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门娇-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刘师傅却说,他当初在御膳房时,是因为无用武之地被人排挤下来,这才被赏出宫去的。

    可见,御膳房的厨子们也怕主子们的嘴吃到了好东西会变刁。

    所以宁可拿些样式复杂样子华丽的食物去呈贡,免得改日若是做不出这个味道来了,会被主子追责。

    寻常人家的厨子若是做菜不好吃,也不过就是解雇了再请一个。

    御膳房的厨子若是哪道菜特别不对主子的口味,赶出宫去还算是轻的。

    说不好,连脑袋都要交待了。

    崔翎盯着几上的菜色发呆,蓦然听到座上姜皇后提到了她的名字。

    她一惊,忙抬头往中间的凤座上望去。

    只见姜皇后一双犀利如寒冰的眼眸正若有似无地投向她,眼锋冰冷,带着隐约憎恶。

    她正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却听姜皇后笑着说道,“诸卿办事素来都果断,想来这一回,也定能很快就筹到衣物。”

    她幽幽叹了一声,“盛京的寒冬深降,这西北还不知道要冷成什么模样呢。只盼大家能多尽点心,好叫咱们的勇士们莫要冻得太久。”

    自然又是一阵附和声。

    姜皇后转脸对着老太君道,“沐阳伯府的石小四闹了好多日子要去西北战场,这回我便打算叫这小子负责押送,老太君意下如何?”

    姜皇后的母亲与石修谨的亡母是远房的堂亲。

    原本很久不曾来往了。

    但自从姜皇后当年嫁给皇上之后,便将这门亲戚重新叙了起来。

    后来,姜皇后母仪天下,一直也都称呼石修谨的母亲为堂姐,也将石小四视作自家的亲外甥。

    石修谨和九王是至交好友。

    他与太子的关系也很不错。

    所以,当初袁家军去西北征战时,他曾求了姜皇后好几回,也想要戎马疆场。

    老太君一时不知道姜皇后用意。

    沐阳伯府如今是二房当家,原本石修谨在,就已经十分势大。

    假若石修谨离开了盛京城,还不知道要做出什么事来。

    可是,也有好处。

    石修谨是替朝廷效命,只要顺利将东西交付给西北将士,就算大功告成。

    将来西北一战得胜归来,论功行赏也会有他的一份。

    这也算是姜皇后替石修谨撑的腰。

    老太君心里有些沉吟,但面上却笑得十分谦恭。

    她点头说道,“石家小四不错,皇后娘娘说他能用,自然是得用的。”

    姜皇后眼角微露锋芒。

    她将脸望向默然不语垂头进食的崔翎,笑着说道,“其实,我倒是还有一个人选。”

    顿了顿,姜皇后将目光移回了老太君脸上,“五郎新婚就为国远征,将新媳妇一个人留在家里,说起来,皇上和我都觉得有些过意不去。”

    她微微眯了眯眼,“不如这回,也叫五郎的媳妇一并去西北吧。由石小四护送,也靠得住!”

    老太君愣住。

    若是在从前她年轻的时候,丈夫出门远征,媳妇儿跟着一块去,是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时候坊间对女人的要求还没有这样严苛。

    她那时候都能带兵打仗呢,不过是去一趟西北,算得了什么?

    只不过,不知为何,这几年来舆论对女子忽然变得苛刻起来。

    莫说叫小五媳妇一个人跟着石小四护送募集到的冬衣去西北,有千里之遥,又是兵荒马乱的地方,难免要惹出闲言碎语。

    便是一个女子不跟着长辈出门,也要叫人议论三分。

    如今姜皇后在坤宁殿上众人面前提出这茬来,老太君还真不知道该怎样接话。

    平心而论,能给小五和小五媳妇一个见面团圆的机会,她这个做祖母的自然欢喜。

    可想到若有人因此说三道四,她就又有些不忍。

    姜皇后没有等到老太君回答,就又笑着说,“你家小五媳妇,就算是代表咱们盛京城的名门贵妇,有她亲自押送这样棉衣皮裘去西北,将士们一定更加感激。”

    她目光一凛,扫视着殿中用眼神议论纷纷的众贵命妇,语气肃然地问道,“诸卿以为如何?”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便是心里觉得怪异,但何人又敢有所异议?

