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宫里没有傻子,这国公夫人在后宫里没人搭理她,别说诉苦,几个太妃见都没见她。
恰恰一个宫女在旁边说漏了嘴,说皇后娘娘留了柳淑人陪自己用午宴,这下就像炸药包,一下子就把国公夫人点着了,她饭也没吃,让人回去叫了几个丫鬟婆子,就在宫门口盯着,等着柳心出来,狠狠地教训她一番。
柳心今天进宫,手上也不可能带着啥家伙,车夫离的还远,再说这离宫门近,一个大男人也不好上手。
看起来这国公夫人就看准了这点,想给自己点教训。
柳心想到这儿倒是不怕了,自己是杀过人的,论打架这三四个人也不一定是自己对手。
柳心手一扬,把头上花冠摘下来,看看这诰命服有点麻烦,就要动手把这外衣脱了,一会好打仗。
柳心这一动作,国公夫人可有点蒙,“你,你要干嘛?”
“问我干嘛,你不是要打架吗,我奉陪,我在登州杀过人,不怕死的就上来!”柳心就要撸胳膊挽袖子上去。
“你,你疯了,你仪容不整,你!”国公夫人也没看过这架势,有点怯了,身边几个丫鬟婆子也往后退。
“来吧,今天咱也见点血儿,正好让皇后娘娘看看,有人不想让她好好地过这千秋节,咱们一起进大理寺,我有经验,你陪着我正好!”柳心气势汹汹就要上去。
“你别过来,你个疯子,你,快走!”国公夫人主仆终于怕了,没等柳心真上手,几人上了马车就逃了。
柳心长叹一口气,这都什么事儿,真是楞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自己非得弄出点不要命的架势才能消停,不过这一关总算过去了。
赶紧坐上了马车回家,心想今天总算用惊无险。可她不知道,回去后却发生了大事儿。
第89章 失踪()
柳心回到家,才知道出大事了,明远不见了。
明远天天并不怎么在家,不是去国子监就是去徐府,可是今天徐府那儿打发人来说明远没过去。
这几天元宝和二宝在徐府帮忙整理徐光启的手稿,明远一个人去的国子监。因为今天是皇后千秋节;国子监只上了一个时辰的课就放假了。徐府看明远没过去,以为他回了家,就打发人来家里看看,结果明远也没有在家。
家里杏花嫂子打发人去南堂看看,偶尔明远会去南堂给徐光启办点事,结果那儿也没有人。
明远平时是一个非常守规矩的人,不会在京城乱走,南堂里没有人,杏花嫂子就想可能柳心和明远有别的安排,也没敢声张,就在家等着。
柳心一听情况就蒙了,自己没给明远安排什么事,再说就是明远有事要办也一定会给家捎信的,现在明远没了踪影,那就是真的出事了。
柳心赶紧安排家里人出去找,柳心又通知徐府帮着找,秦小山给王崇也捎了信儿,这样几伙人就在京城找开了。
大家找到天都快黑了,明远还是没有踪迹。柳心心里想:“明远会出什么事儿哪,是在京城国子监得罪了什么人,还是郑国公府为了报复自己下的手,国公夫人今天堵自己难道是调虎离山,声东击西……”
柳心脑补了一些阴谋论,就和王崇几人商量了下,安排几个人去郑国公府盯着,几个人去国子监问问消息。
结果郑国公府雅雀无声,没有任何异常。
国子监也没人看到明远去了哪,倒是看门的老头说看见小霸王几个人和明远发生了争执。柳心和王崇到威武伯府找小霸王,可小霸王一口咬定,明远自己跑了,他们也不知道。
柳心几人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想着明远怎么就不见了哪。
明远到底去哪了,实际明远现在迷路了,他也不知道这是哪。
今天早晨,明远一个人到了国子监,以前除了元宝二宝,他还和徐尔路徐尔默他们在一起。这两天,学院那边开学,徐家人都去了通州,元宝和二宝也打发去帮忙,就剩明远一个人了。
