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奇女子-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就这么说定了。”

    柳心和晚春叽叽喳喳地说着话,晌午李掌柜也回来了,大家一起在县衙吃了饭。

    王天书对柳心此举大加赞赏,又赠送了柳心一些纸笔,柳心看都是粗黄纸,正适合初学者使用,也就都收下了。

    王天书又提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书籍。

    这时启蒙的读物就是《三字经》,一本倒是不算太贵,但要是几十本,可是一大笔钱,柳心还没有这个预算,她只想自己编一套教材包括生字和数学加减乘除法。

    柳心把自己的想法一说,王天书顿时对这套教材充满期待,李厚德也觉得实在是惊世骇俗,不过也没人再问柳心怎么会的,现在他们已经把柳心当做生而知之无所不能的天才了。

    王天书想了想还是认为得有一本启蒙书,买着贵可要是抄书还是花不多少钱的,他决定自己承包三十本,自己、志德志明还有师爷、文书等等县衙能抄书的人还是挺多的。

    李厚德也承包了十本,自己、儿子,实在抄不过来在找同窗帮忙,对于这种助学之事文人们还是乐于做的。当然制作书的纸张也由王天书和李厚德包了。

    至此,学前准备就差不多了,柳心只花了李掌柜给她批发笔墨纸砚的十八两银子。

    柳心返回秦家岗,和秦坤元商量又打造五十个小木格,上面没盖,也不用太高,只要二、三寸高就行,也不用太厚太大,能放在桌子上,放上土孩子拿木棍写字方便就行,这样能节省纸张,先用木棍在土上练,等有点模样了再到纸上写。

    安排完这事,柳心就着手编教材了。

    又过了七八天,门窗桌椅板凳和小木格都做好了,扒皮的檩子也晒得差不多了,柳心和秦坤元商量三天后上梁。

    期间,秦朗的烧五七也没太操办,只是明远和同辈的几个兄弟去烧了些纸钱。

    上梁这天是要摆宴席的,虽然柳心家还在守孝,但盖房这样大事,不摆宴席也是不讲礼数的,只要酒少点,没有戏班子锣鼓之类的喜庆样,做点丰盛的席面还是不犯忌讳的,况且现在农村都困难,只要饭菜量足能吃饱就是好伙食了。

    前一段秦家人帮忙盖房子也没在这吃饭,柳心就更想好好办置下招待大家。

    柳心先做了下预算。人数嘛,盖房子的五十多人都得请,加上一些家里婶娘,妯娌,个别的还得带孩子,本家的几个老人,本村其他来道贺的,加上李秀才一家,晚春家太远,柳心就不想告诉了,这样也得八、九十人,就得准备十桌。

    每人得按半斤米准备,就得五十斤,还得加点馍馍,面粉也得二三十斤,此外菜肴、猪肉、调料也得准备一些,还在守孝,酒就准备一、二瓶,大家意思一下,还有鞭炮什么的。家里种的菜豆角、茄子,卷心菜,黄瓜现在已经能吃了,可以不用买。

    第二天,柳心拿了五两银子,和明远去了集镇。

    明远去李厚德家邀请他们全家上梁那天来家里吃席面,柳心去了卖菜的闹市。

    这里蔬菜的种类也不多,找了半天才买到到一些山药和山野菜。柳心又去猪肉摊买了二十斤猪肉,把摊上有的猪蹄子、猪肠肚、猪心、猪肝、猪血等一大堆都买了,因是大主顾,猪肉按十六文一斤算的,剩下一大堆要了十文钱,总共花了三百三十文钱。

    这时已经有了酱油,醋、盐,糖、大料、花椒等的,但调料主要就是盐,十五文一斤;酱油只有酒楼才会用,十三文一斤;糖是稀罕物,只有过年才会有人买几两,竟然五十文一斤,属奢侈品;醋主要是医用消毒,民用的极少,价格倒只有三文;而花椒大料得到药铺才能买到,花生油四十五文一斤。