    这件事,便在姜皇后的独断之中,莫名其妙被定了下来。(未完待续。。)

    。。。

061 准备() 
崔翎从前爱躲懒,是因为事不关己,可以高高挂起。

    但这一次,她很清醒地知道,姜皇后的命令对她来说,是一个“不可抗力”。

    她无从推脱,也不可能再耍一次装病的把戏,这样会连累家人。

    所以,在接下来的这几天里,她便积极地投入到了去西北的准备工作中。

    先是更加勤奋地锻炼身体。

    每日清晨卯时不到,总能在尚武堂看到一个柔弱又坚韧的女子,扎马步,练拳,跑步,耍枪。

    崔翎是这样想的。

    如今正值寒冷的冬季,盛京尚且如此酷寒,遥远而空阔的西北边塞的寒风,想必如同尖锐的冰刀,能将人的皮肤割开个口子。

    一路西去,气候环境一定是越来越恶劣的。

    若她身娇体贵,柔嫩脆弱,恐怕还来不及到西北,就得病倒了。

    崔翎知道,假若她真的在路上病倒了,就算石修谨恪守对老太君和袁家的承诺,为她请医治病,但他皇命在身,肩负着重任,是不可能为了自己停下前进的脚步的。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姜皇后犒赏劳军,赏的是棉衣皮裘。

    如今已是十二月初。

    集齐这些物资至少还需要有十日光景。

    那便是在月中出发。

    从盛京城到西北沐州府,快马加鞭,需要十五日。

    押送物资的车队不如单骑走得快,便是日夜兼程,总也要二十来日才能到达。

    那时便已经是过年了。

    这是最顺利的情况。

    假若路上遇到了什么麻烦。耽误了行程,这批棉衣皮裘送到沐州府时。恐怕这天气都要转暖了。

    那这些御寒衣物送过去还有什么意义?

