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门娇-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很少有人知道,袁三郎也遭遇了险境,九死一生。

    当时,是桂墨舍身救主,才挽回了袁三郎的性命。

    但桂墨却因此断了一条腿,瞎了一只眼。

    身有残疾不能再上战场,在桂墨眼中,他自己便是一个废人。

    尽管袁三郎替他买了大宅,配了仆役,赠以足够下半辈子宽裕生活的重金荣养他。

    但桂墨却性情大变,他酗酒、豪赌、嫖。娼,自暴自弃。

    前年冬天,他喝醉了酒与人豪赌输光了家产,连身上的衣裳都被剥光了,赤条条醉倒在太平街上,第二天巡街的衙役发现了他的尸体。

    袁三郎替桂墨敛葬时,有个大着肚子的女人自称是春风楼的姑娘,她说桂墨包养了她两年,如今她肚子里怀着的正是桂墨的孩子。

    不论真假,袁三郎都希望能给桂墨留个后。

    所以,他将那女人养了起来,等她生下孩子,又给了她重金送她回了老家。

    至于生下来的男孩,他则抱回了袁家。

    对外自然不好诡称是廉氏所出的嫡子,毕竟廉氏的肚子没有隆起过,这骗不了人。

    倒也没有刻意对人说是庶子,他的本意还是想给桂墨留下一点血脉。

    但袁三郎和廉氏商量过后还是觉得,这孩子既在他们膝下养大,还是要给他个名分比较好。

    否则,若是珀哥儿大了,知道了自己与府里其他兄弟的区别,心里不自在还是其次,外面别人的看法才是令人担忧的。

    珀哥儿的生父是袁三郎的长随,而他的生母,却是个娼。妓。

    袁三郎和廉氏都希望桂墨的儿子将来过得好。

    镇国将军府的庶孙,虽不是廉氏肚子里出来的,但身份也要比寻常人家的孩子尊贵不少。

    有了这个出身,将来读书做官,不论做什么,都要简单容易许多。

    是以,才将珀哥儿序了宗,排了辈。

    这原本是件有情有义的好事,但因为要照顾珀哥儿的感受,所以秘而不宣。

    几经传播,到后来,便成了盛京城里人人皆知的茶余饭后话题,“镇国将军府的三爷在外头养了个外室,生了儿子也不能进家门,袁三奶奶倒是宽厚仁慈,叫人将那孩子抱进府里养在了自个膝下。”

    崔翎知道了珀哥儿身世的真相,倒是对三嫂越发敬佩起来。

    本来嘛,桂墨救了袁三郎,这是他身为长随的使命,袁三郎感激这份救命之情,安顿好桂墨的生活,也是他应该去做的回报。

    这算是有情有义。

    但三嫂却原不必承受这些的。

    在一个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家门,丈夫抱回来个未满月的孩子,这还真是件打脸的事。

    哪怕后来坊间的舆论间总要加上袁三奶奶宽厚仁慈这句话,但廉氏在娘家、在一起长大的小姐妹之间,哪怕是在夫家的亲戚面前,这份面子算是丢了个干净。

    换了别人,想来是要和丈夫翻脸的吧?

    但三嫂廉氏却并没有。

    她对外头那些暗讽她不得丈夫心的言论视而不见,一心一意地教养与她没有丝毫关系、反而给她带来许多讥讽嘲笑的珀哥儿,将他真正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

    也没有和袁三郎生出什么嫌隙。

    更没有对他产生怀疑。

    这除了对丈夫的一片真心,也需要极高的情商。

    崔翎在感慨的同时,也明白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就算她和袁五郎之间感情没有几位兄嫂那样恩爱和谐,但除非她在袁五郎四十岁之前还没有给他生孩子,否则他是不会纳妾的。