    柳心买了五斤盐、五斤酱油、半斤糖和五斤醋,竟花了四百零五文,比猪肉还贵。又买了五十斤糙米五十斤面粉,二瓶烧酒,一串炮仗,五十个鸡蛋,三个新瓷碗,三块盘子和两个乌盆,还有些零零散散的,最后柳心总共花了二两银五十八文铜钱,还是李厚德家的牛车给送回了家。

    上梁这天,天刚刚亮,秦家的各家男女就陆续来到柳心家,男人忙着上梁,女人帮着柳心做饭。

    食材多,十桌的量足够。柳心准备了十个菜;茄子、豆角用酱油炖的,卷心菜用醋炒的,黄瓜和山野菜合在一起做成凉菜也是用醋拌的,山药蒸着吃,猪肚、猪肠、猪肝、猪心都是盐加酱油炒的,另外还做了点血肠。这些猪杂是这两天自己清洗加工了一下,今天只差最后一道工序的。这些女人也没做过这些菜,只能柳心自己动手了,好在米饭和馍馍大家都会做,拿了粮食到隔壁家去做了,家里就这一个锅,柳心忙活了一个半时辰才把这些菜做完。

    陆续有上门贺喜的,柳心让明远和秦坤元招呼着。接近巳时李秀才一家也到了,柳心跟着打声招呼,就让秦坤元和林山大娘陪着去堂屋说话,柳心接着忙这儿忙那儿。

    巳时一刻钟,终于上好了梁,一串炮仗响起,柳心拿出十几文铜钱撒出去,孩子们呼啦一声跑着捡铜钱讨个吉利。房子就算盖成了,剩下点抹泥的事下午一阵就能干完。

    乾坤元招呼一声:“收拾收拾,开席!”

    顿时秦家这些半大孩子把从各家借来的桌椅板凳和碗筷都放上,各家媳妇纷纷往出端菜盛饭,男人几桌还放了一点酒,人们纷纷落座,每桌都有秦家近支的人陪客。

    李秀才一家更是贵客,李厚德、李掌柜和李金元由秦坤元、秦明远还有几个老人陪着。柳心则是陪着徐氏和族里几个女性长辈和村里来道贺的妇人。

    十个菜的席面在这里可是太丰盛了,众人吃的满面红光,都赞叹柳娘子好手艺。

    酒足饭饱后,众人陆续告辞。

    柳心收拾完席面,剩饭剩菜都送给了族里一些人家,大家都是感激不已。

    整理下大家送的贺礼,一家几个鸡蛋,几把菜什么的,只有李秀才家送了一匹棉布和两包点心这是重礼了。

    上梁宴就这么结束了,可柳心没想到,这次宴席之后改变了人的饮食习惯,多少年以后村里的人还对此念念不忘。

第11章 教学() 
今天是柳心教学的第一天,早起穿上前几天做的青色长袍。

    这时期的文人穿着肥大的袍子,戴着方巾,有的戴两边像翅膀似的帽子,就像戏服那样的,柳心很是不喜。

    她是个女子也不用完全照这个样子,可不论穿褙子、比甲还是长裙都不够庄重,最后选择了民国时期鲁迅等人穿的长袍修身版,类似旗袍,但两边不开叉。

    在房子建完后,五十套桌椅东西厢房各放二十五套,五十套小木格装上细土面儿规整地放在桌子上,王天书和李厚德抄写的《三字经》已经让人捎来,加上最近柳心和明远抄的,每个桌子上放一本。

    柳心编写教材的教材昨天才完工,这是仿照我们小学课本语文数学的内容,再添加明朝的生活实际设计的。

    比如语文主要就是生字,包括二十一世纪小学课本的“上、中、下、人、口、手、大、小…。。”还有”仁、义、礼……”当时社会常用字以及在《三字经》中的一些书写常用字,大概五百多个。

