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肆夜红楼-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落的感情就越是明显非常!

    没有了她,即便他坐拥这万里江山、身享那称孤道寡万岁之呼,这一切的一切又都还有什么意思?不过是旷古的寂寞与愈发无望的孤绝!死一般的寂寞孤绝!

    容华谢后、君临天下……这世上最悲凉与凄美的事情,莫过于此了!

    但一位真正的王者,素来都注定是孤绝的。

    ……

    虽然朝廷大颁的减税令让百姓高呼万岁、欢喜激动不已。但是时朝臣中任谁也能嗅出中间很多不对味道的地方!

    皇帝针对动乱一事亲自登上城楼抚民,安国相王一并跟着又是什么样的意思?

    不过,稍有眼招子、稍有心思的人便都能明白过一种天下大势、民心万众尽归相王的不可逆的格局。那一场彻底的改换天地,怕是不多久便会应运而来……

    。

    这一日天气晴好,澄澈的天幕中倒映着浮云的暗影,摇曳着如线的春光一倏然的洒下来,溶溶的暖色铺陈在大明宫每一处角落。

    这委实是一个大大主吉的甲辰之日,少帝重茂在政。变之后首次上朝。

    国丧之期尚且未过,朝堂的格局很是微妙,御座主东、皇帝坐东朝西。而那西面,对着的便正是驾崩急促的中宗李显的梓宫。

    微妙的格局一如微妙的情势一样使在场众人心中难安,因为便在中宗李显的棺椁旁边……便负手而立着安国相王李旦!

    周遭流转的气氛似乎已经僵滞,又因这僵滞而一层一层压迫着渐渐变得冰冷、变得催人心魄!

    那看似足步稳健、后高坐龙椅的皇帝,面上挂着的神色委实不好看。虽然国丧期间肃穆是应该的,可皇帝的神色更趋于的是一种受制于人、受人胁迫又不能说出口的危机感!

    这时,又见一抹天青素裙的身影自那开阔的殿门处一步一步的行进来,如织天光在她身后的华盖处打下一层细密的绰约,造势的这个人威严殊胜、恍若天降。正是镇国太平公主!

    太平的出现令在场文武心中一噤!很快便意识到了时局的严重性。

    在太平身后不远的地方,亦步亦趋跟着相王李旦的三子、也是那一场刚刚结束且余味犹存的唐隆革新的大功臣……临淄王李隆基。

    诸臣的心跳已然如擂鼓般快且细密,下意识偷眼去瞧棺椁旁的相王。这样的阵仗带着呼之欲出的天地改换,在这样一份咄咄的压迫之下,相王通身的威严便显露的有如天成。

    隆基以一种晚辈的姿态跟在太平身后,那英毅与阳刚的气质很快便有一种是为这群臣之中、巍峨朝堂之上一抹红颜坚定护持的感觉。

    太平的威严是天成的,在流转光阴的磨洗与淘沙之下,她愈发出落的有如当年其母一辙的凛冽无双、仪仗肃穆。

    她没有多兜转,径自立身于诸臣子之前,这群臣的为首者便是太平公主。

    殿内诸臣没有人敢多发出半点儿言语,便是连高坐主位、却看起来被这阵仗逼迫的何其无力的皇帝,都似乎被惊蛰了一般!显然这一切来的太突兀,那呼之欲出的危机就摆在眼前,可他事先并不知道。

    隆基正了一下衣襟,与侧首相顾的太平做了个示意。太平了然,便又投目去看李旦。待旦亦以目光示意自己已经准备了好,便由这位巾帼不输须眉的公主清喉开嗓、拉开今儿这朝堂之上主要大事的帏幕。

    就着天光明明灭灭的错落影像,她出列转身,正面对着规整林立的这一班群臣,微微扬首,那声音一如她通身的气韵一样威仪凛凛、风度自成:“国家不安,皇帝为了稳定国祚、造福万民,决定传位相王李旦!”这石破天惊的一句话,就此被太平倏然一下干练的言出来。

    似乎一股寒流倏然便流转在周身四处,在场众人心中一个剧烈起伏!即便这是一早便任谁都已看出的结局,此时此刻如此昭著的摆在眼前,还是未免会心惊。

    这话才一出口,龙椅上的李重茂只觉自己这身子一阵冷又一阵热!身为皇帝的他自然也洞悉了太多世事,加之太平这阵子一直在他耳边时不时的念叨、并授意他做了很多事,他也明白自己的皇位必将不保,但是万不曾想到居然会这么快!且这么突兀!

