叫所有的儿女都晓得这件事,绝不会单单只跳过二房,也不可能在梁氏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就把家给分了。
不过只是老太君体恤梁氏病弱,不忍叫她前来,怕她身体虚弱,更坏了身子罢了。
所以分家那日一大早,老太君便叫乔嬷嬷将分给二房的那一份清单给了梁氏过目。
房产,铺面,庄田,器皿,家居,银钱,珠宝,古董,二房只有比其他房厚的,没有一项比人家少的,内容之多,数量之丰,令人瞠目结舌。
梁氏当然晓得,有了这么一注财,她娘家的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
但她一向都是个十分有原则的人,自己的嫁妆和例银,她可以省下来接济娘家,袁家的钱,她却是一分都不肯动用的。
否则,她当初又何必非要将自己值钱的首饰都当掉,也不肯将朝廷发给袁二郎的抚恤金给了梁家救急?
她是外嫁女儿,万没有拿着夫家的银两偷偷送去供养娘家的道理。
至于袁二郎的抚恤金,那可不是单单留给她的,将来她还会有嗣子的呢。
梁氏不想要用袁家的钱去贴梁家,这是其中一个理由。
想要为将来的嗣子攒一份家私,也有这个想法。
但最重要的是,梁氏发现。在崔翎的谆谆善诱下。她自己也对辣菜馆的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人员如何调度。什么样的岗位安插什么样的人,该如何调节这些人的积极性。
她特地叫荷香装订了一个小册子,一想到什么好主意,就立刻记一笔,才不多时日呢,就已经将一个本子密密麻麻地记录满了。
可见,她对辣菜馆是真的感兴趣的。
不为其他,只为了她自己。给辣菜馆命名这样重要的事,她也是必要来的!
有间辣菜馆,这名字粗听十分简单直接,但细细一品,却十分有意境的。
既能激起食客的好奇心,也能够叫文人骚客服帖,是个超凡脱俗的好名字啊。
梁氏这样想着,便又将话题推回了远处,“祖母,孙媳妇意味。五弟妹想的这名十分新奇巧妙,譬如我。置身处地一想,假若我是食客,看到这样一名,倒是十分有兴趣进去一试高下呢!”
她蜡黄色的脸上露出几分神往,“说到这个,我竟是有好些时日不曾吃到带辣椒的菜色了,颇为想念呢。”
老太君循着梁氏的思路这么一想,倒也拍案称好,“倒有点意思。”
原本这辣菜馆就是崔翎和梁氏主要负责搞的,其余几房也就是参个股乐呵乐呵,既然梁氏和崔翎都觉得好,老太君也赞成,那其他人自然也就顺着她们的意了。
于是这一番口舌之下,有间辣菜馆这名号,便正式确定了。
有了袁家这样庞大雄厚的资金支持,又有各位身份尊贵的大咖保驾护航,这一日,五月初三,有间辣菜馆,便在东街最繁华热闹的所在,盛大地开张了。
听说,有间辣菜馆开张那日,就大排长龙,从一层的散座到二楼的雅座,再到三楼的包厢全部都被一扫而空,掌柜的是赚得盆满钵满,但崔翎是无缘得见了。
虽然整个盛京城的人,包括帝后都晓得,有间辣菜馆是袁家的产业,但这种事,大家心知肚明就好,谁会拿出来说?
朝中官员拥有田庄地产是没话说的,但若是打开门经商做生意,那就掉价了,绝不是什么值得炫耀夸谈之事。
所以,明面上,有间辣菜馆的掌柜的姓顾,原是故去的袁二郎身边的长随。
这不,袁二郎过世之后,老太君特别怜惜他身边的人,就还了长随卖身契,放他自由生活,如今还在袁家支持下开了个辣菜馆。
如此,便和崔翎半分干系也搭不上边,她一个世家后宅的奶奶,如何能去得到那热闹场面,亲眼目睹着有间辣菜馆的开张?
当然,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她根本也抽不开身啊。
拈花园里,传出温柔端庄的苏子画杀猪一般的嚎叫声,“我不要生了,好痛,好痛!”
身高快要接近两米,无比魁梧高大粗壮的袁四郎紧张焦虑地在门口踱来踱去,每次听到屋子里传来嘶吼,都立刻扑倒门上,“子画,你忍忍!千万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