    石修谨这趟差事,看似简单。是姜皇后体恤后辈白送他一个功勋。

    可这建立在他一路畅行无阻能顺利到达沐州的前提。

    假若他耽误了时间,那么,西北将士们受冻令人怜惜,他和押送的这群人都要受到责罚。

    所以崔翎知道,她绝不能在路上生病。

    否则,就算石修谨有心,也不可能放慢车速停下脚步,等她大好了才再上路。

    时间上不允许。

    盛朝的医疗水平如何,她心里是有数的。

    一个寻常的感冒发烧。都有可能断送一条生命。

    若是在杏林高手云集的盛京或者大的城镇或许还好,可她看过了,沿途鲜经过的多是一些小镇,甚至还有好长一段路是荒野。

    那种地方,缺医少药的,连个像样的医馆都找不到。

    假若她的身子不争气,那么石修谨便只有两个选择。

    拖着上路,或者将她寄存在当地。

    这两个选择,对一个病人来说。都有致命的危险。

    崔翎不想要冒这样的风险。

    所以,她更努力地去锻炼身体,务必要让自己强壮起来。

    她做的第二件事,便是向袁大郎请教沿路必经的路线。除了官道,她还想知道那些可以抄近路的小道。

    袁大郎虽然没有亲历战场,但他保持着与父亲和弟弟们的通讯。

    他还每日都去兵部报道。认真研究从西北发来的邸报。

    所以,他人虽然不在西北。但对那里算得上十分精通。

    袁大郎也很差异姜皇后的决定,甚至是有些愤怒的。

    他不像老太君了解帝宫那段陈年往事。一心以为,姜皇后此举是出于皇帝的授意,目的是在打击镇国将军府如日中天的气焰。

    袁家手握重兵,自从盛朝开国立业起,从未吃过败仗。

    不论在朝中,还是在民间,威望都很深。

    将士们只知有镇国大将军,为国征战更多的是出于对袁家军和镇国大将军袁世韬的膜拜,而非为了盛朝的江山社稷,也不是因为对帝王的敬畏。

    这一点深受皇上的忌讳。

    皇上早就想要收回兵权了。

    也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袁家的打压和警告。

    袁大郎想,他的女儿袁悦儿便是皇上这忌惮的受害者,大好年华不能承欢膝下,被锁在深宫之中陪伴一个任性跋扈的公主,连家都回不得。

    而现在,轮到了新进门的五弟妹吗?

    想到和袁悦儿一般灿烂开朗的五弟妹,袁大郎心里就憋闷得慌。

    原本这门亲事,他就觉得亏待了五弟妹。

    到底也是伯府千金,可五弟妹因为要嫁过来,整桩婚事从请婚到完婚,整个过程只走了区区一月。

    许多应该有的礼仪,因为时间仓促,就都直接省略跳过了。

    她嫁过来的第二日,五弟就出征了。

    自此三月,除了来往过两封书信,再没有别的。

    倘若是别的女子,伤心委屈难过也好,自怨自艾也罢,难免要幽怨哀伤,满身的沉暮之气。

    但五弟妹,却从来都没有苦着脸叫家里人瞧了心里不舒坦。

    这个年纪与他女儿相仿的姑娘,不论受到多大的委屈,总是笑眯眯的。

    她孝顺祖母,尊重兄嫂,友爱侄儿侄女们。

    为了融入这个家,为了能得五弟的欢喜,她不仅学武,还去读书。

    这些就算不论,光是想到令人欲罢不能的水煮鱼和香辣猪蹄,袁大郎就舍不得叫五弟妹去西北。

    他心里闷闷的,觉得皇上这回真的是欺人太甚,将袁家逼得太紧了。

    其实,镇国将军府早就已经想到了要急流勇退。

    这些年也慢慢地将部分兵权交还朝廷。

    可问题是,那些征西将军武威将军武宁将军之类的,不得用啊!

    柔然犯境。开始几场战役,盛朝军士节节败退。

    袁家也是不得已才顶上去的!

    五年前。因为要保家卫国,袁家已经失去了最可贵的二郎。

    难道皇上真的以为。袁家就十分愿意叫其他的儿孙冒着牺牲的危险上阵杀敌?

    不过只是不忍皇上为难,不忍天下苍生饱受战乱之苦,这才临危受命罢了!

    只可惜,皇上既要用他,却又疑他……

    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袁大郎的愤怒只敢呐喊在心里,他没有办法抗议,甚至都不敢抱怨出声。

    他想,这是最后一次了!

    等到这次击退了柔然。袁家就解甲归田。

    皇上若还有容人雅量,那么就顶着镇国公的虚爵在盛京继续生活。

    假若皇上容不下,那就带着全家老小去西陵城。

    那是祖母的故乡。

    凭借着这累世积攒下来的声威,团结友爱的家风,教养出色的子侄,以及府库中不可计数的金银财宝,他就不信,袁家走不出隆中苏家现在的繁荣昌盛来。

    但这想法,还需要时间慢慢来谋划。

    眼下。五弟妹去西北的事,最迫在眉睫。

    袁大郎想要万无一失,索性便请了石修谨过来一同商议。

    石修谨很快到了。

    同来的还有他的胞妹丹姐儿。

    泰安院的正堂,老太君与这对兄妹稍稍说了一会话。便假借精神不济,带了丹姐儿一块进了里屋歇息。

    有些事,人多了不好说。

    况且。有她在,这些孙儿辈的孩子们。也不方便说话。

    她相信袁大郎能很好地安排好,所以便主动将空间给他们几个留了出来。

    崔翎也想要跟着老太君一块进里屋。

    石修谨虽然是亲戚。但她毕竟是个新媳妇,总没有大伯子和表兄弟议事,她不回避的道理。

    虽然是与她切身相关的事,但她相信等袁大郎和石修谨商量出了个子丑寅卯,一定会将注意事项都告知她的。

    她很信任袁大郎。

    袁大郎却从来不讲究这些。

    他叫住了崔翎,“五弟妹也留下来一并商议商议吧。”