    而李旦面目平和、肃穆依旧,虽还没有正式登基成为大唐的新任天子,但那通身的帝王气韵其实已经天成了!

    气氛绷紧在这里,在这至为关键的当口,太平身侧偏后处的李隆基亦几步出列,颔首时一双星目如浸寒池:“国家多难,皇帝愿将皇位让给相王,此乃与尧舜相媲美之大功德!”声息陡扬、不容置疑的沉淀。即而又向太平看了一眼,抬手把太平往前让一让,“而太平公主身为皇帝姑母,却愿于纷乱的时局中站出来主持公道,此乃慈爱之心!”这一句落定后,他回身,摆袖向着大殿之外遥遥的抬手拜了一拜,“我大唐能有此帝王与公主,实乃江山社稷之福!”

    “吾皇万岁!”那话音才落,政。变时隆基麾下的大谋士刘幽求便适时的也站了出来,抬手自袖口间展出一道灿然的明黄色圣旨,这是早便拟定好的传位诏书。

    这位刘幽求刘大人委实有着经世之才与极快的敏锐辨达。当初唐隆政。变那一个晚上,需要向各层次、各地传达而去的几百份诏书,全都是出自他一人之手。此刻这圣旨亦是隆基与太平放心交给他躬自起草的。

    刘幽求话音一落,便当即持着那份传位诏书宣读了起来。直到这所谓的圣旨宣读完毕,灿色龙椅上的皇帝李重茂亦无所举措、无所言辞,委实是一下子就傻愣愣的木在了那里!

第二百零二章 尘埃落定、李旦登基() 
殿内没有人敢多出一声。眼前事态其实是一个心照不宣的结果,质疑与否其实都是没有必要的。

    李旦的面目神色终于有了细微的变化,毕竟中宗的棺椁就在这里,当着人家已经走远的父亲的面儿,如此的逼迫人家留存在世的孩子……这样的手段是何其吞噬人性的冷漠与悲凉!

    他也是一个父亲,他也有子女,且中宗李显还是他的同母胞兄,且那皇位之上高高坐着、看似光耀无比却其实那样无助的人是他的亲侄子!

    念头波及,李旦的心中实实在在起了一道闪光霹雳!纵然他一向都是这般出尘淡然、隔世之味着重,可他也自知自己并不是一个当真纯良无比、半点儿不染尘垢的人。这世道太纷繁也太浑浊,行走于世的人又有几个是干净的?

    可此时此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才历经了婉儿的死,故而使李旦对这个世界的各类感情都有了重新的认定、与弥足珍贵的尊崇。他对重茂此时的心境,其实感同身受。

    可他终归是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皇帝不动,他便亦不动,就那么气定神闲的负手立在那里,一任这周围的空气在耳畔流转的趋于肃穆。

    是时眼下这局面已经尴尬非常!那禅位的意愿已经由太平公主说出来,感念的话句也已经由李隆基总结完,冠冕堂皇的传位诏书亦由刘幽求宣读了完。

    这个过场已经走的何其顺势了!

    皇帝只能有一个,皇位只能由皇帝坐。这一刻其实相王已经再不是相王,而是正正经经、毋庸置疑的皇帝。新任的皇帝等着接旨,偏生那已经不再是皇帝的旧任愣是就那么木杵杵的定在那里不为所动!无形的压迫感越来越浓郁,焦灼的心念憋在心里,所有人却也都只能干着急没办法……这岂不是闷杀个人的!

    其实此刻的李重茂哪有半点儿试图抗争的心念?他只是一时间惶惶然整个人都傻住了!传位的消息犹如在他头顶打了一记晴天霹雳,他由最初的惊诧到之后的愤怒又不得发作、再度是最后的委屈与怨恨与忧怖与……诸多感情十分复杂的在他脑海里纠葛攒动,以至他整个人都没了任何举措,只剩下僵僵然动弹不得了!