    换句话言之,即便袁五郎不喜欢她,也得和她凑合着过。

    更何况,他们两个是圣旨赐婚,连一丝半点休妻和离的可能性都没有。

    注定了,这辈子就要这样绑在一块儿过。

    那就和崔翎原先设想的情景不一样了。

    崔翎答应这门亲事的时候,想的是至少三五年不必应付夫君。

    等夫君凯旋归来,见她不是他中意的那种女子,必定会跟她娘家的伯父堂兄们一样,纳几名美妾,生儿育女的责任有人承担了,她便只要安心躲在后宅,混吃等死就成。

    但现在,一切都和她想象的不一样。

    镇国将军府里没有婆媳问题,妯娌之间和睦友好,几位嫂嫂虽然性子各异,却都是可亲可敬的人,没有各怀心思,也没有尔虞我诈,更没有算计和争斗。

    她的夫君,是个伟岸的男子,虽也有些小心眼,不,很是小心眼,但却是个体贴家人有担当有主见的男人,而且他四十之前不会纳妾。

    在继看到书信中那些警告和威胁愤怒不堪之后,崔翎的心再一次打了结。

    她想,袁五郎今年才刚二十,等他四十岁,那还得要二十年呢。男人的青春也可贵的,自己难道真的要拖着他二十年?这样会不会太残忍,也太可恶了?

    要不然……要不然……她再试试看?

    。。。

038 双喜() 
又过了两日,袁老太君身子不适,请了太医院的王太医前来诊治。

    王太医曾在太医院任过院判,早已经告老,如今悠闲自在地在自个府里养着老,除了宫里头有什么僵持不决的疑难杂症,他给徒子徒孙们出个主意,指点一番,轻易不给人瞧病。

    不过,他年轻时和已故的老将军是挚友,镇国将军府袁老太君的名帖,他还是认的。

    泰安院的正堂,老太君的五个孙媳妇儿都在。

    王太医细细听过脉,问道,“老太君除了潮热、颧红、盗汗外,可还有头晕目眩、五心烦热,烦躁易思的症状?”

    袁老太君点了点头,“从前没有过,是打西北有了战事后才开始的。”

    她想了想,竟自笑了起来,“不瞒你说,我夜里常整宿整宿睡不着,原先还想着是因为牵挂儿孙们,忧思伤神,但这两日发汗发得厉害,夜间总要起来换一两次衣裳。”

    宜宁郡主在旁边紧张地问道,“太医,老太君这到底是怎么了?”

    王太医沉吟一会,安抚着说道,“老太君有些阴虚阳亢,这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崔翎立在老太君身后,心里觉得很是愧疚。

    和别的嫂嫂不一样,她就住在泰安院里,这几日借着看书的缘故,只除了用膳的时候与老太君一道,平时都躲在自己屋里。

    近在咫尺,竟没有察觉老太君身子不适。

    她扶着老太君的胳膊低声唤道,“祖母……”

    语气里颇多心疼与内疚。

    老太君轻轻拍了拍宜宁郡主的臂膀,又握住崔翎的手,笑着对几个孙媳妇说道,“没听王太医说这病说大不大吗?都哭丧着脸做什么?”

    她抬头对着王太医颔首,“你这老东西说话只说一半,把这几个孩子都吓坏了。”

    王太医抚了抚胡须,语气倒是轻松起来,“几位奶奶不必如此,年纪大了,有些阴虚阳亢实属正常,不瞒众位,老夫也有这方面的困扰,开方调理好生顾着也就罢了。”

    他微顿,“不过老太君忧思过虑,积思成疾,这症状有些重了,恐怕需要调理好一阵子。”

    电光火石间,崔翎脑海中似有什么东西飘过。

    她猛然想到,前世她一位重要的女客户患有高血压,症状和老太君的一模一样,也是潮热发汗,心慌失眠,偶有头晕目眩。

    女客户曾说,高血压这病很常见,也不是什么要人命的毛病。

    唯独一点,只要沾上了,这辈子就和药片离不开了,须要每日吃药控制,有两回她忙得太过,将这事忘了,立马就又复发。

    崔翎想了想,问道,“我从前认得一位夫人,也和祖母的病状相同,她说这病倒也无什么大碍,只不过须每日服药,一旦哪日忘了,就容易再犯了。”

    她满面诚挚,“太医,这可是真的?”