    数学是小学的整数加减乘除,以及财务记账的一些基本常识,当中引进了乘法口诀“小九九”和阿拉伯数字。

    辰时刚过,秦坤元带头,秦家各户带着孩子陆续来了。

    一刻钟后,整个院子黑压压的人,柳心让秦坤元组织下纪律,孩子按大小个站中间四排,家长在堂屋前站下观礼。

    柳心上前一步,站在孩子面前,一派学者风范,朗声开始她的开学典礼式讲话:“今天是我们秦氏学堂开学的日子,以前你们都不太知道什么是学堂,对读书人也只能仰望。从今天起你们也要开始读书识字,将来你们也可能当秀才、举人、老爷,即使学业没成,我也让你们成为掌柜、账房,或者家有余粮户有余银的富家子弟,我秦氏家族从此后就不再受穷,走出这秦家岗。我们秦氏一族能不能在这世上扬名立万,就要看你们了!从今天开始,你们要叫我先生,入我之门要谨记我定的规矩—凡我秦氏学堂子弟皆应和睦族亲、善待乡里、友爱兄弟、孝敬父母、修身、齐家、报国、恤民!”

    下面鸦雀无声,这些孩子瞪着亮晶晶的眼睛望向柳心,柳心身后的那些家人激动地热泪盈眶。

    秦坤元激动地大声说;“快,拜见先生,我们秦家有望了!”四十多个孩子齐齐躬身施礼,大声说:“拜见先生!”

    从今天起柳心在秦家处于无比尊崇的地位,不论是今天还是以后的秦氏族人大都成为她的学生,这些人也没有让她失望,始终跟随她的脚步,在大明朝大放异彩。

    四十多人中年龄稍大的二十五人进入东厢房,剩下的去西厢房,明远和明珠也去西厢房找空余的座位坐下听课,秦家学堂就开课了。

    柳心按计划每天上午教三个大字,下午教一节数学。东西厢房的学生错开一刻钟上课,上下午各一个时辰。

    前几天忙乎一些,教孩子写字的笔顺,如何在木格土中练字,如何用墨,如何在宣纸上写字,柳心在东西厢房忙个团团转,有时还得抓明远帮忙。

    几天过后,教学就正常了,孩子们也逐渐明确了自己是东学堂还是西学堂的。

    秦家人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孩子学习都非常刻苦,很多孩子上完课不走在这儿坚持练字;有的还把小木格拿回去还接着练;还有的在家里在打个小木格或者直接在房前屋后的地上用树枝子些字、算数。

    秦家岗村内的道路上再也看不到嬉闹玩耍的孩子,到处是蹲着写字、背书的小脑袋儿,秦家本家的孩子不算,村里其他的孩子也偷学,一时间学风大盛。

    如果有外人来村,还以为到了江南文风鼎盛的地方。

    柳心的教学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了一个月,学堂里的孩子在不知不觉地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孩子的勤奋是不用质疑的,但天分的诧异也显露出来。

    较小的秦明臣、秦明文、秦元、秦方学习大字写得快认得快,《三字经》背的快,正常的教学进度已经让他们很轻松了,柳心业余开始给他们和明远加课。

    秦明君、秦明武还有秦明泉的数学计算能力强,“小九九”背的快,柳心也在业余多给他们讲点,单独吃点小灶儿。

    柳心在教学之余,也会出院子走走,早起和空闲时打一段青年长拳,有时做一些跆拳道的动作。

    在二十一世纪,柳心虽是个女子但从不娇娇弱弱,对体育项目尤其热衷,不但体育课老师教的内容学的像模像样,而且业余还学了散打、跆拳道、女子防身术什么的,是同学中公认的“女汉子”,成家以后忙这忙那倒是有些生疏,但晨跑还是坚持的。

    到了这大明朝,就开始一段时间柳心宅在家里安生几日,等适应了环境,柳心就开始伸胳膊撂腿活动起来。

    开始只是早上跑跑步,后来课余也会打一段长拳,明远有样学样的跟在后面,后来明珠也跟着比划,最后学堂的孩子也跟着练。

    秦氏学堂就变得有时书声琅琅,有时又像演武场,这也算是劳逸结合了。

    柳心就正式给它起名“间操”,正式列入课程安排,每天一刻钟。

    这日晚饭后,柳心想出去走走,就自已一个人出了院子,微风轻轻吹着,心里很是惬意。

    不觉在自家这道街从头走到了尾,柳心刚想回头走回去,听见村外不远处有人说话儿,“一百五十六、一百五十六”“不对,一百五十八、一百五十八”,柳心听说数字停了下来,看见路边不远处蹲着两个人,柳心信步走了过去。

    蹲着的两个人正争吵着也没看到有人走近还在说着,柳心看地上一边写着“13、12、156”,另一边写着“6、4、7、4、6、3、6、3、158”。

    柳心看看应该是乘法题,就问:“你们在做乘法?”