    可场面决计是不能一直僵持在这里的,总得有人站出来做些举动。太平下意识侧目看了眼隆基,隆基亦在这时候不约而同的看向太平,两个默契极深的人目光交汇,自彼此的眼底深处瞧出了些隐动的示意。

    会意就这样落在心里。

    隆基早便按捺不住,想着干脆站出来把那小皇帝一把揪下来算了!可这样的场合,他这样的身份、辈分,如果是他站出来那怎么都是不合时宜的,故而他辗转之后示意太平,要太平前去提点那皇帝赶紧识时务!

    太平公主论起辈分乃是他们的姑母,站出来说话、做事所带来的感染力自然是举足轻重不消言及的!这个恶人没谁比她更适合当。

    太平心领神会,但她心中始终也有着那么一根柔弦,即便外表再怎样的刚毅无情,也无法欺瞒自己本心中的那一份柔情。原本就是他们撺掇了属于人家的权势,说什么韦后其心有异,难道他们这些人便不是其心不轨?况且李显的棺椁就在这里,这样去进一步的逼迫人家的儿子,这……

    可转念,当日中宗在位时又是怎样防狼一般的防备着相王、太平他们?难道他们便不是中宗一母同胞的亲兄妹?权势的事情本就无关对错,心都狠了这么多年,也不差这一步!

    一抹凌厉的光色倏然便浮过了太平的眼睑,她那颗心随之沉下来,没有再多虑,煞是决绝的迈了步子几下便行到了御座近前。

    重茂被这迎面而来的无形气场震的周身打了个哆嗦,陡一下便回了神志!

    太平目光逼仄、唇畔曼勾起来,声息带着压迫的力量一下下的顺势又咄咄:“人心已经尽归相王,皇帝啊,这个位置已经不是你的了!”这不冷不热的语调哪里有一丝儿温情?语尽时不待重茂反应,抬手顺着他的脖领子一把招呼过去,将这有些羸弱的少年一下子拽了下去摔倒在了一旁!

    重茂那心猛一起落!整个人惶惶然的一个惊蛰,还没反应过来便已一个趔趄摔到了坚硬的棱柱旁。

    一切行径做起来何其顺势,太平吁一口气,睥睨着威威眸光对那在场起了一惊的群臣扫视一圈,此情此景陡然一下有若时空重置,在此刻的太平公主脸上诧异的窥看到了当年武则天的影子……

    这是诸臣子们第一次直面见识到他们公主的威仪与手腕儿!殿内的空气是紧密的,屏息凝神间似乎连呼出的气息都很快便凝结成细密的冰。

    在确定诸臣子没人敢有异议后,太平如是干练的一转身,踱步至了棺椁旁,对肃穆而立的李旦颔首行了一个简单的礼:“臣妹在此,恭迎皇上登基!”那如是嘹亮的一嗓子扬起来,波及过寒冬凝滞的大殿,顿然便重又将这冷凝的冰河幻化开勃勃的朗春生机。

    旦颔首。

    太平行于李旦身侧,抬臂让她的兄长搭着自己的手臂一路向那金灿的龙椅处走过去。不长的一段路,几步之遥的距离,却用尽了一生的时间来走……很多人即便是用尽一生的时间、耗尽毕生的气息,也仍旧是走不到、够不着。他们或是只能隔岸观火、烟水两望,或是只能在看似触手可及的那最后半步之遥踽踽远去、散做轻烟。不过幸运的是,李旦他终归是走到了。

    这金灿灿迷乱了眼睛的龙椅,看似是这世上人间极好的东西,大抵每一个人都野心勃勃的想要得到。极多人想要得到的东西,便一定是极好的吧!可细细想来却又是好在了哪里?似乎又不能悉数的知道。