    王太医略一深思,点了点头,“想来那位夫人病症已深,那也是有的。不过老太君这是头一次犯这毛病,症状尚浅,还不好定论,我先开两剂药,等用完了,我再过来接着诊治。”

    他提笔写下一张药方,“按着方子每日煎服,早晚各进一次。”

    老太君性子爽利,又十分信得过王太医,便也不太将这当一回事。

    她笑着说道,“好不容易请了王太医来这一回,不如也给我几位孙媳妇儿听个诊吧。我看老大媳妇这几日脸色不好,老二媳妇又瘦了,若是有什么不适,正好也叫老太医开个方子调理一下。”

    几个孙媳妇都知道王太医医术高明为人又和气,和袁家关系一直都很好,便也不客气,一个个地坐下来请他听诊。

    宜宁郡主有些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二奶奶梁氏则是积食不化,王太医开了两个调理的方子。

    廉氏深知老太君心意,晓得祖母其实是想要问一问五弟妹的肚子。

    她便拉着崔翎坐下,“五弟妹像是瘦了,叫老太医看看吧。”

    老太君闻言立刻眼眸星动,算了下日子,如今离五郎和小五媳妇成亲已经过了快有两月,高明的太医已能诊出是否喜脉。

    子嗣大事,尽管也晓得希望不大,但她老人家还是十分紧张,满目殷切地望着王太医。

    王太医细细诊过,笑着说道,“五奶奶身子骨不错,健康得很,老太君不必担忧。”

    这便是没有怀上的意思了。

    说失望,多少是有一些的。

    但老太君也不是那等急功近利的人,晓得子嗣这件事需要慢慢来,是急不得的,是以倒也很快调整了心情。

    她笑着说道,“那便好,我呀,如今什么都不盼,就盼着阖家平安康健,那才是福气!”

    这时,苏子画徐徐上前,对着王太医柔声说道,“我这几日身上倦怠,吃东西也没有胃口,恰好老太医在,也替我诊一诊吧。”

    她轻轻将手放在脉枕上,露出晶莹皓腕。

    王太医神情肃穆地辨脉,良久终于露出笑容来,“恭喜四奶奶!恭喜老太君!”

    他双手道揖,“府上又要添丁了!”

    老太君刚才略受打击的心,听闻这个消息一下子就又沸腾起来,“小四媳妇怀上了?”

    王太医笑着说,“是,是喜脉,约莫也才两月大的胎。”

    添丁降喜,对镇国将军府袁家来说,实在是一个再好也不过的消息了。

    袁家顶门立户的男人们,除了袁大郎都去了战场,家中就只剩下妇孺。

    就算是早就习惯了离别的将门眷属,但那颗牵记挂念的心,却一点也不会比别人家少。

    白日里妯娌们作伴,多少也能排遣一下思君之意,但一到晚上,长夜深寂的煎熬,在这越发寒凉的天色里,变得更苦闷绵长。

    袁家需要一抹亮色,点亮孤寂清冷的寒夜。

    苏子画也很高兴,微红着脸说道,“我自己也觉着像是,可又不敢确认,正好今儿老太医在。老太医医术高明,他说是,便就是了。”

    廉氏闻言,忽然也有些扭捏起来,她吞吞吐吐地说道,“其实,我葵水也有两月未至,只是没有其他的症状,不敢怀疑到这上头来。”

    她红着脸道,“既今儿大家都请老太医看了,我也就一事不烦劳二主,求老太医解惑。”

    过不多久,屋子里又响起了王太医爽朗的笑声,“贵府上双喜临门,老太君可要给老夫封一个厚厚的红包哪!”