    石修谨闻言,抬起头来,看到一张倾城绝世的脸。

    他心里有些惊诧,觉得这张脸很有些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

    可具体是在哪里见的,他一时又说不上来。

    不过,他心底的惊诧很快就被一种与有荣焉的情绪代替了。

    他很为袁五郎感到高兴。

    先前听说袁五郎临阵娶妻,娶的还是安宁伯府从来没有在公众场合露过脸的九小姐,他就替自己的好兄弟担心。

    坊间的传闻他也听说过了,并且深以为然。

    倘若不是生得丑,或者痴愚驽钝,谁家到了适婚年龄的女儿不肯出来走动?

    各种花会灯会,可是贵族女儿为数不多能够出门玩耍见识的机会,正常的女孩儿都十分珍惜的。

    他很怕袁五郎娶到不合心意的妻子。

    若是旁的人家便也罢了,可袁家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规矩他是知道的。

    袁五郎要是娶错了妻,这一辈子的幸福算是断送了。

    后来,听丹姐儿说,袁五嫂是个绝世的美人儿,石修谨还不信。

    要真是美人,怎么盛京城里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过?

    他也不求袁五嫂生得有多么美丽,只求她不是痴傻愚钝之人。

    今日这么一见,看袁五嫂举止得宜,进退有度,说话干脆又直切重点,完全不是传言中的模样,他便放了心。

    不止如此,她果真生得十分美貌,与袁五哥赫然是一对金童玉女。

    石修谨在偷看崔翎,崔翎也偷偷打量他。

    她一直听到石修谨的名字,但却还是头一次见到他。

    石修谨长得高高瘦瘦的,一副斯斯文文的模样,一点都看不出来是能把崔家五堂哥揍成猪头样的狠角色。

    只从外表,也看不出他的性子如此冲动。

    崔翎想到,接下来她的安危要交托到这个人手里,不免便有些犹豫。

    她想了想,决定要试探一下他。(未完待续。。)

    ps:  抱歉,更晚了!这两天清明放假,我也回了乡下奶奶家。因为要祭祀扫墓,然后很多亲戚也趁机团聚,所以家里人很多,也很吵闹,根本没法写字。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抱着电脑去附近的图书馆勉强码了这一章。看到有同学说我推荐的书好看,嗯嗯,我想说的是小悟的书不仅好看,关键是她更新很强!!!既然大家这样书荒,再推荐一本吧!花裙子大神大家听说过没有?她也是一位坑品特别好码字特别勤快的作者,每天看她在群里说码了多少字了我都很汗颜,没有办法,手速渣。这里推荐一下她的新书《阖欢》,在pk榜上很容易找到的,20w存稿哦!放心入坑吧!

    。。。

063 入城() 
寒冬腊月,北国飘雪。

    崔翎裹着厚厚的大毛斗篷,整个人缩成一团偎在马车一角,连伸一根手指的力气都不想浪费。

    车里颠簸摇晃没法烧炭,只能用灌热水的铜汤婆子暖手暖脚。

    但汤婆子里的水若是凉了,就得立刻换新的,否则坚硬的金属搁在腿上,更冰凉。

    但行路艰难,又赶时间,哪里有这等闲情逸致时不时停下来烧一壶热水?

    所以此刻,崔翎嫌弃地将凉了下来的铜制汤婆子用脚尖一点点踢出斗篷。

    “哐当”一声,她用力过猛,不小心将将那东西踢到了木板上。

    “五嫂,怎么了?”

    车帘外,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