国子监这地方人龙混杂,多是勋贵子弟和四品以上大员家的子侄在这就读,只有极少数是考入国子监读书的,整个一贵族学校。
明远刚开始来时,大家都瞧不上他。明远想自己是从外地来的,人生地不熟,就处处忍让。谁讽刺几句,谁给个白眼儿,明远就远远躲着,也不计较,大家看他明显好欺负,时不时的有人搞点小动作,但好在都无伤大雅,而且有徐尔墨他们在旁边,大家也不敢太过分,这大半年,也算有惊无险的都过来了。
从柳心来了以后,国子监的人都知道了,这明远是柳淑人的儿子。因为柳心的关系,有些人对明远有了好感,开始结交明远,而有些人开始讨厌明远,没事就找茬。
明远这个班有个小霸王叫王英河,是威武伯的小儿子。威武伯已经是个落寞的伯爷,他父亲老威武伯还是在嘉靖朝给封的伯爷,当年嘉靖皇帝迷恋炼丹,而老威武伯是继承祖上的一个镇国将军的爵位,由于和嘉靖皇帝在炼丹上有交流,结果把府第升格了,成为了伯爵府,家里人也水涨船高,在京城不可一世。
老威武伯和老郑国公因为臭味相投,两府就关系很好。
等到了这一辈,现任威武伯,也就是国子监这个小霸王的父亲,也和现任郑国公是好友,整天狼狈为奸。
上次在城门口,就是因为郑国公和威武伯他们几个人赛马输了,才造成柳心这场事,结果躺床上了。
威武伯也不知怎么和儿子讲的,总之小霸王把这事算到了明远头上。觉得明远就是敌人。以前他也捉弄过明远,可明显不是主要打击对象,他有别的人可以玩儿,现在他把全部火力都放在明远身上了。
今天,小霸王看徐子墨他们都没来,就明远自己,小霸王眼珠儿转转有了主意。
他上前趾高气扬地说:“秦明远,怎么今天没帮手了,要不要打一架?”
明远正着急回家,没空搭理他,就拱了拱手说:“王伯公子,我还有事儿,要回去了。”
王英河看明远没搭理他。就往前走几步,挡住明远的路说:“想走没门,要不今天咱们上外面比划几下子,要不你走不了。”
这小霸王还有几个小跟班,也在国子监里横行霸道,跟着在旁边吆喝着:“走、走、走!”
国子监的同学已经走的差不多。明远看看四周没人,又不想多事,只得再次恳求:“王伯公子,我今天真的没空,我母亲进宫了,我还要回家。”
“哦,就是那个柳淑人,正好替你母亲还还债。”几个家伙就上了手。
这几个家伙平时只是狐假虎威,这手上还真没有招数,而且在国子监里也不敢大打出手,所以他们只是一拥而上想弄倒明远。
明远在家里是练过的,当年克鲁没少操练他们,结果明远来到京城就没机会动手了,这三四个人还不是明远对手,三下五除二,明远就把几个人推开,快速地跑出了国子监。
王英河气坏了,还没吃过这亏,赶紧在后面追。
明远一看往家的方向跑,一会就得追上,就赶紧从小道左拐右拐钻胡同,想给众人甩下,最后人是让他甩开了,可自己也迷了路,不知道这是哪?
明远看看这里是个小胡同,就想从胡同出去,可走走发现是个死胡同,墙太高,爬也爬不出去,从这面出不去了,怎么办,明远就想往出拐,这时就看见两个大汉,腋下夹了了两个小孩,从胡同那头儿过来了。
明远赶紧躲在了一个门后。
大汉看看周围没人,把两个小孩拽进了旁边的一个院子,“砰”地一声把门关心。
明远看看周围没人,觉得奇怪就趴门听听动静,这一听明远惊呆了,里面两个人正在说话;“今天又逮了两个,我看那小孩拿出的玉佩不错,应该是富贵人家孩子,要不我们让他家里交赎金,我们得一大笔银子,就把他们放了。”
“别啰嗦,一会儿把这两个家伙塞上马车,给大当家的送过去,卖个好价钱,也少不了我们的好处,何必惹那麻烦。”
明远听明白了,这两人是人贩子,拐卖小孩的。怎么办?自己就一个人。赶紧出去找人来救吧!