    兴许它的好处,便在于勾动起了人心那隐匿血脉、与生俱来、每个人都隐隐有着的本性的欲望,那饕餮般贪婪的大口总在不经意间驱驰着你下意识去寻找比眼前事物更丰饶、更丰沛的目标。并且永远停不下仆仆风尘的足步。不过就这样沐风栉雨的走着走着,出来的久了,便往往忘记了自己那清明的初衷究竟是什么,且对所谓“更好东西”的定义,也就此变得越来越模糊看不清明……

    熠熠的阳光洒沓,恍如金银铺就之下,太平一路护持着李旦登临了绝顶的皇位,即而洒沓的一转身,柔美的面孔倏然透着隐动的刚毅。

    这一大仪仗就此算走完,太平转身稳稳行下玉阶,领于群臣之前,将那身子最先向李旦一跪:“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高高的声呼万岁。

    即而身后的隆基亦掀袍一跪,接应着太平的声息,向父亲参拜万岁。这一瞬,似乎内里一颗心跳动的频率,他才真正触摸的清楚。那念头、那心绪,也终归是稳稳的沉淀了下来!叩首时,隆基双目一闭,这副身子积蓄着、承载着的太多感情与太多梳理不清的繁复,就此终于一倏然的全部透体而出、涣散了去。只觉的这身子一如一阵杳杳的轻烟一般,就此忽然便感知的不那么真实了。

    有了这二人的领头,殿内诸臣亦逐一反应了过来,木愣须臾后,齐刷刷跪地叩首,觐见他们的新皇帝。

    盛世大唐,那被阴云笼罩之下阴郁了算不清多少年的纷乱时代,自此倏然变得很是沉淀。这无边的锦绣江山、这华美的繁荣盛世,自此有了一种莫名的、由淡渐深稳步而来的天命归属感……

    。

    就这样,韦后一手扶持上位的十六岁的皇子李重茂,被废掉了皇帝的身份。幸在他的叔父、姑母并没有再为难他,他很快便被重新降封为温王;景云二年(711年)之时,又改封为襄王。

    而复辟皇位、称唐睿宗的李旦,初初登位之时,那根基同样有可动摇的地方。

    就在重茂被废不久,其兄谯王李重福、也即中宗李显庶出长子,便假传了一道圣旨至了东都洛阳,意欲效仿当年祖母洛阳建都的套路,在东都组建自己的王朝、诏告天下自己已为皇帝,并将天下改元“中原克复”。

    同时,重福又封睿宗李旦为“皇继叔”,原继位皇帝李重茂为“皇太弟”。

    但既定的历史不会以同样的姿态重演第二遍,这样的好梦还没有做几天,或者还没有真正开始做,洛阳留守的官员便已然以最快的速度、甚至在尚不曾得到长安这边儿指挥和助援的情况下,很干练的平定了重福的叛乱。最终这位气血方刚的皇子兵败身死,看来有些荒诞的登基一事真个成了一场荒诞的“叛乱”!

    就此,那株连的罗网顺势挥洒出去,原唐殇帝李重茂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调离中。央、贬往地方。一年的光景不到,便不明不白死于驻地梁州,时年不过才二十岁。事后,葬于武功西原。

    ……

    。

    唐隆政。变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煞是成功的一场政。变。它远比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神龙政。变都要规模浩大、波及广泛。

    这举事漂亮制胜的得力,最关键的便在于太平公主筹谋指挥有方、李隆基行事利落干脆。这对姑侄配合有度,以最缜密的心思、最周全的部署、最精准的指挥、最切中要害的行动、最利落的行事一并完成了这一场完美的筹谋。

    便是在时隔百千年后,我们也依旧可以透过斑驳的隶书、隔绝着泛黄的字句,嗅出一星半点儿当年那振奋人心、心潮澎湃的喧喧的影子……

    如歌岁月行不止,历朝历代,终归有那么一些珍珠般澄明璀璨的东西遗于后世,供世人唏嘘慨叹、憧憬追思!

第二百零三章 又一风雨欲来时() 
隆基只觉的自己整个人都轻飘飘的如一丝雨云,身子使不上半点儿力气、便连那血液的流转都只觉的不很通畅。

    他神志有些迷离,似乎这阵子以来所有的疲惫、压抑,全都化为了轻烟一缕缕的飘散出去,久而久之整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