    。。。

039 决定() 
廉氏和苏子画同时有了身孕,老太君自然乐不可支。

    但她却还顾虑着崔翎的心情。

    等送走了王太医,遣了其他四位孙媳妇儿回去歇着,老太君单独叫了小五媳妇到身边。

    她握住崔翎的手,轻轻地抚了几下,语气慈爱地说道,“你和小五刚成婚就分别,到底在一块的时日太短,这回没有怀上,也不必难过。”

    崔翎心想,她和袁五郎那夜根本就没有圆房,原就不会有子嗣。

    倘若说她怀上了,这才是件惊悚的事呢。

    远在西北的三郎四郎收到家书得知自己要再当父亲了,必是欣喜若狂,可若是袁五郎收到这样的消息,怕是得其怒攻心吐血而亡吧?

    所以,知道两位嫂嫂同时有了喜,她是真心实意感到高兴的。

    崔翎张了张嘴,刚想要说两句漂亮话,想让神思过虑的老太君放下担心。

    却听老太君接着安抚她道,“子嗣的事儿,又不像是射箭,哪能那么巧一箭射出,正中靶心?再说,就算是神箭手,不也得经过天长日久的练习吗?你们两个都还年轻,来日方才,咱们不急,不急。”

    一箭射出,正中靶心……

    崔翎将头垂得更低了,心里想老太君还真敢打比方,这话虽然分明是要安慰她的,可是为什么听起来就那么怪呢。

    就算是神箭手,也得经过天长日久的练习……

    她前世也是经过人事的,老太君生动形象的比喻一下子就勾起了她想象的翅膀,不由令她羞得满脸通红。

    崔翎粉面微酡,连忙说道,“祖母,不许取笑人家!”

    她抱着老太君的手臂晃啊晃,“原本啊,孙媳妇是觉得让祖母失望了,有一点愧疚,但好在两位嫂嫂都有了身孕,祖母想要抱曾孙,三嫂四嫂一下子给了您一双。”

    老太君将她搂在怀里,“傻丫头,祖母活了那么多年,这世上的事不知道经过多少,难道还有什么想不开的事吗?”

    她一顿,接着说道,“子嗣的事,本来就是天意,何况不过一夜,我心里其实并没有抱多少希望。怎么会因此而苛待你?”

    崔翎低声唤道,“祖母……”

    老太君笑得越发慈和,“祖母不否认当初求娶崔氏女是存了那样的心思,但如今我更庆幸的却不是你有没有为袁家添子嗣,而是……”

    她语气温和柔软,像是黑夜里温暖的白月光,“而是我们家小五媳妇,是这样一个好孩子。”

    崔翎只觉得心底深处某扇尘封紧闭的大门蓦然松开了,有一股温热的洪流从她胸中倘佯而过,鼻间有酸涩的水奔涌,汹涌的眼泪就要夺眶而出。

    她趴在老太君的膝上,强忍下泪意,想要说些感恩的话,但开口时却又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老太君问她,嫂嫂们怀孕了,而最被期望的她却病没有,她刚才是不是难过了?

    不,她没有。

    事实上,她还松了口气,并且觉得自己好幸运。

    否则在接下来与老太君相处的日子里,她无法想象到底要怎样才能面对老太君的惆怅失落?

    她明知道老太君抱曾孙心切,新婚夜却故意没有和袁五郎圆房。

    明知道老太君是因为牵挂着她肚皮里的动静,这才免去了尚武堂的早操,她不只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在前次葵水来时,也没有及时跟老太君说。

    不只没有说,她还费尽心力地掩盖了。

    虽然也是担心老太君失望,可扪心自问,难道没有想要继续偷懒的心思吗?

    说到底,她还是太自私了。

    可现在,老太君没有怪责她,在三嫂四嫂都有了身孕这样大喜的情况下,还想着要顾虑她的心情,怕她伤心难过,撑着病体说了那么多安慰她的话。

    崔翎觉得自己真是太坏了。

    她强忍住泪水,不让它们流下来,怕让老太君积郁过多的神思再多受一份担忧,只拿袖子胡乱地擦拭了一下眼角,心里有了决定。

    有些话不必说,可以用行动去证明。

    所以,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靠在老太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