    这两人听到有人说话,抬头一看是柳心,顿时面红耳赤不知如何是好。

    柳心这才看清,原来是本家的两个堂兄弟秦牧和秦槐,在秀才圆坟儿的时候来过。

    柳心笑着说:“两位弟弟,这是……”

    秦牧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嫂子;我们家明泉回来教了我算数,我和小槐晚上没事也练练,就是自己出题算一算……”

    听着缘故;柳心就明白了;实际就是”6*47*46*36*3”秦槐算马虎了;而秦牧却用了简便算法。

    学堂上乘法刚开始不久;孩子还是在背”小九九”,只有明泉等几个好学生才学的多一点,这秦牧自己能琢磨出简便算法,柳心倒是很动心要教一教了。

    柳心又问了问他们的基础,这哥俩确是把学堂里教的东西都会了。

    柳心这才很正式的说:“两位弟弟,西学堂还有空座,没事的时候可以去听听课,平时空闲也可以去我那儿,我单独教教,另外咱秦家如有好学者,不论年龄男女和辈分都可去学堂”

    “我们也可以上学堂?”

    “当然可以,我秦家之人都可以,不过我只认学生,不认辈分的。”“好,我们也能跟先生学了!”

    “呵呵!”柳心轻笑着。

    这两个二十多岁的大男人也毫不脸红地叫她先生,看来还不是小家子气儿,收了这两个学生,柳心心情很好。

    她没想到这两个学生真是收着了,他们以后都成了独当一面的人物。

    第二天柳心的学堂多出了五六个人,竟然有了一个女孩,这就是秦玉,已经快十六了,作为秦家岗的小绣娘,她的名声还是很好的。

    柳心略诧异了下,也就照以往的规矩讲课,这后来的都是大人,都是想学些东西的,他们抽出时间也不容易,恨不得不吃饭不睡觉。

    柳心对这些人也上心,尽量给他们多讲一些,别看他们是后来的,很快就后来者居上,特别是秦牧和秦槐更是表现出超常的数学天赋,不但很快就学会了加减乘除,而且初步的记账算账更是不在话下。

    柳心喜在心里,终于把现代的借贷记账法拿了出来,哥俩儿很快就被吸引住了,这下有的学了。

    哥俩儿没事就在一起研究,不懂就问柳心,现代记账法就在大明朝诞生了。

    柳心不禁想起,现代很多财会专业的大学生都把借贷记账法学的一塌糊涂,这古人的学习能力太强了。

    当然这也和现代学生课业负担重有关,可不管怎样也够柳心欣喜的了,何况他们两个还没有一般农民的狭隘,接受新鲜事务快,这以后商业的发展柳心就打算交给他们了。

    柳心抢进度开始给他们就讲了市场营销的知识、商业的规律等等,柳心把自己在现代社会了解的经济知识一股脑儿的传给了他们。

    他们有的也一知半解,有的糊里糊涂,但有时却能举一反三。

    柳心也不指望他们能全听懂,只要知道个皮毛,在以后实践起来就会受益的。

    哎,应该赶紧想办法给他们找实践的机会了,时间不等人哪,大明朝就剩下十多年了。

    柳心一想就恨不得浑身是铁打的,不眠不休赶紧想办法拯救它,在这乱世中能好好地活下去,不但是自己,儿女、朋友、族人,还有现在的自己的学生能不能生存下去,都是刻不容缓的事了,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

第12章 烧百日() 
日子快的飞快,转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