可明远想简单了,这个胡同口已经有几个大汉在把守着。别说去救人,就是自己也出不去,好在那几个人还不知道这儿还有一个孩子。
明远就在这个门后,静静的等着机会出去。
柳心在京城到处找明远。皇宫里也开了锅,太子不见了,皇后娘娘今天把千秋节办完,崇祯就回来想晚上全家一起吃个饭,让人去各宫通知,结果到太子那儿去报信儿的人回来说,太子和亲身服侍的小太监王忠都不在宫里,皇后娘娘打发太监宫女在皇宫里翻了个遍,也没有两人踪影。
太子失踪了,崇祯也像柳心一样开始阴谋论,考虑是不是后金奸细对太子下的手,或者是叛军和宗室想造反当皇帝的人,这一脑补觉得事大了,赶紧让御林军关闭城门,紧急搜查叛党,但没有明旨太子失踪了。
明远在胡同的一个门后掩藏起来等机会,这一等,天就要黑了,这时胡同口两个大汉走过来进了院子。
明远竖起耳朵听到他们在院子里说:“今天形势不对,城里开始戒严了,咱们赶紧去找大当家的,让他派人把孩子弄出去,以免夜长梦多。”几人又嘀咕几句,就出了门朝胡同口走去。
明远听听里面没有动静了,就从门后出来,悄悄地进入院子,院子里有三间小房,明远从屋门往里一看,两个孩子嘴里塞着破布正被绑在柱子上。
明远赶紧踹开门进屋,把两个孩子嘴上的破布拿掉,把身上的绳索解开,招呼两人:“快,我们赶紧逃出去!”
三个孩子贴着墙边挪到胡同口,这时胡同口有两个大汉,明远把两个孩子拽到自己身边,轻声说:“咱们三个人,他们才两个,咱们两个大的一人一个拖住那两个大汉,你最小,别害怕,赶紧跑出去,只要出了这个胡同口就会有人,你喊救命就应该能得救,然后你在找人回来救我俩,听明白了吗?”
“嗯嗯”两个孩子连连点头,特别那个小孩子更是头点的像小鸡啄米。
“快,我们现在就行动!”
明远和那个大孩子趁两个大汉没防备,就“噌”地一声窜过去,一人抱住一个大汉的大腿,大声喊“救命,救命!”小孩子乘机就跑了出去。
小孩跑出了这个胡同,正好前面过来一个巡逻队,这下小孩子大声喊:“我是皇太子,快救命啊!”
巡逻队领头的正好是御林军的头领张林,他正在着急地满城找太子哪,这一嗓子可真及时,张林赶紧下了马,一看正是太子朱慈烺,赶紧跪地请安。
朱慈烺说:“快去救人!”
一会功夫儿,一行人簇拥着三个孩子,押着两个大汉,回到了皇宫。
第90章 伴读()
已经二更了,柳心一干人正在急得团团转,宫里的侍卫带来皇后娘娘口谕,明远在宫里,让柳心赶紧进宫。
听到有了明远的消息,大家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样不用像没头的苍蝇样到处乱找了,也不知明远怎么出现在宫里,柳心悬着心赶紧跟着侍卫进了皇宫。
明远正在皇后的宫中,崇祯皇帝也在坐,柳心磕头行礼后,被皇后娘娘亲自扶起,赐了座。
皇后这才开了口:“柳淑人,这刚才一问才知道秦明远是你的儿子,今天他救了太子,哀家可要好好谢谢你。”
然后皇后把事情前后详详细细地和柳心说了。
原来今天这皇宫里热闹,后宫里的太子朱慈烺早晨跟着大家乐呵呵地给母后祝寿,献上了自己的小礼物,然后就看着这盛大的祝寿场面。
在皇宫里看人磕头已经看够了,特别是一群诰命夫人更没趣儿,小正太待了一会觉得没意思,就回了自己的东宫。
小正太在东宫里没吃饭,等着宫廷这边的午宴,可等来等去也没人招呼小正太入席。实际上因为今天人多,娘娘就让太子公主都在自己宫里各用各的,也不知是宫里忘记告诉了,还是小正太给忘了,总之他没有自己吃饭的打算。
太子倒也不太饿,吃了几块点心,就和身边小太监说:“王忠,你说皇宫里今天这么热闹,外面是不是也很热闹。”小正太也没出过皇宫,以前也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子,自从柳心上次来聊了一会儿,小正太就觉外面可真太好了,原来京城那么大,心里就有了盼头。
实际王忠也就十三岁,他也不知道现在外面什么样了。从进了这个宫里,也没到外面去过,只是太子这么问了,他也是个小孩子心性,就夸张地说:“太子,今天是皇后娘娘千秋节,外面张灯结彩,满京城那是人山人海,可热闹了。”
太子的心更热了,“王忠,要不咱们出去看看热闹!”
“太子爷,皇上可没有让咱们出宫啊,再说皇后娘娘也不会同意的!”王忠摇摇头,觉得这事不靠谱。
“走,咱俩上母后那里去看看,正好吃午饭,然后和母后说一声,咱们再走。”太子领着王忠就到了坤宁宫外。
坤宁宫都是人,皇后娘娘正忙着和这些诰命夫人寒暄哪。
太子在外面瞅了瞅没意思,自己也没法上前。
小正太在宫里转了转,竟然看见有些小孩子,不过没人和他说话,因为他是太子爷,小孩子都战战兢兢地磕头行礼,然后和自己的母亲走了,而且大多还都是小女孩。
朱慈烺逛了一圈回到东宫里,想了想说:“就是这身衣服惹的祸,咱换件衣服,再去转转。”
小正太也不知在哪找了两件普通孩子的衣服和王忠俩人换上,他穿着稍微大了点儿,可还是兴高采烈的穿上了;两个人晃晃悠悠的转了一会就来到宫门口。
因为今天是千秋节,宫门大开,人来人往,有些女眷还带了孩子和侍从,侍卫也没心思和这些女眷计较。
小正太俩人站在宫门口,侍卫还以为他们俩是哪个诰命夫人带来的孩子或是哪家的跟班小厮,就没搭理他们。
两个孩子大摇大摆地出了宫。
一出宫门小正太高兴了,哇,京城好大呀,到处都是人。
离皇城不远有一条类似于小吃街,俩人一逛就到了这儿。
这时小正太已经饿了,看看这里竟都是好吃的,他还没见过,领着王忠就赶紧上前这一样那一样地往手里拿,大口地吃起来。
摊主自然就朝他们要钱。小正太一挥手:“王忠,拿钱!”王忠平时在宫里,也没有拿钱的习惯,再说宫里也没什么需要花钱的,王忠的表情一看就知道没钱。
小正太这下傻眼了,这怎么办呢?这一堆东西自己已经吃一些了,剩下的看起来也挺好吃,自己还舍不得还回去。小正太赶紧浑身上下摸个遍儿,看能不能找到点儿银子。这一模哎,把腰间的玉佩摸到了,不情不愿地递上去:“这个够不够?”
老板是个实诚人,看这两个孩子真是忘带钱了,想了想这些东西也不值多少钱,就说:“这玉佩太贵重了,你拿回去吧,我信得过你们,等你们有钱了再给我送来。”
小正太一看碰到好人了,赶紧说:“我记住了,一定给你把钱送来。”趁机把玉佩拿回来贴身放好,对这老板印象大好。其实小正太也不愿拿出这块玉佩,毕竟是父皇母后给他的贴身东西,他只是因为已经吃了好吃的,没办法。
王忠更是